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初中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局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教育局关于提高初中教学质量
的若干意见
初中教育在整个基础教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提高初中教学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
近几年来,我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初中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教学质量与兄弟县市区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
为了努力提高我市初中教学质量,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与管理
1.开展全员培训,夯实基础。
各学校必须抓实校本培训,有计划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积极创造条件,选派相关教师外出学习和研训,充分利用各种平台相互学习和提高。
力争用2-3年时间,使教师的教育理念、专业技术、信息素养都有较大提高。
2.稳定教师队伍,优化师资。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严格控制学段教师逆向流动,建立相对稳定的学科教师队伍,努力做到“小科”教师专职化,“大科”教师专业化,并保持相对稳定。
严格控制教师借调、脱岗。
转岗教师要严格实行培训上岗。
在编制允许范围内,有计划招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
合理撤并片级初中,整合资源,实行规模效应。
3.建立业务档案,规范管理。
各学校要建立教师年度业务档案,规范教师业绩评价模式。
业务档案要涉及教师工作基本情况、常规检查情况、“比教学,访万家”情况、教学绩效、教研成果等,使年度考核有据可依,鼓励教师建功立业。
全市要建立每学年度“教师任课情况一览表”,年度通报考试成绩。
4.狠抓师德建设,提升素质。
良好的师德师风影响着学生思想品德、家庭道德、社会公德的形成,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敬业精神。
各单位、各部门领导干部要廉洁自律,带头加强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
各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采取多种形式表彰和宣传优秀教师,鼓励广大教师立足岗位、勤奋工作,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贡献。
二、加强对学生的关注与关爱
5.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
各地各学校要规范办学行为,平行编班,均衡师资,按部颁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方面。
出重拳严厉打击违规补课行为。
6.重视思想教育,激发兴趣。
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理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和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积极开展前途理想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和健康成长。
7.关注“特殊”学生,全员发展。
各地各学校要潜心研究“学困生”、“问题生”、“留守生”等特殊群体,做到生活上有人照顾、情感上有人呵护、学习上有帮扶,让他们增强自信,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以促进学生全员发展、共同进步。
8.开展竞赛活动,培优转差。
各地各学校要因地制宜,成立学习兴趣小组,开展扎实有效的学习训练,科学安排学科竞赛活动,切实抓好“培优转差”工作,提高“优生率”和“合格率”,降低“低分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9.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合力。
各地各学校要尝试性地办好家长学校,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帮助家长提高育人素质。
要继续深入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通过家访,增进对学生及家庭的了解,增进师生感情,使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一体化。
三、加强对教学的研究与指导
10.加强学习研究,示范引领。
教科研部门要有计划地组织教研员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教学业务管理经验,鼓励教研员加强自学,加强研究,撰写论文,上示范课,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以适应新课改的挑战和时代的要求。
11.改进工作作风,深入一线。
教科研部门要明晰工作
职责和要求,制定教研工作条例,切实担负起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学管理的职责。
教研室要加强教学专项检查与视导工作,严格抓好统考和调考工作,认真进行质量分析。
教研员要深入学校、深入课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学校进行重点监测,切实帮助学校和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12.开展集体备课,优化课堂。
各地各学校要大力推广集体备课,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全面强化教师的研究意识,重点突出课堂研究和“问题”研究,使研究成为教师的习惯,通过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3.重视实验教学,培养能力。
要切实加强对初中理化生实验教学的研究与管理。
学校要配齐实验员,配足器材与药品,落实课程与课时,让学生在实验教学中感受知识的魅力,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快乐。
四、加强对质量的监控与评价
14.建立工作目标,治庸问责。
各地各学校要切实制定提高初中教学质量的工作目标和策略。
要实行校长责任制,加强干部考核和民主考评,对于工作卓有成效的校长予以精神奖励和物资奖励;对于工作不力导致教学质量下滑的校长及相关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校长和相关责任人不得提拔、晋级直至免职。
15.建立联系网络,加强领导。
各地各学校要营造重视
教学质量的氛围,建立网络,实行校领导包班级、科任教师包学生的机制,做到上下联通,齐抓共管,形成一年中考三年抓乃至九年抓的态势。
16.建立奖惩机制,绩效挂钩。
市教育局将调整初中毕业年级教学质量的评价办法,初中毕业年级的巩固率以参加毕业考试的学生数为依据,优生率等其它几率以中考的实际参考人数和成绩为依据。
各地各学校要制定科学的评价与奖惩制度,加强对教学基本环节的检查和督促。
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评先晋级、职称晋升严格挂钩,增强工作责任感,提高工作积极性。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