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和大人一起读:孙悟空打妖怪-说课一等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悟空打妖怪》教学设计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至德小学范金胜
【设计理念】
《和大人一起读》是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一年级《语文园地》新增的一个栏目。

本栏目的设计,彰显了“将课外阅读纳入语文课程”“丰富阅读途径和阅读方式”的编写理念,更加明确了“课外阅读”已成为语文教师“分内”的事。

《孙悟空打妖怪》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中“和大人一起读”的阅读材料。

这是一首活泼有趣、节奏明快、耳熟能详的儿歌。

在课前亲子阅读的基础上,教学中采用有效的方法开展师生共读,让孩子在大人的陪伴下,在活泼、生动的阅读互动中,巩固所学字词,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去阅读名著《西游记》中更多的故事,乃至整本名著。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孙悟空打妖怪》。

2、让孩子在和大人一起读的过程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热情,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去阅读名著《西游记》中更多的故事,乃至整本名著。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课件。

2、《西游记》故事《三打白骨精》(注音版)若干份。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又到了“和大人一起读”的时间了,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天来了四位神秘的“大人”,想见见他们吗
2、课件出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卡通图:你们见过他们吗在哪见过最喜欢谁为什么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西游记》人物卡通图唤醒学生阅读或影视记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二、扫除障碍,趣读儿歌
1、自读儿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字词,多形式认读。

táng sēngwùzhūjièshāshang gū bàng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金箍棒
yāo guàiyāo móguǐguài
老妖怪妖魔鬼怪
hútu dàng
糊涂上了当
(1)自读、指名读、带读、齐读。

(2)相机正音、点拨,读好轻声字“尚”“涂”和多音字“当”。

3、指名读儿歌,教师提出倾听要求和评价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教师范读,带读,齐读。

5、小组趣味练读,要求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

6、小组多形式展示朗读成果(打节奏读、接龙读,表演读等)。

7、师生合作朗读儿歌,增强阅读的趣味性。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的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孩子朗读的兴趣,引导孩子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读出儿歌节奏感,巩固识字。

在老师的指导下,养成学会倾听、学会评价、学会合作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
三、趣味检测,熟悉内容
1、我会选
儿歌《孙悟空打妖怪》中,老妖婆骗了谁()
(1)孙悟空和沙和尚(2)唐僧和猪八戒(3)唐僧和沙和尚
2、我会填
儿歌《孙悟空打妖怪》中,孙悟空用金箍棒(武器)消灭了妖魔鬼怪。

3、我会说
读了儿歌《孙悟空打妖怪》,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因为。

[设计意图:课堂趣味小检测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掌握孩子对儿歌内容的了解情况,并结合儿歌内容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了教学趣味性、实效性。

]
四、学唱儿歌,积累语言
课件播放《孙悟空打妖怪》的视频,学唱儿歌,熟唱成诵。

[设计意图:在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跟着视频学唱儿歌,以达到熟练成诵的目的。

]
五、适度拓展,推荐读书
1、师:有谁知道《孙悟空打妖怪》这首儿歌写的是《西游记》中的哪个故事吗
(1)教师读故事《三打白骨精》,学生指认、倾听,也可以小声跟读。

(2)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跟大家交流一下。

(3)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想读一读吗回家后跟大人一起读一读。

2、师:《西游记》这本书中还有许许多多的这样的故事,你们都知道哪些呢想读一读吗(相机出示课件——绘本图画书《大闹天宫》《大战红孩儿》《三借芭蕉扇》和整本《西游记》)
[设计意图:引导孩子由课内走向课外,去阅读绘本读物《西游记》中的故事单行本或课标推荐的整本的拼音版《西游记》儿童读本,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达到课标要求低段的阅读量。

]
【板书设计】
孙悟空打妖怪
孙悟空勇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