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答题技巧15
行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425375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7f.png)
行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
1. 嘿,你知道吗?行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里,“代入排除法”超好用啊!就像你找钥匙,一个一个试,总能找到对的那把!比如那道年龄问题,直接把选项代进去试试不就清楚啦!
2. 哇塞,“数字特性法”可是个厉害的技巧哦!这就好比走捷径,一下子就能找到答案。
像那道关于整除的题,根据数字特性不就能快速选出来嘛!
3. 哎呀呀,“方程法”可是很基础但又超实用的呢!这就像给问题搭个桥,让你轻松走过去。
比如算那个购物的花费,设个方程不就迎刃而解啦!
4. 嘿,“赋值法”也很不错哟!就像给题目一个特定的值,让它变得简单易懂。
像那道工程问题,赋个值不就好算了嘛!
5. 哇哦,“画图法”简直太直观啦!就像给你一幅地图,答案一目了然。
比如那道几何题,画个图不就清楚各种关系啦!
6. 哈哈,“分类讨论法”能让你考虑得更全面呀!这就像把东西分类整理,清楚明白。
像那种有多种情况的题,分类讨论一下不就全搞定啦!
7. 哎哟喂,“比例法”也是很妙的呢!就如同掌握了一把钥匙,能打开很多难题的锁。
比如那道速度问题,用比例关系不就能轻松求解嘛!
8. 嘿呀嘿呀,“尾数法”有时候能快速出答案哦!就像一眼就能看出
特别之处。
像那道计算的题,看看尾数不就知道啦!
9. 哇哈哈,“归纳推理法”也很牛呀!就好像从一堆线索中找出关键。
比如那道规律题,归纳一下不就找到窍门啦!
10. 嘿嘿,这些行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是不是很厉害?就像拥有了一群得力助手,帮你攻克难题!我觉得掌握这些技巧,那在考场上可就如鱼得水啦!。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技巧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85c310acc7931b765ce1545.png)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技巧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中,数量关系是令大多数考生头疼的一种题型。
很多考生面对15道数量关系题目都是做不完,而这本质在于考生的解题方法出了问题。
因为从小学到大学,我们接触最多的方法就是列方程、解方程,方程思想虽然较万能,但是解题速度并不能够适应公考的节奏。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给大家介绍一种又快、又准的方法。
例1 一个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若干只兔子,共10只头,32只脚,问笼子里有几只鸡,几只兔子?【中公解析】此题正常解法是设两个未知数,列方程组,设有x只鸡y只兔子,则x+y=10,2x+4y=32,可解出x=4,y=6。
换一种思路,我们可以用盈亏思想来想,假设此10个动物都是鸡,则会有20只脚,而32比20多了12只脚,每只兔子比每只鸡多2只脚,因此说明一定会有6只兔子,4只鸡。
当然此题也可以先假设此10个动物都是兔子,按此思路也可以求出来。
上面我们用盈亏思想来解决问题,即先整体考虑问题,再进行多退少补,这样就可以避免列方程、解方程。
省略了中间的一些步骤。
又快又准地解决问题。
例2 某零件加工厂按照工人完成的合格零件和不合格零件支付工资,工人每做出一个合格零件能得到工资10元,每做一个不合格零件将被扣除5元,已知某人一天做了12个零件,得工资90元,那么他在一天做了多少个不合格零件?A.2B.3C.4D.6【中公解析】盈亏思想:假设12个都是合格的,则会赚12×10=120元钱,120比90多30元,一个合格与不合格的零件相差15元,30÷15=2,故2个不合格的,选A。
例3 甲乙两人参加射击比赛,规定每中一发记5分,脱靶一发倒扣3分。
两人各打了10发子弹后,分数之和为52,甲比乙多得了16分。
问甲中了多少发?A.9B.8C.7D.6【中公解析】由本题中“甲、乙分数之和为52”可得甲乙平均分为26,再由“甲比乙多得了16分”可得甲比平均分多8分,乙比平均分少8分,故甲34分,再用盈亏思想:若甲10发都中可得50分,50比34多16,每发中与不中差8分,16÷8=2,故中了8发,选B。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如何快速解决行测牛吃草问题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如何快速解决行测牛吃草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158fa08cc7931b765ce153e.png)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如何快速解决行测牛吃草问题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觉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涉及多种题目类型,试题将根据考试目的、报考群体情况,在题型、数量、难度等方面进行组合。
了解公务员成绩计算方法,可以让你做到心中有数,认真备考。
数量关系常见的题型有:数据分析、数学运算、数字推理等。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10月份发布,笔试时间预计在11月中下旬,笔试科目为行测+申论,笔试成绩查询时间预计在2019年1月份。
更多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欢迎访问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数量关系是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必考的一个专项,而许多同学在解决这部分的题目时总是觉得很难,所以往往采取放弃的态度。
但经过复习之后,大部分同学都会有感觉,要想考好行测,数量关系一定要考好。
那么今天中公教育就针对数量关系行程问题中的牛吃草问题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解题的技巧。
牛吃草的基本公式为:原有草量M=(牛的头数N-草生长速度V)需要时间T有心细的同学就会发现,公式括号里的两个量单位不同,怎么能直接相减呢?其实,这里我们运用了一下特值的思想,将每头牛的吃草速度设为1,则N头牛的吃草速度就是N,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就把公式记成牛的头数。
下面结合几道例题来练习一下牛吃草问题如何解决:【例1】某河段中的沉积河沙可供80人连续开采6个月或60人连续开采10个月。
如果要保证该河段河沙不被开采枯竭,问最多可供多少人进行连续不间断的开采(假定该河段河沙沉积的速度相对稳定)?A 25B 30C 35D 40【答案】选B。
【中公解析】在这道题里,原有草量M是河段中原有的沉积河沙,牛的头数N是开采的人数,草生长速度V是河沙的沉积速度,需要时间T是开采的时间。
代入公式,设最多可供X人进行连续不间断的开采,,当开采的速度和沉积的速度相等时,可进行连续不间断的开采,也就是开采的人数等于沉积的速度,通过算式可以解出V=30,选择B选项。
2018国考行测猜答案妙招集锦
![2018国考行测猜答案妙招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870bebc9783e0912a2162aca.png)
2018国考行测猜答案妙招集锦距离国考所剩时间不多了,已经报好岗位的小伙伴们显得着实焦急,除了稳下心神扎实的学习之外一些好用的技巧就显得格外重要。
话说技巧一定是通过大量的做题后总结的经验之谈,今天大家可能并没有做非常多的题目但是中公教育会把这积累后的经验分享给大家,让大家在原有基础上轻松多拿5分不成问题。
各位考生总结下来的猜答案的方法无非是三短三长一短就选短,三短一长就选长。
两长两短就选B,参差不齐C无敌。
这显然只是没有任何根据的顺口溜,现在出题者在编制选项时不会再在长度上有太大的区分,更不可能通过长度给我们某种提示,所以上述表述千万不能作为我们判定选项的依据,否则就适得其反了。
示例:梅兰竹菊是张老汉的四个女儿。
有一次,某客人问起四姐妹的年龄,得到不同的回答。
梅说:“兰比竹小。
”兰说:“我比梅小。
”竹说:“兰不是三姐。
”菊说:“我是大姐。
”憨厚的张老汉在旁补充到:“大女儿和三女儿撒谎呢,二女儿和小女儿说得对。
” 据此,按年龄从大到小的顺序,可以判断四姐妹的依次为:A.梅兰竹菊B.梅兰菊竹C.兰菊梅竹D.菊兰梅竹“猜”及推测、推想,即根据已知事实按一定规则得出答案的思维过程,也就是它和“蒙答案”完全不是一回事,我们的“猜”是有依据的,这就需要我们的题干分析能力和选项观察能力。
以上题为例,分析题干发现可以将张老汉的话作为做题的突破口,由此可知菊说的一定为假话,因为大女儿说的是假话所以不可能说自己是大姐,即菊说假话且不是大姐,所以说假话的只能是老三,符合这一情况的只有B,所以B一定为正确答案。
通过上面题目我们能看出来猜答案是有依据的猜,要求大家在做题中多总结题目特征,方能百猜百中。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高效作答技巧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高效作答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10876dd5fbfc77da369b104.png)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高效作答技巧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公布,根据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安排,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预计也会在2017年10月份启动,备考之事必须提上日程。
为帮助广大考生快速了解国考、顺利备考,湖南华图教育对历年国考信息进行分析汇总,并且会第一时间发布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为广大考生的国考之路保驾护航!公务员考试绝对是一场高压型考试,做好每一个细节就能帮助我们离成功更进一步。
在作答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时,很多考生都面临做不完的问题。
行测题量很大,近几年都有135道题目(2015年地市及以下试卷共130道题),但是时间只有120分钟,算下来不到一分钟就得解一道题,很多考生因为速度跟不上,只好带着无限遗憾上交试卷。
湖南华图教育(/)为大家分享一些可以提分的技巧,为赢得更多的时间,在考场上多做几道题。
一、寻找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行测包罗万象,很少有人能够精通5个专项,这就要求我们把擅长的部分提前做,保证正确率,薄弱的地方后面做,如遇时间不足,可适当加快速度,保证题目做完。
二、把握考场里的每一秒上午9:00准时开考,但是我们并不是9:00才能拿到试卷,一般情况下8:55试卷已经到手,监考员会提醒考生检查试卷的完整性,在检查完试卷的完整性后可以根据考场情况考虑做题,但坚决不能动笔,只能看,不能写。
由于不能动笔,数学类的题目可以排除,这个时间是做不了的,能做的题目有常识判断、类比推理、图形推理,这里推荐考生们做常识题,一般可以在开考的前5分钟内看完十道常识题,开考哨响立即写上选项。
三、前期做好涂卡练习很少有考生会练习涂卡,可是有135道题目需要涂卡,并不是一个小数目,通过练习是可以提升速度的,有试验表明:没有练习涂卡前平均时间为6分钟,经过练习后涂卡平均时间为4分钟。
2018国考时间安排表预测——请参考2017年。
网上报名时间:2016年10月15日8:00至24日18:00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时间:2016年10月15日至26日查询报名序号时间:2016年10月28日8:00后报名确认时间:2016年11月2日9:00至7日16:00打印准考证时间:2016年11月21日至27日笔试时间:2016年11月27日。
2018河北公务员考试行测模块技巧—数量关系
![2018河北公务员考试行测模块技巧—数量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11d429e4910ef12d2af9e774.png)
2018河北公务员考试行测模块技巧—数量关系2018年河北公务员即将笔试,如何备战河北公务员考试。
在这里华图小编精心准备了一些河北公务员考情介绍、河北公务员考试技巧的文章,助力所有参加河北公务员考试的考生。
小图在华图公务员笔试班等着大家,祝大家顺利上岸。
1、建议每天做定时定量的练习,巩固基础知识,培养数字敏感性与运算直觉,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注意归纳总结解题的思路和技巧。
2、认真审题,快速准确地理解题意,并充分注意题中的一些关键信息。
切忌被题干中一些枝节所诱导,落入出题者的圈套中。
3、努力寻找解题捷径。
多数计算题都有“捷径”可走,多对比多寻找多总结。
4、尽量事先掌握一些数学运算的技巧、方法和规则,熟悉一下常用的基本数学知识(如数字特性、尾数法、奇偶特性、赋值法等)。
5、选择正确而快速的方法,在时间紧张而又找不出其他解题捷径的情况下,一定切记代入排除法,先排除后代入,尤其是一些计算量大的题目,可以根据选项中数值的大小、尾数、位数等方面来排除,提高答对题的概率。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数量关系的答题技巧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数量关系的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df36f36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7e.png)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数量关系的答题技巧有些应试者在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考试中,总想把全部考题都做正确,当碰到难题做不出时,就焦急万分,这反而会使本来可做正确的题,因为心情紧张反而做错了。
其实,这是应试者走入误区所致。
应试者应当明白,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考题,覆盖面很广,它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社会、法律、科技、管理等领域的内容。
就学科而言,它既涵盖了数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地理学、化学、物理学等内容,又包括了政治理论、科技知识、法律常识、公文写作等学科的内容。
而每一位应试者都不可能是“百事通”,总会有几个方面是不太熟悉的,要想全部答案都做对,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公务员频道(www./gongwuyuan)尽力帮助大家更准,更快,更强!在数学运算当中,有一些试题看上去非常繁琐,需要大量的计算才能完成,其实不然。
有一些试题需要排除题设条件中的陷阱来简化题目已知量。
【例1】(2008年北京市应届第14题)——甲杯中有浓度为17%的溶液400克,乙杯中有浓度为23%的溶液600克。
现在从甲、乙两杯中取出相同总量的溶液,把从甲杯中取出的倒入乙杯中,把从乙杯中取出的倒入甲杯中,使甲、乙两杯溶液的浓度相同。
问现在两倍溶液的浓度是多少( )A.20%B.20.6%C.21.2%D.21.4%【答案】B。
【解析】这道题要解决两个问题:(1)浓度问题的计算方法浓度问题在国考、京考当中出现次数很少,但是在浙江省的考试中,每年都会遇到浓度问题。
这类问题的计算需要掌握的最基本公式是(2)本题的陷阱条件“现在从甲、乙两杯中取出相同总量的溶液,把从甲杯中取出的倒入乙杯中,把从乙杯中取出的倒入甲杯中,使甲、乙两倍溶液的浓度相同。
”这句话描述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令很多人望而却步。
然而,只要抓住了整个过程最为核心的结果——“甲、乙两杯溶液的浓度相同”这个条件,问题就变得很简单了。
因为两杯溶液最终浓度相同,因此整个过程可以等效为——将甲、乙两杯溶液混合均匀之后,再分开成为400克的一杯和600克的一杯。
2018年国考行测数量关系:五大公式方法
![2018年国考行测数量关系:五大公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0cbd117f12d2af90242e64a.png)
2018年国考行测数量关系:五大公式方法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职业能力测验》包括五大部分内容: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有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
1.代入法:
代入法时行测第一大法,优先考虑。
2.赋值法:
对于有些问题,若能根据其具体情况,合理巧妙地对某些元素赋值,特别是赋予确定的特殊值,往往能使问题获得简捷有效的解决。
题干中有分数,比例,或者倍数关系时一般采用赋值法简化计算,赋值法经常应用在如工程问题,行程问题,费用问题等题目中。
3.倍数比例法:
若a : b=m : n(m、n互质),
则说明: a占m份,是m的倍数;
b占n份,是n的倍数;
a+b占m+n份,是m+n的倍数;
a-b占m-n份,是m-n的倍数。
4.奇偶特性法:
两个奇数之和/差为偶数,两个偶数之和/差为偶数,一奇一偶之和/差为奇数;
两个数的和/差为奇数,则它们奇偶相反,两个数的和/差为偶数,则它们奇偶相同;
两个数的和为奇数,则其差也为奇数,两个数的和为偶数,则其差也为偶数
5.方程法:
很多数学运算题目都可以采用列方程进行求解。
方程法注意事项:未知数要便于列方程;未知数可以用字母表示,也可以用“份数”,还可以用汉字进行替代。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教你几招,数量关系多种问题如何解?(二)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教你几招,数量关系多种问题如何解?(二)](https://img.taocdn.com/s3/m/61779771af1ffc4ffe47ac6f.png)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随着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渐渐临近,不知道各位考生准备得怎么样了?现将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教你几招,数量关系多种问题如何解?(二)详情公布如下,数量对于考生来说是比较头疼的一个板块,其实掌握方法也没有那么难。
2.多位数问题
【例2】一个五位数,左边三位数是右边两位数的5倍,如果把右边的两位数移到前面,则所得新的五位数要比原来的五位数的2倍还多75,则原来的五位数是( )。
A. 12525
B. 13527
C. 17535
D. 22545
很多同学一遇到多位数问题就头疼,比如例2。
题中一个五位数,可五位数很多,从10000到99999,这道题到底是什么鬼。
若是直面本题,确实难以下手。
不怕,不是还有选项这个“奸细”吗?那我们就把选项代入题目中,看哪个符合就选哪一个。
代入A选项,五位数是12525,左边三位数125是右边两位数25的5倍,符合这个条件;如果把右边的两位数移到前面,新五位数变为25125等于12525╳2+75,符合第二个条件。
A选项符合题目中的所有条件,所以正确答案选择A选项。
当碰到多位数的问题时,就让代入排除法来医治我们的“恐慌病”吧。
1/2。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特值法巧解行测数量关系题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特值法巧解行测数量关系题](https://img.taocdn.com/s3/m/72a3dc0aa2161479171128b0.png)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特值法巧解行测数量关系题特值法是解答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题的一味良药,今天就为考生详细讲解特值法。
什么是特值法?特值法按照字面的理解,就是把未知量设为特殊值来解决题目的方法。
那么,是不是所有题目都能用特值法呢?答案是否。
到底什么样的题目用特值法呢?有没有特值法的使用条件呢?下面就为考生讲解。
特值法的使用条件有两个:第一,题目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量,并且这几个未知量之间有比例关系;第二,未知量具有任意性。
这是特值法使用环境的字面说法,我来具体解释一下。
第一个使用条件,题目中必须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未知量,几个未知量之间有比例关系。
比较难理解的是后半句,几个未知量之间有比例关系,这个其实不难理解,举个例子,比如有两个未知量X和Y,它们符合等式X=3Y,这就是一个比例关系。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第二个使用条件,未知量具有任意性。
这个任意性其实是建立在第一个使用条件的基础上的,还拿刚才那两个未知量X和Y来说,X和Y不能是随便的两个数字,它们的任意性必须建立在比例关系等式X=3Y,它们必须是符合这个等式的任意两个数字。
题目:已知某商品的利润占商品原价的1/3,商品成本上升50%后,售价也跟着上涨,若希望保持商品利润在售价中所占的比例不变,售价必须上涨( )个百分点。
A 30B 40C 10D 50解析:大家看到这道题,会发现这道题满足了使用特值法的使用环境,第一,含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未知量,题目中的原成本、利润、售价这些都是我们不知道的;第二,未知量之间有比例关系,这三个未知量之间有一些数字的设定关系,利润占原价的1/3,这里还暗含着另一个比例关系,根据成本+利润=售价,那么成本就占原价的2/3;第三,未知量具有任意性,在这道题中并没有出现任何有单位的数据来限制这几个未知量。
所以这道题我们就考虑用特值法。
既然题目中出现一个分数,那么我们就根据分数的分母设原价为3,这时候利润和成本就不用设了,就可以得到利润为1,原成本为2,后面又说商品成本上升50%,那么升了之后的成本就是2+2*50%=3,要保持利润在售价中所占比例不变,就是所占比例还是1/3,那么成本还占2/3,现在的售价就是4.5,那么售价上涨了多少百分点呢?就拿现售价和原售价就可以求了,根据公式,(4.5-3)/3=0.5,也就是50%,这时候大家就可以选择答案了,答案选择D。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答题技巧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e41763d4b35eefdc8d333ac.png)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随着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渐渐临近,公务员考试应该如何复习呢?现将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答题技巧详情公布如下,在国家公务员考试答题中,数量关系绝不是放弃题,应该是你的得分项。
2018国考备战数量关系应是你的得分项。
谁说数量关系必须是放弃题,谁说数量关系就不能得分,只有你不想做,没有你做不到。
我经常会和学生说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想考110,你的数量关系可以不用学,甚至其他科目如果好,不答数量打120分也是很正常的,但是要是想上到130多了,就要求所有的模块正确率就要整体上升,那么数量关系当然也必不可少了。
在国考笔试答题中,要想让数量成为你的杀手锏,我们首先要知道两点问题!
答题顺序有侧重:我们对于行政能力测试整体试卷的答题顺序有所规划,数量关系是万万不能放在最后一个模块的,如果放在最后那估计小伙伴的小心脏就扑通扑通跳了,还如何能做好呢?
模块题型要了解:在国考中,分省部级与地市级,数量关系题目有区别,省部级15题,地市级10题,我们在备考时首先要做的认识题型,并且了解基本做题方法,我们先来
难易题目要区分:在这些题目中难题简单题是都存在的,所以我们可以先纵观看一下这些题,辨别出难易题目。
做到50%正确率就可以为自己整体成绩提升很高一部分,如果正确率可以更高,那更是极好的了。
1/2。
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7f4e71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70.png)
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部分一直是让众多考生感到头疼的模块。
但实际上,只要掌握了一些有效的解题技巧,就能在考试中快速准确地解答出数量关系题目,从而提高整体成绩。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实用的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
一、代入排除法代入排除法是行测数量关系中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解题方法之一。
当遇到题目中给出的条件较为复杂,直接计算比较困难时,可以尝试将选项逐一代入题干中进行验证。
如果某个选项能够满足题干中的所有条件,那么它就是正确答案。
例如:一个三位数,各位数字之和为15,百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5,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 3 倍,求这个三位数是多少?A 627B 726C 933D 825我们首先来看 A 选项,6 + 2 + 7 = 15,百位数字 6 比十位数字 2 大 4,不符合“百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5”,所以 A 选项错误。
再看 B 选项,7 + 2 + 6 = 15,百位数字 7 比十位数字 2 大 5,个位数字 6 是十位数字 2 的 3 倍,符合所有条件,所以 B 选项正确。
C 选项 9 + 3 + 3 = 15,但百位数字 9 比十位数字 3 大 6,不符合条件。
D 选项 8 + 2 + 5 = 15,百位数字 8 比十位数字 2 大 6,不符合条件。
通过代入排除法,我们很快就能得出答案是 B 选项。
二、数字特性法数字特性法是根据题目中数字所具有的特性,如奇偶性、整除特性、倍数特性等来快速排除错误选项或直接确定答案。
比如:某单位组织员工去旅游,如果每辆车坐 45 人,则有 10 人没有座位;如果每辆车坐60 人,则空出一辆车,问该单位共有多少员工?A 240B 250C 260D 270我们可以设车的数量为 x 辆,根据员工总数不变可列方程:45x +10 = 60(x 1)化简得到:45x + 10 = 60x 6015x = 70x = 14 / 3车的数量必须是整数,所以这个结果不符合实际情况。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12fda190b4c2e3f5727635a.png)
2018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行测答题技巧:对于即将到来的2018 国家公务员考试,很多考生在备考的时候可能摸不着头脑,下面中公教育专家为广大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整理了国考行测答题技巧:常见考点解析之植树问题。
在更多国家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请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植树问题屡屡出现在历年事业单位考试中,虽然题目难度并不是很大,同时考生们也觉得这种题目很有意思,就是规律不好把握,所以学生容易出错。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其实植树问题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能够掌握植树问题的相关公式,熟练运用我们的解题方法,那么这种问题肯定能够轻松应对。
认识植树问题
植树问题属于边端计数问题,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一段绳子减成三段,需要减几次?应该是两次。
而植树和这个问题有点类似,只不过需要考虑边端是否计算的问题。
而边端计数问题是一种特殊的计数问题,它是建立在几何基础之上,同时需要注意加减1 的问题,那么来看一下植树问题的模型公式:
植树问题包含单边植树与双边植树两种模型:
单边线型两端植树公式:棵数=总长÷间隔+1;总长=(棵数-1)×间隔单边线型两端不植树公式:棵数=总长÷间隔-1;总长=(棵数+1)×间隔
单边环型植树公式:棵数=总长÷间隔;总长= 棵数×间隔
双边植树公式=单边植树的颗数×2
真题示范
【例题】植树节要到了,某学校购买一批树苗计划在一段路两旁植树。
若每隔5 米种1 棵树,可以覆盖整个路段,但这批树苗剩20。
2018国考数量科目应试技巧
![2018国考数量科目应试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f0dbf323169a4517723a369.png)
2018国考数量科目应试技巧时间维度已经行进到2017年11月下旬,离2018年国考笔试考试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准备好了吗?每个熟练工种在完成自己工作的时候都要有自己对工作的理解和技巧,国考笔试考试有什么技巧吗?当然了,每个科目科目都有自己的应试技巧,今天孟老师就给大家说一说2018国考数量科目的应试技巧。
一、复习重点考点国考数量题目最喜欢考察的就是工程问题、年龄问题、几何问题、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图像题。
考生可以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复习,或者根据历年考题和考点摸索题型答案特点。
特别注意请根据自己情况舍弃困难题目。
许多考生反映由于数量关系模块正确率低,所以就放在最后完成,更常见的情况是没有时间看数量关系模块。
也有很多考生反映,有时间做数量关系模块,但是经常无法得到正确答案。
确实,与其他模块相比,数量关系模块确实有很多难点,比较浪费时间。
这时,大家应该在日常的学习和练习中,学会放弃计算步骤多,模型建立比较难的题目。
尽量用有限的时间完成能答对的题目,除个别数量知识比较好的考生外,考生不要每道数量关系题目都答题。
二、数量应试技巧(一)根据题干条件猜答案国考的选项设置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一般的干扰选项是计算的中间数据,考生应该根据题意猜答案。
如下题:【例1】某车间安排了若干人做甲乙两种零件,每个工人每天可以加工15个甲或者10个乙。
某种仪器需要甲2个和3个乙,已知公司只安排了8个工人加工甲,要使零件加工恰好配套,车间安排了多少人加工甲乙两种零件()A.18B.21C.23D.26【答案】D【猜题】请注意问题是加工甲乙两种零件的人的和,题干中已经给出8人加工甲,选项中一般就会设置加工乙的答案,我们可以发现8+18=26,所以我们猜测D是正确答案。
(二)根据数字特性猜答案根据题目要选择的答案自身的数字特性,我们也可以猜出正确答案。
如下题:【例2】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数量猜选项技巧相关原则
![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数量猜选项技巧相关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b7f060ed4693daef5ef73d7d.png)
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数量猜选项技巧相关原则在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中,行测部分分为五大模块: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本文由华图小编为您整理汇总,帮助您学习解决数量关系中的一部分问题,希望在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中对您有所帮助。
数量关系是行测考试中一个比较难的模块,很多学员拿到题目后,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方法,但是数量关系又不是所有的题目都难,大部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只要掌握好了方法和技巧,还是能够解决多数的问题的。
接下来介绍一种投机取巧的方法,在有些题目中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下。
比如看下面这个例题:
【例】某公司去年有员工830人,今年男员工人数比去年减少6%,女员工人数比去年增加5%,员工总数比去年增加3人,问今年男员工有多少人?
A. 329
B. 350
C. 371
D. 504
绝技介绍:观察题目和选项,今年总人数为833,而选项中A.329 +D.504=833;从出题者的逻辑来说,为了达到对考生的一个考察陷阱,那么329和504必为今年男员工和女员工的人数,又由题可知,男员工比女员工要少,所以答案为A。
答案:A
本文由华图小编整理,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请关注河南华图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河南华图”。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数量关系一题多解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数量关系一题多解](https://img.taocdn.com/s3/m/d2f2e9086c175f0e7cd1379d.png)
2018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数量关系一题多解一年一度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临近了,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有很多的考生已经在开始复习国家公务员考试,都在梦想考上一个理想的职位,不仅能够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还能够让自己今后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在复习过程中,大部分考生都在对一个部分非常头疼,那就是数量关系,一拿到题目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入手,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去解题。
那么数量关系的知识点到底是什么呢,其实我们公务员考试当中的数学知识有很大一部分只是小学的数学问题,那有考生就更有疑问了,那我为什么还是做不出来呢,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知道用什么方法,给大家带来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解题。
例:老王五年前投资的一套艺术品上涨了50%,为尽快出手,老王将艺术品按市价的八折出售,扣除成交价 5%的交易费用后,发现与买进时相比赚了 7 万元。
问老王买进该艺术品花了多少万元?A,43 B,50 C,84 D,100解析:大部分考生遇到此类题目最喜欢也最容易想到的方法就是方程法,其实除了方程法之外,还可以使用比例法来解题。
方程法:设老王买进该艺术品花了X万元,根据题意上涨50%,知道此时的价值为1.5X,接着按照市价的八折出售,就需要用 1.5X×0.8,最后还要扣除成交价的 5%,所以还要再乘以 0.95,所以该艺术品最后能拿到手的价格就是 1.5X×0.8×0.95=1.14X,又在最后赚了 7万元,所以得到方程 1.14X-X=0.14X,解得 X=50,所以最后选择 B 选项。
比例法: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比例,其实比例就是用份数表示实际量,所以我们假设老王买进艺术品花了 100 份的钱,上涨 50%,变成了 150 份,打八折之后又变成了 120 份,扣除成交价的 5%,就用120×0.95,结果为 114 份,比最开始赚了 14 份,所以根据比例可以知道,14 份对应 7 万元,所以每份就是 0.5 万元,成本是 100 份,所以成本为50 万元,选择 B 选项。
行测数量关系题型解题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题型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1f56425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61.png)
行测数量关系题型解题技巧行测数量关系题型解题技巧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数量关系测验主要是从数学运算和数字推理两个维度来考察考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能力和反应速度。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行测数量关系题型解题技巧,供大家分享。
行测数量关系题型解题技巧:代入法代入法是考试中经常会用到的一种快速计算方法,经常用于诸如以下描述的题目中:“一个数”满足某种特点,或题目中所要求解的数据在选项中都已经给出来。
例题1:一个数除以11余3,除以8余4,除以7余1,问这个数最小是多少?A.36B.55C.78D.122解析:从最小的选项开始代入,因为这道题问的就是这个数最小是多少。
代入36发现符合条件所描述的情况,直接选定答案即可。
例题2:甲、乙、丙三种软糖,甲种每块0.08元,乙种每块0.05元,丙种每块0.03元,买10块共用0.54元,求三种糖各买几块?( )A.4、2、4B.4、3、3C.3、4、3D.3、3、4解析:从A项开始代入,只要满足条件一:三种软糖的个数为10,条件二:三种软糖的价格数位0.54,就是正确选项。
A项,4+2+4=10,4*0.08+2*0.05+4*0.03=0.54,所以选择A项。
行测数量关系题型解题技巧:特值法工程问题中的设1思想的本质就是采用设定特值来解决问题,这种方法一般用于所要求的结果是一个比例,如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或者设定的数值对于解题没有影响。
例题3:李森在一次村委会选举中,需2/3的选票才能当选,当统计完3/5的选票时,他得到的选票数已达到当选票数的3/4,他还需要得到剩下选票的几分之几才能当选?( )A.7/10B.8/11C.5/12D.3/10解析:这道题最后问的是一个比值,所以总票数是多少对于计算结果没有影响,所以我们可以给总票数设定一个特值来方便求解。
一般设定这个特值选择分数分母的公倍数,方便化简。
这道题我们可以选择60。
那么需要40票才能当选,当统计完36票时,他得到了40*3/4=30票,他还差10票。
2018安徽省考行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用方程“看”答案
![2018安徽省考行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用方程“看”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a8e92d0b4c2e3f572763d7.png)
推荐阅读: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安徽选调生考试网方程法是我们数量关系题目考察过程中都会用到的一种基本方法,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学习方程,而且学习了各种形式的方程,在刚开始学习数量关系的时候大家总会去想着用方程求解,当然我们的考题中也确实有需要方程解的题目。
比如我们常见的利润问题、工程问题、行程问题、浓度问题等等都会用到方程法这一种方法,但是对于一些考察基本方程方法的问题我们其实还可以运用一些思维的推理就可以解答,接下来带大家看这样的几个例子:例1、在一次救灾扶贫中,给贫困户发放米粮。
如果每个家庭发50公斤,多230公斤;如果每个家庭发60公斤,则少50公斤。
问这批粮食共( )公斤。
A.1630B.1730C.1780D.1550【中公解析】在这个题目中我们将这堆粮食进行了两种不同方案的分配,不论是哪一种方案都会有两个量不变,一个就是家庭的个数,另一个就是粮食的总量,所以依据任何一个都是可以列方程的。
比如我们设户数为未知数就可以得到方程50x+230=60x-50,解得x=28,代入得到答案为A选项。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可以换种思路想想,刚开始每家50公斤发的少剩下了230 ,接下来每家多发了10公斤,导致不仅把刚开始的230公斤发了还差了50 ,所以多发了230+50=280公斤,则280÷10=28就是家庭个数,通过简单的口算就可以将题目计算出来。
例2、某大学音乐系学生在学校礼堂举行音乐会,第一场音乐会前三排位置的座位票价每张10元,其他座位的票价是每张6元,全场的营业收入为2040元;第二场音乐会第四排位置的座位票价也被提升到10元,全场的营业收入为2120元。
如果两场音乐会都满座,而且每一排的座位数量也都一样,那么该礼堂一共有( )座位。
A、300个B、320个C、480个D、500个【中公解析】在此题中座位数是一样多的,在两种收费标准下面因为第四排的单价变化了导致总价变化了,差距在于第四排每个座位单价提高了4元导致总钱数多了2120-2040=80元,则可以算出第四排的位置个数为80÷4=20个,由此可以算出座位数为300个,选择A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答题技巧15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习题精解(6)
1.一列8节编组的动车从始发站开出,在7节80个位置的二等座车厢中,有6节上座率达到60%,另一节80%;在1节一等座车厢中,40个位置仅有8名旅客。
则该列车从始发站开出时的上座率是多少()
A.56%B.60%C.64%D.65%
2.某停车场有三排停车位,每排的停车位数量相同。
管理员发现如果只使用两排停车位,能够停放的车辆数正好与使用三排停车位、但每排空出6个车位停放的车辆数相同。
问该停车场共有多少个停车位()
A.36 B.42 C.48 D.54
3.某校计算机学院学生组成的正方形实心方阵参加学校体育节开幕式,能组成的最大方阵最外层人数为48人。
问该学院的学生人数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A.144到155之间B.156到168之间C.169到195之间D.大于195
4.甲、乙两支工程队负责高校自来水管道改造工作,如果由甲队或乙队单独施工,预计分别需要20和30天完成。
实际工作中一开始由甲队单独施工,10天后乙队加入。
问工程从开始到结束共用时多少天()
A.15 B.16 C.18 D.25
5.李木在某次考试中,课程甲和课程乙得178分,课程丙和课程丁得171分,课程乙和课程丙得174分,课程丁比课程甲高1分。
问李木四门科程中哪门课程得分最高()A.课程甲B.课程乙C.课程丙D.课程丁
1.【解析】B。
总的上座人数=480×60%+80×80%+8=360,总的座位数=7×
80+40=600,总上座率=360÷600=60%,B项正确。
2.【解析】D。
三排每排空6个,说明总共空了18个,说明一排有18个车位,三排共有54个车位,D项正确。
3.【解析】C。
最外层每边人数=(48÷4)+1=13人,学生人数介于169~195之间,C项正确。
4.【解析】B。
设总量为60,甲效率:3、乙效率:2;10天甲完成了30任务量,剩下30任务量需要两人合作30÷(3+2)=6天,共16天,B项正确。
5.【解析】B。
课程甲+课程丁=178+171-174=175;178>175,所以乙>丁;178>174,所以甲>丙;又丁>甲,所以最大的是乙,B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