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韦翠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韦翠丽
发布时间:2021-02-19T09:58:25.923Z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4月作者:韦翠丽[导读] 学生最喜欢参与的活动是游戏,数学游戏中蕴含数学知识,在数学课堂上融入数学游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让其在玩耍中获得知识、理解知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百龙滩镇大完小学韦翠丽 530600
摘要:学生最喜欢参与的活动是游戏,数学游戏中蕴含数学知识,在数学课堂上融入数学游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让其在玩耍中获得知识、理解知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数学游戏,可以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快乐地学到数学知识。
关键词:数学游戏小学数学有效应用
引言:数学游戏教学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是指将数学和游戏相结合的教学过程,采用符合小学生身心发育特征和认知规律的积极教学模式,旨在加深数学体验,培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学科是基础阶段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核心教学目标是激发数学兴趣、渗透基本解题技能和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由于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突出,优化教学设计必须采取高效的游戏化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感官能力,使得具体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动态化,打造“学中玩,玩中学”的游戏教学情境。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课堂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基于小学生爱玩和乐意探究的特征引入游戏活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巧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天性爱玩游戏。
基于游戏学习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充分掌握数学知识,而且教师合理采用游戏教学方式,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数学老师在设计和应用数学游戏时,应该多选择一些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这样一来,才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进而促使自身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小学数学关于“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以优化游戏教学的质量。
像教师设计主题为“巧抓糖”的游戏活动,游戏规则如下:教师在一个盒子中放置了13颗糖,请同学们轮流抓取,每人每次只可抓一颗,直到最后一个人抓出最后一颗糖。
接着每次在糖数目不变的情况下允许每次抓取两颗,小学生就会思考在13颗糖经过6次后剩余一颗,那么游戏挑选就失败了。
小学生在数学游戏中不单单是游戏,而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理解的过程,有利于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合作游戏,强化知识应用能力
在展开对学生的游戏化教学时,数学老师要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同时促使他们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因为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数学学习效果。
在展开对学生的游戏化教学时,数学老师要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同时促使他们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因为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数学学习效果。
例如,教师在就“长方形周长计算”这一知识来设置数学游戏时,教师可以划分学生学习小组,让学生组成三个人一组的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发放一张长方形纸片和一个直尺,然后要求学生利用这些工具来进行对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强调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合作学习的环节中去,如小组成员中一个人负责测量,一个人负责记录,一个人负责检查。
如此一来,通过组员的有效配合和合理分工配合,便可以轻松的计算出长方形纸片的周长。
而且,对于学生而言,通过这样一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有利于他们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而且还可以促使他们团结合作意识的增强,让他们认识到合作可以形成非常巨大的力量。
三、创设游戏教学情境,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生由于思维能力中的形象思维突出,对于复杂的内容难以理解,创设游戏化的课堂教学情境加深了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体验,游戏活动真正成为学生感受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教学活动。
例如,在小学数学《认识人民币》的教学内容指导时,教师可以精心创设一个商家买卖的游戏氛围,鼓励小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于人民币购买和付钱时的计算能力培养。
比如教师可以创设如下的教学情境:几个小学生扮演商家,提供书本、铅笔、橡皮等文具,再挑选几个同学利用人民币教具进行购物,一个本子2.5元,一枝铅笔5角,当购买一个笔记本、3枝铅笔时,要求小学生计算给付的钱,同时还要求“商家”标明价格,以进行正常的购买活动,提升游戏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小学生的实际体验。
四、将游戏融入练习中,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把练习和游戏相融合,能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练习中,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学生拖延做作业、讨厌练习的情况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带领学生训练“20以内的加法运算”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发放一些写有数字的磁卡,同时教师需要在黑板上写出一些竖式。
根据教师写出的竖式,学生需要在竖式后面贴上数字相对应的磁卡,磁卡上的数字为竖式的答案。
这一过程实际就是学生进行加法运算的过程。
另外,在出题时,数学老师不可以让学生看黑板,只有在全部写完题目后,学生才能够睁开眼睛看黑板上的题目,因为这样更有利于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
而且,通过这一游戏化的运算过程,便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习的知识,而且还可以促使他们数学学习积极性的增强。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科学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不仅要提升学生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还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无法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可以将数学游戏融入教学,摒弃传统教学的缺陷,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他维武.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17):128-129.
[2]杨骏.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20(22):72-73.
[3]邹彬凤.数学游戏在小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0(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