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孝文帝“雅好《诗》、《书》,手不释卷。

《五经》之义,览之便讲。

学不师受,探其精奥。

史传百家,无不该涉。

善谈《庄》、《老》,尤精释义。

才藻高瞻,好文为章。

诗、赋、铭、颂,有兴而作。

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高祖记》
材料二北魏的疆域及迁都示意图
材料三孝文帝改革前后的北魏服饰、饮食情景之比较,
图一:胡服俑图二:魏晋的汉人胡食画像砖
(1)从材料一中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这对孝文帝的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2)根据材料二《北魏的疆域及迁都示意图》,结合地理、政治、经济、历史等因素,分析北魏孝文帝为何选择洛阳为新都? (4分)其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分别是什么?(2分)
(3)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哪些?有何作用和意义? (6分)
2(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只大盾,不让任何一方不
公平的占着优势。

----------梭伦
材料二
请回答:
(1)梭伦调解社会矛盾的主要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材料二是梭伦改革的哪一项具体措施?(2分)
(2)综合材料一、二,分析说明“公平”的实质是什么?(3分)由此分析说明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分)
(3)根据材料二说明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作用。

(5分)
3.(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他们所提出的维新主张有了明显的资产阶级特征。

这体现在……具有了比较明确的国家主权观念,反对外国侵略和维护民族独立,这是鸦片战争以来所有中国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为稍后而起的戊戌维新运动作了重要准备。

——《中国全史》(1)据材料一指出戊戌变法出现的原因。

(9分)
材料二右图为某同学学习了“戊戌变法”后,对基础知识进行的总结概括。

(2)从材料二中,你能得出哪些与戊戌变法有关的知识信息?(6分)
(3)有人认为,戊戌新政颁布的一切法令,除京师大学堂和中小学堂得以保留外,其余全部被废除,是失败的;也有人认为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戊戌变法有特别的意义,为中国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功不可没。

你同意哪种观点?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5分)
4.(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书记载,自北魏建国至魏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这些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北魏统治。

据记载,北魏统治者对外战争,把掳掠来的无数人口和财物分赏给参战的人员,把大量的“生口”变成了奴隶。

材料二宋仁宗(1049-1053)年间,各级官员达到两万多人,比三十多年前的真宗景德年间增加了一倍;仁宗后期,“募天下骁雄横滑以为兵,几至百万。

”比北宋建国之初增加了五倍。

在仁宗1050年前后,当时的两税收入为:钱四百九十三万贯,绢帛三百七十六万匹,粮一千八百零七万石,国家总支出:钱三千三百一十七万贯,绢帛七百二十五万匹,粮三千零四十七万石。

当时“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


(1)材料一、二,反映了当时社会面临哪些突出的社会问题?(4分)
(2)孝文帝、王安石采取了哪些措施试图解决这些问题?(7分)
(3)这两次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是什么?(4分)
5(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主张基督教贵族“应该发号施令,从此不准任何俸禄再落入罗马手中,并且以后一切委任都不得从罗马领受,所有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

“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

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材料二宗教改革的起因当中一个原因,即是《圣经》只能由圣职人员阅读。

一般信徒
无法阅读到圣经……在宗教改革的运动中,一项中国的科技发明,为这一运动的推动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维基百科《宗教改革》材料三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

——卡尔文材料四财富本身绝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斥责。

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卡尔文
⑴材料一中“他”提出这一主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他”阐述了怎样的宗教改革理论?(5分)
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的这项科技发明是什么?为什么它会推动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5分)
⑶材料三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代表了谁的利益?(2分)材料四中“某些蠢人”是指哪些人?(1分)
6.(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梭伦)把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和财产的多少分为四个等级。

第一、二等级能够担任执政官等高级官职,第三等级能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

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会一门手艺,否则儿子可拒绝赡养其父;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商鞅在变法中实行按军功授爵,制定二十级爵,也称“军功爵制”。

各级爵位都享有相应等级的田宅、奴婢和衣服等。

宗室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不得授爵位和取得贵族身份,不能享有特权,即使家境富裕,也不允许大肆铺张,有功劳者才可享受荣华富贵。

谬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其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在政治上的举措及其共同目标。

(10分)(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在经济上举措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的改革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产生的不同影响。

(10分
2016—2017学年(下)高二历史阶段考参考答案
1(15分)(1)信息:孝文帝对先进的汉族文化十分喜好。

影响: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实行汉制和移风易俗
(2)答案提示:①地理:平城位置偏北,不能充分吸收汉文化,不利于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②政治:平城长期为北魏都城,保守势力大,不利于改革;③经济:平城周围多为游牧区,耕地少,经济落后,粮食产量有限;④历史:洛阳地理位置优越,农业经济发达,且为数朝故都,素来是中原的政治、文化中心,迁都于此能营造热烈的汉化氛围,促进鲜卑的汉化进程。

直接目的: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减少改革阻力;根本目的: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3)答案提示:①政治制度上的吏治、禄制改革,整肃了秩序,遏制了贪污,加速了拓跋鲜卑的封建化进程,相对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②经济上的均田制改革,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③文化习俗上包括语言、服饰、姓氏、婚俗等方面的改革,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加速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的大融合。

2.(15分)((1)公平思想财产等级制度
(2)实质:公民享有权利的多少由其财产资格来决定
主要目的: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奴隶主统治
(3)A、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门第,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政治特权基础,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B、为非贵族出身的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使其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行列;C、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总之为后来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3.(20分)(1)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兴起与传播;(9分)
(2)公车上书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维新派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戊戌变法的直接目的是救亡图存;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戊戌变法结果失败;戊戌变法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6分)
(3)第一种:没有实现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初衷。

(5分)
第二种: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传播;冲击了中国传统政治体制。

(5分) 4.(15分)(1)北魏时期: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统治野蛮、落后;北宋时期:出现了三冗局面,国家积贫积弱。

(4分)
(2)孝文帝:实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迁都洛阳,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消除民族隔阂。

王安石:实行富国之法: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等,解决财政困难;实行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改变积弱局面。

(7分)
(3)原因:北魏:国家强制推行的力度大,顺应历史潮流。

北宋:保守势力强大,神宗死后,变法失去了有力的支持。

(4分)
5.⑴目的:使德意志民族从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彻底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

(3分)
理论:因信称义。

(2分)
⑵印刷术。

(1分)圣经的大量印刷,信徒皆可自主阅读和独立理解,有助于否定教皇和教会的特权地位;文艺复兴运动中的许多文艺作品被更广泛传播,推动了思想解放。

(4分)
⑶核心思想:先定论。

(1分)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1分)天主教徒。

(1分)
6.(1)举措:梭伦改革;财产等级制;(4分)商鞅变法:军功爵制或奖励军功。

(2分)
共同目标:限制贵族的特权,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

(4分)
(2)不同措施:梭伦改革:鼓励工商业发展;(2分)商鞅变法:重农抑商。

(2分)
不同影响:梭伦改革:促进了奴隶制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2分)商鞅变法: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