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以下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
2.有情感地朗诵课文。
背诵课文中自己喜爱的部份。
3.默读课文,明白得内容,感受文中描述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爱惜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会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述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描述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式。
教学难点:
明白得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
1.我有机遇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量不可计数。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2.那翠绿的颜色,敞亮地照耀着咱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哆嗦。
3.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检查预习情形,质疑问难。
2.学会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以下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要紧内容。
4.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进程:
一、导入
1.巴金是咱们比较熟悉的闻名作家,以前曾经读过他的《海上日出》。
今天咱们再来学习一篇他的作品。
板书课题。
2.播放《鸟的天堂》情景朗诵,边看边试探:作者去了几回“鸟的天堂”,别离看到了什么景色?你喜爱哪一次的?什么缘故?
二、预习课文
1.读通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天堂”指什么?在文中如何明白得?文中“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3.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鸟的天堂指什么,作者去了几回,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4.再想一想,作者是如何描述景物、表达情感的。
5.朗诵课文,划出文中你以为写得美的文句来读一读、细体会。
6.质疑。
三、交流预习情形
1.指读课文,正音。
2.解题。
3.交流学习生字新词的收成。
4.作者几归去“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
第一次是在黄昏鸟都栖息了。
因此作者着重描述了“天堂”本身——大榕树的独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阳方才升起的时候,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因此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喧闹活动的情景。
)
5.美读。
6.质疑,同窗间通过交流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留待深切学习时解决。
四、理清课文脉络
咱们把作者两次游览“鸟的天堂”各为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几段?各段的大意是什么?
第一段(1-4):黄昏,“我”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
第二段(5-9):“我”和朋友们第一次通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
第三段(10-13):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们再次通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
第四段(14):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迷恋。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课文,明白得课文内容。
2.初步了解课文描述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式。
3.体会作者酷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学进程:
一、学习第一段
1.读一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2.练习朗诵,体会作者游玩时愉悦的心情。
二、学习第二段
1.投影出示课文插图,读读描述大榕树的句子:
(1)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归纳说说这是一棵如何的大树。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述榕树的?要紧写了榕树的什么特点?2.明白得重点语句,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1)我有机遇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量不可计数。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2)那翠绿的颜色,敞亮地照耀着咱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哆嗦。
3.指导朗诵。
4.小结:
这一段作者由“远”及“近”地对榕树的大小,它的根、叶、干、枝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进行了描述,这是静态描述。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大伙儿试探:这一段要紧写了什么?
2.再读讨论:
作者是如何描述众鸟纷飞的活动情景的?标出有关语句,体会作者那时的心情。
3.情感朗诵,体会这一段作者是如何描述的。
4.小结:
这一段作者要紧写了鸟的活动——不同大小,不同羽色,不同动态的鸟,组成了一幅“百鸟图”。
是对事物转变活动的描述,这是动态描述。
四、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第四段,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读懂了什么。
2.明白得重点句: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3.情感朗诵。
五、围绕重点,学习表达方式
咱们明白这篇课文按游览线路写了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
两天的记游,重点不同,方式也不同。
那么作者是如何来写所见所闻的,咱们一路来研究。
1.默读课文相关部份,试探:
(1)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和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有什么不同?
(2)这棵大榕树什么缘故会成为鸟的“天堂”?
(3)文中哪些地址是静态描述?哪些地址是动态描述?如此写的益处是什么?
2.讨论交流
六、总结
1.总结全文,归纳中心。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七、布置作业
1.朗诵课文,把自己喜爱的部份背下来。
2.你喜爱课文中的哪些句子?请你把它抄下来。
3.“鸟的天堂”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
请你依照课文内容,并搜集一些有关材料,为导游写一篇讲解词。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学习描述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式。
难点是:明白得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
教学时采纳以下方式解决教学重难点:1.学生边念书,边试探,指导学生把阅念书试探结合起来。
2.分主次,抓重点,学生念书时分清哪些是要紧的,哪些是次要的,师引导学生抓住要紧内容认真阅读,加深对中心思想的明白得。
3.细品析,悟真情,学生念书时通过咀嚼语言文字,正确明白得要紧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同时对学生进行了以下能力训练:1.训练学生按作者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大意;2.明白得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3.指导学生有情感地朗诵课文;4.引导学生体会哪些地址描述了事物的静态,哪些地址描述了事物的动态,从而培育学生的观看能力和习作能力。
在学习训练的进程中受到酷爱大自然,酷爱漂亮的教育。
探讨活动
她们姓什么
一名记者到体育馆去采访6名女运动员。
当他问及这些姑娘的姓氏时,她们个个笑而不答,却顽皮地做出各类动作,要记者以此猜出她们的姓氏。
篮球运动员指着两根并排的树说:“我姓它。
”
跳高运动员顺手把一根木尺往土堆隔壁一插,说:“我姓那个。
”射箭运动员把手上的弓使劲儿一拉,说道:“这即是我的姓。
”
围棋运动员捡起一些棋子放在一只瓷盆上,开口说:“我的姓在此。
”田径运动员取来一本《作文选》,放在足球场的球门下,笑着说:“这儿隐藏着我的姓哩!”
最后,武术运动员走过来拿起《作文选》,将手中的一把单刀和书并排放着,笑呵呵地嚷道:“我呀,就姓那个。
”
记者想了想,说出了她们各自的姓氏。
请问,你明白这6运动员别离姓什么吗?
答案:
篮球运动员姓林;跳高运动员姓杜;射箭运动员姓张;围棋运动员姓孟;田径运动员姓闵;武术运动员姓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