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康德趣味说的视角浅析建筑空间意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康德趣味说的视角浅析建筑空间意趣
作者:张玉强张晓艺
来源:《美术界》 2013年第4期
TEXT/张玉强张晓艺
在康德的美学思想中,趣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其中“美的分析”、“崇高的分析”
等一切都归宿于趣味的概念,实际“趣味判断”的分析也就是鉴赏判断的分析,这足以说明趣
味在康德美学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

而作为建筑空间艺术,建筑的审美特点主要蕴含在其特殊
的物质材料和技术的基础上建立的形体构造所体现的造型的美之中,建筑的造型形式不能不做
特别的处理,否则趣味便无从构成。

只有建筑的形式才是我们最后得到的实在。

一、建筑与周边环境的空间意趣
1.意在空非实
关于趣味,研究领域的不同总会有不同的论述。

康德说:“在一切能力和才能中,趣味恰
好是这样的东西,由于它的判断不能通过概念和规则来规定,它最需要的是在文化进展中保持
了最长久的赞同的东西的那些范例,为的是不要马上又变得粗野和跌回到最初试验的那种粗糙
性中去。

”[1]。

这段康德的引文,值得我们注意的有两点:首先,康德表明趣味并不是一种自然能力,正
如按照条条框框设计出的建筑作品不能称其为具有趣味性;例如高迪设计的圣家族教堂,整个
建筑全部都是用石头建造的,但是看起来就像用松软的黏土手捏制造的如此轻盈。

整个建筑外
观通过不同曲线的运用,还有建筑内部空间通过曲线的不同设计手法的运用,都营造出空灵、
神圣的氛围,反映出大自然的自然形态。

还有坐落于阿布扎比的萨迪亚特岛上阿布扎比表演艺
术中心,具有强烈动态感的塑性形体从城市的集合形网格中升腾而起,流线型的自由形体形成
一个有机的结构组织,与自然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两处建筑都没有按照常规的形式来创作,但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趣味性。

其次,美的判断,并没有什么规则可以遵循,也不是基于规定性的概念,所以我们要通过
范例、典范来使我们的趣味得到提升。

2.虚实相生
康德一再的强调,趣味是某种自主的东西,它必定是人自己所拥有的能力。

它不能通过模
仿他人来获得。

模仿是把自己的判断建立在别人的基础上,所以不是自律而是他律。

“虚实相生、计白当黑是中国人对空间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的认识。

”中国艺术均讲究“虚
实相生”的意韵,清初画家笪重光在《画筌》中精辟地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为妙境”。

宋徽宗时在翰林图画院任职考题中有“竹锁桥边卖酒家”、“嫩绿枝头红一点”的经典考题,
正是画者构思巧妙,藏露间以少胜多,以不全求其全,而将曲折的情节浓缩在咫尺的画幅间。

然而这种趣味的表达,同样在建筑界也被吸收并活用。

伫立在密歇根湖边的密尔沃基美术博物馆,其建筑形式酷似要挣脱地心引力而振臂飞翔的
建筑形式,这正是设计师克拉特拉瓦突破以往建筑传统、稳定的教条,利用自己对运动形态学
独特的探索,将建筑从静态中解放出来。

准确地捕捉生命体刹那间的动态美,熟练的运用建筑
仿生学原理勾勒出建筑的外形,运用各种有机的曲线,将建筑引向没有重力的天空。

设计者很
好的借鉴模仿鸟儿翅膀这一设计元素,运用两排钢柱组成的“鸟的翅膀”每天都会随着阳光调
整角度,就像真正飞起来一样,远远看去又像是即将起航的船,从而赋予了美术馆梦一般的诗意。

使这个建筑艺术品那么自然,和谐地立在那里,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趣味。

二、建筑群体的空间意趣
1.闭合空间的幽深表达
扎哈设计的德国奥尔夫斯堡的菲诺科学中心是一座令人充满幻想的建筑,特殊的地理位置
与一系列的重要的历史文化建筑相邻,处于对历史文化和城市文脉的尊重,扎哈在设计的时候,把底层架空起来,用了七个多边形倒锥形体巨柱撑起整个主体建筑,在这通透的底层中,也就
是基地和建筑之间形成了多条与这些文化建筑相连的“视线走廊”,保持了视线的流畅,从而
使建筑底层具有了很明显的流动性和连续性,并通过这些视线走廊与边上广场联系起来,同时
建筑内部的流线组织也与这些引入基地的流线联系起来,使建筑与基地成为与城市生活紧密相
连的一个公共领域。

2.建筑群体的序列化空间简明规律与文脉的表达
对于文脉,扎哈反对那些机械的表面化模仿。

她认为文脉不是静态的文化和历史,它应该
是动态的,面向未来的发展变化过程,盲目的借用传统的建筑形式和语汇是历史的后退,是设
计者的一种逆前进发展。

同样的言论,康德也曾经说过:“遵循一个先例,而不是模仿,才是对一个范例性作家的
作品对他人所产生的一切影响的正确表述;而这仅仅意味着:从先行者本人所曾汲取过的同一
个源泉中汲取,并且从他那里学会如何这么做。

”换句话说,提升趣味的方法,不是被动的模
仿而是对经典作家的遵循。

在此过程中,趣味在我们对美的判断中得到证明。

例如在广州歌剧院的设计中,扎哈从广州的镇城之石——海珠石的古老传说中获得启发,
她把建筑的外观处理成像两块大小不同的“砾石”。

建筑选址在珠江岸边的一个缓坡上,流线
型的室外广场空间犹如从“砾石”边缓缓流过的海水,在两个圆润的建筑主体边展开,即暗示
了古老的传说,又暗喻了广州这个城市的历史和未来。

扎哈通过隐喻的手法把建筑与历史文脉
联系起来,并将其贯彻到建筑形体和空间中,使古老的传说演化为城市的标志性景观。

如上所述,趣味判断的普遍性不是基于概念。

对曲线建筑的空间意趣并不能用一个概念来
判断其美的所在,曲线建筑这个趣味本身就是特殊的,无论从虚实、设计感受抑或是文脉传承,都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趣味所在,因此,康德把趣味判断的必然性称作“范例性的必然性”,
“这种必然性作为在审美判断中所设想的必然性只能被称作是范例性的,即一切人对一个被看
作某种无法指明的普遍规则之范例的判断加以赞同的必然性。


【张玉强张晓艺,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