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简单单,扎扎实实上好中年级语文阅读课.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简单单,扎扎实实上好小学语文阅读课
木王镇中心小学程华山
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先生在谈“倡简务本求实有度”教学理念时首先提到的就是倡简,明确提出要提倡简简单单上语文课。
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泰斗崔峦会长也提出: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
我们现在常有语文老师为追求所谓的“时髦”,每拿到一篇课文,来不及认真研读文本,便考虑怎样上得精彩──做什么样的课件,哪里可以表演,哪里可以“小组合作”,哪里可以拓展、发散,哪里可以有“多元解读”,如此等等。
结果经常是教者教得辛辛苦苦,学者学得晕晕乎乎。
其实,我们的阅读教学应“大道至简,返璞归真”,简简单单教语文──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来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那么,怎样做才能做到简简单单,扎扎实实上好中年级语文阅读课呢,下面,仅结合自己阅读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教学目标要简明——简明而不失品位。
我们现在常有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从第一课时到第二课时多数时间都是引导学生分析课文,这就是目标不明确。
我在经过反复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了小学中高年级阅读
教学的基本模式,特别明确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和第二课时
的教学目标。
一般来说,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有三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初步理解生词;○3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的教学目标有:○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关键词句的表情达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3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这是阅读教学目标的基本模式,两课
时的目标是非常清楚的,不用过多地动脑筋去研究各课时的教学目标。
在第一课时学生读的目标就是正确、流利,也就是要做到不读错,不添字掉字,不回读,把握好句子的停顿。
你在第一课时说学生读得没有感情,就是“超标”,学生对文章都没有充足的理解,如何能带感情?
教学目标不仅教师要十分清楚,最好还要让学生心中清楚。
我们在九十年代所用的目标教学模式仍然有着他积极的作用,新课程并有排斥目标教学模式,至少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这一环节还是非常有用的。
学生心中明确学习目标,他就知道在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该干什么,知道如何去做。
新课程强调语文课程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强调“三维目标”,我们很多教师非常认真,将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都设定为知识能力、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次。
其实这是一种不合适的做法,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是“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个目标”!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说,三个维度是一个整体。
情感、态度、价值观,寓于知识能力的学习过程
之中,而不是游离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外。
而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化,又要经历一个主体自我体验、自我建构的过程。
我们认为,语文教学的单元目标可以分三个层次来制订,具体到某一课的教学目标,特别是一个课时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将这三维目标有机地整合起来,而不能机械割裂开来。
二、导课过程要简练——简练而不失激趣。
导课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用启发诱导法、巧妙设问法、简单概括法、情境创设法、审题导入法、随机应变法等等,但不管哪种方法,其目的安定课堂秩序、收拢学生心理、刺激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阅读教学的根本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导课过程不可过于花哨,避免出现学生思维如脱疆的野马,沉浸在导课过程中一些非语文内容之中,反而进入不了新课。
导课时间不宜超过三分钟,阅读教学的根本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导课过程过于复杂,必然形成本末倒置,喧宾夺主的情况。
阅读教学最常用也是最直接的方法是审题导入法,其特点是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直奔主题。
其方法是直接展示课题,在解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灵活地导入新课。
三、教学内容要简要——简约而不失精彩。
语文教学,要教给学生的东西太多了,可是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
因而一篇课文不必要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这就需要老师深入研读教材和教学内容,
发现那些学生真正需要的、有用的东西,以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
“任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有所为,有所不为。
四、教学过程要简洁——简洁而不失实在
一堂课的成功靠的不是华丽和精制,而是朴实无华、扎实有效的教学环节。
扎扎实实的引导学生读书,读懂意思、领悟情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每一步的学习中经历读进去、读出来的过程,在扎实的学习中,学到了读书的方法,领悟了文章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指导要简要──简要而不失到位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中教师指导是完全必须的:当学生出现偏差、走入误差时,要“引导”;当学生思路不清、认识肤浅时,要“开导”;当学生遇到困难、思路卡壳时,要“辅导”。
我们倡导“简简单单教语文”的教学指导,应努力追求指导得精当,指导得明白,指导得科学,含英咀华,使指导的内容具有提示性、启发性、示范性。
如在《将相和》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利用文中的空白点,请学生发挥想像,写一写“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两人相见后,彼此会说些什么,在写后的交流中,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听同学的对话设计你品味到了蔺、廉两人怎样的品质;评一评哪位同学的语言描写最能展现蔺、廉两人的性格特征。
这样的指导,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实际操练了如何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作方
法。
真可谓是“一箭双雕”
六、教学方法要简便──简便而不失高效
陶行知早在1919年的《新教育》杂志就撰文指出:“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
是的,虽然说“教无定法”,但是最需要的还是“贵在得法”,努力追寻最简便、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我们要引导学生采用最“语文”的方法来学习语文──“以读为本”,把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因为语文教学离不开读,体会课文用语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靠读,体察课文所蕴藏的丰富情感靠读,体悟由课文所带来的高品位的语感靠读。
因而,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自如地读、动情地读,读出课文的节律、读出课文的情趣、读出课文的神韵。
“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
”简简单单的语文课堂,应是简明而不失品位,简练而不失激趣,简约而不失精彩,简洁而不失实在,简要而不失到位,简便而不失高效的语文课堂。
语文教学追寻的简简单单,其实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返璞归真。
这种“简单”是对冗繁的语文课堂的一种“清洗”,是对语文学习本质的一种回归,是学生自身主动意识的一种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