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紫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通市紫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8.8
丞丞丞丞丞丞丞丞丞丞丞丞丞丞丞丞丞丞丞丞丞丞丞丞丞丞
紫菜是海藻中⼀个重要的经济栽培品种,尤其是条斑紫菜因其具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便于携带等优点⽽备受欢迎,较⾼的经济价值使其成为⽔产养殖出⼝创汇的重要产品。
19世纪70年代,原⽔产部黄海⽔产研究所在启东吕四开展了条斑紫菜产业化栽培试验并取得成功,经过40多年的发展,南通市紫菜产业从业⼈员近3万⼈、海上栽培⾯积24.78万亩、⼀次加⼯紫菜75万箱、年产值近13亿元,已成为海⽔养殖的⽀柱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吸纳就业、捕捞渔民转产、渔农民增收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
⼀、南通市紫菜产业的基本情况1.育苗
全市条斑紫菜育苗⾯积29.61万⽶2,坛紫菜育苗⾯积2.3万⽶2。
条斑紫菜育苗⽅式为丝状体培育与壳孢⼦采苗,育苗基质多为⽂蛤壳和扇贝壳,近年来有部分企业采⽤河蚌壳。
从育苗效果来看⽂蛤壳和扇贝壳相对较好,河蚌壳育苗效果不稳定,但具有易于清洗的特点。
规模化的育苗企业基本采⽤机械化冲⽔,少数规模较⼩的育苗企业采⽤⼈⼯冲⽔。
2.栽培
全市紫菜海上栽培⾯积24.78万亩,其中条斑紫菜21.26万亩、坛紫菜3.52万亩。
栽培⽅式主要为半浮动筏式,近年少数企业进⾏⽀柱式栽培试验。
3.加⼯
全市共有紫菜⼀次加⼯机组335台,其中条斑紫菜285台、坛紫菜50台。
全市共有条斑紫菜⼆次加⼯机组90台。
4.产值
正常年份,全市紫菜产业年产值近13亿元。
海安县⼀次⼲紫菜年产能⼒20万箱,⼆次加⼯紫菜年产能⼒200万箱;紫菜总产量6.3亿张,实际利润6000万元以上。
如东县⼀次⼲紫菜年⽣产能⼒45万箱,产值6亿元,2014年获“中国条斑紫菜第⼀县”称号、“如东条斑紫菜”获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由于受条斑紫菜减产绝收的影
响,启东市2016⾄2017年度仅加⼯坛紫菜,年加
⼯原藻500吨,产值3400万元。
海门市仅有2家紫菜加⼯企业,华莹海苔⾷品有限公司拥有⼀次加⼯机组1台,正常年份加⼯紫菜3000箱;永井⾷品有限公司拥有⼆次加⼯机组3台,年加⼯紫菜4万箱,产值1亿元。
5.从业⼈员
全市紫菜产业从业⼈员近3万⼈,海上养殖⼈员2.35万⼈。
除少数技术和管理⼈员外,紫菜从业⼈员年龄多在50~60岁,从业⼈员⽼年化问题⼗分突出。
海上养殖⼈员中,男性占60%,70%的⼈员为短期⼯,⽉平均⼯资6000元。
紫菜加⼯从业⼈员中80%为⼥性,⽉平均⼯资4000元。
⼆、紫菜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6年以来,由于受海况、⽓候条件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全市条斑紫菜全⾯减产甚⾄绝收,整体减收率达80%,⼤部分企业亏损。
同时,随着栽培加⼯成本持续不断上涨、栽培环境风险加⼤、⽇韩紫菜严重挤压等多⽅⾯因素的影响,条斑紫菜产业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主要存在以下四个⽅⾯的问题。
1.栽培加⼯成本持续上涨
紫菜海上栽培作业风险⼤、异常⾟苦,招收劳动⼒难、⽤⼯难推动⽤⼯贵。
由于从事紫菜养殖劳动强度⼤,近年来从业⼈员的⼯资普遍上涨到7万元/年。
其次是海域招投标拉升栽培成本,现有的紫菜育苗、栽培、加⼯基地,因服从沿海开发⽽被挤占,栽培海域本来就紧张,再加上采⽤招拍挂⽅式对栽培⽤海域确权,紫菜栽培⽤海成本逐年上涨。
如东县滩涂租赁费由10年前的20~30元/亩,上涨⾄800~1000元/亩。
2.养殖品种种质严重退化
紫菜属雌雄同体,养殖过程中⼀直采⽤⾃繁⾃养的⽣产⽅式,这⼀⽅式虽然简单易⾏,但也加⼤了种内⾃交的可能性。
长时间的⾃交造成品种退化,导致抗病、抗逆能⼒下降。
紫菜病害的发⽣与⽓候、海区环境异常等因素固然有关系,但紫菜种质退化引起的抵抗⼒下降是根本原因。
受利益驱使,近年养殖⾯积急剧扩张,凡是能养
南通市紫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基⾦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资助(CARS-5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