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控辩协商制度的开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控辩协商制度的开题报告
论控辩协商制度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控辩协商制度(Plea Bargaining)是一种被广泛运用于刑事审判中
的辩诉制度,其形式为被告人认罪并且获得相应宽大处理的交易方式,
它是一种弥补了法律程序不足的刑罚量刑制度,是一种在不影响司法公
正和法律公信力的前提下,减轻法庭负担,提高刑事审判效率的手段。
控辩协商制度具有优势和缺陷,其作用和影响受到学者、律师、法官等
各种角色的争议。
目前,我国在法律制定、司法实践中逐渐对控辩协商制度进行探讨
和试行。
2016年,我国刑诉法第192条赋予了检察机关谈判从宽处理权,此举为控辩协商制度的进一步推动带来了重大进展。
然而,受到国家政策、司法实践、学问传统等因素的影响,控辩协商制度在实践中也存在
许多问题和潜在风险,如民众声讨、司法公正质疑等。
因此,本研究计划通过对控辩协商制度在国内外的法律依据、实践
应用、效果和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综合深入的研究,探讨其优劣之处,
以及在当前我国司法改革改进的背景下,进一步推动本制度的科学发展,切实维护司法公正。
二、主要研究问题
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控辩协商制度的概念和基本特点;
2.控辩协商制度的法律依据和实践应用情况;
3.控辩协商制度的优势和问题,包括其对司法公正和法律公信力影
响的评估;
4.控辩协商制度在我国的实践情况、效果和存在问题,以及未来的
发展趋势。
三、研究方法和策略
本文计划采用文献调查、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等多种方法,以系统
的角度全面探讨控辩协商制度。
具体来说,本研究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
入手:
1.对德国、法国、美国等国家的控辩协商制度进行比较研究,以期
发掘其优势和问题;
2.对我国目前的控辩协商制度立法、司法实践情况进行梳理和评估,包括以往的案例分析、现有的数据呈现等;
3.通过实验、问卷调查等途径,探讨不同角色人群对控辩协商制度
的看法和态度。
四、预期研究成果
通过对控辩协商制度的研究,本研究计划取得以下成果:
1.探讨控辩协商制度的内涵、外延,以期更好地理解其基本特点和
作用;
2.总结控辩协商制度在国外的立法、实践经验并比较分析其存在的
优势和问题;
3.分析我国控辩协商制度的具体实践情况,评估其实际效果,并对
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和探究;
4.探讨控辩协商制度对于司法公正和法律公信力的影响程度与重要性,以期在理论上形成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方案,为我国控辩协商制度发
展提供参考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