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技领域项目申报材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科技领域项目申报材料》为加快信息技术与产业的发展,提升创新能力,围绕国家和*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规划以及《*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开展以应用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研究,*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特发布本指南。

一、研究专题和期限
专题一:下一代网络与业务国家试验床(*)研究与应用
(一)研究目标和内容
研究目标:
服务国家下一代网络与业务试验床建设的需求,研究下一代网络与业务的前沿技术;研制核心网络设备、低成本宽带接入设备、互动媒体业务及运营支撑环境、支持三网融合的网管系统;在*建成10万户的国家试验床,开展规模化应用示范,探索新的营运模式。

研究内容:
(1)研究满足qoe要求的路由交换等关键技术,研制高性能业务路由设备;
(2)研究低成本的宽带同轴和光纤接入技术,要求基于混合模式pon结构和ofdm同轴宽带调制,研制自主知识产权的光模块、同轴电缆芯片和λ-emd设备;
(3)研究互动媒体业务关键技术和面向三网融合的网管技术,研制满足10万用户规模互动媒体业务运营支撑环境和网管系统;
(4)建成下一代网络与业务国家试验床(*),支持规模化网络
与业务的系统试验,要求接入10万用户,试验业务不少于20种。

(5)研究网络前沿技术。

要求针对国家下一代网络与业务试验床的未来发展,对网络架构、路由交换、qoe、网络业务测量和评估等方面前沿技术进行研究;探索支撑宽带融合型新兴业务的相关技术。

(二)研究期限
*年9月30日前完成
专题二:汽车电子嵌入式基础软件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一)研究目标和内容
项目目标:
研究汽车电子嵌入式基础软件,在整车汽车电子产品中稳定可靠使用,形成规模化市场,并形成汽车电子基础软件平台行业规范,建立汽车电子基础软件测试环境。

研究内容:
(1)汽车电子嵌入式基础软件。

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电子嵌入式基础软件,重点研究实时操作系统内核、总线通信、故障诊断、在线刷新以及运行和配置环境等;基础软件至少支持2种字长的硬件平台。

(2)产品应用验证。

针对具体车身控制模块需求,完成基础软件针对核心控制芯片的移植、高速can总线模块移植、lin总线模块移植、i/o控制模块支持以及应用软件开发,形成具体的零部件产品并在量产的自主品牌车型中得到实际应用。

(3)汽车电子嵌入式基础软件平台行业规范及测试环境。

形成汽车电子嵌入式基础软件平台行业规范,建立汽车电子嵌入式基础软件测试认证环境并开展服务。

(二)研究期限
*年6月30日前完成
专题三:*地区卫星导航多模增强与精密定位服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系统开发
(一)研究目标和内容
研究目标:
采用新一代网络化多模卫星导航增强技术和实时精密定位技术,以gps技术为先导,以我国自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基础,建立*地区多模高精度实时定位服务平台;在保证公益服务的基础上,探索区域多模增强与实时精密定位系统的服务机制和运营模式,积极开拓重要的行业应用,开展各种增值服务,推动*地区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

研究内容:
(1)区域多模高精度实时定位系统体系结构和总体设计。

研究*区域高精度实时定位体系结构,整合*地区已有网络基础,优化网络布局,开展系统仿真、系统验证和系统集成,提高网络服务性能,为用户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和增值服务。

(2)平台中心数据处理系统关键技术。

研究*区域多模高精度实时定位系统中心数据处理软件,重点研究电离层误差模型、钟差模型、数据完好性、实时差分数据生成等技术。

(3)运营服务平台关键技术。

研究综合运营服务平台技术,提供实时高精度定位信息与各类用户的接口,完成数据分发、用户管理和计费系统的研发,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

(4)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及应用示范。

针对2-3个典型行业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紧密结合行业技术特点,充分展示区域多模高精度实时定位系统的优势。

(二)研究期限
*年9月30日前完成。

专题四:基于射频识别的工业环境下跨行业供应链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示范
(一)研究目标和内容
研究目标:
研究在钢铁工业环境中,超高频射频识别技术及其在跨行业开环中的应用,建立跨行业材料和零部件的动态跟踪管理应用示范系统,达到缩短供货周期、减少库存、提高库位使用效率、优化配送环节等目标,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研究内容:
(1)高可靠性超高频射频识别读写器。

研发适用于钢铁工业环境、识读率大于99.5%、识读距离不小于5米、可24小时连续工作的超高频射频识别读写器,支持iso18000-6b和iso18000-6c通讯协议,并克服多尘、强电磁等干扰因素对读写器性能的影响。

(2)用于金属表面的超高频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及其快速粘贴技
术。

针对金属板材识读的需要,研发适用于厚度不小于60mm金属板材应用的iso18000-6c超高频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并解决在钢铁板材上的快速粘贴问题。

(3)基于射频识别的行业应用系统中间件产品。

开发适用于现行大型钢铁行业mes、erp系统或钢铁供应链系统无缝连接的射频识别中间件产品。

除支持上述开发的射频识别产品外,还应支持至少3家国际或国内主流射频识别产品。

(4)基于射频识别的钢铁供应链系统应用研究。

研究基于射频识别的钢铁供应链行业代码标准,建立和优化基于射频识别的大型钢铁企业供应链系统中的仓储堆垛模型和物流配送模型,研究物品的全程动态跟踪技术。

(5)行业应用示范。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实现从钢铁生产厂到下游应用企业的基于射频
识别的跨行业开环钢材供应链系统应用示范。

(二)研究期限
*年6月30日前完成
二、申请条件
1、专题一:研究内容(1)—(4):项目申报的牵头单位需承担过“部市合作”国家信息领域科技专项,优先接受整体申请;研究内容(5):优先考虑具有创新性和前沿性的研究课题。

2、专题二。

项目申报的牵头单位须具备自主品牌整车研发生产能力,并联合嵌入式基础软件开发企业、汽车电子零部件生产企业,
形成有效的涵盖研发、生产、应用等环节的产业生态链。

3、专题三。

项目牵头单位须具备多模卫星导航增强技术和实时精密定位技术的研发能力,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共同构建区域多模高精度实时定位服务平台。

4、专题四。

项目牵头单位须具备开发建设跨企业、跨行业供应链物流管理系统的行业知识和能力,具有大型企业集团erp和供应链系统自主设计、开发和集成经验与业绩,具有组织由多单位组成的联合体承担大型研发与工程设计项目的管理经验,优先接受整体申请。

5、申报单位应具备较强技术实力和基础,具备实施项目研究必备条件。

6、申请项目必须有较好的前期研究基础,鼓励产学研联合申请,多家单位联合申请时,应在申请材料中明确各自承担的工作和职责,并附上合作协议或合同。

7、国内外合作项目必须有合作协议或授权协议,涉及许可研究、专利等,申报时需附许可研究批件复印件、有关知识产权批件复印件等。

8、所有附件要求上传到网上。

三、申请方式
1、本指南公开发布。

凡符合课题制要求、有意承担研究任务的在*注册的法人、自然人均可以从“*科技”网站上进入“在线受理科研计划项目可行性方案”,并下载相关表格《*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版)》,按照要求认真填写。

2、课题责任人年龄不限,鼓励通过课题培养优秀的中青年学术骨干。

课题责任人和主要科研人员,同期参与承担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数不得超过三项。

3、已申报今年市科委其它类别项目者应主动予以申明,未申明者按重复申报不予受理。

4、每一课题的申请人可以提出不超过2名的建议回避自己课题评审的同行专家名单(名单需随课题可行性方案一并提交)。

5、本课题申请起始日期为*年5月30日,截止日期为*年6月20日。

课题申报时需提交书面可行性方案一式4份,并通过“*科技”网站在线递交电子文本1份。

书面可行性方案集中受理时间为*年6月16日至20日,每个工作日上午9:00~下午4:30。

所有书面文件请采用a4纸双面印刷,普通纸质材料作为封面,不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

6、网上填报备注:
(1)登陆“*科技”网,进入网上办事专栏;
(2)点击《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受理并进入申报页面:
-【初次填写】转入申报指南页面,点击“专题名称”中相应的指南专题后开始申报项目(需要设置“项目名称”、“依托单位”、“登录密码”);
-【继续填写】输入已申报的项目名称、依托单位、密码后继续该项目的填报。

(3)有关操作可参阅在线帮助。

四、联系方式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