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教学实录 (苏教版高一必修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声慢》教学实录 (苏教版高一必修
四)
教师:上虞丰惠中学刘建松
班级:高一(7)班
师:她的存在是一段永不磨灭的传奇,在无才便是德的
时代,她是个另类。

我们惊叹仰望她的容貌和才华,却容易
忽视光鲜背后的的故事(出示她的故事
1103-1126年,她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
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渡过了这一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1126年,北宋末日,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1127年,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终年49岁,她时年46岁。

1130年,她为解不白之冤,在越州、黄岩、温州之间漂泊。

1131年,卜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1132年,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
与张汝舟离婚。

被判刑两年。

1134年,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1151-1156年,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

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地。


师:她是谁?
生:李清照
师:中国古代第一才女,她的故事归纳成三首词,(出示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无忧无虑开朗活泼的少女时代。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悠闲、风雅的媳妇美好生活。


师:这一切都成了过眼烟云,而如今是什么时代呢?《声声慢》会告诉我们这个答案。

(出示李清照因为那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们所铭记,由此她被当作了愁的化身。

当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咀嚼她的愁情时,才发现在中国三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只有她一人。

《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梁衡)
师:从梁衡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声声慢的感情基调是
生:愁。

师:从诗词中找出直接写出愁的句子,是直接。

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生:雁过也,正伤心。

凄凄惨惨戚戚。

师:找的很好。

诗词中写愁的句子很多,为何这样一种愁,被李清照一写,会特别令人难忘。

这就是这首词很神奇
奥妙的地方。

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不要伤心。

我们总
不希望沉浸在忧愁之中,生活中我们总在不断的排除忧愁,
李清照的声声慢就是和自己心中的忧郁做斗争,较量的过程,在试图调节自己的心态。

只不过写的很诗词化,含蓄。

我们
平时有烦恼时怎样调节心态。

(学生自由讨论,有唱歌、打球、吃零食等等)
师:李清照写这首诗是40多岁,成了寡妇,又没有子女。

她是如何调节自己的呢?她唱歌、吃零食。

生:她在寻,不停的寻找。

东找西找,借此来排除忧郁。

师:老师问一个问题,既然是寻找,一定有东西失落了?你认为他在寻找什么?
生:寻找自己也不清楚的东西,可能是自己的青春,容貌。

生:过去美好的生活。

幸福的日子。

师:为何要用寻寻觅觅这样的叠词呢?不用可以吗?
生:叠词能展现词人的神态,好像是寻了又寻,觅了又觅,很仔细,心神不定的样子。

生:好像有强迫症。

更表现作为寡妇的孤独的心态,。

师:有道理,能从女子的心理来考虑,以后能当心理学家。

寻找结果怎样?
生:冷冷清清。

师:这是环境的孤寂。

生:凄凄惨惨戚戚,是人心理的寂寞。

师:所以前三句用叠词,从动作、环境、心理三个方面
入手,写出了这个妇女一天的开始,我们把时间定位为早晨,更加有说服力。

寻觅失去的幸福未果。

那怎么办?
生:喝酒
师:喝酒消愁本是男人的事,女子也喝酒?李清照可能
是喝酒高手,沉醉不知归路。

浓睡不消残酒。

可能家庭教育
比较宽松。

师:我们班的女孩子喝过酒吗?、
生:没有
师:我们多淑女,我们都是好孩子,我们的愁还不浓啊,有些学生考试失败后,就拼命吃饮料,啃鸡腿。

想要忘却伤
心的往事,李清照怎样喝酒?
生:三杯两盏淡酒,
生:喝酒时很胡乱的喝,
师:酒为何是淡酒
生:说明愁浓,压不住愁。

师:连解愁最好的物品未解浓愁。

清照之意不在酒,在
于打发愁苦也。

愁还是有,怎么办?
走出去散散心,诗人目光从狭隘的住所转移到天上,有
没有解愁的东西出现?
生:雁过也。

师:什么是雁,雁在古代有着什么特殊意义?
生:鸿雁传书,送信的。

师:如果时光倒流,这只雁在李清照美好媳妇年代飞来,诗人是怎样的心情?
生:高兴,李清照就认为是丈夫来信了。

送礼物来了。

(出示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首,月满西楼”)
师:而如今,雁还是旧时相识,当然,事实上不可能是
那只雁,但李清照宁愿相信还是那只雁,但寄信的人生:已经不是那个人。

师:雁是人非,阴阳相隔。

所以旧时相识的雁过也
生:正伤心
师:引发悼亡之心。

观雁,可惜你未懂伤心。

第三层伤心。

观雁还是神伤,那怎么办?女子比较喜欢
生:花
生:赏花。

师:这里的黄花是
生:菊花
师:菊花代表
生:高洁,清幽。

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洒脱。

师:而此刻的菊花是
生:憔悴损。

师:人也是人老珠黄,想当初。

我也是一朵盛开的鲜花,更伤心不是花的凋零,而是
生:如今有谁堪摘,无人摘
师:以前谁在摘花,希望谁来摘?
生:赵明诚。

平时菊花开时,一定是赏花吟诗,典型的
文人雅士的生活。

生:说不定把花插在李清照的头上。

多美丽,多浪漫,(出示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
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师:赏花几乎是无望,青春的年华只留下枯萎凋零的花瓣。

同病相怜,悲又从中来。

赏花无知音,可恨无人摘。

师:想排除忧愁,但未想到被忧愁包围。

走了一圈,还
是回到起点,诗人不得不回到那个刚刚离开的家,守窗到黑。

希望天黑下来,眼不见,心不烦,事实真的能这样吗?
生:不能,因为晚上下起细雨了,并且滴在梧桐叶上。

滴滴答答的。

师:深秋的梧桐叶是怎样的形态?
生:干枯的、凋零的。

硬邦邦的。

缺乏生气。

师:注意细雨打在枯叶上,会有怎样的声音效果?
生:很清脆,一滴一滴,很响亮。

师:点点滴滴不是滴在干枯的叶子上,而是
生:滴在枯萎的心灵上。

师:这就叫煎熬,秋雨梧桐,残忍至极。

这一天晚上这
位敏感的妇女又失眠了,守窗到黑,点点滴滴,未眠的一个
长夜。

师:今夜无眠,更煎熬的是,明天一睁开眼,还是那个
世界,于是在新开始的一天,又继续寻寻觅觅。

到何时才是
个尽头。

到此时,文字喊出了一位女子的内心话
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师:这个愁包含着许多的内容,你认为有哪些?
生:死去丈夫的忧伤,家庭毁掉的伤痛,还有金石事业
丢失的悔恨。

生:寡妇独居的悲苦,沦落天涯的寂寞和失落。

师:写愁用层次性的递进,变化,不停的转化。

忧愁是
一种很玄妙的东西,如影随形,无声又无息出没在心底。


眼吞没我在寂默里。

调解忧愁只是一厢情愿,而现实事与愿违,无力抗拒,直到人无法呼吸。

诗人心中只有满腔的哀怨,一直想完成自我的救赎,但最后还是无可奈何,放弃了抗衡。

这就是愁的美丽,这就是不朽的清照,因时光清辉而永远的
照耀,灿烂。

小刘
高一数学必修四1.5教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