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达标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达标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2分)
1.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A.0 ℃B.10 ℃C.40 ℃D.100 ℃
2.【新题】2020年2月9日《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收官,这一电视节目深受观众的青睐,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升华现象
B.“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雾凇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大雪河冰封,冬至不行船。
”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3.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
①冰袋降温②冰冻的衣服晾干③干冰变小④冰花的形成
(第3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有些饭店在洗手间外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手一靠近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最合理的原因是()
A.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
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C.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温,也可能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D.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5.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面关于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C.“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6.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 ℃、-30 ℃、-38 ℃,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2 ℃,要测量南极气温,应选用()
A.酒精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都可以
C.水银温度计D.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都可以
7.在北方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常因口罩佩戴不严实,出现眼镜“起雾”的情况。
“起雾”是因为发生了()
A.液化现象B.汽化现象C.熔化现象D.升华现象
8.有两杯水,一杯放置于阳光下,一杯放置于阴凉处,杯中均有没熔化完的冰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阳光下的水的温度较高B.在阴凉处的水的温度较高
C.两杯水的温度一样高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9.二氧化碳气体被压缩、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俗称干冰。
干冰被抛到空中,会迅速变为气体,促使其周围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实现人工降雨。
下列关于上述描述中包含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是凝华
B.水蒸气凝结成水,是凝固
C.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出热量
D.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吸收热量
10.如图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时=5 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 min
D.该物质在EF段放热,温度降低(第10题)
11.根据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标准大气压下)
物质熔点/℃沸点/℃
酒精-117 78.5
水银-38.8 357
铅328 1 740
A.80 ℃的酒精是液态
B.气温接近-50 ℃时,应选用水银作为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C.-38.8 ℃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D.铅的凝固点是-328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2.【新题】2020年5月,中国航天传来好消息:长征5B火箭发射升空,携带新一代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地球轨道,为了保护发射台,在火箭发射台的下面要建造一个大水池,发射火箭时,高温火焰喷到池水里,瞬时升腾起巨大的白雾,白雾是水先________后________形成的。
(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3.寒冷的冬天,洒落到地面的积水不容易发生________,地面很难在短时间内变干;当温度达到0 ℃以下时,积水又在路面的小坑、小洞发生________,体积变大;温度升高,水被蒸发后,地面上就形成一个个较大的洞坑。
(均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14.【易错题】常用灭火器中装有二氧化碳液体,是二氧化碳气体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装入其中的,当打开阀门,又会发生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此时需要________,所以手不要握住瓶身,以防冻伤。
15.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所示,这层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___________(填“会吸热”“会放热”或“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________(填“内
侧”“外侧”或“内、外两侧”)。
(第15题)
16.滑雪是很多人喜欢的冬季运动,自然界的雪是水蒸气________而成的;当自然界降雪不足时,滑雪场需要“人工造雪”,在0 ℃以下的天气里,造雪机喷射出水雾,这些雾滴遇到冷空气发生________,形成“人工雪”。
(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17.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50 ℃左右开始,每隔大约1 min记录一次温度,在固体完全熔化后再记录2~3次,根据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以纵轴表示温度,横轴表示时间,描点连线,得到如图乙所示的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该物质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持续了约________ min;
(2)图中C点物体处于______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3)某同学把试管中的物质换成水,发现无论怎么加热,试管中的水都不会沸腾,
请设计一种可以使试管中的水沸腾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一种方案即可)
(第17题) (第18题)
18.如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烧杯加硬纸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某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
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由图可知本实验中水的沸点为________℃。
(3)实验中发现温度计上部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____________形成的。
(4)硬纸板上留有小孔的目的是保持烧杯内外________相等。
19.学习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后,李丽同学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请你利用下面提供的实验样品,设计实验验证李丽的猜想是
否正确。
(第19题)
(1)实验中应控制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液体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和________
都相同。
(2)实验室已提供装好酒精和水的几个样品,如图1所示。
按实验要求,应选择
________两个样品进行对比研究。
(3)若一个同学选好两个液体样品后,将一个放在室内,另一个放在室外,经过
相同时间后进行对比,这样做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4)按要求正确选择样品并进行正确操作,经过相同时间后样品的情况如图2所
示。
据此,你认为李丽的猜想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四、综合运用题(20题12分,21题14分,共26分)
2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热管
如图A是青藏铁路通过“千年冻土”区的照片,照片中插在路基两旁的是一排碗口粗细的热管(还有一部分埋在路基下面),这是为了解决“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采取的其中一种方法。
热管是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如图B是管内物质物态变化的示意图)。
管内装有容易汽化的液体,上方一端处在温度较低的地方,下方一端处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当它的下方一端受热时,里面的液体会吸热而变成蒸气,蒸气跑到温度低的上方一端时放热而变成液体,液体在重力作用(或其他途径)下又回到高温的下方一端,如此循环往复,热管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
(第20题)
(1)热管里面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当热管“制冷”时,上方一端的温度________下方一端的温度,此时,热管把从
高温处吸收的__________“搬到”低温处放出。
当上方的温度和下方的温度相同时,热管__________。
(本小题三个横线内填以下其中一个数字序号:①停止“制冷”;②开始“制冷”;③热量;④温度;⑤高于;⑥低于)
21.如图是小红做“观察碘升华”实验的实验装置,她的操作是在烧杯中放少量的碘,烧杯口放一只装有冷水的烧瓶,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
(1)结合你的探究经历,描述小红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2)交流评估时,小明查阅了部分物质的熔点、沸点(见表),他发现
碘的熔点是113.6 ℃,碘的沸点是184.25 ℃,酒精灯的火焰温度
约为400 ℃,他认为小红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
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红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
论,请你针对小明的质疑,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写出实验方案并扼
要说明。
(第21题) 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凝固点)、沸点
物质水酒精煤油碘铜铁金熔点(凝固点)/℃0 -117 -30 113.6 1 083 1 535 1 064 沸点/℃100 78 150 184.25 2 562 2 750 2 856
答案
一、1.A2.C3.C4.C5.D6.A7.A
8.C9.A10.A11.C
二、12.汽化;液化点拨:高温火焰喷到池水里,池水汽化成水蒸气升腾起来,到空中遇冷液化形成巨大的白雾。
13.汽化;凝固
14.压缩体积;汽化;吸热点拨:灭火器中装有二氧化碳液体,当打开阀门,液态二氧化碳会变为气态二氧化碳,发生汽化现象,是吸热过程。
15.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会放热;内侧
16.凝华;凝固
三、17.(1)晶体;3
(2)固液共存态
(3)给烧杯上面加一个盖。
18.(1)减少热量的散失
(2)92;98
(3)水蒸气液化
(4)气压
19.(1)温度(2)甲乙
(3)不正确(4)正确
四、20.(1)汽化;液化
(2)⑥;③;①
21.解:(1)用酒精灯对烧杯直接加热过程中,在烧杯中会看到紫红色的碘蒸气。
(2)采用的方法是选用更大的烧杯装水,将碘颗粒放在烧瓶中,将烧瓶浸没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观察碘状态的变化。
烧杯中水的温度最高为100 ℃,碘达不到熔点,不会发生熔化现象,碘一直处于固态,出现的碘蒸气只能是由固态直接变成的,能更好地说明碘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