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文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和城市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文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和城市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文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和城市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文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和城市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城市和城市化
一、城市化
1.定义:
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范围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2。

城市化的表现:
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范围扩大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最主要的衡量指标,城市等级在提升)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产业结构比重)
3.城市发展的推拉力因素:
推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收入低
社会服务短缺、自然灾害等
拉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
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等
4.城市化的影响
(1)城市导致的地理环境改变
①景观的改变
a。

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环境,使原来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b.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而且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周围地区的自然环境。

c。

城市建设过程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

d。

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尤其是工业“三废”,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环境生态。

②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
a。

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原先的农业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并形成了城市功能分区。

b.改变了居民的就业形式,区域产业活动以非农业活动为主体.
c.建筑物密集的城市景观取代了原先的乡村景观。

d。

城市化过程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与此同时,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得以大幅度加强。

e。

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广泛渗透,强化了当地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2)城市环境问题
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地貌)改变原有下垫面性质;(水文)破坏原有河网系统;(植被)破坏原有环境生态;(气候)改变小气候;(土壤)混凝土全面取代天然表土等.产生了大气、水、生态等方面的环境问题
②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了景观与生态系统;改变了地方文化;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进步,但也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如贫困、治安、人口老龄化和城市传统文化风貌破坏等)
二、城市化的进程:
全球性城市化发生在工业革命后。

城市化水平高低主要是以城市人口比重为衡量的:
30%以下为初期阶段;30%~70%为中期加速阶段;70%以上为后期阶段。

城市化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体现: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城市化: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郊区城市化: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部分人口转向近郊区)郊区城市化应是一个城市自然扩张良性发展的过程,是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现象。

逆城市化:人口迁往远郊或农村。

这里的郊区离城市有一定的距离,而郊区城市化中的郊区是与城市接壤的而逆城市化才应强调城市内部环境的恶化。

[郊区城市化原因]:①乡村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②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③交通运输的通达性不断增强;④城市的地价昂贵,房租高于农村.
[意义]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衰败,而是城市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它是建立在城乡差别趋于消失,形成一体化的基础上。

再城市化:人口重新实现内迁。

不同国家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不同,城市化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发达国家:起步早,发展水平高,处于后期阶段,(目前)发展速度缓慢。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水平低,处于中期加速阶段。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类题目答题模板】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对自然地理环境(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植被等)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对社会环境(农业、工业、交通等)的影响。

城市化会对地理环境产生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要采取措施解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相应问题。

1.城市化进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其答题思路为:
错误!―→错误!―→错误!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其答题思路为:
错误!―→错误!
城市化对地表径流影响示意图
(1)城市建设前,地表以自然环境为主,植被覆盖率高,土层深厚而疏松,空气湿度大,气候湿润,降水丰富,40%的降水被蒸发到大气中,不仅增加空气湿度,而且调节气温的变化幅度;50%的降水转化为地下径流,对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起到稳定作用;只有10%的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不仅减弱了对土壤的侵蚀,而且减小河流的含沙量。

(2)城市建设后,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大,植被覆盖率降低,地表硬化,不仅减少了水分蒸发,而且使地表径流无法下渗而增加地表径流量,同时减少了地下径流量,使城市的可用水量大大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