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电大专科《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机考网考题库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电大专科《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机
考网考题库及答案
2021年电大专科《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机考网考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PLC具有( )功能,能够描述继电器触点的串联、并联和串并联等各种连接。
A.逻辑运算B.按时控制C.计数控制D.A/D、D/A转换2.下面对PLC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高可靠性是PLC最特别的特点之一B.PLC执行用户程序过程中与外界隔绝,因而实时性差C.制定、安装、调试和修理工作量大D.PLC的价格非常低廉3.依据I/O点数分类,3000点的PLC属于( )。
A.大型PLC B.中型PLC C.小型PLC D.微型PLC 4.模块式PLC的( )模块是其运算控制核心。
A.电源B.导轨C.CPU D.输入模块5.PLC 工作过程中,( )是PLC将输出映像区中的内容送到寄存输出状态的输出锁存器中,再去驱动用户设备。
A.输入采样阶段B.程序执行阶段C.网络通信D.输出刷新阶段6.PLC的语句表指令中,( )定义其执行的功能,即告诉CPU该做什么。
A.标识符B.参数C.操作码D.操作数7.输入
继电器是PLC接受外部输入的开关信号的窗口,下面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
A.输入继电器有线圈和触点B.输入继电器触点可以无限制使用C.输入继电器的状态仅取决于用户程序的控制D.输入继电器只有常开触点8.指出以下正确的指令( )。
A.CTD C300,2 B.LDN MO.O C.TOF T300,6 D.NOT QO.0 9.S7-200的CPU22X系列的PLC有三种类型的按时器,其中( )可用于累计许多时间间隔。
A.接通延时按时器(TON) B.断开延时按时器(TOF) C.坚持型接通延时按时器(TONR) 10.假设加计数器的计数复位输入电路(R)____,计数器被复位,复位后其常开触点____,常闭触点____,当前值为O。
( ) A.断开接通断开B.接通断开接通C.接通断开断开D.接通接通断开1.下面哪个不是PLC常用的分类方式?( ) A. I/O点数B.结构形式C.PLC的功能D.PLC的体积2.( )是安装PLC各类模板的机架,可依据实际需要选择。
A. CPU B.导轨C.电源D.输入模块3.一般PLC 均配置I/O电平转换,( )是用来将输入端不同电压或电流信号转换成微处理器所能接收的低电平信号。
A.输入电压转换B.输出电平转换C.电源D.电气隔离4.PLC工作过程中,( )是按照顺序将所有信号读人到寄
存输入状态的输入映像区中存储。
A.输入采样阶段B.程序执行阶段C.网络通信。
D.输出刷新阶段5.把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和( )系统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可形成一种新型的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
A.继电器控制B.集散控制C.工业计算机控制D.嵌入式6.输入继电器是S7-200 PLC接受外部输入的开关信号的窗口,下面对其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输入继电器的文字符号是I B.输入继电器的触点可以无限制使用C.输入继电器的状态仅取决于用户程序的控制D.输入继电器没有线圈但有触点1.PLC具有( )功能,能够描述继电器触点的串联、并联和串并联等各种连接。
A.逻辑运算B.按时控制C.计数控制D.A/D、D/A转换2.以下对PLC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高可靠性是PLC最特别的特点之一B.相关于传统电气控制线路,PLC控制系统便于改善和修正C.相关于传统电气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体积小、质量轻、功耗低D.PLC的价格非常低廉3.PLC工作过程中,( )是PLC将输出映像区中的内容送到寄存输出状态的输出锁存器中,再去驱动用户设备。
A.输入采样阶段B.程序执行阶段C.网络通信D.输出刷新阶段4.S7-200 PLC按时器指令中,T36的按时精度为0.Ols,如果设定值为100,则其按时时间为( )。
A.0.OOOls B.0.Ols C.0. Is D.Is 5.PLC 的计数器是〔九毒,簿A.硬件实现的计数继电器B.-种输入模块C.-种按时时钟继电器D.软件实现的计数单元6.假设加计数器的计数输入电路(CU)由断开变为接通,同时复位输入电路(R).计数器的当前值加1。
当前值大于等于设定值(PV)时,其常开触点____,常闭触点____。
( ) A.断开接通断开B.断开断开接通C.接通断开断开D.接通接通断开7.S7-200的CPU22X系列的PLC有三种类型的按时器,其中( )可用于累计许多时间间隔。
A.通电延时按时器(TON) B.断电延时按时器(TOF) C.坚持型通电延时按时器(TONR) 8.指出以下正确的指令。
( ) A.CTD C300,2 B.LDN MO.O C.TOF T300,6 D.NOT oo.o 9. ORN指令的作用是( )。
A.用于单个常开触点与母线连接B.用于单个常闭触点与上面的触点并联连接C.用于单个常闭触点与前面的触点串联连接D.用于单个常开触点与上面的触点并联连接10.对以下程序段分析正确的是( )。
A.如果MO.1的状态设置为“O〞,MO.O的状态恒为“1〞B.如果MO.1的状态设置为“1〞,MO.0的状态恒为“1〞C.MO.O的状态恒为“0〞D.MO.O的状态恒为“1〞1.依据I/O点数分类,500点的PLC属于( )。
A.大型PLC B.中型PLC C.小型PLC D.微型PLC 2.PLC工作过程中,( )是按照顺序对程序进行扫描,并从输入映像区和输出映像区中获得所需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再将程序执行的结果写入寄存执行结果的输出映像区中保存。
A.输入采样阶段B。
程序执行阶段C.网络通信D.输出刷新阶段3.输入继电器是PLC接受外部输入的开关信号的窗口,下面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
A.输入继电器有线圈和触点B.输入继电器触点可以无限制使用C.输入继电器的状态仅取决于用户程序的控制D.输入继电器只有常开触点4.以下哪项不是S7-200PLC按时器的按时精度?( ) A.Is B.0.Is C.0. Ols D.0.OOls 5.S7-200有三种一般计数器,其中( )具有加计数和减计数两个输入端,通过获取对应计数输入信号的上升沿,进行加法、减法计数。
A.加计数器(CTU) B.减计数器(CTD) C.可逆计数器(CTUD) 二、判断题11.PLC具有模数转换和数模转换功能,完成对模拟量的控制与调节。
(√ ) 12. PLC配置有较强的监控功能,能记忆某些异常状况,或当发生异常状况时自动中止运行。
(√) 13. -般PLC均配置I/O 电平转换,输入电平转换是用来将微处理器控制的低电平信号转换为控制设备所需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 ) 14. PLC按顺序对程序扫描,即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扫描每条指令,最后将程序执行的结果写入寄存执行结果的输出映像区中保存。
(√ ) 15.集散控制系统由单回路仪表控制
系统发展起来,主要侧重于开关量顺序控制方面。
(×) 16.PLC的扫描周期仅取决于CPU模板的运算速度。
( ×) 17.S7-200PLC属于大型高档PLC。
(× ) 18. PLC程序的梯形图语言相比其它几种编程语言,形象直观,程序的输入和修改方便,功能最强。
(× ) 19. PLC的加计数器是通过获取计数输入信号的上升沿进行加法计数的计数方法。
(√) 20. PROFIBUS-DP是一种为速度而优化的协议,它是为了在PLC〔DP主站〕和分布式I/O (DP从站)之间的通信而特别制定的。
(√ ) 11.PLC具有模数转换和数模转换功能,完成对模拟量的控制与调节。
(√ ) 12. PLC 系统的控制功能必须通过修改控制器件和接线来实现。
(× ) 13.输入输出模板既可以与CPU模板放置在一起,又可远程安装。
(√ ) 14. PLC 按顺序对程序扫描,即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扫描每条指令,最后将程序执行的结果写入寄存执行结果的输出映像区中保存。
(√) 15.集散控制系统由单回路仪表控制系统发展起来,主要侧重于回路调节功能。
(√) 16. PLC的扫描周期仅取决于CPU模板的运算速度。
(× ) 17. PLC程序由操作系统和用户程序两部分组成,其中用户程序由PLC的生产厂家提供,操作系统需要用户为完成特定控制任务自行编写。
(× ) 18.指令表是指由指令来构成能完成控制任务的指令组合。
(√ ) 19. S7提供各种不同的组织块,这些组织块分有优先级,同意较低优先级的组织块中断较高优先级的组织块。
(× ) 20.全局数据(GD)通信方式以MPI分支网为基础,是为循环的传送大量数据而制定的。
(× ) 11.PLC的输入和输出量有开关量和模拟量两种。
开关
量I/O用最大I/O通道数表示,模拟量I/O用最大I/O点数表示。
(× ) 12. PLC配置有较强的监控功能,能记忆某些异常状况,或当发生异常状况时自动中止运行。
(√) 13. PLC的扫描周期因程序的长度不同而不同。
(√ ) 14. PLC程序的梯形图和功能块图都可以转换为语句表。
(√ ) 15. -般PLC均配置UO电平转换,输出电平转换是用来将微处理器控制的低电平信号转换为控制设备所需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 16.电气隔离是在微处理器与UO回路之间采纳的防干扰措施。
(√ ) 17.集散控制系统由单回路仪表控制系统发展起来,主要侧重于回路调节功能。
(√ ) 18.全局数据(GD)通信方式以MPI分支网为基础,是为循环的传送少量数据而制定的。
(√) 19. S7提供各种不同的组织块,这些组织块分有优先级,同意较低优先级的组织块中断较高优先级的组织块。
(× ) 20. PROFIBUS-DP是一种为速度而优化的协议,它是为了在PLC(DP主站)和分布式1/O(DP从站)之间的通信而特别制定的。
(√) 1.PLC具有模数转换和数模转换功能,用来对逻辑量进行控制与调节。
(× ) 2.输入输出模板必须与CPU模板放置在一起。
( × ) 3.一般PLC均配置I/O电平转换,输入电压转换是用来将输入端不同电压或电流信号转换成微处理器所能接收的低电平信号。
(√) 4.集散控制系统由单回路仪表控制系统发展起来,主要侧重于回路调节功能。
(√ ) 5.工控机应用系统一定比PLC应用系统可靠性高。
(× ) 6.PLC的扫描周期仅取决于CPU模板的运算速度。
(× ) 7.对应的梯形图、指令表和逻辑功能块三种编程语言,它们的表达形式不同,表示的内容也不同。
(× ) 8.S7提供各种不同的组织块,这些组织块分有优先级,同意较高优先级的组织块中断较低优先级的组织块。
(√) 9.全局数据(GD)通信方式以MPI分支网为基础,是为循环的传送大量数据而制定的。
(× ) 10.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中,主站之间的通信方式为令牌方式,主站与从站之间为主从方式,以及这两种方式的混合。
(√ ) 1.输入输出模板既可以与CPU模板放置在一起,又可远程安装。
(√ ) 2.-般PLC均配置I/O电平转换,输入电平转换是用来将微处理器控制的低电平信号转换为控制设备所需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 ) 3.PLC按顺序对程序扫描,即从下到上,从右到左的扫描每条指令,最后将程序执行的结果写入寄存执行结果的输出映像区中保存。
(× ) 4.把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和集散控制(DCS)系统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可形成一种新型的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
(√) 5.PLC在一个工作周期中,输入采样和输出刷新的时间一般为秒级。
(× ) 6.PLC的扫描周期因程序的长度不同而不同。
(√) 7.可编程序控制器程序的梯形图和功能块图之间是一一对应。
(× ) 8.在S7-300中,按时器区为512Byte,最多同意使用512个按时器。
(× ) 9.S7提供各种不同的组织块,这些组织块分有优先级,同意较高优先级的组织块中断较低优先级的组织块。
(√) 10.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中,主站之间的通信方式为令牌方式,主站与从站之间为主从方式,以及这两种方式的混合。
(√ ) 1.在可编程序控制器中,节点在程序中可不受限制地使用。
(√ ) 2.输入输出模板必须与CPU模板放置在一起。
(× ) 3.一般PLC均配置I/O电平转换,输入电压转换是用来将输入端不同电压或电流信号转换成微处理器所能接收的低电平信号。
(√ ) 4.电气隔离是在微处理器与I/O回路之间采纳的防干扰措施。
(√ ) 5.传统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必须通过修改控制器件和接线来实现。
(√ ) 6.工控机应用系统比PLC应用系统可靠性较高。
(× ) 7.PLC的扫描周期仅取决于程序的长度。
(× ) 8.可编程序控制器程序的语句表一定可以转换为梯形图和功能块图。
(× ) 9.在S7-300中,按时器区为512Byte,最多同意使用256个按时器。
(√ ) 10.全局数据(GD)通信方式以MPI分支网为基础,是为循环的传送少量数据而制定的。
(√ ) 1.PLC具有模数转换和数模转换功能,完成对模拟量的控制与调节。
(√) 2.PLC配置有较强的监控功能,能记忆某些异常状况,或当发生异常状况时自动中止运行。
(× ) 3.可编程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必须通过修改控制器件和接线来实现。
(√ ) 4.一般PLC均配置I/O电平转换,输出电压转换是用来将输入端不同电压或电流信号转换成微处理器所能接收的低电平信号。
(× ) 5.集散控制系统由单回路仪表控制系统发展起来,主要侧重于回路调节功能。
(√) 6.PLC按顺序对程序扫描,即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扫描每条指令,最后将程序执行的结果写入寄存执行结果的输出映像区中保存。
(√) 7.对应的梯形图、指令表和逻辑功能块三种编程语
言,它们的表达形式不同,表示的内容也不同。
(×) 8.S7提供各种不同的组织块,这些组织块分有优先级,同意较低优先级的组织块中断较高优先级的组织块。
(×) 9.工业以太网(Industrial Ethernet)的每个PLC 上都装有一个以太网模板CP,他们的作用是进行PLC之间的通信。
(√ ) 10.全局数据(GD)通信方式以MPI分支网为基础,是为循环的传送大量数据而制定的。
(× ) 1.PLC具有模数转换和数模转换功能,仅能完成对逻辑量的控制与调节。
(× ) 2.PLC配置有较强的监控功能,能记忆某些异常状况,或当发生异常状况时自动中止运行。
(√ ) 3.传统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必须通过修改控制器件和接线来实现。
(√ ) 4.-般PLC均配置I/O电平转换,输出电压转换是用来将输入端不同电压或电流信号转换成微处理器所能接收的低电平信号。
(× ) 5.把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和集散控制( DCS)系统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可形成一种新型的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
(√ ) 6.PLC的扫描周期仅取决于CPU模板的运算速度。
(× ) 7.可编程序控制器程序的梯形图语言相比其它几种编程语言,形象直观,程序的输入和修改方便,功能最强。
(× ) 8.在S7-300中,按时器区为512Byte,最多同意使用256个按时器。
(√) 9.S7提供各种不同的组织块,这些组织块分有优先级,同意较低优先级的组织块中断较高优先级的组织块。
(× ) 10.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中,主站之间的通信方式为令牌方式,主站与从站之间为主从方式,以及这两种方式的混合。
( √) 1.PLC的输入和输出量有开关量和模拟量两种。
开关量I/O 用最大I/O点数表示,模拟量I/O点数用最大I/O通道数表示。
(√ ) 2.可编程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必须通过修改控制器件和接线来实现。
(× ) 3.-般PLC均配置I/O电平转换,输入电平转换是用来将微处理器控制的低电平信号转换为控制设备所需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 ) 4.PLC按顺序对程序扫描,即从下到上,从右到左的扫描每条指令,最后将程序执行的结果写入寄存执行结果的输出映像区中保存。
(× ) 5.通常,工控机应用系统比PLC应用系统的可靠性高。
(× ) 6.PLC的扫描周期因程序的长度不同而不同。
(√ ) 7.可编程序控制器程序的梯形图和功能块图都可以转换为语句表。
(√ ) 8.在S7-300中,按时器区为512Byte,最多同意使用512个按时器。
(×) 9.S7提供各种不同的组织块,这些组织块分有优先级,同意较高优先级的组织块中断较低优先级的组织块。
(√) 10.全局数据(GD)通信方式以MPI分支网为基础,是为循环的
传送少量数据而制定的。
( √ ) 1.PLC配置有较强的监控功能,能记忆某些异常状况,或当发生异常状况时自动中止运行。
(√) 2.可编程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必须通过修改控制器件和接线来实现。
(×) 3.输入输出模板必须与CPU模板放置在一起。
(×) 4.一般PLC 均配置I/O电平转换,输入电压转换是用来将输入端不同电压或电流信号转换成微处理器所能接收的低电平信号。
(√) 5.在可编程序控制器中,节点在程序中可不受限制地使用。
(√) 6.PLC按顺序对程序扫描,即从下到上,从右到左的扫描每条指令,最后将程序执行的结果写入寄存执行结果的输出映像区中保存。
(×) 7.PLC在一个工作周期中,输入采样和输出刷新的时间一般为秒级。
(×) 8.对应的梯形图、指令表和逻辑功能块三种编程语言,它们的表达形式不同,表示的内容也不同。
(×) 9.工业以太网(Industrial Ethernet)的每个PLC上都装有一个以太网模板CP,它们的作用是进行PLC之间的通信。
(√) 10.全局数据(GD)通信方式以MPI分支网为基础,是为循环的传送少量数据而制定的。
(√) 1.PLC具有模数转换和数模转换功能,可以对模拟量进行控制与调节。
(√ ) 2.在可编程序控制器中,节点在程序中可不受限制地使用。
(√) 3.-般PLC均配置I/O电平转换,输入电平转换是用来将微处理器控制的低电平信号转换为控制设备所需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 4.输入输出模板必须与CPU模板放置在一起。
(×)) 5.PLC按顺序对程序扫描,即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扫描每条指令,最后将程序执行的结果写入寄存执行结果的输出映像区中保存。
(√ ) 6.集散控制系统由单回路仪表控制系统发展起来,主要侧重于开关量顺序控制方面。
(×) ) 7.PLC的扫描周期仅取决于程序的长度。
(×) ) 8.可编程序控制器程序的语句表一定可以转换为梯形图和功能块图。
(×) ) 9.S7提供各种不同的组织块,这些组织块分有优先级,同意较高优先级的组织块中断较低优先级的组织块。
(√ ) 10. PROFIBUS-DP是一种为速度而优化的协议,它是为了在PLC(DP主站)和分布式I/O(DP从站)之间的通信而特别制定的。
(√) 1.PLC具有模数转换和数模转换功能,完成对模拟量的控制与调节。
(√ ) 2.在可编程序控制器中,节点在程序中可不受限制地使用。
(√ ) 3.可编程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必须通过修改控制器件和接线来实现。
(× ) 4.输入输出模板既可以与CPU模板放置在一起,又可远程安装。
(√) 5.PLC按顺序对程序扫描,即从下到上,从右到左的扫描每条指令,最后将程序执行的结果写入寄存执行结果的输出映像区中保存。
(× ) 6.PLC 的扫描周期仅取决于程序的长度。
(× ) 7.可编程序控斜器程序的梯形图语言相比其它几种编程语言,形象直观,程序的输入和修改方便,功能最强。
(× ) 8.工控机应用系统比PLC应用系统可靠性差。
(√ ) 9.S7提供各种不同的组织块,这些组织块分有优先级,同意较高优先级的组织块中断较低优先级的组织块。
( √) 10.全局数据(GD)通信方式以MPl分支网为基础,是为循环的传送大量数据而制定的。
(× ) 1.在可编程序控制器中,节点在程序中可不受限制地使用。
(√ ) 2.PLC的输入和输出量有开
关量和模拟量两种。
开关量I/O用最大I/O点数表示,模拟量I/O点数用最大I/O通道数表示。
(、√ ) 3.可编程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必须通过修改控制器件和接线来实现。
(× ) 4.PLC的扫描周期仅取决于CPU模板的运算速度。
( × ) 5.在S7—300中,按时器区为512Byte,最多同意使用512个按时器。
(× ) 6.S7提供各种不同的组织块,这些组织块分有优先级,同意较低优先级的组织块中断较高优先级的组织块。
(× ) 7.集散控制系统由单回路仪表控制系统发展起来,主要侧重于回路调节功能。
(√ ) 8.工控机应用系统比PLC应用系统可靠性较高。
( × ) 9.电气隔离是在微处理器与I/O回路之间采纳的防干扰措施。
(√ ) 10.PROFIBUS—DP是一种为速度而优化的协议,它是为了在PLC(DP 主站)和分布式I/O(DP从站)之间的通信而特别制定的。
(√ ) 1、PLC具有模数转换和数模转换功能,完成对逻辑量的控制与调节。
(× ) 2、PLC 的扫描周期仅取决于CPU模板的运算速度。
(× ) 3、可编程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必须通过修改控制器件和接线来实现。
(× ) 4、在S7-300中,按时器区为512Byte,最多同意使用256个按时器。
(√ ) 5、可编程序控制器程序的语句表一定可以转换为梯形图和功能块图。
(× ) 6、工业以太网〔Industrial Ethernet〕的每个PLC上都装有一个以太网模板CP,他们的作用是进行PLC之间的通信。
(√ ) 7、在PLC的梯形图中线圈不能直接与左母线相连。
(√ ) 8、可编程序控制器程序的梯形图语言相比其它几种编程语言,形象直观,程序的输入和修改方便,功能最强。
(× ) 9、S7提供各种不同
的组织块,这些组织块分有优先级,同意较低优先级的组织块中断较高优先级的组织块。
(√ ) 10、在可编程序控制器中,节点在程序中可不受限制地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