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说课稿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说课稿
卢龙县蛤泊乡中学杨树安066403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题目是:《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一、说课程内容:本节内容是分别学习了酸、碱、盐性质后,对酸、碱、盐三类物质性质的综合应用。
涉及了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氯化钙等多种物质性质和物质间转化关系。
包含了物质变质、物质检验、物质除杂和物质保存等多方面知识;考查了学生设计实验、做实验、分析实验的实验探究能力。
可以说容量大、方式活,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实验探究能力有很好的作用。
二、说学情: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己积累了一些对氢氧化钠成分分析的知识,对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转化关系有了一定认识,而《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是将物质的检验、除杂、保存浓缩到一节课中,学生不仅是巩固所掌握的知识,更要在学习中运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体验获得结论的艰辛和快乐,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深化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性质及相关物质的性质和转化的认识,复习巩固酸碱盐的部分化学性质和学会一些除杂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氢氧化钠变质与否、变质程度及如何除杂的讨论、实验,归纳小结,培养总结知识,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的学习能力;
在探究性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应用酸碱盐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与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激发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和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创新实践过程中的乐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氢氧化钠的变质成因;2、离子的鉴定方法;3、混合的分离及除杂。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的探究,使同学们的科学探究思想与方法的初步形成。
五、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经历过程与获取结论同样重要"。
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力求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教师重情境创设和点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实验操作等课堂活动,做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学生重在自主探究、动手实践,自行归纳,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
六、说教学过程
NaOH溶液样品稀盐酸Ca(OH)2溶液CaCl2溶液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试管试管架氯化铵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钡溶液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化学因为实验显得生动形象,又因为实验现象变化多样显得神秘,每一个奇妙现象的背后都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
观察向积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倒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现在实验室有一批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并且瓶口出现了白色粉末,一些同学对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成分产生了怀疑,该溶液是否变质及变质程度等问题充满了疑问。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成分进行探究,已解决以上疑问。
如何知道氢氧化钠是否已变质呢?要探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是要探究什么的存在?
等待学生给出讨论结果,学生在进行假设和猜想时教师要做一些有意识的引导,给学生确定一个大致的方向,避免盲目性。
给出几种药品供选择:
盐酸、石灰水、氯化钙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等
【分析】对学生的几种方案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提问】既然已变质,那么是完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提出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探究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是探究什么物质的存在?
2、直接用酚酞检验行不行?
3、用什么除去溶液中的碳酸钠?
【分析】对学生的几种方案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总结】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指示剂、铵盐、硫酸铜溶液等
【过渡】如果该瓶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了,那它还有没有使用价值?并说明理由。
当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时:只要想办法除去其中已变质部分的Na2CO3,才能再继续使用!
【提问】如何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教师给出试剂,学生讨论评价最后得出除杂的基本原则:不变、不引、易分离。
【收获共分享】
【应用提高】
学生根据现象,对其做出解释: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是瓶内压强减小。
由此联想到氢氧化钠药品的变质问题。
(板书展示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检验变质就是检验生成物碳酸钠是否存在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学生方案(1):取少量久置的氢氧化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石蕊),观察溶液是否变红(蓝)
学生方案(2):取少量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滴入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则固体氢氧化钠已变质。
学生方案(3):取少量久置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滴入氯化钙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固体氢氧化钠已变质。
学生方案(4):取少量久置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滴入石灰水,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固体氢氧化钠已变质生讨论:
方案(1)不可行,因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钠溶液一样呈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方案(2)、(3)(4)可行
此时学生很迷茫,因为据以前所学题型均为一步鉴别氢氧化钠,学生讨论方案,经讨论,所以第一步必先除去碳酸根离子。
选择的试剂,应选择能除碳酸根离子。
第二步,证明是否还有OH-存在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学生方案:取少量久置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滴入足量的石灰水(氯化钙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石蕊、氯化铵等观察现象。
讨论理由,产生新的疑问
学生交流讨论
学生讨论交流学习体会
学生独立完成
根据实验中出现的实验案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联想到化学药品的变质问题
设计合理、可行、简便的实验方案,培养缜密的实验和细致地观察,为自己的假设和猜想提供佐证或者做出合理的解释。
教师不要过多干预和修改学生的方案
激发学生通过互相纠错来提高探究兴趣和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要对探究全过程进行考虑,了解物质间的转化及影响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要对探究全过程进行考虑,了解物质间的转化及影响
通过习题加深对本堂课所学的内容有所掌握
七说板书设计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一、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2NaOH+CO2===Na2CO3+H2O
二、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酸---是否有气泡产生
碱(石灰水)--是否有沉淀产生
盐(氯化钙溶液)---是否有沉淀产生
三、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
石蕊试液---是否变蓝
酚酞试液--是否变红
氯化铵---是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
硫酸铜--是否有蓝色沉淀生成
四、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的除杂
原则:不变、不引、易分离
八、说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复习型实验探究探究,学生已知道氢氧化钠、碳酸钠的一些性质,具有了判断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成分的一些基础知识。
我设计的过程想达到三个目的:一是让学生亲自动手证明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成分,体验探究的快乐。
将一个溶液成分确定设计成自主探究性的实验,让学生亲自设计试验、完成实验,体验自己探究获得结论的快乐。
二是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当学生用自己预设的实验方案成功的实现了他们的设想时,同学们在分享喜悦的同时会认识到实验方案的设计对获取正确结论的重要性,体验到认识的发展是理论和实践不断交锋和不断融合的过程。
三是将更多地说话机会留给学生。
让学生充分表达他们的意见,使课堂始终充满自主、合作、开放、互动的气氛,针对不同的意见让学生充分讨论,在质疑、争论、思想火花的碰撞中,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将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