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维护维修综合实践项目-磁盘阵列RAID-0的维修与更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践项目12】磁盘阵列RAID 0的维修与更换
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RAID)有“价格便宜具有冗余能力的磁盘阵列”之意。

原理是利用数组方式做磁盘组,配合数据分散排列的设计,提升数据的安全性。

磁盘阵列是由很多价格较便宜的磁盘,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

利用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

磁盘阵列还能利用同位检查(Parity Check)的观念,在数组中任一颗硬盘故障时,仍可读出数据,在数据重构时,将数据经计算后重新置入新硬盘中。

【情境描述】:
磁盘阵列作为独立系统在主机外直连或通过网络与主机相连。

磁盘阵列有多个端口可以被不同主机或不同端口连接。

一个主机连接阵列的不同端口可提升传输速度。

和目前PC用单磁盘内部集成缓存一样,在磁盘阵列内部为加快与主机交互速度,都带有一定量的缓冲存储器。

主机与磁盘阵列的缓存交互,缓存与具体的磁盘交互数据。

在应用中,有部分常用的数据是需要经常读取的,磁盘阵列根据内部的算法,查找出这些经常读取的数据,存储在缓存中,加快主机读取这些数据的速度,而对于其他缓存中没有的数据,主机要读取,则由阵列从磁盘上直接读取传输给主机。

对于主机写入的数据,只写在缓存中,主机可以立即完成写操作。

然后由缓存再慢慢写入磁盘。

RAID 0是最早出现的RAID模式,即Data Stripping数据分条技术。

RAID 0是组建磁盘阵列中最简单的一种形式,只需要2块以上的硬盘即可,成本低,可以提高整个磁盘的性能和吞吐量。

RAID 0没有提供冗余或错误修复能力,但实现成本是最低的。

虽然RAID 0可以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更好的性能,但是整个系统是非常不可靠的,如果出现故障,无法进行任何补救。

所以,RAID 0一般只是在那些对数据安全性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才被人们使用。

【故障现象】:RAID 0出现故障时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识别不到硬盘;
(2)硬盘有异常响声;
(3)硬盘无法读取,或读取很慢;
(4)误格式化,误删除,误克隆、病毒破坏;
(5)分区找不到;
(6)分区无法打开,提示未格式化;
(7)文件突然变乱字符;
【维修实战】:
【任务12-1】认识RAID 0技术
1.了解RAID 0的原理
RAID是英文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缩写,中文简称为独立磁盘冗余阵列。

RAID就是一种由多块硬盘构成的冗余阵列。

虽然RAID包含多块硬盘,但是在操作系统下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大型存储设备出现。

利用RAID技术于存储系统的好处主要有以下三种:(1)通过把多个磁盘组织在一起作为一个逻辑卷提供磁盘跨越功能;
(2)通过把数据分成多个数据块(Block)并行写入/读出多个磁盘以提高访问磁盘的速度;
(3)通过镜像或校验操作提供容错能力。

最初开发RAID的主要目的是节省成本,当时几块小容量硬盘的价格总和要低于大容量的硬盘。

目前来看RAID在节省成本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但是RAID可以充分发挥出多块硬盘的优势,实现远远超出任何一块单独硬盘的速度和吞吐量。

除了性能上的提高之外,RAID 还可以提供良好的容错能力,在任何一块硬盘出现问题的情况下都可以继续工作,不会受到损坏硬盘的影响。

RAID技术分为几种不同的等级,分别可以提供不同的速度,安全性和性价比。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RAID级别可以满足用户对存储系统可用性、性能和容量的要求。

常用的RAID级别有以下几种:NRAID,JBOD,RAID0,RAID1,RAID0+1,RAID3,RAID5等。

目前经常使用的是RAID5和RAID(0+1)。

RAID 0又称为Stripe或Striping,它代表了所有RAID级别中最高的存储性能。

RAID 0是把连续的数据分散到多个磁盘上存取,系统有数据请求就可以被多个磁盘并行的执行,每个磁盘执行属于它自己的那部分数据请求。

这种数据上的并行操作可以充分利用总线的带宽,显著提高磁盘整体存取性能。

RAID 0并不是真正的RAID结构,没有数据冗余。

RAID 0连续地分割数据并并行地读/写于多个磁盘上,因此具有很高的数据传输率,但RAID 0在提高性能的同时,并没有提供数据可靠性,如果一个磁盘失效,将影响整个数据。

因此RAID 0不可应用于需要数据高可用性的关键应用。

2.明确搭建磁盘阵列的硬件要求
磁盘阵列RAID 0的搭建,需要考虑三方面的硬件:硬盘、RAID阵列卡和主板。

(1)硬盘选择:硬盘需要选择2块品牌、容量、型号相同的硬盘,否则不能成功完成。

(2)RAID阵列卡选择:阵列卡有两种:硬阵列卡和软阵列卡,硬阵列卡是市场上购买的RAID阵列卡,这种性能较好;软阵列卡是用主板的SATA口组建,称为软RAID,这种可以减少费用,对于学生比较合适。

(3)主板选择:目前市面主流的主板大部分都具备不同等级的RAID模式,而RAID 0模式是最基本的,所以主板选购非常容易。

3.熟悉搭建RAID 0注意事项
搭建RAID 0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raid0的两个硬盘必须容量、规格相同。

(2)组成raid0的两个硬盘在改变主从盘设置时将需要重新分区,原来磁盘里的所有数据将全部丢失。

同一通道的两个硬盘在不改变主从盘设置的前提下可以更改位置,其结果不影响磁盘里的数据和读写操作。

(3)组成raid0的磁盘改变为无raid的模式或无raid模式的一对磁盘改变为带raid0的模式时,系统将需要对相应的磁盘重新分区,原硬盘里的所有数据将全部丢失。

【任务12-2】磁盘阵列现有数据的备份
有一RAID 0阵列硬盘,因磁盘顺序被打乱,安装好操作系统后,不能看到硬盘上的资料,该RAID 0阵列是使用两个硬盘组建,一块是WD1600AAJS,一块是Maxtor 4R080L0.现采用效率源Data Compass(数据恢复指南针)来恢复数据。

效率源Data Compass是一种数据恢复专业软件,它有自动恢复和手动恢复两种方式,自动恢复方便快捷,用户不需要知道RAID的具体设置方式,只需进行简单的设置就可以恢复数据;手动设置难度大,如果不知道RAID的初始设定情况,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北且要求有丰富的经验和数据结构的深层了解,才能很好地完成数据恢复。

下面以自动恢复为例进数据恢复的学习。

首先,将该阵列所有硬盘上的数据做成镜像文件,WD盘做成镜像文件为11.dat,MT盘做成镜像文件为12.dat,这样可避免因程序在读硬盘坏扇区的时候,如果长时间没完成而造成程序失去响应。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5)硬盘选择设置(6)阵列类型选择、恢复方式选择
点“RAIDType”下拉按钮,选择RAID0,
在Setting中选择恢复方式(自动Automatic
和手动Manual)。

(8)设置需要恢复的硬盘或镜像
【任务12-3】重新搭建磁盘阵列
1.BIOS初始化设置
BIOS进行保存退出重启,BIOS初始化配置完成。

2.RAID 0初始化设置
系统重启后按“Ctrl+I”进入RAID设置模式。

(4)RAID 0组建成功
重启后可以看到RAID 0组建成功界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