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吃苦精神的七个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孩子吃苦精神的七个方法
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或者是在以后的工作中,吃苦的精神都离不开人,没有吃苦精神常常无法做成大的事情,坚持长久的时间,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吃苦精神?下面我们来看看本文!
1 放手让孩子参加劳动
曾有调查表明孩子不参加劳动并非他们不愿意劳动,而是有些父母不愿让孩子参加劳动,连拖个地也以为孩子拖不干净,稍重一点的活就怕孩子累坏了身体,稍花些时间的活又以为会浪费时间、影响孩子的学业,更不愿让孩子参与。

许多父母在孩子求学期间包揽了所有家务,只让孩子一心一意学习。

殊不知,从小做家务的人的生活比不做家务的人要充实、幸福得多。

而教育的秘诀却在于:使孩子的身体锻炼、思想锻炼、能力锻炼互相调节。

只有让孩子的各种能力都得到锻炼培养,孩子才会处在健康成长之中。

2 鼓励孩子多参加公益劳动
带孩子或让孩子随集体参加公益劳动也是培养孩子劳动习惯的一条途径。

家长可以带孩子参加居民区组织的一些公益劳动,例如,参加春天的植树,夏天的灭蚊、蝇,秋天的除草,冬天的扫雪等;也可以带孩子照顾附近的孤寡老人、军烈属;让他们为邻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分发报纸、取牛奶、照顾小朋友等。

3 给孩子制订适当的家规
家规作为家庭成员共同遵守的生活规范和行为准则,常常是一种无声的命令,是潜在的强大教育力量。

制订明确、合理、可行的家规,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它可以约束、帮助和教育子女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劳动是家规的内容之一。

家规的条理应一清二楚,写得明明白白。

如每天起床后必须自己叠好被子,清理房间,打扫卫生等,家规也应随着孩子的成长而作改变。

聪明的父母总是让孩子从小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担当责任,履行职责,让他们在与困难的搏斗中日益成熟起来。

4 多让孩子做一些身边力所能及的事情
从环境入手,提供练习机会。

我们应充分发挥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这些事包括自我服务,也包括为他人服务,如搬椅子、送报纸、倒垃圾、抹桌椅等。

5 鼓励孩子做完自己的事情,即使有难度
让孩子做他喜欢做和能做的事,尽量不要包办,不愿意做而该她做的,也要让孩子去做。

遇到困难要鼓励她,这方面我们至少有些做得不太好,孩子以前一直在学跳舞,但后来她就是因为觉得太苦,不愿再跳,我们也没有在坚持,就放弃了,现在想来还是太过迁就孩子。

6 平时多培养孩子在集体的帮助下克服困难
这就要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团队的力量更容易让孩子克服困难。

实生活中一个成功的人,并不是学习最好的人,也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能吃苦耐劳,有坚强毅力的人。

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我们除了应该关注孩子的学习等方面之外,还应该关注其他方面,比如说吃苦耐劳的品质。

7 培养孩子吃苦精神应注意的问题
(1)切忌给孩子安排的家务活超量,不能让孩子产生疲劳感,否则孩子会失去对劳动的兴趣而逃避劳动;
(2)在给孩子进行表扬时,最起初,不要给孩子物质和金钱奖励。

因为孩子还小,家长培养的是孩子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而不是让孩子以劳动来获取利益。

如果家长以金钱奖励孩子,孩子劳动的目的就变成了追求物质或金钱的利益,一旦没有了这方面的刺激,孩子的积极性也就没有了,这一点是家长应切实注意的;
(3)表扬要真诚和适量,切忌浮夸。

不要让孩子养成为得到表扬而劳动的习惯,那也就违背了培养正确的劳动态度了。

(4)在学校中,老师也可以参考以上方法来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习惯。

【培养孩子吃苦精神的七个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