【家庭教育】孩子10岁前不容错过3件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教育】孩子10岁前不容错过3件事
孩子的成长其实是一个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积累的过程,在10岁前,孩子如果能够
尽情参与这三件事,对孩子的一生都会有好的影响。
我的一个朋友打电话给我,抱怨工作繁忙,并为孩子们选择辅导课,如绘画、钢琴和
儿童美语。
晚上他得抽出时间在家辅导孩子。
一句话,累了!我问他
孩子的成长其实是一个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积累的过程,在10岁前,孩子如果能够
尽情参与这三件事,对孩子的一生都会有好的影响。
我的一个朋友打电话给我,抱怨工作繁忙,并为孩子们选择辅导课,如绘画、钢琴和
儿童美语。
晚上他得抽出时间在家辅导孩子。
一句话,累了!我问他,你带孩子去抓昆虫
了吗?他说你问的问题太愚蠢了。
让我开始谈正事吧。
我不会解释的。
让他快速回答我的
问题。
他拒绝了。
我又问他:“你的孩子认识多少只鸟?”?他甚至更加困惑。
他真的不
知道。
至于我为什么要问这两个“莫名其妙”的问题,是因为正巧看了美国一家研究机构列
出的《孩子在10岁前应该做的32件事》。
这32件事分别是:在河边草地上打滚、捏泥团、用面粉捏小玩意儿、采集青蛙卵、用花瓣制作香水、在窗台上种水芹、用硬纸板做面具、用沙子堆城堡、爬树、在院子里挖个洞穴、用手和脚作画、自己搞一次野餐、用颜料
在脸上画鬼脸、用沙子“埋人”、做面包、堆雪人、创作一个泥雕、参加一次“探险”、
在院子里露营、烘蛋糕、养小动物、采草莓、玩丢棍棒游戏、能认出5种鸟类、捉小虫子、骑自行车穿过泥水坑、做一个风筝并放上天、用草和小树枝搭一个“窝”、在公园找10
种不同的叶子、种菜、为父母做早饭并送到床前、和人小小地打一架。
我把这32件事和我自己的一些想法总结为孩子们在10岁之前应该做的三件事:亲近
自然、亲近家庭和亲近社会。
一、亲近自然
一些家长经常向我抱怨,他们的孩子在休息时不知道如何玩耍。
只是看电视、上网、
玩游戏等等。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生活是痛苦的,但我的童年生活充满了乐趣。
爬上
树去抓鸟蛋,下泥池去摸蜗牛。
太多了。
现在,当父母有时间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去动
物园,透过铁栅栏看动物,知道这是什么样的生物,但他们没有仔细观察、触摸或研究它。
轮到他们写一篇关于动物的作文了。
他们要么和解,要么陷入困境,无法写作。
这个谜语
的答案很快。
反过来,问孩子这种动物和植物有什么特征是一个问题,三个问题是不知道的。
此外,金贵的孩子现在跌倒时必须爱整个家庭。
七个阿姨和七个阿姨努力工作,更不
用说让孩子在泥上打滚了。
当然我们不可能像美国家庭一样的,在院子里搞个露营啊,挖个洞穴啊什么的,都是
一幢幢公寓,没有独门独户的院子,没那条件。
咱们教孩子亲近自然,得根据实际情况来。
比起给孩子把休息时间排的满满的,不如抽个空带他们去大自然“探索”一番,这也不失
为一种培养孩子想象力的途径。
二、与家人关系密切
我发现现在的孩子,不论哪个年龄段,普遍有一个毛病,很少会想到为父母做点什么。
这与家庭教育是非常有关系的。
平时对孩子的事情家长总是亲力亲为,洗个袜子也不让他
们动手,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认为家长为自己做任何事都是应该的,渐渐地,孩子也形成了
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也就是我们说的自私。
加上现在很多家长都是双职工,物质上照顾
孩子周全了,思想上交流却是十分匮乏,孩子体会不到这种特别的爱,自然也就不会表达
爱了,孩子的情商发展也受到了限制。
据说中国人是含蓄的。
与经常谈论“我爱你”的西方人不同,中国父母为什么不给他
们的孩子一个做饭、洗衣服、偷半天空闲时间的机会,让他们的孩子体验他们的辛勤工作
和爱呢?孩子们的心理充满了温暖的爱,所以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关心他人。
三、亲近社会
不要低估孩子之间的争斗。
这里也有知识。
所谓不打架,不相识,很多孩子从小打架
就认识了自己的伴侣。
这一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轻微的皮肤损伤,但一些家长会大惊小怪,带着孩子来到门口讨论他们的意见。
通常情况下,双方的父母不说几句话就争吵起来。
没想到,第二天孩子会忘记不快乐,一起快乐地玩耍。
这是人类社会性的体现,是进入社
会前与人沟通的“排练”,是对儿童沟通能力和独立性的锻炼。
有时候,孩子的能力超出大人的想象,别把孩子想得太弱了。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谈谈减轻负担。
学校作业少了,怎么利用额外的时间?许多家长
要求老师复习材料。
家长可以参考我说的32件事和三件大事来帮助孩子合理利用业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