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病句、诗词鉴赏、童话)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仔细检查,完成练习。读修改后的句子,看是否正确,是否保留了句子的原 意。
例题
初中常见的病句类型举例 (一)、成分残缺: 例1:通过医生的精心治疗,使他很快恢复了健康。 (主语残缺,删去“通过”或“使”。) 例2:全校师生积极开展“献爱心”。 (句子后面缺少“开展”的宾语,可以加上“活动”一词。)
初一上学期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病句就是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规 则或违反客观规律的句子。 句子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1.鲜艳的红旗在山顶高高飘扬。 2.他看了两眼。 3.我们应该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知识点概览
病句的情况 (1)成分残缺:这种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意思不完整。 如:放声歌唱 同学们知道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
13.指示代词 刘明和张华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
课堂小测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作家曹文轩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对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意义重大。 C.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大大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D.通过“教育现代化”的创建,使得不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2.看体裁 抒情诗要注意把握诗人在诗歌中传达出来的情感。例如,苏轼的《念
奴娇• 赤壁怀古》其目的就是抒发情感,该诗的主题是:壮志未酬的华发 之叹。再看下面这首诗: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抒情诗,然后把握其 情感:讽谏唐朝统治者,贪图享乐,当心亡国。
(4)语序不当 并列词语语序不当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业经济,应当成 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定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
在这次校运会上,作为代表队的我们班,一定要有不怕苦、 不怕累的精神,为班集体争得荣誉。
定语错放在状语位置上
我们来了的消息传开了,村里的妇女、老人和孩子许多都跑 来看我们。
(七)、前后矛盾: 例13: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前半句讲“胜败”,后半句只讲“胜”,两面对一面,不一致,应改 为“是队员们能否齐心协力”) 例14:“五四”征文稿件的字数不要超过1000字左右。 (“不要超过”和“左右”前后矛盾。)
(八)、用词不当: 例15:我忽然感到她是个很智慧的人。 (名词“智慧”误用为形容词,可改为“有智慧”或“聪慧”) 例16:小王经过三年的艰苦拼搏,中考取得了优异的成就。 (“成就”词义过重,改为“成绩”)
状语错放在定语位置上
这次班会对怎样提高学习效率问题也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他是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破案经验的侦查大队的刑事侦查警 察。
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课堂总结
辨析病句的技巧 1.看到介词 在校庆18周年展出的一系列图画作品,完全是由在校学生创作 的。 2.看到动词 说到这,他又向我们哭泣起自己的往事来。 3.看到否定词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 不当。 4.看到两面词 要保证安全生产,机器质量的好坏是重要条件。 5.关联词语 无论干部和群众,毫不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6.同义词重复 切记不要违规。 7.表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 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六门功课平均都在90分以上。
(二)、词序不当: 例3:数学对我不感兴趣。 (主体“我”,客体“数学”,改为“我对数学不感兴趣。”) 例4:各种新发现的流行病,使我们改正并认识了自己不良的卫 生习惯。 (逻辑上应是先“认识”,再“改正”。)
(三)、搭配不当: 例5:他那锐利的眼睛投向了人群。 (主谓搭配不当,把“眼睛”改为“目光”) 例6:临近期末,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学习态度不能用提高,可改成“端正”或“改进”)。
4.看意象 意象: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
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 “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 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情意。如“梅”就带上了清芳高洁、傲雪 凌霜的意趣。
如:同学们热心欢迎新老师 “热心”一词的意思是:有热情、有兴趣、肯
尽力,用在“欢迎”前面显然不合适。
(4)词序颠倒:词序是词语在句子中排列的顺序,这种顺序 反映了词语在词句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每一个词语在语言结 构中都有它特定的位置,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就犯了词序不 当的毛病
如:今年的麦子丰收在望,长势喜人 小麦长势喜人,才能丰收在望,词序颠倒了就不符
(“忌”就是“不能”,后三句中的“不”应该去掉,否则意思完全相 反。)
例10:为了避免今后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应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这句话中的“避免”“不发生”就是“发生”,意思完全相反,应去 掉副词“不”。)
(六)、误用歧义: 例11:这辆自行车没有锁。 (这句话可以理解成“车没有配锁具。”也可以理解为“车没锁起 来。”) 例12:做手术的是他的父亲。 (“做手术的”人可是医生,也可指病人。)
(3)成分赘余 主语多余
我们初中学生,一般来说,我们都有自学能力。
谓语多余
欢迎领导到我校光临指导。
宾语多余
大家响应上级的号召,又快又好地进行施工任务,争取提前 完工。
定语多余
玲玲用不干净的、没有消毒的纸擦伤口,结果伤口发炎了。
状语多余
他们一起收拾一番,就各自分道扬镳了。
补语多余
从那以后,这个原本平静的家里,不时发生使人不安的怪事 出来。
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 的主题。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
首先,应把握诗中的两个悲剧人物:琵琶女,当年色艺双 绝,后来沦落江湖;白居易,当年名满京城,后来谪居江州。 从琵琶女、白居易的悲剧,我们可以联想到屈原、贾谊、李广、 陶潜、李白、杜甫等无数杰出人才的悲剧。根据诗中的人物形 象可以概括出该诗的主题:奇人数奇(数奇,命运不好)的才 子之悲。
对应练习
(1)搭配不当 主谓搭配不当
狂风和暴雨哗哗地下
谓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几声鸟叫从幽谷中传出来,打破了沉寂的环境。
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为他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
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2)成分残缺 缺主语
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请看下 面这首诗: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之一山拦。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 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 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义务教育法》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B.这本《昆虫记》的失主竟然是我们历史老师“俾斯麦”丢失的。 C.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规模。 D.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写得感人肺腑,所以这是作者的亲身经 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作家杨绛先生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了创作的激情。 B.中国制造要与世界接轨,离不开大师级工匠高超技艺的支撑。 C.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D.汉十高铁全线贯通后,武汉至襄阳的运营时间大概差不多要缩短1 个小时。
(1)第②句修改意见:____
(2)第③句修改意见:____
诗词赏析
知识点概览
古诗词鉴赏角度 1.作品写作背景 2.概述诗歌内容 3.领会思想感情 4.名句的理解和赏析 5.分析重点语句的表达作用 6.赏析诗歌的写作手法
例题
一、 古代诗歌鉴赏 (一)诗歌主题 1.看背景
孤 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⑴,愿斫五弦琴⑵。 [注释] 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 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如果了解了王安石积极变法的经历,了解了他的思想性格,了解了他生活的时代 背景,就不难把握此诗的主题。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为他的 人格写照:尽管在变法中,他受到种种打击,但他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 越多,斗志越坚;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
8.包含词 敌我力量十分悬殊。
9.句式杂糅和中心语残缺 经过多发打听,我们终于了解到了这只手提包的失主是你们学 校一位女教师丢的。
10.并列短语 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英雄的报告。
11.歧义句 他背着副总经理和总经理私下赶工程。
12.判断词是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他元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 效的。
分说的是“谁”或“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是什么”、 “做什么”或“怎么样”,这两个部分是句子的基本成分, 缺一不可。
(2)意思重复:这种句子是前边说了一个意思,后边 又重复说一遍,意思重复了。
如: 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了 这里“不正确”和“错别字”意思一样,连着用 就显得重复多余。
(3)用词不当:这种句子是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用 错了近义词等,造成词不达意,违反了句子的结构 规律。
从诗歌的意象入手,往往能够迅速地把握主题。例如: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 催成清泪,惊残⑴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⑵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释]①惊残:惊醒。 ②故山:即家乡。 提示: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扶使王炎的幕 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 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离开抗战前线。 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是“借物寓言”之作。
通过学习,使我提高了认识。 缺谓语
中国人民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缺宾语
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 资产8500万元。 缺定语或状语
我国鸟类工作者经过18年的考察,已查明先后在贵州高原鸟类多达417种。 缺介词
昨天,李淼同他关系最“铁”的朋友吵起来了。
3.看技法 从诗歌的技法入手,有时也能迅速地把握诗歌的主题。例如: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此诗采用的写法,一为用典,“朱雀桥”“乌衣巷”为东晋的繁华 之地,“王谢”为东晋权贵豪门。一为借景抒情,“野草花”“夕阳 斜”,这些景物让人联想到萧条衰败;旧时的堂前燕,目睹了王谢家族 的富贵荣华,现在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从技法入手,可以在字里行间 感受到诗人昔盛今衰的王朝悲歌。在这首诗中,诗人很可能就在感叹唐 王朝的衰败。
合客观规律了。
修改病句的步骤
(1)读懂原句,弄清本意。首先要仔细读病句,弄明白它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2)查找病因,确定病症。围绕句子的主要意思找出病句的原因所在,弄懂属于 哪种类型的病句。
(3)对症下药,修改病句。弄清病因后,要针对句子存在的问题,想好删去什么、 添上什么、更换什么,然后动手改病句。
课后作业
下面文段中,第②③两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4分)
①语文学习既包括读写 听说能力的培养,又包括精神的充 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其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 素养。②在这里,教科书只是给你们搭建了一种资源,一个平 台。③你们不必受此局限,而应尽可能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 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在更广阔的范固内运用语文、学习 语文、享受语文。④这样,你们的语文水平就会在潜移 默化中 得到提高。
(四)、重复罗嗦: 例7:刘老师把这次团队活动的具体详情都告诉了大家。
(“具体”与 “详”重复。) 例8:李大爷老了,头上的头发全白了。 (头发不在头上在哪里呢?可见“头上的”三个字是不必要的,否则罗 嗦。)
(五)、否定不当:
例9: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 可当风。
例题
初中常见的病句类型举例 (一)、成分残缺: 例1:通过医生的精心治疗,使他很快恢复了健康。 (主语残缺,删去“通过”或“使”。) 例2:全校师生积极开展“献爱心”。 (句子后面缺少“开展”的宾语,可以加上“活动”一词。)
初一上学期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病句就是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规 则或违反客观规律的句子。 句子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1.鲜艳的红旗在山顶高高飘扬。 2.他看了两眼。 3.我们应该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知识点概览
病句的情况 (1)成分残缺:这种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意思不完整。 如:放声歌唱 同学们知道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
13.指示代词 刘明和张华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
课堂小测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作家曹文轩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对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意义重大。 C.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大大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D.通过“教育现代化”的创建,使得不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2.看体裁 抒情诗要注意把握诗人在诗歌中传达出来的情感。例如,苏轼的《念
奴娇• 赤壁怀古》其目的就是抒发情感,该诗的主题是:壮志未酬的华发 之叹。再看下面这首诗: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抒情诗,然后把握其 情感:讽谏唐朝统治者,贪图享乐,当心亡国。
(4)语序不当 并列词语语序不当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业经济,应当成 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定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
在这次校运会上,作为代表队的我们班,一定要有不怕苦、 不怕累的精神,为班集体争得荣誉。
定语错放在状语位置上
我们来了的消息传开了,村里的妇女、老人和孩子许多都跑 来看我们。
(七)、前后矛盾: 例13: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前半句讲“胜败”,后半句只讲“胜”,两面对一面,不一致,应改 为“是队员们能否齐心协力”) 例14:“五四”征文稿件的字数不要超过1000字左右。 (“不要超过”和“左右”前后矛盾。)
(八)、用词不当: 例15:我忽然感到她是个很智慧的人。 (名词“智慧”误用为形容词,可改为“有智慧”或“聪慧”) 例16:小王经过三年的艰苦拼搏,中考取得了优异的成就。 (“成就”词义过重,改为“成绩”)
状语错放在定语位置上
这次班会对怎样提高学习效率问题也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他是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破案经验的侦查大队的刑事侦查警 察。
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课堂总结
辨析病句的技巧 1.看到介词 在校庆18周年展出的一系列图画作品,完全是由在校学生创作 的。 2.看到动词 说到这,他又向我们哭泣起自己的往事来。 3.看到否定词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 不当。 4.看到两面词 要保证安全生产,机器质量的好坏是重要条件。 5.关联词语 无论干部和群众,毫不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6.同义词重复 切记不要违规。 7.表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 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六门功课平均都在90分以上。
(二)、词序不当: 例3:数学对我不感兴趣。 (主体“我”,客体“数学”,改为“我对数学不感兴趣。”) 例4:各种新发现的流行病,使我们改正并认识了自己不良的卫 生习惯。 (逻辑上应是先“认识”,再“改正”。)
(三)、搭配不当: 例5:他那锐利的眼睛投向了人群。 (主谓搭配不当,把“眼睛”改为“目光”) 例6:临近期末,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学习态度不能用提高,可改成“端正”或“改进”)。
4.看意象 意象: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
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 “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 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情意。如“梅”就带上了清芳高洁、傲雪 凌霜的意趣。
如:同学们热心欢迎新老师 “热心”一词的意思是:有热情、有兴趣、肯
尽力,用在“欢迎”前面显然不合适。
(4)词序颠倒:词序是词语在句子中排列的顺序,这种顺序 反映了词语在词句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每一个词语在语言结 构中都有它特定的位置,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就犯了词序不 当的毛病
如:今年的麦子丰收在望,长势喜人 小麦长势喜人,才能丰收在望,词序颠倒了就不符
(“忌”就是“不能”,后三句中的“不”应该去掉,否则意思完全相 反。)
例10:为了避免今后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应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这句话中的“避免”“不发生”就是“发生”,意思完全相反,应去 掉副词“不”。)
(六)、误用歧义: 例11:这辆自行车没有锁。 (这句话可以理解成“车没有配锁具。”也可以理解为“车没锁起 来。”) 例12:做手术的是他的父亲。 (“做手术的”人可是医生,也可指病人。)
(3)成分赘余 主语多余
我们初中学生,一般来说,我们都有自学能力。
谓语多余
欢迎领导到我校光临指导。
宾语多余
大家响应上级的号召,又快又好地进行施工任务,争取提前 完工。
定语多余
玲玲用不干净的、没有消毒的纸擦伤口,结果伤口发炎了。
状语多余
他们一起收拾一番,就各自分道扬镳了。
补语多余
从那以后,这个原本平静的家里,不时发生使人不安的怪事 出来。
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 的主题。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
首先,应把握诗中的两个悲剧人物:琵琶女,当年色艺双 绝,后来沦落江湖;白居易,当年名满京城,后来谪居江州。 从琵琶女、白居易的悲剧,我们可以联想到屈原、贾谊、李广、 陶潜、李白、杜甫等无数杰出人才的悲剧。根据诗中的人物形 象可以概括出该诗的主题:奇人数奇(数奇,命运不好)的才 子之悲。
对应练习
(1)搭配不当 主谓搭配不当
狂风和暴雨哗哗地下
谓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几声鸟叫从幽谷中传出来,打破了沉寂的环境。
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为他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
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2)成分残缺 缺主语
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请看下 面这首诗: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之一山拦。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 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 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义务教育法》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B.这本《昆虫记》的失主竟然是我们历史老师“俾斯麦”丢失的。 C.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规模。 D.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写得感人肺腑,所以这是作者的亲身经 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作家杨绛先生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了创作的激情。 B.中国制造要与世界接轨,离不开大师级工匠高超技艺的支撑。 C.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D.汉十高铁全线贯通后,武汉至襄阳的运营时间大概差不多要缩短1 个小时。
(1)第②句修改意见:____
(2)第③句修改意见:____
诗词赏析
知识点概览
古诗词鉴赏角度 1.作品写作背景 2.概述诗歌内容 3.领会思想感情 4.名句的理解和赏析 5.分析重点语句的表达作用 6.赏析诗歌的写作手法
例题
一、 古代诗歌鉴赏 (一)诗歌主题 1.看背景
孤 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⑴,愿斫五弦琴⑵。 [注释] 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 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如果了解了王安石积极变法的经历,了解了他的思想性格,了解了他生活的时代 背景,就不难把握此诗的主题。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为他的 人格写照:尽管在变法中,他受到种种打击,但他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 越多,斗志越坚;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
8.包含词 敌我力量十分悬殊。
9.句式杂糅和中心语残缺 经过多发打听,我们终于了解到了这只手提包的失主是你们学 校一位女教师丢的。
10.并列短语 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英雄的报告。
11.歧义句 他背着副总经理和总经理私下赶工程。
12.判断词是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他元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 效的。
分说的是“谁”或“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是什么”、 “做什么”或“怎么样”,这两个部分是句子的基本成分, 缺一不可。
(2)意思重复:这种句子是前边说了一个意思,后边 又重复说一遍,意思重复了。
如: 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了 这里“不正确”和“错别字”意思一样,连着用 就显得重复多余。
(3)用词不当:这种句子是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用 错了近义词等,造成词不达意,违反了句子的结构 规律。
从诗歌的意象入手,往往能够迅速地把握主题。例如: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 催成清泪,惊残⑴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⑵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释]①惊残:惊醒。 ②故山:即家乡。 提示: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扶使王炎的幕 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 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离开抗战前线。 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是“借物寓言”之作。
通过学习,使我提高了认识。 缺谓语
中国人民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缺宾语
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 资产8500万元。 缺定语或状语
我国鸟类工作者经过18年的考察,已查明先后在贵州高原鸟类多达417种。 缺介词
昨天,李淼同他关系最“铁”的朋友吵起来了。
3.看技法 从诗歌的技法入手,有时也能迅速地把握诗歌的主题。例如: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此诗采用的写法,一为用典,“朱雀桥”“乌衣巷”为东晋的繁华 之地,“王谢”为东晋权贵豪门。一为借景抒情,“野草花”“夕阳 斜”,这些景物让人联想到萧条衰败;旧时的堂前燕,目睹了王谢家族 的富贵荣华,现在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从技法入手,可以在字里行间 感受到诗人昔盛今衰的王朝悲歌。在这首诗中,诗人很可能就在感叹唐 王朝的衰败。
合客观规律了。
修改病句的步骤
(1)读懂原句,弄清本意。首先要仔细读病句,弄明白它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2)查找病因,确定病症。围绕句子的主要意思找出病句的原因所在,弄懂属于 哪种类型的病句。
(3)对症下药,修改病句。弄清病因后,要针对句子存在的问题,想好删去什么、 添上什么、更换什么,然后动手改病句。
课后作业
下面文段中,第②③两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4分)
①语文学习既包括读写 听说能力的培养,又包括精神的充 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其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 素养。②在这里,教科书只是给你们搭建了一种资源,一个平 台。③你们不必受此局限,而应尽可能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 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在更广阔的范固内运用语文、学习 语文、享受语文。④这样,你们的语文水平就会在潜移 默化中 得到提高。
(四)、重复罗嗦: 例7:刘老师把这次团队活动的具体详情都告诉了大家。
(“具体”与 “详”重复。) 例8:李大爷老了,头上的头发全白了。 (头发不在头上在哪里呢?可见“头上的”三个字是不必要的,否则罗 嗦。)
(五)、否定不当:
例9: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 可当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