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九寨沟PPT课件(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的场面)
①看,这时人群像什么?这就是“沸腾”。 ②这里用上了什么样的写法?(打比方) (5)指导有感情
朗读。
(6)指导背诵。 ①教师引背:2001 年 7 月 13 日晚上,—
—,北京就——o ②学生齐背。
’ 3.教学第 3 自然段。
(1) 人们怎么庆祝的?教师范读第 3 自然
段。 (2) 自己轻读第 3 自然段,边读边用‘一” 画出表示人多的词和句。 (3) 学生汇报自己画的词句。为什么画这 些 词句呢?教师指导:
③在中秋节里,你们是怎样度过的呢? ④是啊,中秋夜正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时候,可是 假如你此 时独自一人远在外地,身边没有一个亲人, 你会怎样 呢?(伤心、难过) ⑤是啊,(教师指着图)此时此刻,李白远离家乡, 远离亲 人,孤孤单单一个人,想想,他站在窗前,仰 望明月,•会 想些什么呢? ⑥同学们说得真好,同样的月亮,同样的月光, 勾起了远 在他乡的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 ⑦现在,谁愿意来当李白,有感情朗读第二句诗 句呢? (3)同学们可以看图,来当诗人边表演边吟诵诗 句。 自读,指名读诗句。 (4)朗读指导。 朗读节奏:(“/”为句中停顿)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 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疑是”、“低头”语速要慢,表示诗人在沉思。 “光”、 “霜”、“乡”读时要清晰些,停顿时间长
确、流利。
(1)自读,同座位互读。
(2)指名读,师生共同指导、纠正。 7.同学们既然喜欢读,下面两人自由组合来分角 色朗 读课文。
(1)两人互相读。 (2)指名读,男女生对读,分两个大组对读。 四、初步
理解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英英和奶奶共有几次对话呢? 3.小结:英英和奶奶有问有答,话说得多么清楚 !以后 我们说话也要这样。
欣赏歌曲
神奇的九寨
欣赏美景
一边听课文范读,一边欣赏九寨沟美景,跟着 书中的导游来感受一下九寨沟的美丽风光吧!
读一读,记一记。
林深叶茂 诗情画意 高低错落 色彩斑斓 蔚为壮观 憨态可掬 若无其事 异兽珍禽 古木参天
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在地图上找出 九寨沟的地理位置。
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出示)天安门广场早巳
还是像 涌来。人们 ,
鲜花抛向天空。许多人
,
龙 ,锣鼓 。
, 的人们 , 将满把的 飞奔着。长
映亮了北京的夜空,也映亮了 门广场 。
。天安
③学生自背,同座位互背,指名背。
④去掉提示,你还会背吗?,
自背,
会背 的同学站起来齐背。
4.教学第 4 自然段。 (1)齐读第 4 自然段。
二、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英英学古诗 “英”,是整体认读音节,又是后鼻音。 “诗”:是整体 认读音节,读翘舌音。 2.边说边书写两个生字。
3.齐读课题。
复备栏
三、初读指导 1.(出示投影片)图上有什么人?他们正在干什么? 小结:
英英正在和奶奶说话,两人有说有应,有
问有答,这叫对话。
2.学习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课文中表示说话人的名字和他所说的话之间必须 用冒 号(力隔开。(板书:冒号:)齐读“冒号”两遍。 请你 找一找,文章中说话的人是谁?她说话内容是什 么? 3.我们现在再读课文就不会觉得奇怪了,我们已 经看 懂了对话的形式了。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 一 边读一边画出小节号和生字词。
“层”:是平舌音,不能读成翘舌音。
“背”:是个多音字,既可读“
”,也可读
“
”。 用这两个字音分别造句。
③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
④去掉拼音后,齐读生字词。
⑤给生字找朋友。(即给生字组词)
(2)(出示二类词语即两条绿线内的生字词) ①自读,齐读。
②去掉拼音后再次齐读词语。 6.同学们把这些生字词带人课文读一读,把课 文读正
五、指导写字
复备栏
1. 书读得好,字也能写得好。 2. 出示打乱顺序的词。指读,齐读。 3. 看笔顺表里的生字,自学后描红。 4. 反馈检查。 5. 有什么字觉得比较难写?教师指导。 静:左边是青
字旁,跟读两遍。 “月”字的撤要改为竖。整个宇要写得左窄右宽。 教:
左右同宽,左部件上大下小,右部件上紧下
自然景观
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 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 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
读一读,把词语写到相应的地方。
插入云霄 清澈见底 银光闪闪 高低错落 白练腾空 色彩斑斓 森林遍布 蔚为壮观银花四溅 五彩缤纷 大大小小 雪 峰: 森 林: 湖 泊: 瀑 布:
4.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词)
①自己读读词语。
②你在字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英”、“静”、“层”:是读后鼻音,不读前鼻音。
“诗”:是整体认读音节 s 川,要读准翘舌音。
“思”:是整体认读音节 si,要读准平舌音。
“首”、“照”:是翘舌音,不能读成平舌音。
复备栏
(2) “此时此刻”是指什么样的时刻? (3) 在这样的时刻,人们有什么样的千言万
语呢? (4)你们看,所有的话都是相同的,千盲万 语都变成了 一句话:“2008,北京!” (5)让我们带着自豪的语气再次齐读这一自 然段。
三、指导背诵 1.自背,同座位互背。(在学生背时,教 师可挂图或放 录像片) 2.指名背,齐背。 四、拓展练习 3.你在即将来到的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上, 做点什么 呢?
松。 意:上中下紧凑,“立”最后一笔横要写长,中间 扁
日横落在竖中线上。 诗:右部分的三横间隔距离相等,中间横最长, 两笔
竖不在同一条竖线上,竖钩偏右。 6. 学生描红、仿写、临写,教师巡视指导。(放 轻音
乐)
第二课时
第周
星期 总课时数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 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2.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 指导用“思念”说一句话。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雪峰:插入云霄 银光闪闪 森林:森林遍布 湖泊:大大小小 清澈见底
色彩斑斓 五彩缤纷 瀑布:高低错落 白练腾空
银花四溅 蔚为壮观
异兽珍禽
连一连
体态粗壮的 善于奔跑的 行动敏捷的 憨态可掬的
大熊猫 金丝猴 羚羊 小熊猫
欣赏
九寨沟雪峰
欣赏
九寨沟湖泊
欣赏
九寨沟湖泊
欣赏
九寨沟瀑布
九寨沟动物
议一议
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 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说一说,这两句话有什么共同点?
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 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 仙境啊!
快速浏览课文的三、四自然段。看看都 写了九寨沟的什么?
自然景观
异兽珍禽
①指名朗读第 3 自然段的第 2~5 句。 ②(播放录像)来看看录像,用“有的…… 有 的……有的……”来向同学们介绍
人们在干什么? #四人一组讨论说。 #互相纠正,再次说。 ③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再次指名说。 这 样反复说,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
度。 ④从人们的做事中,你感受到人们的心情 怎样? 从哪些词体会出来的?(不知疲倦,一次又 一 次,舞,狂欢)
一、学习《静夜思》 1.板书课题,解释题意。“静夜”是什么意思?(静 静
的夜晚)
“思”是什么意思?(思念)谁来说说诗题是什么意 思? 过渡:诗人会思念什么? 2.(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图上画的是谁? (1) 从课前的预习中,你对李白有什么了解? 教师在学
生说的基础上进行补充。
(2) 此时他正在干什么呢? (李白正在静静的夜里思念家乡的亲人) 3.学诗句。
能背诵古诗《静 夜思》。
2.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两条 绿线内的 7 个字只
识不写,认识 1 个偏旁。理 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意
思,体会作者思念 ,热爱故
乡的感情。
学情分析: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静夜思》 。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 3.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投影片、字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 时间:三课时。
自然景观
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
自然景观
大大小小 的湖泊,像颗 颗宝石镶嵌在 彩带般的沟谷 中。湖水清澈 见底,湖底石 块色彩斑斓。
自然景观
每当天气晴
朗时,蓝天、白 云、雪峰、森林, 都倒映在湖水中, 构成了一幅幅五 彩缤纷的图画, 难怪人们把这些 湖泊叫做“五花 海”、“五彩池” 呢。
一些。 (5)指名上来演吟诵诗句。 (6)指导背诵。
二、巩固诗意 1.谁愿意来当一回英荚、奶奶,把她们之间的对 话演一遍 呢? 要把诗句解释清楚哦!自由组合表演。 2.分角色表演课文。
三、指导用“思念”造句 1.谁在什么情况下思念谁呢? 2.就连小动物之间也可以用“思念”呢 3.指名造句,师生共同纠正。 四、小结课文
1.这篇课文通过对话形式,引出一首古诗,反映
复备栏
4.四人一组讨论说。 5.指名说。 当堂达标练习:
1、听写词语:
北京 飞奔
成功 狂欢
广场 跳跃
人山人海 四面八方
2、说说看了奥运会的感受。 板书设计:
2
2008,北京!
欢呼着
映亮
跳跃着 满把鲜 花
抛向空映中亮举着 旗帜
飞奔 舞长龙
敲锣鼓 礼花 教后小结:
复备栏
3
英英学古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 指名读诗句。 (2) 诗共有几句呢?下面我们通过英英的话来理解 诗句。
第一句: ①自己读读英英的话,想一想这一句诗句是什么
复备栏
意思? ②“疑”是什么意思?(好像、如同、就像) 看,这里的想像是多么奇特!独特的想像就是李白 诗句特有 的风格。 ③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句诗句。 第二句, ①还是自己来读读英英的话,说说第二句诗句的 意思。 ②(指着图)此时,李白看见的就是这轮明月,想 一想,什 么时候的月亮是这样圆圆的,亮亮的。
(1)各自轻声读第 2 自然段。 (2)教师问,学生根据内容答,以问答形 式读书。
厶我国申奥成功时间是——?
(2001
年 7 月 13 日晚上) 厶申奥成功的喜讯刚刚传到北京,北京就 出现了怎样
的情景?(北京沸腾了)
(3)什么是“沸腾”?谁能上下翻
滚) (4)(放录像片:刚听到申奥成功的消息, 人们群情激
①“人山人海”:这里用了什么样的写法? 有感情地读 词。
②“四面八方的人们还像潮水一般涌来”。 #“四面八方”是什么意思?你还能说说 带有数字的成
语吗? #“潮水”是什么样的?(播放录像片)让 学生加深理解。
复备栏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③“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天安门广场真的成了海洋了吗? #为什么是欢乐的海洋呢? #有感情地练说这句话。 (4)这么多人来,他们在于什么呢?再次细 读 第 3 自然段。
第一课时
第
周
星期
总课时数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认识 1 个偏 旁。 3.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认识 1 个 偏旁。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小朋友已经学过不少古诗了,你能背背你最喜 欢的一首 古诗给大家听听吗? 2.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文,说的是一个小朋 友在家里把 学到的古诗讲给奶奶听的故事。
你觉得课题的前面应加个什么词比较合适? 的九寨沟
你们浏览过哪些名胜风光,你 能来说说你游览时的感受吗?
(大街上的人们奔走相告,欣喜若狂、振
臂欢呼)
解答刚才提出的问题。 (4)如果你和爸爸妈妈从电视里知道了这 好消息之后,
你们会怎样庆祝呢?想像说话。
同座位互说,指名说,评议。
(5)我们用什么语气来读这一自然段 呢?(骄傲、自豪、高兴)是呀,两个感叹号也告诉 我们 用喜悦;激动的语气来读。 自读,指名读,齐读。 2.教学第 2 自然段。
⑤指导有感情朗读第 2~5 句话。 自读,同座位互读,指名读,赛读。 (5)指 导朗读第 3 自然段。 ①做好准备,参加朗读比赛。各组推荐一 名 代表上来读。 ②各组代表比赛读,师生共同评议,评出 第 一名。 ③全班有感情齐读第 3 自然段。 (6)指导 背诵。
①这么热闹的场面可以用什么成语来形 容? (欣喜若狂、欢声霄动、载歌载舞) ②老师会给你们一点帮助的。
①看,这时人群像什么?这就是“沸腾”。 ②这里用上了什么样的写法?(打比方) (5)指导有感情
朗读。
(6)指导背诵。 ①教师引背:2001 年 7 月 13 日晚上,—
—,北京就——o ②学生齐背。
’ 3.教学第 3 自然段。
(1) 人们怎么庆祝的?教师范读第 3 自然
段。 (2) 自己轻读第 3 自然段,边读边用‘一” 画出表示人多的词和句。 (3) 学生汇报自己画的词句。为什么画这 些 词句呢?教师指导:
③在中秋节里,你们是怎样度过的呢? ④是啊,中秋夜正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时候,可是 假如你此 时独自一人远在外地,身边没有一个亲人, 你会怎样 呢?(伤心、难过) ⑤是啊,(教师指着图)此时此刻,李白远离家乡, 远离亲 人,孤孤单单一个人,想想,他站在窗前,仰 望明月,•会 想些什么呢? ⑥同学们说得真好,同样的月亮,同样的月光, 勾起了远 在他乡的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 ⑦现在,谁愿意来当李白,有感情朗读第二句诗 句呢? (3)同学们可以看图,来当诗人边表演边吟诵诗 句。 自读,指名读诗句。 (4)朗读指导。 朗读节奏:(“/”为句中停顿)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 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疑是”、“低头”语速要慢,表示诗人在沉思。 “光”、 “霜”、“乡”读时要清晰些,停顿时间长
确、流利。
(1)自读,同座位互读。
(2)指名读,师生共同指导、纠正。 7.同学们既然喜欢读,下面两人自由组合来分角 色朗 读课文。
(1)两人互相读。 (2)指名读,男女生对读,分两个大组对读。 四、初步
理解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英英和奶奶共有几次对话呢? 3.小结:英英和奶奶有问有答,话说得多么清楚 !以后 我们说话也要这样。
欣赏歌曲
神奇的九寨
欣赏美景
一边听课文范读,一边欣赏九寨沟美景,跟着 书中的导游来感受一下九寨沟的美丽风光吧!
读一读,记一记。
林深叶茂 诗情画意 高低错落 色彩斑斓 蔚为壮观 憨态可掬 若无其事 异兽珍禽 古木参天
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在地图上找出 九寨沟的地理位置。
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出示)天安门广场早巳
还是像 涌来。人们 ,
鲜花抛向天空。许多人
,
龙 ,锣鼓 。
, 的人们 , 将满把的 飞奔着。长
映亮了北京的夜空,也映亮了 门广场 。
。天安
③学生自背,同座位互背,指名背。
④去掉提示,你还会背吗?,
自背,
会背 的同学站起来齐背。
4.教学第 4 自然段。 (1)齐读第 4 自然段。
二、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英英学古诗 “英”,是整体认读音节,又是后鼻音。 “诗”:是整体 认读音节,读翘舌音。 2.边说边书写两个生字。
3.齐读课题。
复备栏
三、初读指导 1.(出示投影片)图上有什么人?他们正在干什么? 小结:
英英正在和奶奶说话,两人有说有应,有
问有答,这叫对话。
2.学习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课文中表示说话人的名字和他所说的话之间必须 用冒 号(力隔开。(板书:冒号:)齐读“冒号”两遍。 请你 找一找,文章中说话的人是谁?她说话内容是什 么? 3.我们现在再读课文就不会觉得奇怪了,我们已 经看 懂了对话的形式了。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 一 边读一边画出小节号和生字词。
“层”:是平舌音,不能读成翘舌音。
“背”:是个多音字,既可读“
”,也可读
“
”。 用这两个字音分别造句。
③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
④去掉拼音后,齐读生字词。
⑤给生字找朋友。(即给生字组词)
(2)(出示二类词语即两条绿线内的生字词) ①自读,齐读。
②去掉拼音后再次齐读词语。 6.同学们把这些生字词带人课文读一读,把课 文读正
五、指导写字
复备栏
1. 书读得好,字也能写得好。 2. 出示打乱顺序的词。指读,齐读。 3. 看笔顺表里的生字,自学后描红。 4. 反馈检查。 5. 有什么字觉得比较难写?教师指导。 静:左边是青
字旁,跟读两遍。 “月”字的撤要改为竖。整个宇要写得左窄右宽。 教:
左右同宽,左部件上大下小,右部件上紧下
自然景观
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 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 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
读一读,把词语写到相应的地方。
插入云霄 清澈见底 银光闪闪 高低错落 白练腾空 色彩斑斓 森林遍布 蔚为壮观银花四溅 五彩缤纷 大大小小 雪 峰: 森 林: 湖 泊: 瀑 布:
4.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词)
①自己读读词语。
②你在字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英”、“静”、“层”:是读后鼻音,不读前鼻音。
“诗”:是整体认读音节 s 川,要读准翘舌音。
“思”:是整体认读音节 si,要读准平舌音。
“首”、“照”:是翘舌音,不能读成平舌音。
复备栏
(2) “此时此刻”是指什么样的时刻? (3) 在这样的时刻,人们有什么样的千言万
语呢? (4)你们看,所有的话都是相同的,千盲万 语都变成了 一句话:“2008,北京!” (5)让我们带着自豪的语气再次齐读这一自 然段。
三、指导背诵 1.自背,同座位互背。(在学生背时,教 师可挂图或放 录像片) 2.指名背,齐背。 四、拓展练习 3.你在即将来到的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上, 做点什么 呢?
松。 意:上中下紧凑,“立”最后一笔横要写长,中间 扁
日横落在竖中线上。 诗:右部分的三横间隔距离相等,中间横最长, 两笔
竖不在同一条竖线上,竖钩偏右。 6. 学生描红、仿写、临写,教师巡视指导。(放 轻音
乐)
第二课时
第周
星期 总课时数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 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2.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 指导用“思念”说一句话。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雪峰:插入云霄 银光闪闪 森林:森林遍布 湖泊:大大小小 清澈见底
色彩斑斓 五彩缤纷 瀑布:高低错落 白练腾空
银花四溅 蔚为壮观
异兽珍禽
连一连
体态粗壮的 善于奔跑的 行动敏捷的 憨态可掬的
大熊猫 金丝猴 羚羊 小熊猫
欣赏
九寨沟雪峰
欣赏
九寨沟湖泊
欣赏
九寨沟湖泊
欣赏
九寨沟瀑布
九寨沟动物
议一议
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 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说一说,这两句话有什么共同点?
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 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 仙境啊!
快速浏览课文的三、四自然段。看看都 写了九寨沟的什么?
自然景观
异兽珍禽
①指名朗读第 3 自然段的第 2~5 句。 ②(播放录像)来看看录像,用“有的…… 有 的……有的……”来向同学们介绍
人们在干什么? #四人一组讨论说。 #互相纠正,再次说。 ③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再次指名说。 这 样反复说,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
度。 ④从人们的做事中,你感受到人们的心情 怎样? 从哪些词体会出来的?(不知疲倦,一次又 一 次,舞,狂欢)
一、学习《静夜思》 1.板书课题,解释题意。“静夜”是什么意思?(静 静
的夜晚)
“思”是什么意思?(思念)谁来说说诗题是什么意 思? 过渡:诗人会思念什么? 2.(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图上画的是谁? (1) 从课前的预习中,你对李白有什么了解? 教师在学
生说的基础上进行补充。
(2) 此时他正在干什么呢? (李白正在静静的夜里思念家乡的亲人) 3.学诗句。
能背诵古诗《静 夜思》。
2.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两条 绿线内的 7 个字只
识不写,认识 1 个偏旁。理 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意
思,体会作者思念 ,热爱故
乡的感情。
学情分析: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静夜思》 。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 3.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投影片、字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 时间:三课时。
自然景观
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
自然景观
大大小小 的湖泊,像颗 颗宝石镶嵌在 彩带般的沟谷 中。湖水清澈 见底,湖底石 块色彩斑斓。
自然景观
每当天气晴
朗时,蓝天、白 云、雪峰、森林, 都倒映在湖水中, 构成了一幅幅五 彩缤纷的图画, 难怪人们把这些 湖泊叫做“五花 海”、“五彩池” 呢。
一些。 (5)指名上来演吟诵诗句。 (6)指导背诵。
二、巩固诗意 1.谁愿意来当一回英荚、奶奶,把她们之间的对 话演一遍 呢? 要把诗句解释清楚哦!自由组合表演。 2.分角色表演课文。
三、指导用“思念”造句 1.谁在什么情况下思念谁呢? 2.就连小动物之间也可以用“思念”呢 3.指名造句,师生共同纠正。 四、小结课文
1.这篇课文通过对话形式,引出一首古诗,反映
复备栏
4.四人一组讨论说。 5.指名说。 当堂达标练习:
1、听写词语:
北京 飞奔
成功 狂欢
广场 跳跃
人山人海 四面八方
2、说说看了奥运会的感受。 板书设计:
2
2008,北京!
欢呼着
映亮
跳跃着 满把鲜 花
抛向空映中亮举着 旗帜
飞奔 舞长龙
敲锣鼓 礼花 教后小结:
复备栏
3
英英学古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 指名读诗句。 (2) 诗共有几句呢?下面我们通过英英的话来理解 诗句。
第一句: ①自己读读英英的话,想一想这一句诗句是什么
复备栏
意思? ②“疑”是什么意思?(好像、如同、就像) 看,这里的想像是多么奇特!独特的想像就是李白 诗句特有 的风格。 ③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句诗句。 第二句, ①还是自己来读读英英的话,说说第二句诗句的 意思。 ②(指着图)此时,李白看见的就是这轮明月,想 一想,什 么时候的月亮是这样圆圆的,亮亮的。
(1)各自轻声读第 2 自然段。 (2)教师问,学生根据内容答,以问答形 式读书。
厶我国申奥成功时间是——?
(2001
年 7 月 13 日晚上) 厶申奥成功的喜讯刚刚传到北京,北京就 出现了怎样
的情景?(北京沸腾了)
(3)什么是“沸腾”?谁能上下翻
滚) (4)(放录像片:刚听到申奥成功的消息, 人们群情激
①“人山人海”:这里用了什么样的写法? 有感情地读 词。
②“四面八方的人们还像潮水一般涌来”。 #“四面八方”是什么意思?你还能说说 带有数字的成
语吗? #“潮水”是什么样的?(播放录像片)让 学生加深理解。
复备栏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③“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天安门广场真的成了海洋了吗? #为什么是欢乐的海洋呢? #有感情地练说这句话。 (4)这么多人来,他们在于什么呢?再次细 读 第 3 自然段。
第一课时
第
周
星期
总课时数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认识 1 个偏 旁。 3.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认识 1 个 偏旁。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小朋友已经学过不少古诗了,你能背背你最喜 欢的一首 古诗给大家听听吗? 2.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文,说的是一个小朋 友在家里把 学到的古诗讲给奶奶听的故事。
你觉得课题的前面应加个什么词比较合适? 的九寨沟
你们浏览过哪些名胜风光,你 能来说说你游览时的感受吗?
(大街上的人们奔走相告,欣喜若狂、振
臂欢呼)
解答刚才提出的问题。 (4)如果你和爸爸妈妈从电视里知道了这 好消息之后,
你们会怎样庆祝呢?想像说话。
同座位互说,指名说,评议。
(5)我们用什么语气来读这一自然段 呢?(骄傲、自豪、高兴)是呀,两个感叹号也告诉 我们 用喜悦;激动的语气来读。 自读,指名读,齐读。 2.教学第 2 自然段。
⑤指导有感情朗读第 2~5 句话。 自读,同座位互读,指名读,赛读。 (5)指 导朗读第 3 自然段。 ①做好准备,参加朗读比赛。各组推荐一 名 代表上来读。 ②各组代表比赛读,师生共同评议,评出 第 一名。 ③全班有感情齐读第 3 自然段。 (6)指导 背诵。
①这么热闹的场面可以用什么成语来形 容? (欣喜若狂、欢声霄动、载歌载舞) ②老师会给你们一点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