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语言魅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挥语言魅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作者:郑法强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4年第12期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小学数学教育又是小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担负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塑造学生学习能力的重任,课堂语言表达能力既是数学能力的组成部分之一,又是其他各种数学能力的基础,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有重要作用。
这就需要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日常教学中本着生动幽默、启发、激励、和谐等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发挥语言魅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一、从细节入手,把握说话的“艺术”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关注容易被忽视的细节。
如语速问题,教师要明白语速过快或过慢可能会让学生处于一种紧张不安的学习状态,不仅不能提高教学速度,反而会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我认为,好的老师运用的教学语言一定是灵活多变的,对重要的公式概念着重强调,对大家都能很快识记的知识一笔带过,稳中有质,精益求精。
只有合理控制语速,该快快、该慢慢,才能够充分地调动听课学生的注意力,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结合数学课的学科特点,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
众所周知,作为一门精确性较强的科学学科,数学最不能够有的态度就是模棱两可。
用语精准凝练是对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的基本技能要求。
人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逻辑性强,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从语言上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做到言之成序,言之有理,这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数学思维方法也是大有益处的。
三、运用启发式教学理念,用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
高明的教师是能够将数学课中简单枯燥的数字、公式、图形转换成生动形象的动态图景,假若一个教师语言干瘪无味,纵然他自身知识再渊博也只是“茶壶里煮饺子”,提不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时,可以引入一些趣味性问题,比如,春天微风的时候最适合到郊外放风筝,如果一个风筝3.5元,那么四个人各买一只,用乘法计算怎么写?这样,学生便很容易地被吸引进去,从而牢固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特征。
同时,还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都在推动着教育手段和教育途径的迅捷发展,但是教师的课堂语言依旧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关键指挥棒,只有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才能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效率,在教与学之间营造出高超、和谐的教学艺术氛围。
参考文献:
贲友林.数学教学:师生智慧地对话[J].小学数学教师,2013(10). 编辑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