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循环语句讲课PPT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nd Sub
第22页/共28页
交流评价 第23页/共28页
总结知识内容 归纳过程难题 布置课后作业
第24页/共28页
课堂小结
教学总结
本节课学生在一个任务驱动、探究思考、循序渐进的学习 过程中,理解了循环结构的思想,学会了用For语句编程实 现循环结构的方法,体验到循环结构解决问题的优势,提 高了利用程序让计算机自动化解决问题的兴趣。在交流和 展示过程中,学生们也迸发出各种创新思维的火花。
第25页/共28页
板书设计
For循环语句
一、循环结构概念 一定条件、多次重复、一组语句
二、For语句语法规则 For <循环变量>=<初值> to <终值>( step <步长 >) <语句块> Next <循环变量>
第26页/共28页
第27页/共28页
过程 a=1+1 a=2+1
a的值 2 3
3
3
a=a+1
a=3+1
4
…… 10
…… 10
a=a+1 a=a+1
…… a=10+1
…… 11
11〉10 成立,结
束循环
第18页/共28页
求 1 2 3 4 9 10
的和
一题多解,发散思维
解法2:
解法1:
N=0
N=0 For i=1 to 10
For i=1 to 10 If i mod 2=0 then N=N-i
课堂任务的设计、实施策略
基础任务
屏幕输出5个 “1” 学法:仿照、 修改现成的程 序,在实践中 认识For语句语 法规则
提高任务
计算表达式值 学法:完善“半 成品”任务, 掌握编写、运 行、调试循环 结构程序的方 法
拓展任务
植树问题 学法:联系实 际分析问题, 构建数学模型 ,编写适当的 循环结构程序 。
print 1; Next i
第14页/共28页
控制循环 的次数
重复执行 的内容
一、循环结构的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多次重复执行一组语句的 结构。
假
条件
真
循环体 (需要多次重复执
行的语句)
第15页/共28页
For i二=初、值Ftoo终r循值环(st语ep 步法长规值则) :
循环体 Next i
第16页/共28页
情景引入 第13页/共28页
基础任务
任务一 :
在窗体上,输出5个1
❖ 尝试1:修改程序,在窗体上输出10个1
❖ 尝试2:修改程序,在窗体上输出10个”你好”
顺序结构 :
print 1; print 1; print 1; print 1; print 1;
循环结构:
N=0 For i=1 to 10
for循环语句讲课
《For循环语句》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分析 教学策略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总结
第1页/共28页
1、本课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广东教育出版社的信息技术教材
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
章节:2.4.1《For循环语句》
第2页/共28页
2、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1)理解循环结构 的思想,学会使用 程序设计语言实现 循环控制结构
2)初步掌握调试 、运行循环结构 程序的方法
第3页/共28页
3、本节主要内容介绍
循环结构的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多次重复执行一组语句的结构。
For循环语句语法格式:
For <循环变量>=<初值> to <终值>( step <步 长>) <语句块>
else
N=N+((-1)^(i+1)*i)
N=N+i
Next i
End if Next i第1 Nhomakorabea页/共28页
任务2:
提高任务
第20页/共28页
拓展任务
2009年3月12日——我国第30个植树节
假设从今年开始,高一年级的 每位同学(共600人),都能种植 一棵树,以后的每一年,每个人 都比前一年再多种一棵树,那么, 20年后,可以种植多少棵树?
关于循环次数控制的探究实验方案:
修改初值、终值、步长值,循环体不变 1)For i=1 to 10 2)For i=2 to 11 3)For i=2 to 20 step 2 4)For i=10 to 1 step -1
第17页/共28页
累加计数的过程
次数 a的值
1
1
2
2
执行语句 a=a+1 a=a+1
课堂教学
知识与技能目标
信息素养
过程和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主要教学方法:情境教学、讲授法、演示 法、任务驱动,游戏教学法等
主要学习方法:小组协作学习、自主学习 等
第8页/共28页
讲授新知
教学策略
自主探究
小组协作
情景引入
任务引领
交流评价
想 一 想
观察
练 一 练
探究 合作
第9页/共28页
总结拓展 议 一 议
第6页/共28页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⑴For语句编写程序实现循环结构的过程。 ⑵设置初值、终值、步长值控制循环次数。 ⑶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编写循环体的代码。 教学难点: ⑴理解累加器原理。 ⑵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编写循环体的代返回码。
第7页/共28页
信息意识 信息技能 文化素养
教学策略
(2)在编程实践中,进一步掌握调试、运行程序的方法。
(3)针对循环结构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进行有效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小组合作、探讨交流过程中,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创新思维与进取精 神。
(2)联系实际应用“植树问题”,渗透“持之以恒,积少成多”的学习精神, 增强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next <循环变量>
编写循环结构的要素:
① 循环次数的设置:初值、终值、步长值 ② 循环体的编写:构建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
返回
第4页/共28页
学生学习起点分析
数学逻辑思维基础
顺序、分支结构程序
具备
编写调试程序能力
问题
问题
知识逻辑性强, 较为枯燥,部分学 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大一年级学生
学生编写代码、 调试程序的能力, 存在较大差异
第10页/共28页
半成品加工策略
第11页/共28页
教学环境和资源
教学环境:
具有局域网、多媒体系统的计算机专业教室
教学资源:
可执行程序——猜数游戏 学案——任务说明,操作步骤提示,拓展思考,
评价标准 演示课件——主要知识点 程序实例——课堂部分任务的“半成品”程序
返回
第12页/共28页
第21页/共28页
任务3:植树问题
流 程 图
是
开始
N=0 i=1
i>20 否
N=N+600*i
i=i+1
Text1.Text = N 结束
程序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N=0 For i = 1 To 20 N = N + 600 * i Next i Text1.Text = N
第5页/共28页
返回
知识与技能
1、教学目标
(1)理解循环结构程序控制的基本思路。
(2)掌握For语句的语法规则。
(3)理解累加器的原理。
(4)学会设置初值、终值、步长值控制循环次数。
(5)学会分析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使用循环结构编写程序解决现实生活、 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用循环结构求解问题的基本过程。
第22页/共28页
交流评价 第23页/共28页
总结知识内容 归纳过程难题 布置课后作业
第24页/共28页
课堂小结
教学总结
本节课学生在一个任务驱动、探究思考、循序渐进的学习 过程中,理解了循环结构的思想,学会了用For语句编程实 现循环结构的方法,体验到循环结构解决问题的优势,提 高了利用程序让计算机自动化解决问题的兴趣。在交流和 展示过程中,学生们也迸发出各种创新思维的火花。
第25页/共28页
板书设计
For循环语句
一、循环结构概念 一定条件、多次重复、一组语句
二、For语句语法规则 For <循环变量>=<初值> to <终值>( step <步长 >) <语句块> Next <循环变量>
第26页/共28页
第27页/共28页
过程 a=1+1 a=2+1
a的值 2 3
3
3
a=a+1
a=3+1
4
…… 10
…… 10
a=a+1 a=a+1
…… a=10+1
…… 11
11〉10 成立,结
束循环
第18页/共28页
求 1 2 3 4 9 10
的和
一题多解,发散思维
解法2:
解法1:
N=0
N=0 For i=1 to 10
For i=1 to 10 If i mod 2=0 then N=N-i
课堂任务的设计、实施策略
基础任务
屏幕输出5个 “1” 学法:仿照、 修改现成的程 序,在实践中 认识For语句语 法规则
提高任务
计算表达式值 学法:完善“半 成品”任务, 掌握编写、运 行、调试循环 结构程序的方 法
拓展任务
植树问题 学法:联系实 际分析问题, 构建数学模型 ,编写适当的 循环结构程序 。
print 1; Next i
第14页/共28页
控制循环 的次数
重复执行 的内容
一、循环结构的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多次重复执行一组语句的 结构。
假
条件
真
循环体 (需要多次重复执
行的语句)
第15页/共28页
For i二=初、值Ftoo终r循值环(st语ep 步法长规值则) :
循环体 Next i
第16页/共28页
情景引入 第13页/共28页
基础任务
任务一 :
在窗体上,输出5个1
❖ 尝试1:修改程序,在窗体上输出10个1
❖ 尝试2:修改程序,在窗体上输出10个”你好”
顺序结构 :
print 1; print 1; print 1; print 1; print 1;
循环结构:
N=0 For i=1 to 10
for循环语句讲课
《For循环语句》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分析 教学策略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总结
第1页/共28页
1、本课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广东教育出版社的信息技术教材
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
章节:2.4.1《For循环语句》
第2页/共28页
2、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1)理解循环结构 的思想,学会使用 程序设计语言实现 循环控制结构
2)初步掌握调试 、运行循环结构 程序的方法
第3页/共28页
3、本节主要内容介绍
循环结构的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多次重复执行一组语句的结构。
For循环语句语法格式:
For <循环变量>=<初值> to <终值>( step <步 长>) <语句块>
else
N=N+((-1)^(i+1)*i)
N=N+i
Next i
End if Next i第1 Nhomakorabea页/共28页
任务2:
提高任务
第20页/共28页
拓展任务
2009年3月12日——我国第30个植树节
假设从今年开始,高一年级的 每位同学(共600人),都能种植 一棵树,以后的每一年,每个人 都比前一年再多种一棵树,那么, 20年后,可以种植多少棵树?
关于循环次数控制的探究实验方案:
修改初值、终值、步长值,循环体不变 1)For i=1 to 10 2)For i=2 to 11 3)For i=2 to 20 step 2 4)For i=10 to 1 step -1
第17页/共28页
累加计数的过程
次数 a的值
1
1
2
2
执行语句 a=a+1 a=a+1
课堂教学
知识与技能目标
信息素养
过程和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主要教学方法:情境教学、讲授法、演示 法、任务驱动,游戏教学法等
主要学习方法:小组协作学习、自主学习 等
第8页/共28页
讲授新知
教学策略
自主探究
小组协作
情景引入
任务引领
交流评价
想 一 想
观察
练 一 练
探究 合作
第9页/共28页
总结拓展 议 一 议
第6页/共28页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⑴For语句编写程序实现循环结构的过程。 ⑵设置初值、终值、步长值控制循环次数。 ⑶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编写循环体的代码。 教学难点: ⑴理解累加器原理。 ⑵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编写循环体的代返回码。
第7页/共28页
信息意识 信息技能 文化素养
教学策略
(2)在编程实践中,进一步掌握调试、运行程序的方法。
(3)针对循环结构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进行有效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小组合作、探讨交流过程中,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创新思维与进取精 神。
(2)联系实际应用“植树问题”,渗透“持之以恒,积少成多”的学习精神, 增强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next <循环变量>
编写循环结构的要素:
① 循环次数的设置:初值、终值、步长值 ② 循环体的编写:构建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
返回
第4页/共28页
学生学习起点分析
数学逻辑思维基础
顺序、分支结构程序
具备
编写调试程序能力
问题
问题
知识逻辑性强, 较为枯燥,部分学 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大一年级学生
学生编写代码、 调试程序的能力, 存在较大差异
第10页/共28页
半成品加工策略
第11页/共28页
教学环境和资源
教学环境:
具有局域网、多媒体系统的计算机专业教室
教学资源:
可执行程序——猜数游戏 学案——任务说明,操作步骤提示,拓展思考,
评价标准 演示课件——主要知识点 程序实例——课堂部分任务的“半成品”程序
返回
第12页/共28页
第21页/共28页
任务3:植树问题
流 程 图
是
开始
N=0 i=1
i>20 否
N=N+600*i
i=i+1
Text1.Text = N 结束
程序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N=0 For i = 1 To 20 N = N + 600 * i Next i Text1.Text = N
第5页/共28页
返回
知识与技能
1、教学目标
(1)理解循环结构程序控制的基本思路。
(2)掌握For语句的语法规则。
(3)理解累加器的原理。
(4)学会设置初值、终值、步长值控制循环次数。
(5)学会分析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使用循环结构编写程序解决现实生活、 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用循环结构求解问题的基本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