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红丸_幼科发挥卷三_减法方剂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剪红丸_幼科发挥卷三_减法方剂树
剪红丸_幼科发挥卷三_减法方剂树 (1)
1.原方 (3)
1.1.组成:当归身、黄连(炒)、槐角子(炒)、侧柏叶(炒)、荆芥穗、枳壳(炒)各等分。

(3)
1.2.功效:痢血。

(3)
1.3.来源:《幼科发挥》卷三。

(3)
2.秘方枳壳汤 (3)
2.1.减:当归身、槐角子、侧柏叶、荆芥穗 (3)
2.2.组成:枳壳1两(麸炒黄色),黄连2两(以槐花4两同炒,去槐花不用)。

(3)
2.3.功效:大便肠风下血。

膏粱厚味,致热积腹痛。

(3)
2.4.来源:《医学正传》卷五引《局方》 (3)
3.连壳丸 (3)
3.1.减:当归身、槐角子、侧柏叶、荆芥穗 (3)
3.2.组成:黄连2两,枳壳2两(锉)。

(3)
3.3.功效:内伤经络便血。

(3)
3.4.来源:《医学入门》卷七 (3)
4.立效散 (3)
4.1.减:当归身、槐角子、侧柏叶、荆芥穗 (3)
4.2.组成:黄连4两(酒洗,吴茱萸2两同炒,去茱萸用),枳壳2两(麸炒)。

(4)
4.3.功效:痢,腹中(疒丂)痛,赤白相兼。

噤口痢,泄泻。

(4)
4.4.来源:《古今医鉴》卷五 (4)
5.宽肠丸 (4)
5.1.减:当归身、槐角子、侧柏叶、荆芥穗 (4)
5.2.组成:黄连、枳壳各等分。

(4)
5.3.功效:以五灰膏涂痔疮之后,脏腑秘结不通者。

(4)
5.4.来源:《得效》卷七 (4)
6.化瘀方 (4)
6.1.减:当归身、黄连、槐角子、侧柏叶 (4)
6.2.组成:枳壳(面炒)钱半,荆芥穗(略炒)2钱半。

(4)
6.3.功效:产后恶露不下,以致败血渗入大肠而利鲜血者;及腹中刺痛,但里不急、后不重者。

(4)
6.4.来源:《会约》卷十五 (4)
7.柏连散 (4)
7.1.减:当归身、槐角子、荆芥穗、枳壳 (4)
7.2.组成:侧柏叶(焙干为末)、黄连(为末)。

(4)
7.3.功效:蛊痢。

大便下黑血如茶脚色,或脓血如靛色者。

(4)
7.4.来源:《奇效良方》卷十三 (5)
1.原方
1.1.组成:当归身、黄连(炒)、槐角子(炒)、侧柏叶(炒)、荆芥穗、枳壳(炒)各等分。

1.2.功效:痢血。

1.3.来源:《幼科发挥》卷三。

2.秘方枳壳汤
2.1.减:当归身、槐角子、侧柏叶、荆芥穗
2.2.组成:枳壳1两(麸炒黄色),黄连2两(以槐花4两同炒,去槐花不用)。

2.3.功效:大便肠风下血。

膏粱厚味,致热积腹痛。

2.4.来源:《医学正传》卷五引《局方》
3.连壳丸
3.1.减:当归身、槐角子、侧柏叶、荆芥穗
3.2.组成:黄连2两,枳壳2两(锉)。

3.3.功效:内伤经络便血。

3.4.来源:《医学入门》卷七
4.立效散
4.1.减:当归身、槐角子、侧柏叶、荆芥穗
4.2.组成:黄连4两(酒洗,吴茱萸2两同炒,去茱萸用),枳壳2两(麸炒)。

4.3.功效:痢,腹中(疒丂)痛,赤白相兼。

噤口痢,泄泻。

4.4.来源:《古今医鉴》卷五
5.宽肠丸
5.1.减:当归身、槐角子、侧柏叶、荆芥穗
5.2.组成:黄连、枳壳各等分。

5.3.功效:以五灰膏涂痔疮之后,脏腑秘结不通者。

5.4.来源:《得效》卷七
6.化瘀方
6.1.减:当归身、黄连、槐角子、侧柏叶
6.2.组成:枳壳(面炒)钱半,荆芥穗(略炒)2钱半。

6.3.功效:产后恶露不下,以致败血渗入大肠而利鲜血者;及腹中刺痛,但里不急、后不重者。

6.4.来源:《会约》卷十五
7.柏连散
7.1.减:当归身、槐角子、荆芥穗、枳壳
7.2.组成:侧柏叶(焙干为末)、黄连(为末)。

7.3.功效:蛊痢。

大便下黑血如茶脚色,或脓血如靛色者。

7.4.来源:《奇效良方》卷十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