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八单元-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单元综合提升课件-岳麓版必修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国内政治形势的巨大变化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解析 答案
考向7 近代历法的变化 (2018·南平一模,29)1929年7月,国民政府规定“以后历书,自不应再附 旧历,致碍国历之推行”,各地编制的新历书必须完全采用国历年月日, 不准有任何“阴阳合历”的痕迹。1930年3月,内政部又决定仍旧保留旧 历元宵、端阳、中秋、重阳等岁时节令。这表明
外国资本
签订的不平等 出为主要表现形式, 破坏了中国的经济主权,
主义经济
条约
1949年后消亡
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的发展
第二次鸦片战
是清政府的一次自救运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
争之后,清政
动;只学技术,不变革
洋务经济
办近代工业,在中日甲
府面临着内忧
制度;是中国近代化的
午战争后覆灭
外患的局面
开端
中国自然经济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是中国经济近代化和政
(2)认识 ①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进步。 ②受帝国主义影响和封建势力阻碍,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广度和深度都不 可避免地存在局限、留有遗憾。 ③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烙印,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色彩。
热考命题聚焦
考向1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018·江西高三调研,28)1845年,英国“丽如银行”进入中国。利用银 行和钱庄的信用关系,让中国旧式金融业为其服务,特别是利用钱庄为 他们推销洋货,购买土特产。英国“丽如银行”等外国银行进驻清朝 A.以中西结合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B.客观上阻碍了新式经济因素产生
民族资本 逐渐瓦解,外 发展曲折,1953~1956 治民主化的主要推动力
主义经济 商企业刺激, 年间被改造为社会主义 量,是中国民主革命的
洋务动诱导 国营经济
主要力量和动力
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
1927年蒋介石
官僚资本
而形成,抗战期间迅速膨 步,严重压制了中国
南京国民政府
主义经济
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社会 中华人民
由于政府的强制行动,一 风气有了根本性改变,城 第三次 共和国成
些社会丑恶现象被取缔 市生活有了保障,但农民 立以后
温饱问题未解决
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
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
改革开放 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家的差距越来越小,衣、
第四次
以后
切实关注民生,调动了各 食、住、行发生翻天覆地
√C.洋务企业实行垄断经营
D.清政府法制建设比较落后
解析 答案
考向4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国际环境 (2018·贵州高考适应性考试,30)1930年11月12日的《民国日报》有这样一 则报道:“上海闸北区永安县丝厂职员金吉城,月收入约50余元。然而, 1930年9月9日,全沪丝厂100余家停业,永安亦在停办之列,金因此失 业……”对该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当时中国存在极其严重的工人失业问题 B.官僚资本的压迫导致民族工业步履维艰 C.列强加紧资本输出使民族工业生存艰难
方面的积极性
的变化,中国正在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
深化理解 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变迁的影响及其认识 (1)影响 ①政治上:有利于近代中国反封建社会变革的开展,推动了资产阶级社会 改良和民主革命的进程。 ②经济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③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推陈出新,既保留 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又增添文明科学内涵。
深化理解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与中国近现代革命的关系 (1)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为资产阶级维新 派实行百日维新挽救民族危亡奠定了基础,也促成了以孙中山为首的资 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 (2)民国初期出现兴办实业高潮,为资产阶级激进派发动新文化运动创造 了条件,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扩大了阶级基础。 (3)抗战前夕民族工业的发展及民族资产阶级的表现,促进了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的形成,支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4)国民政府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迫使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对国民党 的幻想,走上了同共产党合作的道路。
1.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引进 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 中国近代工业化艰难起步。 2.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20世纪初,实业救国思潮表达了民族资产阶级希望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 民族危亡的美好愿望,具有爱国的进步性,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
的建立
后被人民政府没收
发展
自然经济在其他经济发展中不断走向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在封建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夹缝中 相互关系 生存,具有革命性,同时又具有依赖性和妥协性;外国资本主 义经济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既相互勾结又相互争夺
专题二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4.中华民国成立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中国民族工业获得短暂而迅 速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遭受 沉重打击。 5.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也 导致了官僚资本主义的迅速膨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官僚资 本的压榨和国民政府出卖主权的险恶环境下,民族资本主义陷入了发展 困境。
专题三 中国近现代以来社会生活的变迁
变迁 第一次 第二次
时间
历史背景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鸦片战 半封建社会,“洋货” 争以后 等大量涌入,上海等近
代化大都市崛起
辛亥革 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 命以后 了中华民国
表现 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 区,人们的生活与以前相 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特别是城市中的衣、食、 住、行变化尤其明显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带有民主平等色彩的服饰、 称呼、婚丧礼仪逐渐推广
√B.机器缫丝丝业8在7广78东兴9 2起5具8 备2了72有利11的6条83件 795 535 772
C.广东的近代缫丝工业呈现持续发展的势头 D.中国生丝在国际生丝市场有绝对竞争优势
解析 答案
考向3 洋务企业的经营方式及其特点 (2017·芜湖三模,28)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专利制度作为一剂救国 “良药”被洋务派引入中国。但洋务运动以“官督商办企业专利权” 把中国专利制度引上了畸形发展之路,直至清王朝覆灭,清政府始终 没有正式的专利法规出台。其主要原因是 A.顽固势力破坏专利制度 B.西方专利制度不适合中国
√C.推动了清朝经济与世界市场联系
D.实现中国旧式金融业经营的转型
解析 答案
考向2 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社会条件 (2017·广安、遂宁、内江、眉山三模,28)下表为1865~1871年广州生丝 出口统计(单位:担)据此推知
年 1865 1866 1867 1868 1869 1870 1871
份 A.中国手生工缫丝业的主要中心已9 转移到广东 12 15 16
√D.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 答案
考向5 从进口数据看中国工业的发展 (2017·广安、遂宁、内江、 眉山二模,30)图一、图 二是1912年、1936年中国 进口产品分类统计。其变 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A.工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B.重化工业发展日渐萎缩 C.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D.官僚资本垄断经济命脉
必修Ⅱ
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单元综合提升
知识结构
内容索引
专题知识纵横 热考命题聚焦
专题知识纵横
专题一 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
经济形态 产生条件
发展概况
历史影响
封建土地制度;
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据主
自然经济
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
封建政治制度
导地位
凭借其政治特权和经济实
鸦片战争之后 以商品输出、资本输 力,长期占据优势地位,
图一 图二
解析 答案
考向6 政治局势的变动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下图中,画家描绘的是男人们开始剪掉自 己长长的辫子,改穿起了中山装或西装。 妇女身上的封建束缚也逐步解除,缠足和 束胸已经逐渐被摒弃,改穿起了以长裤和 大衿衫为主的服装。造成这种变化的最根本原因是 A.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加剧 B.西式服装的传入和流行
√A.顺应潮流需兼顾民众记忆
B.国历与民俗文化相辅相成 C.民国纪年要以公历为参照 D.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
解析 答案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解析 答案
考向7 近代历法的变化 (2018·南平一模,29)1929年7月,国民政府规定“以后历书,自不应再附 旧历,致碍国历之推行”,各地编制的新历书必须完全采用国历年月日, 不准有任何“阴阳合历”的痕迹。1930年3月,内政部又决定仍旧保留旧 历元宵、端阳、中秋、重阳等岁时节令。这表明
外国资本
签订的不平等 出为主要表现形式, 破坏了中国的经济主权,
主义经济
条约
1949年后消亡
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的发展
第二次鸦片战
是清政府的一次自救运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
争之后,清政
动;只学技术,不变革
洋务经济
办近代工业,在中日甲
府面临着内忧
制度;是中国近代化的
午战争后覆灭
外患的局面
开端
中国自然经济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是中国经济近代化和政
(2)认识 ①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进步。 ②受帝国主义影响和封建势力阻碍,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广度和深度都不 可避免地存在局限、留有遗憾。 ③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烙印,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色彩。
热考命题聚焦
考向1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018·江西高三调研,28)1845年,英国“丽如银行”进入中国。利用银 行和钱庄的信用关系,让中国旧式金融业为其服务,特别是利用钱庄为 他们推销洋货,购买土特产。英国“丽如银行”等外国银行进驻清朝 A.以中西结合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B.客观上阻碍了新式经济因素产生
民族资本 逐渐瓦解,外 发展曲折,1953~1956 治民主化的主要推动力
主义经济 商企业刺激, 年间被改造为社会主义 量,是中国民主革命的
洋务动诱导 国营经济
主要力量和动力
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
1927年蒋介石
官僚资本
而形成,抗战期间迅速膨 步,严重压制了中国
南京国民政府
主义经济
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社会 中华人民
由于政府的强制行动,一 风气有了根本性改变,城 第三次 共和国成
些社会丑恶现象被取缔 市生活有了保障,但农民 立以后
温饱问题未解决
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
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
改革开放 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家的差距越来越小,衣、
第四次
以后
切实关注民生,调动了各 食、住、行发生翻天覆地
√C.洋务企业实行垄断经营
D.清政府法制建设比较落后
解析 答案
考向4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国际环境 (2018·贵州高考适应性考试,30)1930年11月12日的《民国日报》有这样一 则报道:“上海闸北区永安县丝厂职员金吉城,月收入约50余元。然而, 1930年9月9日,全沪丝厂100余家停业,永安亦在停办之列,金因此失 业……”对该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当时中国存在极其严重的工人失业问题 B.官僚资本的压迫导致民族工业步履维艰 C.列强加紧资本输出使民族工业生存艰难
方面的积极性
的变化,中国正在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
深化理解 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变迁的影响及其认识 (1)影响 ①政治上:有利于近代中国反封建社会变革的开展,推动了资产阶级社会 改良和民主革命的进程。 ②经济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③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推陈出新,既保留 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又增添文明科学内涵。
深化理解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与中国近现代革命的关系 (1)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为资产阶级维新 派实行百日维新挽救民族危亡奠定了基础,也促成了以孙中山为首的资 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 (2)民国初期出现兴办实业高潮,为资产阶级激进派发动新文化运动创造 了条件,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扩大了阶级基础。 (3)抗战前夕民族工业的发展及民族资产阶级的表现,促进了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的形成,支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4)国民政府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迫使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对国民党 的幻想,走上了同共产党合作的道路。
1.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引进 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 中国近代工业化艰难起步。 2.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20世纪初,实业救国思潮表达了民族资产阶级希望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 民族危亡的美好愿望,具有爱国的进步性,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
的建立
后被人民政府没收
发展
自然经济在其他经济发展中不断走向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在封建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夹缝中 相互关系 生存,具有革命性,同时又具有依赖性和妥协性;外国资本主 义经济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既相互勾结又相互争夺
专题二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4.中华民国成立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中国民族工业获得短暂而迅 速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遭受 沉重打击。 5.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也 导致了官僚资本主义的迅速膨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官僚资 本的压榨和国民政府出卖主权的险恶环境下,民族资本主义陷入了发展 困境。
专题三 中国近现代以来社会生活的变迁
变迁 第一次 第二次
时间
历史背景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鸦片战 半封建社会,“洋货” 争以后 等大量涌入,上海等近
代化大都市崛起
辛亥革 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 命以后 了中华民国
表现 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 区,人们的生活与以前相 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特别是城市中的衣、食、 住、行变化尤其明显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带有民主平等色彩的服饰、 称呼、婚丧礼仪逐渐推广
√B.机器缫丝丝业8在7广78东兴9 2起5具8 备2了72有利11的6条83件 795 535 772
C.广东的近代缫丝工业呈现持续发展的势头 D.中国生丝在国际生丝市场有绝对竞争优势
解析 答案
考向3 洋务企业的经营方式及其特点 (2017·芜湖三模,28)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专利制度作为一剂救国 “良药”被洋务派引入中国。但洋务运动以“官督商办企业专利权” 把中国专利制度引上了畸形发展之路,直至清王朝覆灭,清政府始终 没有正式的专利法规出台。其主要原因是 A.顽固势力破坏专利制度 B.西方专利制度不适合中国
√C.推动了清朝经济与世界市场联系
D.实现中国旧式金融业经营的转型
解析 答案
考向2 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社会条件 (2017·广安、遂宁、内江、眉山三模,28)下表为1865~1871年广州生丝 出口统计(单位:担)据此推知
年 1865 1866 1867 1868 1869 1870 1871
份 A.中国手生工缫丝业的主要中心已9 转移到广东 12 15 16
√D.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 答案
考向5 从进口数据看中国工业的发展 (2017·广安、遂宁、内江、 眉山二模,30)图一、图 二是1912年、1936年中国 进口产品分类统计。其变 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A.工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B.重化工业发展日渐萎缩 C.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D.官僚资本垄断经济命脉
必修Ⅱ
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单元综合提升
知识结构
内容索引
专题知识纵横 热考命题聚焦
专题知识纵横
专题一 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
经济形态 产生条件
发展概况
历史影响
封建土地制度;
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据主
自然经济
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
封建政治制度
导地位
凭借其政治特权和经济实
鸦片战争之后 以商品输出、资本输 力,长期占据优势地位,
图一 图二
解析 答案
考向6 政治局势的变动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下图中,画家描绘的是男人们开始剪掉自 己长长的辫子,改穿起了中山装或西装。 妇女身上的封建束缚也逐步解除,缠足和 束胸已经逐渐被摒弃,改穿起了以长裤和 大衿衫为主的服装。造成这种变化的最根本原因是 A.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加剧 B.西式服装的传入和流行
√A.顺应潮流需兼顾民众记忆
B.国历与民俗文化相辅相成 C.民国纪年要以公历为参照 D.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
解析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