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急性坏死型胰腺炎病理特征评估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鼠急性坏死型胰腺炎病理特征评估研究
目的:探究大鼠急性坏死型胰腺炎病理特征评估方法。
方法:45只SD大鼠分为治疗组(14例)、ANP组(20例)、假手术组(11例),在其胰胆管中注射牛磺胆酸钠,使其发生大鼠急性坏死型胰腺炎,根据Schnidt等标准,结合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等,对不同标准评定急性坏死型胰腺炎病的准确性进行研究。
结果:根据组织学评分标准,Schnidt方法不能显示组间出血的严重程度,坏死、水肿、炎症过于繁冗。
使用高倍镜下间隔红细胞数平均值以及分级评分比较,可以显示不同组之间出血的差异。
结论:简化Schnidt评分标准中坏死、水肿、炎症等3项和出血指标,结合高倍镜下间隔红细胞数和分级统计,制定新的标准,可以对大鼠急性坏死型胰腺炎的病理组织学特征进行更为准确合理的评定。
标签:大鼠急性坏死型胰腺炎;病理特征;评定标准
牛磺胆酸钠诱发的大鼠急性坏死型胰腺炎(ANP)是一个十分经典的实验动物模型,长期在ANP的发病机制、治疗等方面的研究中应用,但是当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病理组织学评定标准。
一、资料与方法
1.资料
雄性SD大鼠48只,每只体重220~280g,善宁(NO-V ARTIS公司),牛磺胆酸钠(sodium taurocholate,Sigma公司)。
2.方法
(1)动物模型制作。
将48只大鼠分为治疗组(14例)、ANP组(20例)、假手术组(11例),使用2.5%戊巴比妥对大鼠进行麻醉,然后将其固定,切开下肢皮肤,经股静脉建立输液途径。
切开腹腔,钳住胰胆管十二指肠端,在肝门处穿绕缝线,将针尖扎紧,将5%牛磺胆酸钠恒速注入胰胆管中,持续1min,停留4min,然后将针、血管夹、缝线撤除。
5min后在右下肢静脉注入善宁,或生理盐水(假手术组和ANP组)。
假手术组不注射牛磺胆酸钠,仅进行胰腺牵引。
发病后12h进行存活统计,同时进行处死和解剖。
将因各种因素死亡的大鼠剔除。
采集腹水、血以及胰腺等标本,对其脂肪酶、血清酶等进行测定,进行普通病理以及电镜病理观察。
(2)制备病理标本。
取材前,对大鼠进行腹腔麻醉后,切开其腹腔,然后进行腹水收集、血液采集、胰腺摘取。
同时将大鼠的心、肝、肾、肺等组织取出。
以及相关的标本制作方式进行标本制作,然后对标本进行细致的观察。
透镜电镜样品制备:将胰组织固定在戊二醛,然后對其进行漂洗和固定操作,使用乙醇进行梯度脱水工作,Epon812包埋。
在光镜下将胰组织定位,将需要进
行观察的部分放置在视线下,进行超薄切片。
使用柠檬酸铅、醋酸钠对切片进行染色,然后在电镜下进行观察。
(3)病理组织学评定方法。
根据Schnidt建议的标准,结合Van Ooijen等的方法评分,将Schnidt标准中的0.5分项舍去,取0、1、2、3、4五个等级。
针对出血这一项,Schnidt方法仅使用有或无对其进行表示,因而无法对其差异进行体现。
因而结合高背景下间隔红细胞数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分析,每份标本观察10个视野。
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2h内ANP组大鼠存活4只,存活率为20%,明显低于治疗组64.29%(9/14)。
假手术组无腹水,胰腺正常,不进行相关指标比较。
将胰腺炎大鼠腹腔切开,大量红色渗出液。
血淀粉酶、腹水量、脂肪酶结果显示,治疗组明显低于ANP组(P<0.05),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
ANP大鼠的胰腺明显水肿、充血、坏死,较正常体积大3~6倍,一些发黑。
部分大鼠腺外脏器存在明显的出血、充血。
光镜下可见胰组织间质显著增宽,有核炎症细胞浸润,数量不等。
范围大小不等的出血改变、腺细胞坏死十分突出。
腺细胞坏死为大片状、点状,核溶解、细胞轮廓消失。
腺外脏器在光镜下出现水肿、充血、出血等。
根据Schnidt标准,也就是对炎症、坏死、水肿、出血的评定结果表明,治疗组各项积分均低于ANP组,但是只有坏死这一项的差异具有显著性。
根据本文提出的评定标准,等级积分比较或者血管外红细胞平均数获得的结果,差异均有显著性。
电镜下胰组织细胞轮廓消失,细胞器结构不清。
但是微血管中可以看见微血栓形成。
粗面内质网变形、增粗;分泌颗粒密度不等;高尔基体轮廓不清;自噬体和自噬空泡增多。
治疗组上述变化较ANP组轻。
三、讨论
善宁组的生存率比较高,血清胰酶、福水量等指标降低,但是根据Schnidt 方法和合Van Ooijen方法无法对此进行准确的反映。
ANP的两大特征是胰腺出血、坏死,但是经在坏死这一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出血这项未能得到有效的显示。
因此,Schnidt方法和合Van Ooijen方法均存在不足,而且Schnidt方法中水肿、坏死、炎症过于冗杂,无法在实际中准确应用,因而本文将Schnidt方法中
水肿、坏死、炎症这三项中的0、0.5分删去,使病理评分更为方便。
但是其出血这项过于简单,因而使用血管外红细胞计数平均值,对出血严重程度进行分级评价。
根据研究结果,可以对出血程度方法的差异进行有效的体现。
综上所述,简化Schnidt评分标准中坏死、水肿、炎症等3项和出血指标,结合高倍镜下间隔红细胞数和分级统计,制定新的标准,可以对大鼠急性坏死型胰腺炎的病理组织学特征进行更为准确合理的评定。
参考文献:
[1]李满,余佳,梅方超,等. 肥胖大鼠合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肝脏损伤评价[J]. 临床急诊杂志,2017(7):531-535.
[2]伍先权,苏永辉,卜巨源,等.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大鼠早期细菌移位的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7,38(3):372-378.
[3]孔雷,包皙婷,胡皆乐,等.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水通道蛋白4与脑损伤关系探讨[J]. 外科理论与实践,2017(2):13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