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论文
(科研训练、毕业设计)
题目:当前经济下我国炼钢企业的全球营销与投资方向
姓名:刘裔盛
学院:厦门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系:国际经济与贸易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年级:2010年秋
学号:27420104304569
指导教师:张耕职称:教授
=2015 年05 月03 日
当前经济下我国炼钢企业的全球营销与投资方向
摘要: 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逐渐从美国蔓延,席卷全球。
金融危机中世界需求市场的急
剧萎缩以及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更加激烈,我国的炼钢企业暴露出不少在抵抗外贸风险、创新能力以及竞争力等方面的劣势。
除美国外,2014年全球主要国家经济表现一般,尤其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导致全球钢材需求增速下降,而全球粗钢产能扩张加速,市场供给过剩加剧,2014年钢材价格一路下滑。
展望2015年,虽然发达国家经济前景相对较好,但由于中国经济增速将继续下降,需求也将继续收缩,这将带动全球2015年钢材市场需求增速下降。
2015年,全球粗钢产能将继续增加,供需面预计继续恶化,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反而很有可能提供了一个契机,将使中国以相对较小的损失获得调整自身经济结构的时机,为进一步“和平崛起”创造有利条件,本文的写作正是朝着这个目标而展开。
关键字:全球营销;对外贸易;自主创新;产业结构;投资方向
The
strategy about China's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under the current eco nomic situation
Abstract:The Financial crisis caused by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is spreading from the United States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In the World financial crisis, the Demand Market is shrinking rapidly, and compe ti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becomes more intensively, a lot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ex posed its inferior in the resistance to foreign trade risks, innovation and disadvantages of competitivene ss. but I think our country's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should not be pessimistic , we should see the diffic ulties when we face this crisis, but what is more important is that we should give us insight into the finan cial crisis and seize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If we do it well,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is likely to p rovide an opportunity to make relatively small loss of China to adjust its economic structure and will mos t probably creates opportunities for the further "peaceful rise" of China. The further expanding of this arti cle is towards this goal.
Keywords:financial crisis; external trad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structure; domestic demand
目录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 本文的研究的意义: (2)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3)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4)
2 我国炼钢企业当前经济情况下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6)
2.1国内炼钢企业当前经济情况下的发展现状 (6)
2.2国内炼钢企业面临的国际经济形势分析 (6)
2.3当前形势下我国企业面临的内外部问题分析 (7)
3 我国企业的全球营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8)
3.1我国企业在全球经济影响下的发展挫折 (8)
3.2 当前形势下我国炼钢企业面临的内外部问题分析 (9)
3.2.1 我国炼钢企业面临的一些企业外部问题 (9)
3.2.2我国外贸企业自身存在的一些内部问题..........................................................9.
3.3新兴市场的让外贸企业存在更多机遇 (9)
3.4政府的经济政策及企业的应对危机的策略分析 (9)
4 我国企业的全球营销与投资方向 (9)
4.1如何确立好企业的营销方向 (10)
4.2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策略,开拓新市场 (10)
4.3 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 (10)
4.4 如何确立企业在国际经济情况下的投资 (12)
4.5如何利用国家开放性政策投资 (13)
5结论 (24)
致谢语 (25)
参考文献 (26)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2014年,全球钢材市场整体保持阴跌格局,美国市场表现相对较好,亚洲市场表现最差。
业内相关机构数据显示,2014年国际钢材价格综合指数为173.6点,比2013年下跌5.4%;扁平材指数为158.6点,下跌3.9%;长材指数为211.3点,下跌7.6%。
分地区来看,2014年美国钢材价格指数为200.1点,比2013年上涨5.8%;欧洲为135.3点,下跌6.5%;亚洲为188.8点,下跌9.8%。
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还在加深。
究竟该如何认识这场危机?它对外贸依存度达60%的我国外贸来说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发端于美国并不断蔓延的金融危机受到全球的普遍关注,也引发理论界对危机的评估与推测。
究竟该如何认识这场金融危机?它对外贸依存度高达60%的中国外贸来说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该如何应对此次危机,并将其影响降为最小?本文就此相关问题展开了初步探讨。
1.2 本文的研究的意义: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世界商品市场急剧萎缩,各国的出口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从来只有强者才能在竞争中全身而退,而那些弱者只能被优胜劣汰的法则给淘汰。
当前的环境下我国企业的我国外贸企业存在诸多的劣势与不足,而本文正是在一针见血的分析出我国对外贸易企业的不足之处,提醒它们有哪些地方值得改良,比方我国对外贸易企业的产品结构不合理,我们现在的产业结构还只是发达国家二十甚至更久以前的出口产品结构,企业普遍存在的创新意识不强,企业中的创新的激励机制不是很完善,很难让那些有创新能力的人尽其全力地去为所在的企业发挥其创新才能。
本文也为我国外贸企业分析了外部环境对它们的不利之处。
每次金融危机的背景都会存在着许多危机企业的挣扎,所以竞争会更加之激烈,而我国的外贸企业在这场危机中如何改善自己显
得尤为重要。
另外一方面也强调我国的外贸企业看见自己的优势以及外部环境中的一些有利的影响。
最重要的一点是为我国外贸企业指明发展的方向,我国的外贸企业应尽快提高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多多探寻更加科学的出口方向——重视外贸出口方向的多元化,目前我国大部分外贸出口企业主要出口目的地在美国、欧洲以及日本这几个地方,而世界需求市场中存在一些正在发展中的且具有极大市场潜力的出口对象,比方南美洲市场、东南亚市场,另外非洲市场及西亚市场也具有相当大的潜力。
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一次金融危机往往是一次新旧产业结构转变的缓冲期,也是金融危机让企业看清楚自己的前途所在。
外贸转内贸的发展策略也是企业的一个好的出路,国内贸易的发达永远是一国经济强大的最好的保证,催发国内的需求是企业发展的最好的保证。
本文的写作希望给我国处在不利环境中的外贸企业提供一些方向上的建议,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可以考虑以上几点,这些也正是本文写作意义所在。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始于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在逐步加大,全球出现了一系列的经济动乱。
回忆和反思这场金融危机爆发的整个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此次危机是一场因美国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全球性、系统性金融危机,其本质上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信用危机与信用衍生品危机。
从危机产生的根源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美国长期执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并导致流动性大量过剩,是引发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近年来,由于美国科技股泡沫破裂,为防止经济下滑,美联储实施一系列的宽松货币政策,造成了流动性过剩,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催生了房地产市场泡沫。
同时,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溢出了美国,使得全球流动性过剩,引起世界主要国家资产价格不断膨胀并逐渐脱离实体经济,导致经济基本面恶化和紧缩政策出台,泡沫最终破裂。
第二,金融衍生产品的过度创新,拉长了金融交易链条,助长了投机,是引发此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
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推出了许多金融衍生产品,对繁荣金融市场和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金融创新的过度超前和金融衍生品的无节制蔓延,大大地超出了美国政府的监管范围,加大了金融市场的投机行为,而与此有关的风险预警机制及防范措施却未能跟上,从而为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第三,追求高负债的经济发展模式、滥用世界货币地位的思想基础,是引发此次金融危机的内在机理。
长期以来,“超前消费”,以消费带动生产,这种以高负债形式推动经济扩张的发展模式创造了美国经济增长的奇迹。
但由于巨额贸易赤字和较低的国民储蓄率,使得美国不得不凭借美元的特殊地位,大量地发行钞票,向世界各国转嫁风险。
这些风险从住房市场蔓延到信贷市场、资本市场,从金融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并通过投资渠道和资本渠道从美国涉及全球范围。
本次由房贷问题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就源于此。
纵观这次危机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它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此次危机发生前没有足够的征兆,且表现形式也相对温和,金融市场和监管当局也未能及早发出预警,导致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和信用度在瞬间发生逆转。
二是此次危机由于美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所带来的连锁风险相互交织、交叉传递,一旦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倒下,就会不断出现逐级放大的金融危机。
三是由于各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美国把大量的房地产抵押债券出售给了其他国家,所以此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的金融市场造成了强烈冲击。
四是此次危机远未结束,其规模、深度和破坏力目前还难以预测,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的影响还在持续扩大,并直接影响到各国的实体经济。
上述四大特点说明,当前的金融危机可以说是一场新型的金融危机。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针对国内炼钢企业的数据,结合国外大量的通过数据,
2我国炼钢企业当前经济情况下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2.1国内炼钢企业当前经济情况下的发展现状
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深入,国际经济形势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国际需求市场的萎缩到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相继出台,这样一个接一个的一系列国际形势的变化也正是随着金融危机的发展而发展。
金融市场的动乱随之而来的更为剧烈的汇率变动对一个依靠出口的外贸企业有相当大的影响,对于外贸企业而言了解和深入地认识这些国际形势的变化是相当重要的。
宝钢股份是我国最大、最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在国际钢铁市场上属于世界级钢铁联合企业。
公司专业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钢铁产品,采用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主要产品均获得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
在成为中国市场主要钢材供给商的同时,宝钢股份产品出口到包括日本、韩国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具有雄厚的研发实力,从事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的开发研制。
《世界钢铁业指南》评定宝钢股份在世界钢铁行业的综合竞争力为前三,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钢铁企业。
而武钢股份是由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控股的、国内第二大钢铁上市公司。
拥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炼铁、炼钢、轧钢等完整的钢铁生产工艺流程,钢材产品共计7大类、500多个品种。
主要产品有冷轧薄板、冷轧硅钢等,商品材总生产能力1000万吨,其中80%为市场俏销的各类板材。
武钢股份先后有100多项产品获全国、省、部优质产品证书,重轨、板材获湖北省名牌称号,产品实物质量达国际先进水平产量比为64.07%。
中国上市公司50强和综合经济效益前20名,沪深十大上市公司之一。
2014年,亚洲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受此影响,2014年亚洲钢铁需求增速也明显下降,预计全年钢铁需求增长1.7%至10.5亿吨,增速比2013年下降3.2个百分点。
2014年,亚洲钢材价格基本上呈现持续下滑态势,铁矿石价格大幅下滑,亚洲高炉钢厂生产成本下降也助推了钢材价格走低。
由于需求增速下降,2014年亚洲粗钢产量增速也大幅下降。
2014年1月~11月份,亚洲粗钢产量为10.13亿吨,同比增长2.2%,增速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主要是中国粗钢产量增速大幅下降所致
由于铁矿石和焦煤价格下滑幅度大于废钢,2014年全球电炉钢厂和高炉钢厂的生产成本出现了明显变化。
从2009年以来,高炉钢厂生产成本一直高于电炉钢厂,从2014年2月份开始,这种情况发生了逆转,高炉钢厂生产成本开始低于电炉钢厂,最高价差接近70美元/吨。
2015年,全球主要矿山新增产能约为1.5亿吨,按照1.5%~1.8%的钢材需求增速,对应生铁增量仅为1750万吨(扣掉电炉钢),新增矿石需求为2840万吨,供给过剩进一步加剧。
预计2015年铁矿石均价为65美元/吨,运行区间为60美元/吨~80美元/吨。
由于废钢供给与钢铁积蓄量有较大关系,而钢铁积蓄量不会出现明显的增长,2015年废钢市场基本面预计仍然好于铁矿石市场,虽然废钢价格也会相应下滑,但下滑幅度有限。
基于以上分析,2015年全球高炉钢厂的生产成本仍然将低于电炉钢厂,并且两者之间的差距将加大。
2.2国内炼钢企业面临的国际经济形势分析
自2012年以来,金融危机开始不断蔓延,已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导致了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特别是对外贸的影响在不断显现。
对出口的影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向全球实体经济的不断渗透,我国出口企业受到的冲击和影响渐趋显现。
美国市场需求旺盛、价格上涨
美国市场2014年钢材市场表现相对较好,全年钢材价格先涨后跌,虽然2014年末综合价格指数较年初下滑了5.9%,但2014年全年平均价格仍然比2013年上涨了5.8%。
2014年,美国钢铁需求将到达1.03亿吨,同比增长7%。
虽然美国钢铁需求旺盛,但美国钢厂受益并不多。
数据显示,2014年1月~11月份,美国粗钢产量为8096万吨,同比仅增长1.5%;钢厂的产能利用率为77.1%,同比仅提升0.3个百分点。
美国钢厂无法从旺盛的需求中获益,根本原因是美国钢厂竞争力仍然较差。
与国外资源相比,美国钢材价格偏高,热轧板卷等主流钢材全年平均价格比欧洲和亚洲市场价格要高出100美元/吨以上,美元升值又加大了进口压力。
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美国钢材进口量约为4000万吨,同比增长37%,到达美国历史第二高水平。
●欧洲市场上、下半年走势不同
2014年,欧洲经济呈现弱复苏态势,预计2014年欧盟钢铁需求量为1.46亿吨,同比增长4%。
2014年,欧洲市场整体呈现下滑态势,上半年经济呈现复苏态势,钢材市场表现相对尚可,虽然持续疲软,但下滑幅度不大;下半年开始,由于欧洲经济复苏乏力,钢材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
2014年,欧洲粗钢生产处于恢复过程中,上半年粗钢产量的增速较高,下半年产量增速下降。
从粗钢日均产量看,2014年下半年也比上半年低6.2%。
2014年,欧盟钢材出口增长缓慢,主要受价格和汇率两方面因素影响。
2014年上半年欧元兑美元汇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同时欧洲钢材价格保持在较高水平,出口竞争力下降。
不过,2014年下半年,欧元开始大幅贬值,同时国内钢材价格下滑幅度加大,出口竞争力增强,2014年10月份出口量到达256万吨,同比增长15.3%,这一增速为最近两年来最高水平。
●亚洲市场需求、产量均下降
2014年,亚洲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受此影响,2014年亚洲钢铁需求增速也明显下降,预计全年钢铁需求增长1.7%至10.5亿吨,增速比2013年下降3.2个百分点。
2014年,亚洲钢材价格基本上呈现持续下滑态势,铁矿石价格大幅下滑,亚洲高炉钢厂生产成本下降也助推了钢材价格走低。
由于需求增速下降,2014年亚洲粗钢产量增速也大幅下降。
2014年1月~11月份,亚洲粗钢产量为10.13亿吨,同比增长2.2%,增速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主要是中国粗钢产量增速大幅下降所致。
2015年全球钢材价格将继续下行
●全球需求增速放缓,非洲、中东需求增速加快
国际钢铁协会预计,2015年全球钢材需求量为15.94亿吨,比2014年增长2%,增速环比持平。
分地区看,2015年欧盟28国的需求增长2.9%至1.51亿吨,增速下降;独联体的需求增长1.9%至5800万吨,恢复增长;北美自由贸易区的需求增长2.2%至1.41亿吨,增速下降个4.2百分点;中南美洲的需求增长3.4%至5000万吨,恢复增长;非洲的需求增长8%至3700万吨,增速上升5.2个百分点;中东地区的需求增长6%至5500万吨,增速加快3.7个百分点;亚太地区的需求增长1.4%至10.64亿吨,增速下降0.3个百分点。
另外,国际钢协预计,2015年中东、北非和独联体的需求增速将上升。
但是笔者认为,由于近来原油价格大幅下滑,这些地区2015年经济面临较大考验,钢材需求增速下降的概率较大。
综合分析,2015年全球钢铁需求增速为1.5%~1.8%,需求量为15.85亿吨~15.9亿吨,增量为2300万吨~2800万吨。
一、对中美双边贸易的直接影响。
美国作为中国出口贸易的重要伙伴,在危机爆发后,由于其国内消费需求明显下降,使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不断减少;
二、间接影响中国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双边贸易。
三、三大行业出口全面下挫。
四、对加工贸易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影响较大。
这次金融危机导致了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实体经济陷入衰退,国际消费需求明显下滑,对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影响最为显著。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2月,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当月出口总额同比下降了34.5个百分点,加工贸易企业当月出口总额同比下降了27.8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化和蔓延,新订单大幅下降,我国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双双出现萎缩,这不但加大了我国承接国际资本、技术和产业转移的难度,还可能带来大规模的撤资风险。
2.3当前形势下我国炼钢企业面临的内外部问题
金融危机中突出的表现就是国际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贸易摩擦加剧。
2014年可谓是中国外贸最困难的一年。
在国际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形下,世界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2014中国遭受国际“两反一保”的案件超过100件,涉案金额同比翻番,到达120亿美元,2014为60亿美元。
近期,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以6∶0的投票结果,批准对中国制造的钢管征收大约10%到16%的关税,这起美国针对中国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案,预示2015年国际贸易摩擦将更多样化、更加复杂,对外贸易形势仍然严峻。
2013年底,WTO总干事拉米在“危机过后的国际贸易新秩序”国际会议上表示,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还至少持续一年到两年。
他认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不断增加,原因在于人们错误地认为,贸易保护主义会对本国国内经济发展有利。
如果失业率进一步增加,贸易保护主义可能会随之扩大。
因此,2014年中国的对外贸易将面临更大压力。
贸易保护手段将更合法隐蔽。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一些国家和地区普遍且频繁地使用看似不违反WTO规则的贸易救济手段来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环境保护和知识产权等更加隐蔽、更具战略性的贸易保护手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所
运用。
欧盟通过制定农药残留、铅含量等标准来设置技术门槛;部分发达国家提出要对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美国通过倡导绿色经济概念,一方面为其国内经济寻找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在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等全球议题中获得战略主动,虽然这种策略在理论研究、政策设计和舆论宣传上都占据上风,但是,绿色经济发展暗含着的战略性贸易保护动机,将对未来中国制造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造成冲击,也是新的一年中美贸易摩擦的重大隐患。
另外,各国纷纷出台扶持本国企业的政策。
可以说,在主要经济体中率先走出复苏之路的中国制造业,在新一轮贸易摩擦中有可能成为主要目标。
化工行业、纺织服装、机电产品以及钢铁行业是受贸易保护影响严重的领域。
目前,中国钢材、有色金属、化工、纺织等行业,都是国内产能严重过剩的产业,导致挤压式出口,通常价格压得比较低。
化工行业与国民经济紧密相关,一直以来都是全球反倾销的重点,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频繁遭遇反倾销,过去涉案产品包括味精、纯碱等低附加值产品,而近期工程用轮胎等高附加值产品也开始受阻。
不久前,美国开始对我国机动车充气橡胶轮胎征收为期3年的反倾销税,成为触发本轮中美贸易摩擦的导火索。
纺织服装和机电产品作为我国出口排名前两位的产品,一直以来就受到国外的“重点关注”。
相关数据显示,自2002年以来,纺织服装和机电产品占我国遭遇反倾销案总额的比例均在10%左右,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此外,钢铁产品近期也频频遭遇反倾销,除了油井管反倾销税的裁定之外,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还通过了对中国无缝钢管进行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的决议。
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复苏,预计对钢铁的需求将不断释放,中国钢材出口将出现大增,由此必然导致大面积的钢材贸易摩擦。
3我国炼钢企业的全球营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整个世界的需求市场急剧萎缩,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一大批的外贸企业等着产品的出口,在危机刚刚发生和以后的一段时间内会出现这样一个局面:外贸企业为了维持企业的生存,它势必要把它生产出的产品卖出去,而国际市场需求又是相对的缩小了很多,这样的情况下只有降低自己产品的价格来招揽买家,而低价的出现使得整个该类产品的产品市场处于一个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下。
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我们的外贸企业不实行降价策略,同质量的同种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价格优势反而有价格劣势在国际贸易中是没有市场的,这样也逼着我国的外贸企业降价。
各个国家的企业降价以后,外贸企业的产品利润就会减少,很薄的产品利润只有依靠更加大的产品销售量才能弥补,然而国际市场的需求本来就减少了,这样一多一少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金融危机中,面临激烈的外部竞争,处在全球企业产业价值链较低端的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特殊的资源:如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和原材料价格等。
与那些处在产业价值链高端的发达国家企业不同,他们的竞争力主要来自于其产品和品牌优势,中国企业的这种低层次的竞争优势很容易被复制,也很容易被超越。
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墨西哥、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也拥有丰富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和资源,而且也有较大的市场,这些国家的企业对我国企业形成了很大的替代威胁,近几年一些跨国企业纷纷向这些地区转移,正说明了这一点。
出现了“市场空间越来越大,出口价格越来越低,利润空间却越来越小”的现象。
另一方面,国际上新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抵消了贸易的积极作用,加大了我国企业开拓市场的难度好。
3 .1我国炼钢企业在全球经济影响下的发展挫折
外汇风险,又称汇率风险,是指由于外汇市场汇率的不确定性而使人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从其产生的领域分析,外汇风险大致可分为商业性汇率风险和金融性汇率风险两大类。
商业性汇率风险主要是指人们在国际贸易中因汇率变动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是外汇风险中最常见且最重要的风险。
金融性汇率风险包括债权债务风险和储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