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学习】七年级下册政治4-8课导学案(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政治4-8课导学案(人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www.5y
kj.co
m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导学案
班级:
姓名:
上课时间:



总序号:15


第七课第一框
走进法律


新授课


第1课时(第七课共3课时)

多媒体
学习目标
、了解身边的行为规则及遵守这些规则的必要性。

2、了解法律的三个显著特征。

3、知道社会生活和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认识法律的规范和保护作用
学习重点
、法律的基本特征。

2、法律的作用。

学习难点
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

知识树构建
学习过程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对比P86页左右两幅图,说说两幅图有什么异同。

你从这个现象对你有何启示?
二、新授课
(一)自主阅读教材,完成下列空格:
、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

、。

2、法律是
规范。

法律具有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①法律由
制定或

②法律靠
保证实施,具有。

③法律对
具有。

3、法律的作用:
①法律的
作用突出表现为,它规定人们
,必须做什么,
,不应当做什么。

②法律具有
作用,法律通过
,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4、我们
,需要法律的。



,是我们应尽的
;以
为荣,以
为耻,使我们应树立的价值标准。

5、判断:①法律只对犯罪人员具有约束力。



②只要不违法犯罪,公民生活就与法律无关。



(二)合作探究部分
、比较P88页表格中的项目,将备选内容填入适当的空格内。

2、阅读小明的日记,在这篇日记中,出现了很多的社会规则。

请你说说哪些规则是属于道德,哪些规则属于纪律、规章,哪些规则属于法律?
3、看课本P88漫画。

说说小郑是怎样解决这件事的?
4、看课本P89图画。

两幅图反映了什么问题?
三、拓展提升
、XX年某市一个乡村的30多户农民从某农资公司购买了一批化肥,投入田间,结果因化肥是假肥,致使30多户农户损失共10多万元。

后来这些农户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该公司赔付农户损失费10多万元。

(多选)(1)农资公司的行为是(

A、违反法律的行为
B、应受到道德谴责的行为
c、违反纪律的行为
D、法律禁止的行为
(2)法院的判决说明了(

A、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
B、法律能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c、我们的合法权益,需要法律的维护
D、我国法律的保护作用有限
2、你能帮老爷爷出出主意吗?




、单项选择题: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这就是(

A、没有圆规也能画成圆。

B、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

c、人人都要按自己的规矩办事。

D、在社会生活中有无规矩一个样。

(2)下列选项能直接体现法律特征的是(

A、路人纷纷指责李某乱闯红灯
B、公司制定员工考勤制度
c、法院判处林某有期徒刑5年
D、学校处分违反校纪的学生
(3)近年来,我国检察机关查处的违法案件中,被绳之以法的既有普通百姓,也有领导干部、社会名人等,这一事实表明我国的法律(

A、是由国家制定的
B、是以权利与义务为内容的行为规范
c、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板书设计
知识树构建内容
课后反思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导学案
班级:
姓名:
上课时间:



总序号:16


第七课第二框
法不可违


新授课


第2课时(第七课共3课时)


多媒体
学习目标
、了解和判别违法行为的含义和类别。

2、把握犯罪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3、把握刑法、犯罪和刑罚的关系,认识刑罚的种类。

学习重点
、三种违法行为的异同。

2、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3、刑罚的种类及内容。

学习难点
一般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的异同。

知识树构建
学习过程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阅读小勤的故事,思考一个要求的学生为什么会丢大面
子?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通过这个故事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二、新授课
(一)自主阅读教材,完成下列空格:
、违法行为的含义:凡不履行
,或者做出
的行为
根据违反的法律,可将它们分为:
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

2、犯罪的含义(基本特征):具有①严重

②触犯

③依法应受到
的行为(
性)。

3、刑罚的含义:又叫

,是指
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4、种类:主刑:




五种。

附加刑:


三种。

(二)合作探究部分
、通过小勤的经历和其它几个案例,分析总结,什么是违法行为?
2、结合P91-92页情景填表格,在比较中理解违法行为的类别。

3、思考是否违法是否就是犯罪,为什么,犯罪有哪些特征?



4、阅读P95页杨前线的案例,思考本案中犯罪分子受到了什么处罚,你知道的刑罚种类有哪些?
4、阅读P96《飞机上的玩笑》这个案例,思考:开玩笑犯法吗?如果人们无意之中犯法,可以原谅吗?如果有人怂恿你,你会这么做吗?
三、拓展提升
、拾金而昧违法吗?说出你的理由。

2、我校为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准备开展一次法律宣传活动,请你参与;
为本次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2)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单项选择题:
(1)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___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A.守规则
B.不违法
c.遵纪守法
D.诚实守信
(2)某犯罪嫌疑人为了报复社会,在公共汽车上放置炸药,炸药爆炸后造成16人死亡、30人受伤的惨剧。

这说
明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

A、严重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严重违法性
D、刑罚当罚性
(3)违法行为包括:①违反宪法行为②违反《中学生守则》③刑事违法行为④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
А、①②③
В、②③④
С、①③④
D、①②④
(4)XX年12月31日,原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石家庄市中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原三鹿高管王玉良、杭志奇、吴聚生分别被判有期徒刑15年、8年和5年。

这说明(

①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否则要受到法律制裁
②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他们这种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
④犯罪行为要受到刑罚处罚
А、①②③
В、①③④
С、②③④
D、①②④
2、材料分析题
司机刘某爱开快车,经常疲劳驾驶,注意力不能集中,多次闯红灯被警察罚款;也曾和别人有小碰撞,撞坏了别人的物品而赔偿。

刘某最后一次驾车因疲劳过度,撞人致死。

他怕承担责任,撞人后驾车逃逸,后被公安机关抓获,最终受到刑事制裁。

请回答:刘某的上述行为有哪些是违法行为?分别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板书设计
知识树构建内容
课后反思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导学案
班级:
姓名:
上课时间:



总序号:17


第七课第三框
防患于未然


新授课


第3课时(第七课共3课时)


多媒体
学习目标

、认清犯罪行为的危害性,把握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关系。

2、
2、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积极预防违法犯罪。

学习重点
、犯罪的危害
2、如何做到防患于未然
学习难点
违纪、违法、犯罪的关系
知识树构建
学习过程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请你用“违纪、违法、犯罪”三个词语,组成一句话!
二、新授课
(一)自主阅读教材,完成下列空格:
、人的道德水平与守法的关系:
(1)人的行为是受
支配的。

(2)
高,
强,就会追求上进,
或少犯错误,就不会作出
的事情。

(3)道德水平
,法制观念
,就会追求
,难免违犯
的错误,发展下去就可能
,甚至陷入
的泥沼。

(4)遵守法律,也是
的表现。

2、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1)应自觉树立
,维护
,自觉
,做一个
的人。

(2)加强

道德,做一个
的人。

(3)要从
做起,预防。

3、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①保障未成年人
、培养其
、②有效的
未成年人
而制定的。

4、怎样预防违法犯罪?
要重视
,自觉

交友,
,避免沾染
,。

5、未成年人不得有哪些不良行为?
6、未成年人不得有哪些严重不良行为?
(二)合作探究部分
、阅读:教材第97页陈某的案例,思考:
①陈某由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逐步走向犯罪道路的原因有哪些?
②结合陈某的经历,请你说说违纪、违法、犯罪这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③陈某的案例给我们什么样的警示?
2、阅读教材第98页“小迪的故事”并思考:犯罪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有些什么危害?
他人:
家庭:
自己:
社会:
3、阅读教材第98页“相关连接”的内容:那种认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
4、阅读教材P99页案例,讨论:小张思想上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给我们的启发有哪些?
5、阅读P99页相关链接,思考:1、为何制定本法?2、这部法律有何作用?
6、阅读分析案例,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三、拓展提升
材料分析:请根据三则材料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2)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单项选择题:
(1)青少年要努力学习法律知识,是因为青少年只有学法、懂法,才能(

①增强守法的自觉性②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③保证自身的健康成长④培养自己成为合格的公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作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我们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加强自身修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下列做法不利于加强自我防范的是()
A、放任不良行为的发展
B、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
c、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D、及时矫正不良行为
(3)人的行为是受思想观念支配的。

下列四个选项中,对这就话理解错误的是(

A、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就会追求上进,不犯或少犯错误
B、道德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就会追求低级趣味,难免犯错误
c、遵守法律是践行道德的表现
D、只要思想观念上重视,行为上做的好与坏则无所谓
(4)“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些话的道理是(

A、生活离不开法律
B、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c、青少年要防微杜渐,自觉守法
D、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
板书设计
知识树构建内容
课后反思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导学案
班级:
姓名:
上课时间:



总序号:18


第八课第一框
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


新授课


第1课时(第八课共1课时)


多媒体
学习目标
、认识未成年人保护的必要性,了解我国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专门法律。

2、知道未成年人身边的种种保护及其要求。

学习重点
、为什么要对青少年给予特殊保护。

2、家庭保护的具体规定,明确家庭的责任和未成年人的权利。

学习难点
四种保护的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知识树构建
学习过程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通过对学生夏斐的案例的了解,思考问题,夏斐妈妈的做法是否合法?这个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二、新授课
(一)自主阅读教材,完成下列空格:
、未成年人是指
的公民。

2、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两部法律是
和。

3、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为保护未成年人设置了四道防线:、

、。

4、家庭保护:要求
或者
依法履行对

的职责,尊重
的权利。

5、家庭保护的作用:使未成年人的
免受来自
,为未成年人的
提供适宜的。

6、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家庭保护的有关规定:(1)
(2)
(3)
7、学校保护:要求

依照
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
,并对他们的

实施保护。

学校保护涉及


等方面。

8、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学校保护的有关规定:(1)
(2)
(3)
(4)
(5)
9、社会保护:要求
创造一种有利于
的。

它包括对未成年人的



的保护等方面。

0、司法保护:要求


以及

依法履行
,对未成年人实施
措施。

如:设立

,尊重
未成年人的
,保护其
,做好
等等。

(二)合作探究部分
、给教材第104页的漫画命名。

讨论:家长整天打麻将,
不管孩子的行为对吗?学生维护自己的权利主要应以哪部法律为后盾?
2、观察教材第105页丰富多彩的夏令营活动。

思考自己的学校举办过哪些有益的活动。

要求: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改善师生关系、保障学生安全、丰富学生生活等方面,献计献策。

3、“蓝极速”网吧的哪些做法是违法的?为什么?面对网吧、营业性舞厅等场所的诱惑,你是怎样做的?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送给你的同学。

三、拓展提升
小玲今年15岁,是初二的学生。

两年前父母离婚,法院把她判给了爸爸。

爸爸再婚,但继母不要她,她就去找生母。

生母以法院判决为由不同意要她。

结果小玲只好随年老体弱的奶奶生活。

由于生活没保障,小玲无心向学,常迟到。

老师多次体罚她。

小玲不想再读书了,就到一家小店当服务员赚钱。

材料中的做法哪些是违法的?如果你是小玲,你会怎么办呢?



、下列行为是否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请说明理由。

①“受女子无才便是德”等思想的影响,父母要上初二的女儿进城当保姆。

②国家有关部门查处并销毁淫秽光盘。

③一些学生违反班级纪律,班主任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④一些地方的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体育场、公园等场所相继对中学生开放。

⑤学生小王因考试不及格,父亲一怒之下,把他打了一顿。

板书设计
知识树构建内容
课后反思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导学案
班级:
姓名:
上课时间:



总序号:19

第八课第二框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新授课


第2课时(第八课共2课时)


多媒体
学习目标
、了解和灵活运用维护权益的有效途径。

2、了解诉讼手段的作用及其类型。

3、善于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习重点

如何运用非诉讼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
如何运用诉讼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习难点
怎样增强法律观念,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应具有的智慧。

知识树构建
学习过程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分析案例,回答问题。

二、新授课
(一)自主阅读教材,完成下列空格:
、我们维护权益最有力的武器就是。

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



等。

2、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途径:
(一)非诉讼手段: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
的有效手段。

它包括:
⑴向



等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
⑵通过

等方式,解决

,保障公民权益。

(二)诉讼手段:诉讼也就是。

它是
主持
参与的
的程序。

诉讼是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

4、诉讼的种类:

、。

(1)刑事诉讼是指


的参加下,依法
犯罪、
犯罪、
犯罪、的活动。

刑事诉讼案件有两类:一类是,一类是。

(2)民事诉讼是


的参加下,依法审理
和解决
的活动。

(3)行政诉讼,俗称“
”,是指

的参与下,依照
解决
的活动。

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纠纷的。

5、怎样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1)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是
的责任。

(2)我们在与违法犯罪分子斗争时,既要,又要。

特别时在双方力量对比
的情况下,不要与其
,而要讲究
,尽量减少
,力求在
的前提下,巧妙地将
抓获。

(3)面对歹徒行凶,设法
歹徒,记住歹徒
,了解歹徒
,及时
拨打“
”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二)合作探究部分
、通过导入部分的案例,思考帮助受害者解决困难的办法有哪些?先可以采用什么办法?如果不行,还有什么办法?(要注意选择方法的先后秩序)
2、阅读案例续接,小芳通用什么手段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她寻找什么机构来帮助自己?
3、阅读P112页相关链接,通过案例了解行政诉讼。

4、帮李鹏、王超和小芳想办法,总结如何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三、拓展提升
阅读小周的案例回答问题:这起案件属于什么性质的诉讼?小周的行为说明了什么?




、判断题:
(1)俗称“民告官”的诉讼是民事诉讼,这是解决民事纠纷的重要途径。



(2)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或通过打官
司、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的方法叫非诉讼手段。



(3)许多事实告诉我们,青少年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及时拨打“110”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2、单项选择题:
(1)由于我们对法律知道的少,常需要帮助。

下列机构能给我们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是(

①法律从服务所②律师事务所③公证处④居民委员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社会是复杂的,未成年人难免会受到伤害。

我们维护权益最有力的武器是(

A、道德
B、打官司
c、法律
D、社会舆论
(3)
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的最后屏障。

A、非诉讼
B、私了
c、忍气吞声
D、诉讼
(4)下列案件适用民事诉讼程序的是(
)A、①②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
①赵某与其妻李某的离婚案件②遗产继承纠纷案件③歌星杨某起诉某出版社的图书有损特的人格,要求出版社赔偿精神损失案件④经济诈骗案件
(5)青少年要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要用最小的损失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就必须(

①学会运用“110”报警②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生理特征,以便有关部门确认违法犯罪分子③记住有利于抓获违法犯罪分子的其他线索,以便有关部门抓住违法犯罪分子④保护好犯罪现场和各种证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小明看到同学小强伙同校外人员王某偷盗校园内自行车,于是报告给学校。

小明的行为(

A.背后打小报告,是不道德的行为
B.是敢于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表现
c.是不敢勇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表现
D.是不讲友谊、不够朋友的行为
课后反思
www.5y
kj.co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