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步,纵观全篇,把握主旨。
把握了全篇的主旨,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再解答后面的问题,就会事半功倍。
①要理清文章的思路。
②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
尤其要注意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句子里。
第二步,认真审题,定向扫描。
从近年来试卷分析,文学作品阅读命题的角度集中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①理解文章的主旨,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都是从理解文章的主旨角度设置的考查目标,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中的含义,即写什么。
③鉴赏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及其效果(作用),即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
这三种类型的题都应在文章中找到相应的词句、语段再作答。
④是审美鉴赏性试题,审美鉴赏性试题,属于文学评论中的一种,是读者在选定的评论角度对作品作出的观点和看法,阅读者的看法也就是短文赏析的中心论点。
第三步,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通过第二步的审题,其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
答题时要紧扣题意,选用恰当的句式,选取适宜的角度作回答,如果只知机械地摘录原文的句子,虽然摘录的句子中有答案所需要的内容,但不是从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的,致使回答不到位,甚至答非所问。
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应该抓住这些重要的词句,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重组,但还有一些题目无法用简单的重组文章语言的方法来回答,那就需要把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起来进行表述。
第四步,作答时的一些细节
1、阅读中词义辨析分两点,原词意和文中意思。
语句分析三点,除了表面意思和引申义外还要加上其在文中的作用,如承上启下,总结什么的。
2、分点答很重要,阅读标一二三四,总之层次第一。
3、答题点宁滥勿缺
4、手法、写作特点题分两点。
先指出其名称,然后结合文章分析。
5、鉴赏题问你好不好行不行时一定要表态,有时一个“好”字也是一分!
(一)知识贮备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2、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4、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5、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6、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7、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8、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空间顺序
9、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使文章读起来更加亲切;用第二人称, 能够更加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如同和别人对话,显得更加亲切;使用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10、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①渲染气氛,②揭示人物性格特点,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11、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12、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13、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4、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引用
(二)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三)修辞手法的作用:(1)修辞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上下文的语境义。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①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②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四)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3.议论文: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什么论点
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归类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开头要引人(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提出问题,引人注意;说明情况,交待背景),结尾要有力(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叙述结束,自然收尾;抒发情感,引起共鸣)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7、夸张:突出了……的本质特征
8、对偶:句式整齐有节奏。
(三)
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语言表达及运用
扩展题形式有以下几种①情景式扩展(据情景展开想象)②添枝加叶式扩展(增加修饰限制成分)③提供中心式扩展(围绕中心进行扩展)④补写续写式扩展。
要明确重点,辨明情景,分清语体展开想象,巧用修辞。
打开思路,发散思维。
压缩题考查形式有:提炼观点、概括观点、组织导语、拟定标题等几项内容。
方法是,先问自己几个问题:①写的是什么物象或形象②事情的经过和结果怎样③文章的思想脉络怎样④命题目的是什么可套用下列公式①:一级信息(10字内)谁+干什么②二级信息(11——30)再加上是怎么干的③三级信息再加上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要遵循以下原则:删繁就简,去次留主,重点信息不遗漏。
句式变换形式有①长短(单复)句变换②主被动句变换③整散句变换④陈述反问设问句的变换其中长句一般为单句,短句一般为复句。
长句(单句)变短(复)句一般方法为先找出主干并摆上,然后把修饰附带成分再摆上,并使用相关的连属词使其通畅。
短句变长句一般先确定主干句,再把其他句子硬塞成定状补。
做完要检查共有几套主谓结构。
散句变整句注意原则上可形成并列的成分,内部结构要保持一致(主谓对主谓抢救等
感受大自然的词语,或者语句。
好词彩虹长虹虹霞白虹彩桥悬挂横跨圆弧彩虹当空雨后彩虹七色彩虹弧状虹霓白虹贯日彩桥横空色泽鲜艳五彩缤纷若隐若现光芒万丈
好句往东看,一个弧形的、半透明的彩虹浮现在暗云中间,淡褐色、黄色、微红,若隐若现。
绚烂的七色彩虹飞越于大江之上,水天两座彩桥相映相衬,真像一座绚丽的天桥。
一条虹横跨在整个天空上,从地的这一端跨到那一端,它把世上一切柔和的色彩凝固在高空中。
一条彩虹出现在碧蓝的天空,各种颜色织在一起相映生辉,像一座金桥,气势雄伟地横卧天际。
雨后的天空出现了七彩的虹,犹如花束编织的环带,缀在蓝色的裙襟上。
一条鲜艳的虹,从绿葱葱的田野里升起来,直通到天上,真像一座绚丽的天桥。
这道彩虹像仙女的彩带,又像迎接他人的彩桥,仿佛能把人引入神话世界。
那道美丽的彩虹是挂在树林上空,酒下无数亮斑。
彩虹七色分明,灿烂夺目,仿佛一座节目的彩色拱门。
描写潮汐的好词好句好段佚名
好词海潮海浪退潮江潮夜潮潮水潮声风狂海啸水天相接惊涛拍岸
浪拍礁石浪花汹涌席地而卷奔腾翻卷雷霆万钧漫江沸腾波涛万顷声如金鼓水花飞扬亘如山齿奔腾叫嚣隆隆声如雷空中如细雨
好句海潮像冲锋的队伍一样,鼓噪着,呐喊着,拼命地冲上沙滩。
潮头有数丈之高,一涌而至。
疯狂的潮汛充满令人战栗的恐怖和高深莫测的神秘。
如巨雷般的海潮像千军万马席地而卷,在呐喊、嘶鸣中向下游奔去。
海潮狂暴得像个恶魔,翻腾的泡沫,失去了均衡的节奏。
狂潮拍石,十里海岸同时金钟齐鸣,铿铿锵锵,很有节奏。
春潮涨了,像家乡的松涛声,像母亲召唤女儿的声音。
暗绿色的海水,卷起城墙一样高的巨浪狂涌过来,那阵势真像千匹奔腾的战马向着敌人冲锋陷阵。
潮声像大海的诗韵,满含着哲理和启示。
那意境,如春风轻拔琴弦,如暮花飘落柔波。
那涨潮或落潮时,那一声声有节奏的拍打海滩的声响,宛如慈母拍婴儿入睡发出的催眠曲。
海水退潮时,就像打了败仗似的,销声匿迹地退转回去。
|
-温馨提示: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文库删除处理,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