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期中试卷附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数学期中试卷附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在中,若,则等于 ( ) A .
B .
C .
或
D .
或
2.函数y =x cos x -sin x 在下面哪个区间内是增函数 ( ). A .
B .
C .
D .
3. 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为A 1C 1的中点,则直线CE 垂直于 ( )
A .直线AC
B .直线B 1D 1
C .直线A 1
D 1 D .直线A 1A
4.将直线沿轴的负方向平移个单位,再沿轴正方向平移个单位得直线,此时直线与重合,则直线的斜率为( )
A .
B .
C .
D .
5.下列给出的赋值语句中正确的是( ) A .5 = M B .x =-x C .B=A=3 D .x +y = 7
6.直线与圆相交于M,N两点,若,则k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7.正四面体中,为棱的中点,则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B. C. D.
8.等差数列中,已知为()
A.48 B.49 C.50 D.51
9.下列三句话按“三段论”模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是三角函数;②三角函数的周期函数;③
是周期函数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10.设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直线垂直,则的值是()
A.2 B.-2 C. D.
11.函数在区间内是增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12.在区间上的余弦曲线y=" cos" x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为()A.4 B.5 C.9 D.3
13.将下面的平面图形(每个点都是正三角形的顶点或边的中点)沿虚线折成一个正四面体后,直线与是异面直线的是……………………………………………()
①②③④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14.已知的值为
A. B. C. D.
15.设集合M="{x|2" -x>0},N="{x|" l≤x≤3},则M∩N=()
A.[1,2) B.[1,2] C.(2,3] D.[2,3|
16.设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则的值为()A.
B.
C.
D.
17.设是两个不同的平面,是一条直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18.若直线与直线垂直,则的值为().
A. B. C. D.19.在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
,则角等于
A. B. C. D.
20.命题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命题
函数的定义域为.则是成立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二、填空题
21.已知的三边长成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则其最大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_.
22.、与曲线对称的曲线的极坐标方程是
_____________。
23.各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成等差数列,则的值为____.
24.函数在实数集上是单调函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25.如图,在正方体
中,
,
中点为,过、、
三点的截面面积为 .
26.在刚刚结束的全国第七届全国农运会期间,某体育场馆橱窗里用同样的乒乓球堆成若干堆
“正三棱锥”形的展品,其中第1堆只有1层,就一个球;第堆最底层(第一层)分别按图1所示方式固定摆放,从第二层开始,每层的小球自然垒放在下一层之上,第堆第层就放一个乒乓球,以表示这
堆的乒乓球总数,则;
(
的答案用表示)
27.若向量,则_______________.
28.用火柴棒按图的方法搭三角形:
按图示的规律搭下去,则所用火柴棒数a n 与所搭三角形的个数n 之间的关系式可以是 .
29.复数的虚部是____________.
30.已知函数若
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31.(本小题满分14分). 求倾斜角是直线y =-x +1的倾斜角的,且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直
线方程: (1)经过点(
,-1);
(2)在y 轴上的截距是-5.
32.(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甲,⊙的直径
,圆上两点
在直
径的两侧,使, .沿直径折起,使两个半圆所
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如图乙),为的中点.根据图乙解答下列各题:
(1)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2)如图:若的平分线交弧于一点,试判断是否与平面平行?并说明理由.
33.(本小题满分12分)某校为了普及环保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全校组织了一次有关环保知识的竞赛.经过初赛、复赛,甲、乙两个
代表队(每队3人)进入了决赛,规定每人回答一个问题,答对为本队
赢得10分,答错得0分.假设甲队中每人答对的概率均为,乙队中3
人答对的概率分别为,,,且各人回答正确与否相互之间没有影响,用表示乙队的总得分.
(Ⅰ)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Ⅱ)求甲、乙两队总得分之和等于30分且甲队获胜的概率.
34.已知以点为圆心的圆过原点.
(1)设直线与圆交于点,若,求圆的方程;
(2)在(1)的条件下,设,且分别是直线和圆
上的动点,求的最大值及此时点的坐标.
35.某少数民族的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下图(1)、(2)、(3)、(4)为她们刺绣最简单的四个图案,这些图案都由小正方形构成,小正方形
数越多刺绣越漂亮,现按同样的规律刺绣(小正方形的摆放规律相同),设第n个图形包含个小正方形.(Ⅰ)求出;
(Ⅱ)利用合情推理的“归纳推理思想”归纳出与的关系式,(Ⅲ)根据你得到的关系式求的表达式.
参考答案
1 .D
【解析】主要考查正弦定理的应用。
解:由
可得,由正弦定理可知
,故可得
,故
或。
2 .B
【解析】y ′=-x sin x ,当x ∈(π,2π)时,y ′>0,则函数y =x cos x -sin x 在区间(π,2π)内是增函数. 3 .B
【解析】解:因为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为A 1C 1的中点,则利用三垂线定理可知,直线CE 垂直于直线B 1D 1,选B 4 .B 【解析】
试题分析:设直线的倾斜角为,则根据题意,有
,
,故选B.
考点:1、直线的平移变换;2、直线的斜率. 5 .B
【解析】
试题分析:5=M 中,赋值号的左边是常量,故A 错误; B=A=2中,赋值语句不能连续赋值,故C 错误; x+y=0中,赋值号的左边是表达式,故D 错误; 只有x=-x 是正确的赋值语句 考点:赋值语句 6 .A
【解析】分析:先求圆心坐标和半径,求出最大弦心距,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不大于最大弦心距,求出k 的范围.
解答:解:解法1:圆心的坐标为(3.,2),且圆与x 轴相切. 当|MN|=2
时,弦心距最大,
由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得≤1
解得k ∈[-,0]; 故选A .
解法2:数形结合,
如图由垂径定理得夹在两直线之间即可,不取+∞,排除B,考虑区间不对称,排除C,利用斜率估值,
故选A.
7 .B
【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
取中点,连接.为与所成的角(或所成角的补角),设,则,由余弦定理得:∴
;故选B.
考点: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
【方法点睛】过空间任意一点引两条直线分别平行于两条异面直线,它们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就是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大小一般方法是通过平行移动直线,把异面问题转化为共面问题来解决.
8 .C
【解析】设公差为d.则又,所以
故选C
9 .B
【解析】根据“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可知:①
是三角函数是“小前提”;②三角函数是周期函数是“大前提”;③是周期函数是“结论”;故“三段论”模式排列顺序为②①③,故选B.
10 .B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所以选B.
考点:导数几何意义
【思路点睛】(1)求曲线的切线要注意“过点P的切线”与“在点P处的切线”的差异,过点P的切线中,点P不一定是切点,点P也不一定在已知曲线上,而在点P处的切线,必以点P为切点.
(2)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解题,主要是利用导数、切点坐标、切线斜率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转化.
以平行、垂直直线斜率间的关系为载体求参数的
值,则要求掌握平行、垂直与斜率之间的关系,进而和导数联系起来求解.
11 .B
【解析】,则。
依题意可得,当时,即,所以,故选B
12 .D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可运用定积分求面积即:
考点:运用定积分求面积.
13 .C
【解析】
试题分析:②折叠后N与Q重合,两直线相交;③折叠后两直线平行,因此异面直线是①④
考点:异面直线
点评: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直线是异面直线
14 .D
【解析】试题分析:角的拼凑,所以
考点:角的拼凑及两角和的正切公式
15 .A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求出结合M,然后根据交集的定义求出结果即可.解:∵集合M={x|2-x>0}={x|x<2},N={x|l≤x≤3},∴M∩N=[1,2)故选A
考点:一次不等式的解集,集合的交集
点评:本题考查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和集合的交集问题,注意等号,较简单
16 .A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得,因为数列等差数列,所以,且,所以由,可得,所以,故选A.考点:等差数列的性质.
17 .C
【解析】
试题分析:选项A中.若则或.所以选项A不正确.由若则与可能是包含关系,也可能是平行关系.所以B选项不正确.C选项正确.若则与的位置关系三种都可以.所以D选项不正确.故选C.
考点:1.直线与平面的关系.2.平面与平面的关系.
18 .A
【解析】直线与直线垂直,
∴,
解得.故选A.
19 .B
【解析】,
由余弦定理得,故选B.
20 .D.
【解析】
试题分析:若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则
在区间上是增函数,且,则,解得;若
函数的定义域为,则即;所以是成立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考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21 .
【解析】
试题分析:不妨设三边依次为:.
考点:解三角形.
22 .
【解析】解:因为曲线对称的曲线的极坐标方程是
23 .
【解析】令等比数列的公比为,由题可得,利用通项公式代入可得,解得或 (舍去).又
.故本题应填.
24 .
【解析】
试题分析: ,函数在R上单调,即恒大于等于0,
即,即.
考点:利用导数解决恒成立问题
25 .
【解析】
试题分析:取的中点,连,则过三点的截面,就是四边形,为等腰梯形,上底是,下底是,腰,
所以经计算,等腰梯形的高是,所以面积
考点:平面的基本知识
26 .10,
【解析】由题意,第三堆有三层,上层一个小球,第二层有1+2=3个小球,
第三层(底层)有1+2+3=6个小球,
∴f(3)=1+3+6=10,第n堆有n层,从上往下各层小球的数量分别是1,(1+2),(1+2+3),……,(1+2+3+……+n),∴f(n)=1+(1+2)+(1+2+3)+……+(1+2+3+……+n)=
=+……+=
==
==……===
=
27 .4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所以
==4.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
点评:简单题,利用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公式,计算要细心。
28 .
【解析】
试题分析:由观察可知,且后一个图比前一个图多用2根火柴棒,即,所以数列是一个首项为,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则,即。
考点:1等差的定义;2等差的通项公式。
29 .
【解析】因为,所以该复数的虚部是,应填答案。
30 .
【解析】解:因为根据函数图像可知,分段函数在整个定义域上单调递增,因此原不等式等价于2-a2>a,解得a的范围是-2<a<1.
31 .(1)x-3y-6=0.(2)x-3y-15=0.
【解析】
试题分析:(1)因为直线的方程为y=-x+1,可知其斜率,从而得到其斜率。
由点斜式得到其方程。
(2)运用斜截式方程来表示处直线的方程。
解:∵直线的方程为y=-x+1,
∴k=-,倾斜角α=120°,
由题知所求直线的倾斜角为30°,即斜率为.
(1)∵直线经过点(,-1),∴所求直线方程为y+1= (x-),即x-3y-6=0.
(2)∵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5,∴由斜截式知所求直线方程为y=x -5,
即x-3y-15=0.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方程的求解,以及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
点评:解决该试题的关键是利用倾斜角的关系,得到直线的倾斜角,从而得到斜率。
熟练的运用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来表示方程。
32 .(1)(2)∥
【解析】
试题分析:(1)翻折问题着重注意翻折中不变的边角大小及位置关系,本题中翻折后两个半圆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因此点到的距离即为点D到AB的距离,通过解△ABD即可求解;(2)判定线面平行可通过线线平行或面面平行,本题中可以借助于中点F,取BD中点E,连结OE,OF,EF,借助于三角形中位线可得到OE∥AD,EF∥CD,从而实现面面平行,此时OE与弧BD的交点即为G点
试题解析:(1)中,,且,∴.
又是的中点,∴.又∵,且
,
∴.∴即为点到的距离.
又.∴点到的距离为.(2)∥.理由如下:
连结,则中,分别为的中点.∴∥.又∵,,∴∥
∵是的一平分线,且,令交于
则是的中点,连结,则∥
又∵,∴∥
且,.∴∥.
又∴∥.
考点:1.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2.线面平行的判定
33 .(Ⅰ);(Ⅱ)
【解析】试题分析:(Ⅰ)由题意知,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0,20,30.分别求出它们的概率,列出分布列,即可求出期望;(Ⅱ)由题意可知A与B互斥,利用互斥事件的加法法则,即可求出结果.
试题解析:解:(Ⅰ)由题意知,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0、20、30的分布列为:
用A表示“甲得30分,乙得0分”,用B表示“甲得20分,乙得10分”,且A,B互斥
又
甲、乙两人得分总和为30分且甲获胜的概率为
.
考点: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2.互斥事件.
34 .(1);(2),.
【解析】
试题分析:(1),所以原点在的中垂线上.利用两条直线
斜率乘积等于,解得或,经验证不符合题意,所以,圆的方程为;(2)在三角形中,两边之差小于第
三边,故,又三点共线时最大,所以
的最大值为.线的方程为与
联立求得交点为.
试题解析:
(1)∵,所以,则原点在的中垂线上.
设的中点为,则,
∴三点共线.
∵直线的方程是,∴直线的斜率,解得或,∴圆心为或,
∴圆的方程为或.
由于当圆方程为时,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此时不满足直线与圆相交,故舍去.
∴圆的方程为.
(2)在三角形中,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故,
又三点共线时最大,
所以的最大值为.
∵,,∴直线的方程为,
∴直线与直线的交点的坐标为.
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方法点晴】本题第一问考查了垂径定理,直径垂直弦,平分弦且平分
弦所对的弧,所以有原点在的中垂线上,将垂直转化为两条直线斜率相乘等于,即可求得的值.第一问考查了最值问题,利用了三角形
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故三点共线时取得最大值,最后联立方程组求得
交点的坐标,这考查了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5 .(Ⅰ)41(Ⅱ)f(n+1)-f(n)=4n(Ⅲ)f(n)=2n2-2n+1
【解析】
试题分析:(Ⅰ)先分别观察给出正方体的个数为:1,1+4,1+4+8,从而得出f(5);
(Ⅱ)将(Ⅰ)总结一般性的规律:f(n+1)与f(n)的关系式,
(Ⅲ)再从总结出来的一般性的规律转化为特殊的数列再求解即得.
试题解析:(Ⅰ)f(1)=1,f(2)=5,f(3)=13,f(4)=25, 2分
f(5)=25+4×4=41. 4分
(Ⅱ)f(2)-f(1)=4=4×1. f(3)-f(2)=8=4×2,
f(4)-f(3)=12=4×3, f(5)-f(4)=16=4×4, 6分
由上式规律得出f(n+1)-f(n)=4n. 8分
(Ⅲ)f(2)-f(1)=4×1, f(3)-f(2)=4×2, f(4)-f(3)=4×3, f(n-1)-f(n-2)=4·(n-2), f(n)-f(n-1)=4·(n-1) 10分
f(n)-f(1)="4[1+2+" +(n-2)+(n-1)]=2(n-1)·n,
f(n)=2n2-2n+1 12分
考点:归纳推理;进行简单的合情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