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为啥要烧宝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节为啥要烧宝塔
中秋节有烧宝塔的习俗,你知道中秋节要烧宝塔的原因吗?今天店铺特意准备了一些中秋节要烧宝塔的原因资料,希望你能喜欢。
中秋节要烧宝塔的原因
根据老一辈人传下来的说法,烧塔是为了纪念抵抗元代蒙古人的一项习俗。
一般认为,中秋烧塔始于元末。
当时,备受蒙古族统治者压迫的汉族百姓奋起反抗,他们约定在农历八月十五这天以烧塔为信号,共同起义。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秋烧塔起源于纪念文天祥。
据史书记载,宋末文天祥(我老乡),曾在吉州、兴国等地带兵抗元,为助抗元士兵中秋夜渡河,当地村民在渡口砌起砖瓦塔,用稻草点燃为其照明。
说法虽然不一,但都与抗元有关,且在当地代代相传。
过去烧的塔要垒成圆身尖顶,因为这样才像蒙古人的帽顶。
现在烧塔视为运势像征
“烧塔烧塔,越烧越发。
” “塔火烧得旺,来年猪牛壮。
”“烧塔烧得红,养猪养到二百五;烧塔烧得白,养猪养到没尾巴。
”这些流传在老家的民间谚语,表达了普通百姓对烧塔的重视,旧时农村,圈养的猪是每个家庭的重要财产。
不论起源如何,讲究多少,流传至今的中秋烧塔习俗,都寄托着老家人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与向往,都希望像老家的名字一样平平安安。
希望这个有老家味道的中秋,一年更似一年红火,一年更似一年有回味。
月是故乡明,来年可以亲睹烧塔盛况,也成为烧塔一份子。
祝愿大家中秋快乐、阖家幸福!
中秋节烧宝塔简介
对于烧塔这一民俗活动,清代的《吉安府志》已有记载:“中秋玩月,儿童烧塔为乐。
”旧时,烧塔主要是青少年的玩乐活动。
每年中秋节前夕,少年们就忙着四处搜捡砖块瓦片,采集枯树枝、废木片,于农历八月十四下午开始砌塔。
我也不例外,烧宝塔充满在我儿时的回忆里,每年都要看烧宝塔,
只有看了烧宝塔才代表这个中秋节过了。
记得印象最深的那次,我们读初中的时候去小姨家过中秋,跟着表姐表哥去偷小姨家附近施工队的木材和瓦片准备烧宝塔,我们几个机灵拿了马上跑,无奈姐姐走得慢被人抓住,我们只好回去找大人帮忙。
后面大人出面和解了,施工队的人说小孩淘气可以理解,还送给我们一些砖、汽油等,说这样烧宝塔为更旺。
那年我们自己塔的宝塔在附近区域是烧得最旺的,也引来了很多不认识的人过来帮忙,真是热闹非凡。
有那种“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气势。
宝塔一般塔高有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也可以用砖块砌成,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
燃料最好是易燃之物,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汽油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
从开始垒宝塔到最后离开,时间较长,一般要烧三个小时,把塔烧得红通通的。
有时候,为了怕塔倒掉,就要抓起很稀很稀的黄泥巴,往烧红的瓦片上投掷,这样塔才会更牢固。
中秋随处可见的马路上,走过的人都会去比下哪个区域的宝塔更高更旺,大家中秋不是盼着月饼而是盼着烧宝塔的热闹场景。
南昌烧宝塔习俗介绍
烧宝塔过程:农历八月十五早晨,要进行烧塔活动的地方家家户户都会早早起床杀鸡鸭,买猪肉、牛肉、月饼,做米果。
而烧塔活动需要从下午开始准备,由比较有活动能力的人组织,召集一些小孩准备材料。
先是把几个土砖摆成一个圆形,圆形的大小则决定着堆塔的高度。
两块土砖之间各架上一块红砖,将塔的基身堆好。
随后堆瓦片,直到堆至塔顶。
烧塔时,先要向塔底土砖留下的一个“火门”里面放柴。
当整个塔身被烧得通红,即堆塔的瓦片都被烧得通红透明时,也被称为“红塔”。
不过,要把塔身烧红,一般都要烧到午夜。
烧塔的过程中,火苗时而会蹿过塔顶。
而当烧到红塔时,大家将不再往里添柴,只留一些残余的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