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人教《6 一个苹果》吕树民教案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个苹果》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选读课文。

文章记叙了在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役时,八位志愿军战士,在防炮洞中,尽管干渴得很厉害,却舍不得吃完一个苹果的事情,歌颂了志愿军战士互相关怀体贴的深厚情谊。

教学中应注重抓住人物神态、外貌、语言等描写体会人民军队中战友间的深厚情谊。

自读感悟,在读中再现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品质;同时自然渗透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和精神的方法。

设计理念
设计朴实、扎实的课堂,教真实、真正的语文课;引领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感受阅读的魅力;用师者的激情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文本,感悟阅读带来的快乐;从文本学习中获取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透视人物品格,提升道德修养。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进入四年级,经过前面几年的学习,具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基本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生字新词,具有一定的诵读能力,能够在初读的基础上,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够结合故事背景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但是,对于情节较为复杂
的故事,概括内容的准确性还不足,需要在练习中提升。

同时本课的故事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在理解体会这种战友情谊上有一定难度,需要运用多种方法引导提升。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体会志愿军战士间深厚的情谊。

3.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心理描写,用心去体会人物对苹果的需要、渴望,而又互相谦让的这种高大的形象和高尚的品质。

重点难点
1.赏析文中对战士们外貌、心理、动作、语言的描写,体会战士们之间深厚的情谊。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志愿军战士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更重要的高尚品格。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发生过许多有名的战役,上甘岭战役就是其中一场,我们今天要讲的《一个苹果》的故事就发生在上甘岭战役之时,那么谁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上甘岭战役呀?
背景链接:
上甘岭战役中,敌人为了攻占我军阵地,43天的时间里,向这个总面积只有3.7平方公里的山头上,倾泻了290万发炮弹和5千多枚炸弹。

这是世界战争史上所没有过的最密集的炮火,山头被削低了两米,岩石被炸成一米多厚的粉末。

坑道内,遗体不能掩埋,硝烟味、硫磺味、血腥味弥漫令人窒息。

而最缺的就是水。

许多人喝不
到一滴水,压缩饼干根本咽不下去,饼干放入嘴里时能把舌头割破。

一桶水、一箱弹药、一个苹果,常常是牺牲好几个战士也不一定能送得上去。

于是,“一只苹果”的动人故事就在坑道里产生了。

2.从他的介绍中,我们感受到了上甘岭战役的惨烈,志愿军战士们的煎熬,就在这样的困境之时,一个火线运输员给他们带来了一个苹果,大家看到这个苹果会有什么疑问和思考呢?【预设:为什么只有一个苹果?围绕这个苹果发生了什么事?这是一个怎样的苹果?】
3.学生汇报自己的疑问和思考。

同学们,带着你们的疑问,我们走进课文吧。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引导学生同桌之间分享交流】
2.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同桌之间分享交流】
3.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针对学生说的进行更正,指导,重点引导学生按照记叙文六要素来叙述课文主要内容。


4.这是一个怎样的苹果?【青里透红,散发诱人香味的苹果。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对苹果样子的描述。


三、细读感悟。

1.防炮洞内的战士们已经七天七夜没喝上一口水了,只有一个苹果,防炮洞里却有八个战士,你认为谁最需要它呢?默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需要这个苹果的战士和理由,并在课文中做好批注。

2.班内交流展示。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描写8个人的外貌、神态、心理活动的句子,通过抓住重点词句朗读的方法,体会战士们极其干渴的状态和对苹果的需要、渴望,领悟详写的方法、技巧。


例如:
火线运输员渴:“他顶多不过二十岁,长得矮矮的,瘦瘦的。

”“他满身尘土,裤子撕了好几道口子,脚脖子上还划破了好几处,血迹斑斑”“火线上跑来跑去”,“通往后方的三里路之内,是一滴水也找不到的。


【外貌描写】
连长渴:“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火燎似的。

”“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


步话机员小李渴:“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血口子”,“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


【外貌描写】
伤员小蓝渴:“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


【外貌描写】
3.此时,你觉得这又是一个怎样的苹果呢?【宝贵的、救命的苹果】
4.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战士都有理由吃掉这个苹果,同时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也十分需要吃掉这个苹果,可战士们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呢?
例如:
运输员对连长说:“半路上捡到的。

连长,您嗓子哑了,吃了润润喉咙吧!”“不,我在路上可以喝凉水。


【语言描写】
连长对运输员说:“你太辛苦了,还是你吃吧。


【语言描写】
连长对步话机员小李说:“小李,这个苹果你吃了吧,好润润喉咙”
【语言描写】
“小李出神地看着我,回头看了看另外几个人,又看了看躺着的伤员小蓝。

她接过苹果,转手给了小蓝。


“小蓝拿起苹果,张开嘴正要吃,突然向周围望了望,立刻把嘴闭住了。


【动作描写】
小蓝对连长说:“连长,您几天没喝水了。

您吃吧,吃了好指挥我们打仗。


【语言描写】
教师总结:因为他们都认为别人比自己更需要吃这个苹果,所以他们都没有吃这个苹果,把苹果留给别人,把困苦留给自己。

5.战士们一心想着别人,当谁都不肯吃这个苹果的时候,连长只好动员大家吃苹果,假如你就是连长,你该如何动员我们的战士?【指名让学生读连长动员战士们的话,体会连长看似命令实则饱含关心关怀的话。


6.对比阅读,小组讨论。

八个七天七夜没有喝水的战士分吃一个苹果,按常理肯定是远远不够吃的,可是却出现了一个意外的结果。

出示两个句子,让学生体会是否矛盾,为什么会这样?
“这样一个挨一个传下去,传了一圈,苹果还剩下大半个。


“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


【鼓励学生小组讨论,运用合作学习方式,学会取长补短,学会分析,处理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