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海狸”新型两栖装甲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兰“海狸”新型两栖装甲车
作者:侯旭江石宏
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4年第19期
侯旭江石宏
在2013年于波兰凯尔采市举办的MSPO防务展上,波兰AMZ-Kutno公司首次公开展示了其
研制的“海狸” (Bobr)4x4两栖装甲车原型车。

与同时展出的“河马”8x8两栖装甲车相比,“海狸”虽然显得很小,但其重要性却丝毫不亚于“河马”,甚至犹有过之。

发展概况
波兰是个河流、湖泊众多的国家,因此向来重视陆军车辆的两栖性能。

在华约时期,波兰
陆军就从苏联采购了大量两栖性能比较出色的装甲车辆,并且还自己进行仿制生产。

冷战结束后,波兰转投西方,并在1999年加入了北约。

在此情况下,波军的装备也开始向北约标准靠拢。

但是,波兰的军费比较有限,要想在短时间内将苏式装备全面换装是不可能的事,因此波兰只
能逐步换装。

进入21世纪后,波兰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因此波兰军队的换装步伐也相应加快。

“海狸”4×4两栖装甲车是在2010年左右提出发展的,主要是用于替换波兰陆军现役的200辆老旧的BRDM-2型4×4两栖装甲侦察车。

至于波兰陆军现役的120辆96型、97型和98
型BRDM-2装甲侦察车可能还不会被“海狸”取代,因为这些车都采用了大量西方设备,性能比较先进。

值得一提的是,该车与“河马”8×8两栖装甲车都是由AMZ-Kutno公司设计的,所以
两者在技术上有不少共通性,这样也就减少了研制的技术风险,并且还能加快研制进度、降低
研制费用。

当然,波兰人设计“海狸”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出口,因为世界上还有不少国家装备
老旧的BRDM-2,总数相当可观。

如果波兰能够将“海狸”出口到其中一些国家,用以换装BRDM-2,那显然是一件非常不错的事情。

基本结构
“海狸”4x4两栖装甲车在设计上可以看到BRDM-2的影子,如车体与BRDM-2大致相同,
这也是为了降低研制的技术风险。

但是“海狸”的尺寸要比BRDM-2大,特别是长度加大了
1.14米,因此车内空间也增大了不少。

“海狸”与“河马”一样采用了动力中置的布局,而且车首也像“河马”一样设计为船型,这样既能减轻因动力前置而可能引起的埋首情况,同时船型车首也更有利于水上行驶。

为了以
后方便加装附加装甲,“海狸”的船型车首侧面采用了向内收的棱面设计。

船型车首的下装
甲倾斜角度很大,提供了较好的避弹能力,其与略微倾斜的首上装甲相交处形成了一个略微外
倾的横置平面,左右两侧布置有钢制格栅防护的车首灯。

在首上装甲装有一块防浪板,不用时
平贴在首上装甲表面,可以起到类似附加装甲的作用,浮渡时向前上方打起。

此外,在车首最
下方装甲的中间位置设有两个活动牵引环。

驾驶舱位于船型车首后面,里面布置有驾驶席和车长席(驾驶席在左、车长席在右)。


驶舱正前方是一块可拆卸的横置长条状防弹玻璃风挡,两侧还分别布置了可拆卸式防弹玻璃观
察窗,因此能够为驾驶员和车长提供良好的前向和侧向观察视野。

从展示的原型车风挡情况看,其加装的防弹玻璃厚度比较大,具有良好的防弹能力。

与“河马”一样,“海狸”的风挡雨
刮器的电机、连动杆、臂片等也安装在上方,并且在风挡上方还有一个横置窄条装甲板,用来
遮蔽雨刮器的电机。

驾驶席前面除了布置有液压助力的方向盘、必要的仪表、刹车、离合器、油门踏板等,还
有为数不少的控制键和旋钮。

有意思的是,换挡拨杆不是设置在驾驶员的右手侧,而是设置在
前面右侧稍微靠上的位置。

驾驶员座椅为钢架结构,不但牢固,而且有防震、抗冲击功能。


椅可以进行调节,使驾驶员保持最佳的坐姿驾驶车辆。

座椅面、靠背、头靠均采用致密平纹面
料包覆软质内衬,吸汗透气,乘坐起来非常舒适,并且座椅还配有可快速解脱的四点式安全带,能够保证驾驶员在高速越野行驶状态下乘坐稳定。

车长席的座椅型式与驾驶员座椅相同,但其前面还没有加装多少设备,因为现在这个还是
原型车,未来采用什么样的车载侦察、通信、显示设备等还没有确定。

在驾驶席和车长席上方各有一扇向前上方开启的装甲舱盖,供驾驶员和车长出入。

不过,
两人的舱盖形状截然不同,其中驾驶员舱盖尺寸较大,且形状为矩形。

为了防止磕伤,四角采
用弧形过渡;车长舱盖为圆形。

在两个舱盖外均有提拉把手,里面则是推拉把手。

在驾驶舱左
侧的车体上焊有三个手把兼脚蹬,作用是为驾驶员和车长快速上下车提供方便。

此外,在驾驶
席左后还有一个通向后面载员/载货舱的通道,可让驾驶员和车长经这里从载员舱后面的尾门
出入。

驾驶舱右后方是动力舱,里面装有发动机和变速箱。

动力舱用装甲隔板与驾驶舱和载员舱
隔开,以保证车内乘/载员不会受到动力传动系统的噪声、发热和振动伤害。

动力舱上方是进
气百叶窗,右侧车体是排气百叶窗,烟囱设在右侧车体中部上方。

“海狸”的载员舱比BRDM-2要宽敞不少,但里面仅布置两个座椅,其中一个位于车体右侧靠前位置,应该是炮长座椅,其前面的舱壁上有两个21英寸大小的液晶显示屏;另一个座椅位于车体左后侧。

在乘员舱中间的地板上有一个直通车尾,宽、高均约0.5米的纵向凸台,作用
不明。

载员舱两侧的舱壁上没有布置潜望镜和射孔,这是因为“海狸”主要执行侦察任务,有专
门的先进对外观察设备,而且该车也不用搭载步兵用于一线作战,因此没有布置的必要。

即使
未来有变型车,“海狸”也不大可能给载员舱再布置潜望镜和射孔。

载员舱搭载的载员主要通过车尾右侧一扇液压控制、向右开启的装甲尾门出入。

这扇尾门
通过人工方式打开,其下方设有一个粗壮的U形登车踏板,可供载员快速上下车。

此外,在载
员舱顶部中央以前后纵列方式开有两个矩形应急出入舱口。

在车尾左侧固定有一个备用轮胎;车尾后下方两侧各装有一具尺寸较大的涵道式螺旋桨推
进器,用于水中行驶时提供推进力;车尾最下方两侧布置有两个活动牵引环,供后向牵引时用。

为了给乘载员提供一个舒适的乘车环境,并保证车载电子设备长时间工作时不致过热,
“海狸”还装有大功率空调。

机动性能
“海狸”的发动机是一台康明斯61SBe 285涡轮增压柴油机,该发动机具有结构紧凑和高
功率密度特点,6缸直列、电控,空气中冷,最大输出功率21 0千瓦(2 500转/分),峰值
扭矩1 020牛米“海狸”两栖装甲车驾驶舱(1 200~1 800转/分),排放满足欧4标准。


于功率强劲,使得“海狸”的单位功率可达23.75马力/吨,因此能够保证其具有很好的机动性。

与发动机相匹配的变速箱未见公布型号,不过最有可能是美国阿里逊公司生产的自动变速箱。

“海狸”采用了全轮独立悬挂系统,缓冲元件是圆柱螺旋弹簧,具有良好的越野机动性,
而且操纵性、行驶的平稳性以及乘坐的舒适性也都很出色。

“海狸”还装有桥间和轮间差速锁,在行驶时可以气动操纵。

轮胎采用高抓地力、深花纹、泄气保用的米其林子午线防弹宽胎,并
且配有中央胎压调节系统(CTIS),在行驶时可以根据地形来调节轮胎气压。

作为装甲侦察车,“海狸”很强调长距离行驶能力,目标是让生产型的最大公路行程达到1000千米、越野行程达到500千米。

不过,在展会上展示的“海狸”原型车的技术数据显示,
最大公路行程为650千米,越野行程为300千米。

很显然,原型车与设想中的生产型在行程上
还有很大差距。

如果要达到设想中的技术指标,“海狸”除了采用附加油箱之外,可能还需要
采取新的技术措施。

在越野状态下,“海狸”采用4轮驱动,公路行驶时为后轮驱动。

转向机构为动力辅助转向,转向轮为前轮。

制动采用气动助力双回路盘式制动系统。

两栖性能是“海狸”加强的重点性能,为此采用了前面所述的船型车首、加宽的车体、全
密封结构和涵道式螺旋桨推进器等措施。

AMZ-Kutno公司的资料显示,“海狸”不但水上速度
能达到10千米/小时,而且能在3级海况下使用。

“海狸”装甲车具有良好的空运能力,可用波兰空军的C-130E中型运输机空运。

如果是在北约框架内执行海外部署任务,“海狸”还可通过北约盟国的C-17、A400M. C-130H/J等多种运输机实施空运。

防护性能
“海狸”原型车的车体采用全焊接钢装甲结构,弹道防护等级达到北约STANAG 4569
Level 2级防护标准(可防护30米处7.62×39毫米穿甲燃烧弹以695米/秒弹速的射击),
生产型车的弹道防护标准据说将提高到北约STANAG 4569Level 3级防护标准(可防护30米处7.62×51毫米穿甲弹以930米/秒弹速的射击),估计很可能是通过在车体外侧加装附加装甲
来实现。

作为新一代两栖装甲车,“海狸”对防地雷和防简易爆炸装置的能力予以高度重视,为
此采用了V型车底设计,并且对车底装甲进行了强化,防地雷能力达到了北约STANAG 4569 Level 2b级防护标准,也就是可以防护6千克TNT装药的反坦克地雷在车底爆炸。

未来的生产
型可能会进一步加强防地雷能力,达到STANAG 4569 Level3b级防护标准(可防护8千克TNT
装药的反坦克地雷在车底爆炸)。

与“河马”一样,“海狸”也可通过加装波兰PCO公司研制的SSP-1 0bra-3激光告警系统或在附加装甲模块表面再增挂防护栅栏等方式,来提高对RPG-7火箭筒、反坦克导弹等反装甲
武器的防御能力。

除上述防护措施外,“海狸”在车内还装有标准的核生化防护系统和自动灭火抑爆系统。

车载设备
“海狸”的具体车载设备现在还不清楚,因为现场展示的原型车外表光溜溜的,未见任何
侦察设备。

但是从波兰改装的97型和98型BRDM-2装甲侦察车的情况推测,“海狸”可能采用的车载设备技术性能至少与之相当。

97型BRDM-2装有昼夜光电观察装置、GPS导航系统、内部通话设备、数字电台、弹道计算机等西方设备,98型BRDM-2则增添了数字地图、自动搜索和跟踪系统、德国的STN ATLAS BAA
型台式昼夜观察系统(包括第二代Ophellos热像仪、激光测距仪和一具相干波昼夜镜。

配制的远距离操纵手柄,可使侦察人员随身携带,在距离侦察车40米范围内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进行操作。

激光测距仪在照射目标后,自动跟踪目标,其位置被实时修正后,通过通信系统传输给
侦察人员)。

“海狸一可能在设计之初就采用综合车辆电子系统概念,即以数据总线网络为基础、信息
共享为目的、指挥控制一体化为目标,从整体上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及协同作战能力。

从目前的
车辆数据总线情况看,有1553B、MIC和CAN可供选择。

从性能上讲,这三种总线相差不大,但是1553B和MIC总线技术主要由美国控制,协议控制器芯片价格昂贵,无论是采购还是未来让“海狸”出口都会受到不小限制。

相比之下,CAN总线应用广泛,协议控制器芯片的价格比
1553B和MIC要低得多(大约只有后两者的几十分之一),因此从性价比上看,选择CAN总线
显然更好些。

当然,军用车辆采用何种设备不仅仅取决于性价比,政治因素也占有很大比重。

而从波兰在国际事务中以美国马首是瞻的情况来看,“海狸”选择1553B或MIC总线的可能性
也是很大的。

“海狸”的武器系统现在也不得而知。

但是从装甲侦察车的任务环境来看,在执行任务时
遇到敌方装甲车辆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而现代装甲车辆的防护力和火力都越来越强,因此
别说12.7或14.5毫米机枪,就是20毫米机关炮也都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因此各国新一代装甲侦察车的主用武器口径都在增大。

“海狸”作为波兰陆军未来的装甲侦察车,在主用武器的
口径选择上至少不应小于20毫米。

而从“海狸”在载员舱内前右侧设置一个座椅的情况分析,未来的车载武器系统将是由炮长在车内以遥控方式进行操纵。

目前,波兰国防控股公司旗下的ZMT公司能够研制多种类型的遥控武器站,为“海狸”提供车载武器系统不存在什么技术上的
问题。

即使波兰国内产品不能令军方满意,波兰也可轻松从北约国家采购其所需的遥控武器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