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心脑血管病变的诱发因素很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春佳节心脑血管病变的诱发因素很多
预防心脑血管病变,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养护重点:青少年莫餐餐无肉不欢,要控制好体重;青壮年忌长期工作过劳生活失序,要注意劳逸结合;中老年忌心态不平,应避免大悲大喜。

新春佳节本是个喜庆的节日,但向来也是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诱发的因素很多:一方面,时下外部气温冷暖交替、昼夜温差大;另一方面,亲友相聚或是出游同乐,一时高兴熬夜、生活作息不规律也是常见的事;而在饮食上,过节宴饮应酬增多,烟、酒、肉频繁。

种种危险因素叠加,对心脑血管不啻为一场“危机考验”。

如何化解危机?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教授陈爱华给出简单实用要诀——管好嘴、迈开腿、少熬夜、稳情绪。

提醒
温差大熬夜应酬多,心血管易“顶唔顺”
春节期间向来是高血压病、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

陈爱华指出,心脑血管疾病高发,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温差变化大:眼下外部气温忽冷忽热,特别是昼夜温差大,人体的血管在寒冷刺激下易产生强烈的收缩,冷暖交替加大了血压波动的幅度,对心脏也产生不良的冲击。

熬夜作息乱:过节期间,无论是亲友相聚或是出游都是令人愉快的事。

一起打牌、打麻将或出去卡拉OK唱歌,玩得兴起往往都会忘记时间,晚上熬夜,白天到中午还起不来是常见的事。

几天下来,作息颠三倒四,抵抗力自然容易下降。

宴饮应酬多:过节宴饮应酬增多,而且几乎餐餐都是大鱼大肉,有抽烟喝酒习惯的人在接受亲友的敬贺时更容易放松警惕,抽多了、喝高了是常有的事。

“特别是对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高危人群,上述几大因素叠加在一起,很可能成为一场严峻的考验。

”陈爱华提醒说,每年春节期间,急诊科这类病人都会增多,轻则胸闷、呼吸不畅,重者心梗、脑梗甚至猝死。

支招
管好嘴、迈开腿、少熬夜、稳情绪
在这个欢庆的节日里,谁都不希望有意外发生。

“结合过节可能潜在的诱病因素,有针对性地做好‘自我管理’,完全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陈爱华支招如下:
饮食:管好嘴
过节吃好点,更要吃巧点。

陈爱华指出,因为很多人在过节时更易放松警惕、放纵自己,因此,平衡膳食、清淡饮食,特别是要少盐、控油脂、戒烟控酒,这些“老生常谈”的话更要再三强调。

有些高血压人群发现喝酒后血压反而下降,陈爱华解释称,酒能让人放松心情,但酒精作用过后,血压反而更高,这种起伏的风险不可小觑。

他建议有心血管病史的人群,过节喝酒要特别节制,如果喝白酒,每天控制在25~50毫升(一两)以内;若喝红酒,每天控制在200毫升(4两)以内;若喝啤酒,则控制在350毫升(一小罐)以内。

另外,喝酒和吃药要错开时间,以免影响药效。

作息:少熬夜
春节期间,作息时间大乱、日夜颠倒的人不少,特别是喜欢打麻将或打牌的人,不眠不休、连续“作战”的大有人在。

陈爱华指出,往年因这种“熬夜作战”出现头昏耳鸣、心梗、脑出血的病人并不少。

他特别奉劝一向自恃身体好的青壮年,不管是打麻将娱乐、自驾车出行还是乘坐长途交通工具,莫长时间久坐不起身,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加大血栓形成、脱落甚至阻塞血管的风险。

运动:适量做
过节7天假,大多数人的主题是探亲访友,除了吃,室内娱乐也是主要选项,往往忽略了每天适当的运动。

陈爱华建议,跟亲友团聚,也可找个公园一起散散步,或是相约到郊外踏青、爬爬山,也可以打场球、出身汗,一方面消耗过度摄入的能量,另一方面也活动筋骨,让心血管得到适当的锻炼、保持血管弹性。

情绪:要稳定
对于有高血压或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病史的人群,保持情绪稳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陈爱华提醒说,春节期间欢聚虽然说的多是恭贺、喜庆的话,让人身心愉悦,但有时多年未见或是远隔重洋的亲友相聚,难免情绪激动,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心跳加快可致血压不稳定,易添心脑血管意外风险。

因此,高兴之余,莫忘提醒自己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平和的心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