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定位打造特色小镇的探索——以龙坞茶镇规划建设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产业定位打造特色小镇的探索——以龙坞茶镇规划建设为例
作者:沈朝阳
来源:《杭州·生活品质版》 2015年第12期
文 /沈朝阳
加快规划建设特色小镇是杭州在新常态下做出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两美杭州”建
设的一项战略举措,是新一轮产、城、人、景四者融合的重要平台。

龙坞茶镇依照“企业主体、资源整合、项目组合、产业融合”的原则,以“互联网+龙井茶”系列产业为定位,按照“多规融合”的要求,加快从用地、交通、绿地和公共服务设施及市政公用工程等规划建设入手,打
造产业、文化和旅游功能叠加的特色小镇,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龙坞地区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

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分类
特色小镇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镇”,它既不是行政区域,也不是一个行政单元,是具有
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兼具旅游和其它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是以特色产业和产业文
化为核心、以创业创新为因子,多种经济元素聚合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聚合资源、提升特
色产业的新载体,是谋划大项目、集聚创新要素的新平台,是打造品牌、展示形象的新景区。

由于特色小镇产业定位明确、设施齐全、景色动人,又各自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它作为一
种工作形态和生活方式呈现的同时,它还被视为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形态。

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分类,按地理位置可分为:城市类特色小镇、近郊类特色小镇和乡村
类特色小镇,如上城区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为城市类特色小镇,龙坞茶镇为近郊类特色小镇,桐
庐健康小镇为乡村类特色小镇;按建设程度可分为:建设成型类特色小镇、整治提升类特色小
镇和概念规划类特色小镇,如武义温泉小镇为建设成型类特色小镇,之江的云栖小镇为整治提
升类特色小镇,龙坞茶镇为概念规划类特色小镇;按产业功能可分为:旅游类特色小镇、农业
环保类特色小镇、高端装备制造类特色小镇、信息类特色小镇、金融类特色小镇、文创类特色
小镇、健康类特色小镇、时尚类特色小镇等。

龙坞茶镇的概念规划方案龙坞茶镇的概念规划方案基于“多规合一”和开发小镇边界划定,是以“龙井茶文化产业”为主导,集乡村旅游与民俗体验、文创产业及文化商业、运动休闲、
养生健身产业于一体,目标是全国最大的西湖龙井茶集散地和最具茶文化竞争力的特色小镇。

茶镇概念方案规划布局。

在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各
专项规划等在平面图叠加的基础上,以总体规划为蓝本,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以“茶产业”引领的新产业集群,以“茶文化”凸显的新文化风范,以“茶生活”构建的
新生活方式,致力打造新型城镇化探索美丽中国名片。

茶镇产业规划与发展思路。

保留原有茶山、茶田、茶村、绿脉、山溪、栈道、景廊、驿站
的基础上,结合规划定位提出“一中心、一街区、三带和七区、十村”的产业规划布局和发展
思路。

结合原有大清谷、白龙潭、中国茶村、午潮山国家森林等旅游景区,以葛衙庄为中心的“茶园漫步?养生之旅”为主题的特色旅游线,周边村庄和景区为节点,把外桐坞的“艺术和民俗”,上城埭的“茶、森林、水库、民宿”,白龙潭的“水”“氧吧”串珠成链。

同时,以上
城埭“原本小筑”为代表,在龙门坎、大清、外桐坞等村社发展精品民宿,挖掘“白龙神话”
传说,打造“龙潭祈雨”演艺等,做深做足文章,打造以“茶产业”为核心 4A级集成景区。

茶镇用地规划与旅游配套。

以葛衙庄为小镇核心区,以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
市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小镇开发边界划定为编制用地规划的依据,在原有小镇格局肌理的基
础上,按照茶园风光观赏区、茶叶交易集散区、茶文化体验区、茶乡民俗体验区、文创艺术集
聚区、户外运动休闲区、养生健身度假区七大功能区块,合理安排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
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绿地等。

在小镇范围内布点学校、酒店停车场、旅游服务中心、社区中心、医疗中心、公交站、行政中心、农贸市场等服务设施。

茶镇道路交通与绿化景观。

根据镇区现状道路及原有规划道路基础上完善支路网体系,分
为主要支路和次要支路,道路红线宽度为9-18m。

绿地系统主要有小镇公园、社区游园、滨水
绿带、道路绿带、茶山茶田、自然开放空间、小镇广场、沿山游步道、山地车赛道和步行绿道等。

茶镇城市设计与建筑特色。

以视觉秩序为媒界、容纳历史积淀、铺垫地区文化、表现时代
精神,并结合人的感知经验建立起具有整体结构性特征、易于识别的城市意象和氛围,处理好
街道轴线、滨水轴线、沿山轴线之间关系,并对轴线的空间尺度、界面等提出控制要求。

杭派
建筑的大天井、小花园、高围墙、硬山顶、人字线、直屋脊、露檩架、牛腿柱、戗板墙、石库门、披桅窗和粉黛色等特有的 12种建筑特色在龙坞小镇都有案例,通过建筑特色的传承来展
示江南水乡之美、田园人居之美。

打造特色小镇规划的探索
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在推进信息经济加快发展中具有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产业、小载体
大创新、小样本大示范等独特优势,在特色小镇概念规划建设过程中,以龙坞茶镇概念规划为
案例,总结经验如下:产业引领的特色小镇概念规划。

在产业定位的前提下,以城乡规划为基础,以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和各专项规划为控制要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
性作用,在产业和旅游双轮发展驱动下,积极探索出小镇土地利用相关政策和城乡统筹、经济
转型升级、美丽乡村建设的新途径。

配套共绘的特色小镇概念规划。

在规划编制特色小镇概念规划建设的同时,基础设施配套、资源要素保障、文化内涵挖掘传承、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同步规划实施。

明确小镇域内公共服
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布局,提出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配置标准,制定小镇规划的实施时序。

特色保持的特色小镇概念规划。

着眼现实,因地制宜,结合小镇产业特色,增强特色小镇
规划实用性、可操作性;保护小镇地形地貌、自然肌理和历史文化,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突
出地域风情和地方特色;明确需保护的基本农田、生态公益林、水源保护地、风景名胜区等生
态环境资源,以及区域基础设施走廊的界线和管控要求。

民生改善的特色小镇概念规划。

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从小镇实际出发,充分听取镇民意见,引导镇民积极参与小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

把改善群众生活作为打造特色小镇的出发点和
归宿点,才能体现小镇打造的真正价值创造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全要素投入和全产业链架构的高端特色经济形态。

(作者单位:杭州市规划局西湖规划分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