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第1课时)》优质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阅读目标
1 理解文意:借助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掌握翻译的基本方法。
重点,涉及积累拓展五
2 人物特点:分析人物对话的妙处,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一、二
学习目标
3 文言知识积累:在把握文言实词的基础上,理解文中语气词和
称谓语的含义,并能够向课外适当拓展。 难点,涉及思考探究三、积累拓展四
2. 省略句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 应为:肃遂拜蒙母,(与蒙)结友而别 ]
文言知识积累
成
语
1. 吴下阿蒙:指缺少学识、文才的人。
积
累
2. 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
刮,擦拭。
预习思考问题
带着问题读课文
导 思
1
从孙权劝学的过程中,你看 到了一个怎样的孙权?
导 思
3
你从本文中受到了
哪些启发?
3.见
见往事耳( 动词,了解 )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动词,知晓 )
4.就
蒙乃始就学( 动词,从事 )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动词,完成 ) ·
5.大
大惊曰( 副词,表程度,十分 )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形容词,年长的 ) ·
文言知识积累
文 言
1. 倒装句
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
式
( 状语后置,应为:蒙以军中多务辞 )
导 思
2
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课文初读感知
读 法
文中共有三个人物。读孙权的话,第一句要用诚恳的
指 语气来读,孙权针对吕蒙推托之语而说的话要用坚决、语
导 重心长的语气来读;读鲁肃的话,要读出赞叹、惊讶的语
气;读吕蒙的话,要读出喜悦、自豪的语气。
课文整体感知
简要概括课文主旨 本文通过写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才略很快
有了惊人长进的故事,强调了读书、学习对增长才略的 重要作用。
板书设计
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劝因
孙权 劝学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目的
孙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作用
权
劝
吕蒙就学
蒙乃始就学
学
鲁肃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印证
叹学
拜蒙母,结友而别
变化
开卷 有益, 学必 有得。
【回顾总结】
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归纳总结
背
景
本文节选自《资治通鉴》。孙刘联军在赤壁之
资 料
战中大破曹军后不久,周瑜病死,鲁肃代替周瑜辅助
孙权。为了增强东吴实力,孙权劝吕蒙多加学习。
文言知识积累
重
点
卿( qīng )
岂( qǐ )
字
·
·
邪( yé ) ·
孰( shú )若孤 ·
肃遂( suì )拜蒙母 ·
文言知识积累
通
假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立德树人
从吕蒙的进步中认识学习之益,做一个勤奋刻苦、热爱 学习的人。
预习资料速查
·
作 品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
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
作 者
国到五代共1362 年间的史事。司马光
(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
(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
家。有《司马文正公集》传世。
预习资料速查
1.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本课学习收获。 2.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课学习知识点,并 总结交流本课学习心得
下课啦
字
·
( 邪, 同“耶”,语气词,可译为“吗” )
文言知识积累
古 1. 治经为博士 今 · ·· 异 (治:古义,研究;今义,治理。 义 博士: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2. 见往事耳( 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 ) ··
3. 但当涉猎( 古义:只,只是;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 ·
4. 即更刮目相待(古义:另,另外;今义:程度副词,更加。) ·
5. 非复吴下阿蒙( 古义:再;今义:繁复,重复。 ) ·
文言知识积累
一
词
蒙辞以军中多务( 介词,用 )
多 义
1.以
·
自以为大有所益( 动词,认为 )
·
2.当
但当涉猎( 助动词,应当 ) ·
当涂掌事( 动词,掌管 ) ·
文言知识积累
4 孙权劝学
第 一 课 时
导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确,乱世出英豪。 三国,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叱咤风云的 英雄人物,曹操、刘备、孙权,三足鼎立,可谓水火不容。 然而,曹操又曾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究竟有何 德何能,竟能得到对手曹操的称赞。对于孙权,也许我们更 多的是了解他当帝王的一面,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孙权劝 学》,来看看他生活中的另外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