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人生寓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愁善感 禀告 天灾人祸 虎口 流落 异国他乡 身世 正色
生词1:审美 尤 金窖 心旷神怡 抢劫 撤销 奴隶 行乞 拐杖
生词2独具 慧心 皎洁 不愧 行家 各具风韵 归属 举世无双 闲适
一扫而光 心痛如割 险象环生
得失之患 泯 拜见 落难 多愁善 感 禀告 天灾人祸 虎口 流落 异 国他乡 身世 正色
4、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以叙事为主。 而《白兔和月亮》在叙事的基础上,都有 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且多议论;《落难的 王子》则侧重叙事。
总结
两则寓言,一则写好事变成 了坏事;一则写坏事变成了好 事。人生道路上,大大小小的 好事、坏事是经常遇到的,怎 样对待好事,怎样对待坏事, 两则寓言很有启发性。
损害,否则就紧张不安心痛如割。之所以这样是因
为她对月亮抱着功利的态度,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 感。
2、白兔为什么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 定”? • 白兔悟出一个道理,拥有巨大的财富并非好事, 反而使她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令她紧张不安,失 去了生活的乐趣。
3、从这个寓言故事中我们怎样的寓理? 寓意:拥有巨大的财富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
《落难的王子》的寓意是:厄运能 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验与反思
1、你是否有过患得患失的现象?原 因是什么? 2、我们应从白兔身上学到什么?
体验与反思
3、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 此我们应怎样面对?
4、实际上人的一生挺平淡的,大喜大悲的事 毕竟不多。我们应当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 养自己的意志品质?
读一读,写一写 (加红色的字容易写错)
慧心 闲适( shì) 嬉戏( xī ) 风韵
( yù) n 慷慨 (
) kāngkǎi
撤销( chè xiāo) 禀告( bǐng )
厄运( è ) 折磨 行乞( qǐ )
正色 落难 归属 流落
•无忧无虑 心旷神怡( y)í阴晴圆缺举 世无双 心痛如割 险象迭( d)ié生 得失之患 多愁善感 天灾人祸
语言欣赏
1、“她爱大自然的美,尤爱皎洁的月色。” 一句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起什么作用? 此句运用了递进关系的句式,不仅具体表明白 兔“独具审美的智慧”,更表明白兔爱月亮。
2、“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 地赏月。”一句在语言上精美,表现在何处? 精美处有二。一是用对称的句式,使语言显现整 齐匀称之美,又有节奏和谐之美;二是生动形象 地展示出此时白兔轻松自由、不受功利驱使的心 态美,蕴含着作者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
得失之患:生怕丢失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落难: 遭遇灾难,陷入困境。
白兔和月亮
内容研讨
1、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 有这种变化?
白兔在拥有月亮以前,对月亮抱着发现美、欣赏
美的审美态度,是心旷神怡地赏月,所以她的心情
是闲适的;在拥有月亮之后,在她的眼里,月亮是
她的私有财产,她必须占有它,不让它遭到侵犯和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主角”更多是人格化了的动 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或现象。
4.常用手法为: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
寓言故事的五个特点: 1.故事生动形象。 2.具有特别的意义。 3.通俗易懂,用通俗易懂 4.便于留传,即易于口口相传。 5.大多用动物当喻体。
•突如其来 异国他乡
解释词语
嬉戏:游戏、玩耍。 慧心:原佛语,指能领悟真理的心。今泛指智慧。
撤销:取消。 禀告:旧时称向上级或长辈告诉事情。 行乞:向人乞讨。 正色:用严肃或严厉的神色。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举世无双:全世界没有第二个。 险象迭生:危险的现象一次又一次地产生。 突如其来:事情来得突然,出人意料。 风韵: 优美的姿态神情。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比喻性的 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 在彼,给人以启示。它一般比较短小, 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 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西方文学作品中 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 等。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在 《庄子》、《韩非子》里都有保留。
两则寓言的寓意
• 若认为只有落难才能战胜脆弱,别无他法, 这样的“规律”不能成立。
• 但落难和厄运确实能使人战胜脆弱,变得 坚强。
• 但落难和厄运不一定使所有的人都变得坚 强,也有被厄运压跨的。
关键是要培养坚韧的意志,必须自觉地寻找 艰苦,在艰苦的条件下刻苦地磨练。
“先生,请别说这话。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 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 至于死,就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既然很“容易”,王子为什么没有去死?
2、在情节上,都表现了大起大落,而《白兔 和月亮》写“好事”可以变坏事;《落难的王子》 写“坏事”可以变好事。(这里“好”与“坏” 都是相对的,决定于当事人的思想观念。)
3、在表现手法上,都采用了寓言故事的 形式。
而寓言的特征就是用比喻,以小见大地说 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月亮》的 寓言成分更浓些,而《落难的王子》写得 更像是事实。
2、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 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必然”的说法过于武断,因而不正确。 但寓言中的主人公是白兔,得到的是月亮 这样的珍奇异宝,因此很难不产生得失之 患。如果白兔得到的是一把青草,就不会 有这样的“得失之患” .
会不会产生得失之患应该从两方面分 析,一是得到的财富是否巨大,二是自己 是否有能力保护它。通常情况下,我们面 对突如其来的巨大财富,是很难不产生得 失之患的。
我们的主人公白兔慧心未泯,悟到拥有月亮 并非好事,所以放弃了所有权。而人类则相反, 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未来如何都不肯放弃即得 利益,贪得无厌,如一些贪官,接收别人的巨额 贿赂,心惊胆战,惶惶不可终日,最后被举报, 获得判刑坐牢的下场。可见,这话对人类有讽刺 意味--无情的批判;对白兔的肯定。
• 不可删除。这样写是强调人类慧心已泯—— 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 既得利益。这话对人类有讽刺意味。
2、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后来 为什么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
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历尽苦难的磨练,性
格逐渐坚强了起来,所以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
3、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是:不配拥有而拥 有,就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 如果某种拥有带来的是无穷的得失之患, 使人紧张不安,那还不如没有。
3、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质疑探究
1、文章用第几人称写?“我”在情节 发展中起到什么作用?
用第一人称“我”,塑造一个与落难王 子同时代的人,亲眼见过王子并有一段对 话,让人觉得似乎不是编造的而是亲身见 闻。增加故事真实的可信度。
2、“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在我的头上, 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反复出现过三 次,都是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2. 乌云蔽月 ,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 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 ,仿佛遭 了抢劫。
3. 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 倒 险象迭生 ,勾起了无穷的 得失之患。
4. 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 未泯,
P113页码 练习四.回答下面的问题
1.白兔为什么请求诸神之王撤 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白兔从她前后不同的情感体验中悟出一 个道理,拥有巨大的财富并非好事, 反而使她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令她紧 张不安,失去了生活的乐趣,所以她请 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放弃对月亮的所有权。
有一天,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 上,而我的耳边也响起了那熟悉 的叹息:“天哪,太可怕了……” 故事似乎没写完, 请你补充完整。
想象你遭遇厄运后会怎样面对?
寓言的特点:
1.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凝练,结构简单却 极富表现力。
2.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 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 喻大。《鹬蚌(yù bàng)相争》、《东郭先生和 狼》等都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寓言名篇。
小结
白 兔
得月前:
无忧无虑地嬉戏, 心旷神怡地赏月。
拥有巨 大的利 益会勾

月 得月后: 闲适心情一扫光,紧张

不安,有得失之患。
起得失 之患。
(寓意留
最后慧心未泯:请求诸神之王“撤
给读者体 会)
销那个慷慨的决
定”。
(只叙述故事)
质疑探究
1、文中提到“人类”,含有什么意味? “和人类不同的是” 可以删除吗?为什么?
填空1:
1.有一只白兔独具审美的
慧心 。
2.她爱大自然的美,尤爱 皎洁 的月色。
3.或是 无忧无虑 地嬉戏,或是_心_旷神_怡_ 地赏月。
4.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 风韵 。
5.从前的闲适心情 一扫而光 了。
6.脑中只 绷 着一个念头:“这是我的 月亮!”
填空2:
1. 她牢牢 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 着自己的 金窖。
《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是,拥有 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 患。
《落难的王子》的寓意是,厄运 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生字生词1 生字: 审尤窖怡劫销隶乞杖
生词1: 审美 尤 金窖 心旷神怡 抢劫 撤销 奴隶 行乞 拐杖
生词2
独具 慧心 皎洁 不愧 行家 各具风韵 归属 举世无双 闲适 一扫而光 心痛如割 险象环生 得失之患 泯 拜见 落难
周国平
作者介绍
• 1945年7月生于上海。 • 1962—1968年就读于北京大学
哲学系; • 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
学系,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 • 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
学研究所工作至今。
主要著作:《苏联当代哲学》、《人与永恒》、 《只有一个人生》、《今天我活着》、《爱与 孤 独》。译著有:《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偶 像的黄昏》、《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等。
落难的王子
整体感知
1、王子是怎样落难的?
身份: 王子——奴隶——乞丐 遭遇:父王被杀,母后受辱自尽,自己被敌
人掳去当了奴隶,受尽非人的折磨。 逃出虎口时成了残废,流落异国他乡, 靠行乞度日。
2、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王子落难前生性多愁善感,遭遇厄 运后历尽苦难的磨练,性格坚强起 来了,所以能够顽强的面对厄运。
• 死了,国仇、家仇谁来报? • 死了,国家、百姓谁来拯救? • 死了,妻子、儿女谁来抚养? • 死了,给后世留下没出息的名声。 • ……
不怕死的,不一定是英雄;不怕“活” 的,可能是英雄。
比较阅读
要求:与《白兔和月亮》从主题、情节、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上作比较)
1、在主题上,两篇都是写人生态度的,但角度 不同。《白兔和月亮》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 《落难的王子》写人在受难后的状态。
“天哪,太可怕了……”反复三遍,第一次 出自王子之口,第二次出自“我”之口,第三 次是在“我”耳边响起,重复半载,略去半载。 这样的构思,耐人寻味。厄运一旦落到自已头 上怎么办,有王子的经历在前,这样的故事又 好像在不断重复,对人很有启发。
3、落难之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规 律吗?要战胜脆弱,关键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