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第六册第13课.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第六册第13课
竞选州长
【同步题库】
( 一 ) 基础知识
1 . 《竞选州长》从节选部分看,其主题是 ( )
A . 批判斯图阿特·伍德福和约翰·霍夫曼的卑鄙行为。
B . 揭露资产阶级报纸的虚伪性和欺骗性。
C . 揭露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
D . 批判“我”在竞选中的不坚定性。
2 . 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 1 ) 这篇小说通过一个独立党人“我”声望还好,参加竞选而遭到种种指控、诬蔑和攻击,以致“声名狼藉”,退出竞选的过程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所谓“自由竞选”的丑恶本质,辛辣地讽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民主政治”的虚伪性。
( )
( 2 ) 小说中的“我”就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
( )
( 3 ) 小说的情节由开端 ( 写“我”被提名为州长候选人之后的矛盾心情 ) 、发展到高潮 ( 写“我”在竞选中遭到的一系列的诬陷、攻击,得了“一大串”晦气的头衔,失去了“还好”的声望 ) 和结局 ( 写“就满怀懊恼地退出了竞选” ) 组成。
( )
( 4 ) “蒙大拿”,“交趾支那”,“独立党”,“互卡瓦克”,这些名称都真实的。
( )
( 5 ) 这篇小说在语言方面的特色是夸张、含蓄,富有讽刺性,如写政敌为了攻击“我”作风不正,让9个刚学走路的小孩子,包括各肤色,带着各种穷形尽相,在一个公开的集会上闯到讲台上来,抱住“我”的大腿,叫“我”爸爸。
( )
( 6 ) 马克·吐温是美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如《悲惨世界》、《镀金时代》。
( )
( 7 ) 《竞选州长》写的是作者在州长竞选中被凭空担造的罪状恶意中伤的事情,揭露了资产阶级政治的虚伪性。
( )
( 二 ) 阅读部分
A. 其次一条引起了我的注意的新闻是这样说的:
好一个体面候选人——马克·吐温先生原定于昨晚在独立党的群众大会上作一次中伤别人的演说,但是他不曾按时到场 ! 他的医生打来一个电报,说他被一辆狂奔的马车撞倒了,腿上两处受伤棗伤者在床上躺着,非常苦痛,如此这般,还编了一大堆这类的谎话。
独立党党员们极力要把这种卑鄙的托词信以为真,故意假装着不知道他们所提名为候选人的这个花天酒地的家伙之所以没有来的真正原因。
昨晚上分明有人看见一个人醉得不成样子,一歪一倒地走进吐温先生住的旅馆。
独立党党员们有不容推卸的义务,应该赶快证明这个醉鬼并非马克·吐温本人。
我们终于把他们难住了 ! 这件事情是不容避而不谈的。
人民的呼声响雷似的要求回答,“那个人究竟是谁? ”
当真把我的名字牵连到这个不名誉的嫌疑上面,一时实在令人难以置信,绝对难以置信。
我已经整整三年没有尝过麦酒、啤酒、葡萄酒或是任何一种酒了。
( 现在我说起当初看到自己在那个报纸的下一期上被人确信地加上“酒疯子吐温先生”的诨名,竟能毫不感到苦恼棗虽然明知那个报纸会坚持不变地继续这样称呼我,一直到底棗这就足见当时的环境对我起了多大的作用。
)
1 . 文中加点词语“这种卑鄙的托词”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画线句子的真正意思是要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文中摘引报纸谣言的内容多,“我”说明事实的只有一句,这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选段摘录谣言多,说明事实少,这样安排旨在说明 ( )
A . “我”是正派人,是无辜的,而造谣者策划周密,手段卑鄙。
B . “我”不感到苦恼,不必说明事实真相。
C . 报纸上的谣言本来就多。
5 . 最后括号内的句子的主要意思是 ( )
A . “我”被人加上引上了“酒疯子”的罪名。
B . 造谣者的诬陷给“我”造成严重后果。
C . 回忆当初见到消息时毫不痛苦。
D. 我放弃了竞选。
我偃旗息鼓,甘拜下风。
我够不上纽约州州长竞选所需要的条件,于是我提出了退出竞选的声明;并且由于满怀懊恼,信末签署了这样的下款:
“你的忠实的朋友棗从前是个正派人,可是现在成为伪证罪、小偷、盗尸犯、酒疯子、舞弊分子和讹诈专家的马克·吐温。
1 . “偃旗息鼓”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对“甘拜下风”的文中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 . 真心佩服。
比喻自愿承认不如人家。
B . 对政敌的丑恶会俩甘拜下岗,有挖苦敌人和自嘲的意思。
C . 这是反话,自己并不服输。
D . 承认自己失败,有退出竞选的意思。
3 . 在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______________
4 . 本文作者是______国进步作家______,引文选自课文
《____________》。
5 . 文中的“我”是 ( )
A . 作者本人
B . 作者虚构的人物
C . 生活中与作者同名同姓的人
6 . “我够不上纽约州州长竞选所需要的条件”,所以“我”自动退出竞选,这表明“我”的态度是: ( )
A . 竞选是真正的自由的。
B . “我”的品行确实太差,作为竞选人不够格。
C . 在不择手段的造谣中伤面前,竞选已毫无信义可言,“我”不愿与造谣者为伍。
D . 竞选州长要花很多的钱,而“我”的经济力量太弱。
7 . “我”满怀懊恼地签署了这样的下款表明了: ( )
A . “我”曾经是一个正派人,现在堕落了。
B . “我”在事实面前低头认罪了。
C . 谣言重复千百次变成了真理,于是,“我”无可奈何了,只好屈服。
D . “我”使用反语来表示“我”愤然退出竞选的真正原因。
8 . 文中结尾所写下款中的破折号的用法是: ( )
A . 表示解释说明,有括号的作用
B . 表示意思的递进
C . 表示意思的转折
9 . 落款中的几项罪名排列顺序不能颠倒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从前”是指______的时候,“从前是个正派人”一词与文章的______相呼应。
11 . 信末落款,作者用讽刺笔调,对比手法,揭露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 概括这段选文的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 ) 我觉得在许多流传很广的关于路特维希·雷恩轶闻中,有一则特别值得把它记录下来。
这则轶闻像一个核桃壳一样,包含了一切能刻画这个从许多主面来看都是非常卓越的人物的特性,他的勇敢,他的qiānxùn,他的幽默和他的礼貌。
在西班牙内战的时候,佛朗哥的意大利军团兵突然了共和国军的防线,紧紧地追赶共和国的军队。
在一次反击使他们遭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他们还以为他们已经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他们不仅失掉了已赢得的土地,而且还输掉了整个战役。
国际纵队的一个参谋官对这急剧的转变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他光着头,手里只拿一支铅笔阻止了正在逃跑的共和军的去路,他冷静老练地把他们集合起来,跟几支在紧急中调来的增援部队一起。
他领导新编起来的队伍进行反击。
这个人就是路特维希·雷恩。
在这次成功的军事行动的战斗空隙中,他的副官才赶上了他。
他是在听到警报的时候来追寻他的。
“司令官同志,你的钢盔和手枪在这里! ”他气喘吁吁地喊到,“我带着您的东西来得这么晚,我真说不也来我心里多么难受,我请您原谅。
”
“不,不”,雷恩回答道□“要是有人应该请人原谅的话,那么这人应该是我。
我没有征得您的同意借用了您那支美丽的长铅笔,可是我归还您的是什么呢 ? 是一个短小可怜的铅笔头! ”他一面说话一面把被机关枪打中了的一小截铅笔递给他的副官。
最后他说:“我的母亲老是叮嘱我,叫我对借来的东西要特别留意。
我真不知道这一回我怎么会没有想到这一点。
”
1 . 根据文中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 . 在文中方框内加适当标点。
3 . 文中主要情节采取的叙述方式是 ( )
A . 顺叙
B . 倒叙
C . 插叙
D . 补叙
4 . 文中划线句中“急剧的转变”是指:________
5 . 文中主人公是________;他的勇敢表现在________他的礼貌表现在________;他的幽默表现在________。
6 . 文中“铅笔”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
A . 结构文章
B . 表现主题
C . 塑造人物
参考答案:
( 一) 1 . C 2 .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7 ) × ( 2 ) 小说中的“我”并不是作者本人 ( 4 ) 这些地名都是虚构的 ( 6 ) 《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作品 ( 7 ) 不是作者,而是作品中的“我”
二、 ( 一 ) 马克·吐温被马车撞倒,腿上两处受伤,躺在床上,非常痛苦。
2 . 马克·吐温是个酒疯子 3 . 我已经整整三年没有尝过麦酒、啤酒、葡萄酒或是任何一种酒了。
4 . A 5 . B
( 二 ) 1 . 退出竞选 2 . B 3 . 从前棗现在 4 . 美马克·吐温竞选州长 5 . B 6 . C 7 . D 8 . A 9 . 与前人的诽谤的罪名顺序一致 10 . 未参加竞选前开头 11 . 资本主义社会民主的虚伪性和欺骗性12 . “我”终于满怀懊恼的退出了竞选,揭露了美国资本主义民主的虚伪性。
( 三 ) 1 . 谦逊 2 . 逗号 3 . D 4 . 共和国军反败为胜,击溃了佛朗哥的意大利兵团。
5 . 路特维希·雷恩;阻止溃逃组织队伍反击敌人,战斗中虽被子弹打中,仍坚持战斗;并不炫耀自己,在失败为胜中的卓越贡献;为擅自拿铅笔而向副官道欺,向副官叙述战斗的危险经历。
6 . B 7 . C
初中语文第六册第14课
我的叔叔于勒
【同步题库】
( 一 ) 基本知识
1 . 下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 撬 ( qiào ) 开拮 ( jié ) 据栈 ( zhàn ) 桥
B . 煞 ( shà ) 白诧 ( chà ) 异牡 ( mǔ ) 蛎
C . 褴褛 ( lǒu ) 变更 ( gēng ) 糟蹋 ( tà )
D . 赔偿 ( cháng ) 手帕 ( pà ) 阔绰 ( chuò )
2 .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 1 ) 你简直是 _____ 了 ! 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 !
( A . 疯 B . 傻 C . 呆 D . 蒙 )
( 2 ) 只要这个 _____ 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
( A . 能干 B . 善良 C . 好心 D . 阔绰 )
3 . 选出对加横线的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在各句后的括号内
( 1 ) 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十五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
( )
A . 计算比较
B . 争论
C . 打算
( 2 ) 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
A . 派“出去”
B . 使离开
C . 消磨
4 . 最具讽刺意味的一句是 ( )
A . 父亲说:“就……就是我的弟弟呀。
……如果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在美洲,有很好的地位,我真会以为就是他哩。
”
B . 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
”
C .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重新回来拖累我们的。
”
D . 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
5 . “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
”对这句理解正确的是 ( )
A . 在穷酸中摆气
B . 想“意外”地接到于勒
C . 既是在穷酸中摆阔气,也是想“意外”地接到于勒
6 . “两年后又接到第二封信。
……这封信成了我们家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
”
“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是因为: ( )
A . 对于勒感情深厚
B . 对于勒非常钦佩
C . 非常渴望金钱
D . 满足自己对金钱的渴望
“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是因为: ( )
A . 向别人夸耀自己有个有钱的好弟弟。
B . 向别人表示于勒有线
C . 向别人表示于勒有钱就是自己家有钱。
D . 向别人显示自己有钱。
7 . 下列说法中,判断正确的打“,判断错误的打“。
A . 对人物的功写有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外貌描写四种。
B .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莫泊桑,是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作品有《项链》、《俊友》等。
( )
C . 《我的叔叔于勒》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
( )
D . 小说一般分为古典小说、外国小说、现代小说和短篇小说几种。
( )
( 二 ) 阅读部分
A) 父亲赶紧走去。
我这次可跟着他了,心里异常紧张,父亲客客气气地和船长搭上话,一面恭维,一面打听有关他职业上的事情,例如哲尔赛是否需要,有何出产,人口多少,风俗习惯怎样,土地性质怎样等等。
后来谈到我们搭乘的这只“特快号”,随即谈到全船的船员,最后我的父亲终于说:“您船上有一个卖牡蛎的,那人倒很有趣。
您知道点这个家伙的底细吗? ”
1 . 一面打听有关他职业上的事情中的“他”是 ( )
A . 于勒叔叔
B . 船长
2 . “父亲客客气气地和船长搭上语”的目的是 ( )
A . 不让别人怀疑自己有心打听于勒。
B . 希望别人把他当作上层人物看待。
C . 对船上的商务有兴趣,急于想打听。
D . 装得有礼貌,掩饰自己内心的紧张。
3 . 文中“我心里异常紧张”是因为 ( )
A . 我很好奇,想看个究竟。
B . 对事态如何发展很担心,想看父亲如何处理这件事。
C . 怕发生意外,父亲会吃亏
D . 想了解父母怎样处理这情况,为于勒叔叔而担心。
B)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
等我把两法朗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法郎 ? 这是不可能的。
”
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 ! 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 ”她没有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再他。
1 . 语段选自 ________ 国著名文字学 ________ 所写的《__________》一文,其体裁是 ___________。
2 . “狼狈不堪”在文中的意思是 ________;按部首检字法,“堪”应查 ________ 部 ________ 画。
3 . 语段中对于勒的 ________ 描写,表现了他 ________ 和 ________ 的现状。
4 . 语段中对“我”的 ________描写,表现了她“我”对于勒的
__________。
5 . 语段中对“母亲”的 ________ 描写,表现了她 ______ 的性格和______ 心理。
6 . 语段中对“父亲”的 _______ 描写,表现了他的 ________ 性格和_______ 心理。
7 . 语段中写“一片紫色的阴影”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语段中交待“改乘圣玛洛船”的目的是 _______ 表现菲利普夫妇
_________。
9 . 语段中的情节是处于故事发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从上面语段所在全篇课文来看,这篇文章的中心线索应当是: ( )
A . 于勒的贫富变化
B . 菲利普家庭成员若瑟夫的叙述。
C . 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的变化
D . 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参考答案:
( 一 ) 1 . C 提示:“褛”应读lü。
2 . ( 1 ) A ( 2 ) C 3 . (
1 ) B (
2 ) B
4 . C
5 . C
6 . D
7 . A . B . C . D . ( B . 莫泊桑不是现实主义
作家;而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D . 小说分类有几个角度。
时间上分,有古典 ( 代 ) 小说、现
代小说、当代小说;国籍上分,有外国和中国小说之分;篇幅上分,有长篇、中篇和小小说之分。
)
( 二 ) A) 1 . B 2 . A 3 . A 4 . 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人;美好的思想
B) 1 . 法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短篇小说 2 . 十分
困苦的样子,土,九。
3 . 外貌,饱经生活的折磨,生活。
4 . 心理,动作,同情 5 . 神态语意,冷酷无情,自私。
6 . 动作,虚伪,但心女儿女婿知道。
7 . 烘托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 8 . 躲避于勒;自私冷酷。
9 . 尾声 ( 结局 ) 10 . A
初中语文第六册第15课
卖蟹
【同步题库】
( 一 ) 给形近字注意组词:
嗫 ( ) __________ 嚅 ( ) __________
摄 ( ) __________ 蠕 ( ) __________
蟹 ( ) __________ 螯 ( ) __________
邂 ( ) __________ 熬 ( ) __________
钳 ( ) __________ 搓 ( ) __________
泔 ( ) __________ 蹉 ( ) __________
( 二 ) 回答问题:
( 1 ) 这篇小说笔法细腻,有多次的细节描写。
仅以“过滤嘴儿”为例看这二处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
①他的脸笑成了一朵花儿,小眼睛有节奏地眨巴着,几乎是带着乞求的神情,等待着小姑娘的回答。
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再仔细一看,有好多哩 ! 他顾不得小姑娘了,赶忙弯腰捡,装进网兜里。
他心里数着,16只螯,还有34只蟹腿儿……
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渔歌远了,小船远了。
听不见,也看不见,只留下碧蓝碧蓝的大海。
大海上涌动着一层层美丽洁白的浪花……
①这段文字属于 ___________ 描写。
②小说的结尾有怎样的意义和作用 ? 按情节应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 ) 下列句子分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 《卖蟹》一文以买蟹与卖蟹的矛盾为线索,展开放故事情节。
( )
2 . “随声附和”中“附和”注音为fǔhè。
( )
3 . 《卖蟹》通过“过滤嘴”和“旱烟袋”一正一反对比,揭示出选美劳动的美的主题。
( )
4 . 课文的主要人物有“过滤嘴”,“旱烟袋”和小姑娘三个。
( )
( 四 ) 阅读理解
1 . ①蓬松松的刘海上缀满着雾星儿,一颤一颤的;大而明亮的眼睛里,像滴进了雾水,含满了,要溢出来;被海风吹红的凸圆圆的腮上,也是湿润润的一层。
她像是一朵晨光下的花骨朵。
②他倘若低头看,断然是看不到自己的脚尖的,中间隆起来的那部分会把视线挡住。
③黑苍脸,络腮胡,背有些驼,眼睛灰蒙蒙,像落了一层土。
看上去,似一株老了的干松树。
( 1 ) 以上是一段人物肖像描写,依次描写的人物是①_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 2 ) 三段描写各运用的修辞方法是:①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__
( 3 ) ①段中描写人物依次写了人物的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 4 ) ③段中依次描写了人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5 ) 这些外貌描写的作用是:
2 . 买到蟹子的人渐渐散去了。
只剩下过滤嘴手里攥着的几只蟹了,由于腰弯得久,脸憋得发紫,汗水也滴滴嗒嗒落下来。
他上气不接下气地喘着:“嘿,小同志,人家挑剩下的这几只,少算几个吧,啊! ……”他的脸笑成了一朵花儿,小眼睛有节奏地眨巴着,几乎是带着乞求的神情,等待着小姑娘的回答。
这时候,旱烟袋靠上前来了。
过滤嘴顿时高充紧张起来。
旱烟袋说:“闺女,给俺称两只。
”过滤嘴狠狠地瞪了了旱烟袋一眼,把几只蟹都提起来了:“没了,我包圆儿了! ”小姑娘为难地说:“大伯,卖完了。
”旱烟袋叹口气说:“闺女,说出来不怕你笑话,俺家柱他妈得了……唉,得了那癌病,住在医院里,没几天活头了,啥也不想吃,就想吃只蟹,你就叫这位同志匀两只吧 ! 可怜她苦了一辈子,赶死……”老汉眼里含满了泪水。
小姑娘紧紧抿住嘴唇,眼里闪出亮光。
( 1 ) “俺家柱他妈得了……”句中“柱”指 _______,“柱他妈”指___________。
( 2 ) “你就叫这位同志匀两只吧! ”加点词“匀”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
( 3 ) “他的脸笑成一朵花儿”是一个 _______ 句,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反映他讨人喜欢的一面。
B . 反映他讨了小姑娘,目的想压低价钱的心理。
C . 表现他可以买到蟹的喜悦心情。
D . 反映他讨好小姑娘,希望把蟹卖给他的心理。
( 4 ) 下列三句神态描写的句子,写出他们各自什么心理 ? 填在括号里。
①他的脸笑成了一朵花儿,小眼睛有节奏地眨巴着。
( )
②老汉眼里含满泪水。
( )
③小姑娘紧紧抿住嘴唇,眼里闪出亮光。
( )
3 . ①看样子,那小姑娘至多不过十五六岁,有少女的健美:②蓬松松的刘海上 ( 甲 )
着雾星儿,一颤一颤的;大而亮的眼睛里,像滴进了露水, ( 乙 ) 了,要溢出来;被海风吹红的凸圆圆有腮上,也是 ( 丙 ) 的一层。
③她像是一朵晨光下的花骨朵。
④裤腿挽着,袖子撸着,带一股纯朴农村气息。
“哎哟! ”过滤嘴叫起来,他终于忍不住去挑那只最大的蟹,手被钳住了,挣不下,疼得嘴直列歪。
小姑娘开心地笑起来,像摇起一串快乐的铜铃铛。
买蟹的人们也乐了,跟着哄然大笑。
那蟹“将军”仿佛要发泄一下被俘的仇眼,转动着绿莹莹的长眼睛,钳得更狠了。
过滤嘴一动不敢动,光叫唤:“哎哟,哎哟! ”
( 1 ) 选出最恰当的词语,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括号里。
甲:缀满挂满布满含满
乙:充满注满含满布满
丙:湿淋淋湿漉漉湿润润湿乎乎
( 2 ) 下边各字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 ( )
3 . 文中②与①的内容关系是 ( )
A . ②是①的内容补充
B . ②是①的具体解说
C . ②是①的内容引申
D . ②是①的具体举例
( 4 ) 文中③与①②的内容关系是 ( )
A . ③是①②的内容总括
B . ③是①②的内容引申
C . ①②是③的具体描写 C . ①②是③的具体说明
( 5 ) 文中①②③与④的结构关系是 ( )
A . 是并列关系
B . 是承接关系
C . 是因果关系
D . 是条件关系
( 6 ) “将军”的引号表示 ( )
A . 表引用
B . 表否定讽刺
C . 表特定称
谓 D . 表着重指出
( 7 ) 第一段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 )
A . 行动描写
B . 神态描写
C . 外貌描
写 D . 细节描写
( 8 ) “裤腿挽着,袖子撸着”,表明小姑娘的 ( )
A . 纯朴
B . 农村气息
C . 健美
D . 勤劳
( 9 ) 第三段一共四句话,写的对象各不相同。
第一句话写 ___________,第二句话写的是 ___________,第三句话写 ___________,第四句话写
___________。
( 10 ) 文中三个自然段,从内容上看,可分为二层,请用最简洁的话写出各层大意。
第一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 第二段运用了 ___________ 的修辞方法,第三段运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参考答案:
( 一 ) 略。
( 二) ( 1 ) ①眼神和笑容的细节描写是对市侩嘴的形象描述。
表现了“过滤嘴庸俗可鄙的贪婪心理。
②这个动作细节描写活脱脱地剥开了此等人物的外皮,入木三分的
刻画出市侩贪财不顾廉耻的丑恶灵魂。
( 2 ) ①景物。
②结尾写得精巧潇洒,余味不尽。
用大海的美来烘托小姑娘豪放的豁达的美;用大海的“美丽洁白的浪花”象征小姑娘纯朴、坚定、倔强的性格。
使人在美的感受中鄙视丑恶,深化了主题。
结尾。
( 三) 1 . √ 2 . × 3 . √ 4 . √ ( 2应读“fùhè” )
( 四 ) 1 . ( 1 ) 小姑娘过滤嘴旱烟袋
( 2 ) 比喻夸张比喻
( 3 ) 刘海眼睛腮
( 4 ) 脸胡子背眼睛
( 5 ) 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2 . ( 1 ) 他儿子他妻子 ( 2 ) 抽出一部分来 (
3 ) 比喻 (
4 ) 讨好;悲伤;同情
3 . ( 1 ) 甲 ( 缀满 ) 乙 ( 含满 ) 丙 ( 湿润润 ) ( 2 ) chànlūyíng ( 3 ) B (
4 ) A (
5 ) A (
6 ) C (
7 ) C (
8 ) B (
9 ) 依次填:小姑娘人们蟹过滤嘴 ( 10 ) 小姑娘的健美纯朴过滤嘴被蟹咬受人讥笑 ( 11 ) 借代比喻借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