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2013届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某一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10月)历史试卷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题1分,共60分)
1.2006年,商代“子龙鼎”等四件珍贵文物入藏国家博物馆。
“子龙鼎”是已发现的商代青铜圆鼎中形体最大的一也是最早的带有“龙”字铭文的青铜器。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A.“子龙鼎”是先秦时期形体最大的青铜器
B.商代青铜器上已出现大量可辨认的甲骨文
C.国家重视文物保护,抢救流散海外的珍贵文物
D.在商周青铜器中“子龙鼎”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
2.家(族)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家(族)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
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
据此我们可以推测家谱的产生可能与以下哪一制度关系密切?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3.明朝文官钱宰有诗写道:“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嫌迟。
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
”这首诗从根本上反映了
A.封建官僚的勤政和从善如流 B.君主专制强化带来的政治压力和危机
C.封建官场的腐败和官僚的交恶 D.封建文人安贫乐道、崇尚自然的志趣
4.下列各项对表中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熟拟诏书由中书省拟定,称熟状拟定,即详拟定稿。
皇帝在纸尾批语,御印可其奏。
票拟内阁学士将各地奏章“用小票墨书”,将拟定之批阅建议并附奏章进呈皇帝裁决。
A.拟票者类似皇帝的机要秘书 B.最高命令出自拟票官员
C.皇帝无权亲见各地官员奏折 D.皇帝拥有最终的决策权
5.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6.下列思想与古代农耕经济相适应的有
①“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②“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
③“使民重死而不远迁”
④“儒者以纲常立教,为人子为人妻者,既失个人之独立人格,复无个人独立之财产”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②④
7.宋史专家邓广铭说:“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
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的。
”下列史实不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
A.商品经济发达,“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B.宋代形成了以理学为代表的新儒学
C.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D.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有划时代的发展
8.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
这主要反映了
A.生活习俗改变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9.东南沿海的倭患平息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明廷开放某某某某月港,“准贩东西二
样”,规定民间商人申请文引,缴纳税银后,可从月港出发到东西二洋从事贸易,史称“隆庆开关”。
对此评述错误的是
A.明廷隆庆元年开放了海禁
B.月港的开放推动了民间海外贸易
C.月港的开放强化了朝贡贸易
D.明朝海禁政策并非自始至终推行
D.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有划时代的发展
10.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以来,中国文化将道德视为终极关怀,道德逐渐成为判别人的行为
和社会行为是否正当的根据,政治秩序逐渐被看作道德秩序的延伸,政治权力的合法性也越来越需要道德的合理性来论证。
下列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古代中国“士”阶层通常将儒家价值观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
B.汉代以后官方用儒学来教化天下,维护“三纲五常”的秩序
C.古代帝王荒淫奢侈、朝政腐败和暴虐无道极易导致王朝更迭
D.明清之际思想家们用“主权在民”思想否定了帝权的合法性
11.金观涛、X青峰在《观念史研究》中指出:“理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不仅意味着整个儒家道德哲学和伦理规X统统可以从形而上的天理推出,天理世界的建立还实现了宇宙秩序合理性标准与社会行动合理性标准的统一。
”材料主要反映出
A.官方理学实现了宇宙秩序、社会行动和儒家价值观的统一
B.整个儒家道德伦理是形而上的天理的源头
C.天理不具有超越道德意识形态的合理性最终标准的意义
D.理学在重建儒家信仰的同时放弃了对道德价值源头的思考
12.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西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
”这里的“物质文化”的展开主要有①纸币的流通②火器的使用③指南针的普遍使用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15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与媲美。
”这里说的“发明”是指
A.造纸技术B.雕版印刷C.活字印刷D.装订书籍
14.对图1解读正确的是
图1 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B.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走向衰落
15.王国维曾说:“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
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
……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而使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
”这一材料实质上揭示出
A.唐代传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B.话本是宋代小说的主要形式
C.元朝杂剧兴盛的直接原因
D.京剧艺术进入第一个繁盛期
16.老师介绍这幅古意盎然的书法艺术(下图),内容以
词的形式,描述作者的心情,并要同学讨论其可能的时
代。
请问何人的说法较为正确?
A.这是甲骨文,但商代以后不用,这应当是商代的
作品
B.这是汉代的隶书,商代也没有纸X,这应当是汉
代的作品
C.这是汉代的隶书,但汉代没有发展出词的文学形式,这应当是宋代的作品
D.这是甲骨文,但宋代对甲骨文并没有认识,这应当是民国初年的作品
17.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某某的基础之上。
”下列雅典某某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A.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
B.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
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
18.[美]斯通普夫、菲泽在《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一书中指出:“他把一
生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审视他自己的生活和其他雅典人的生活和思想上……他不留情面地在人们无序的行为之下追寻稳定恒常的道德秩序。
”据此推断“他”应是
A.普罗塔格拉
B.泰勒斯
C.苏格拉底
D.伯里克利
19.《十二铜表法》中的“获得物占有权法”规定,“占有土地的时效为二年,其他一切物品则为一年”,“不愿意确定丈夫对自己有支配权的妇女,每年应离开其家三夜,因而中断占有的一年时效”。
对此,以下评述不正确的是
A.强调了物品所有者对物品的占有权
B.强调了妇女在社会活动中的自主地位
C.突出了物品的所有权及归属的理念
D.是奴隶制度在意识、观念上的表现
20.公元131年,罗马帝国哈德良皇帝命令重新编订、合并以前的法令,宣布除了皇帝本人,任何其他人不得擅改编订的法典;此前,各种法令始终是法律的主要来源。
这反映了
A.罗马封建专制社会形态形成B.罗马君主实际掌握立法大权
C.罗马公民法日益倾向统治者D.罗马法在扩X中得到逐步完善
21.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思想解放运动。
在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期间,出现了许多时代巨人,他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下列搭配错误的是A.薄伽丘——歌颂人间的仁爱和友谊 B.伏尔泰——自然权利学说
C.卢梭——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D.康德——宣扬理性与自律
22.“深刻的文化产品在思想相对开放和自由的条件下才能大量涌现。
在思想禁锢的情况下,人们每说一句话都要小心,每写一个字都要以君主的个人好恶为转移,其聪明才智就会局限在一个很小的X围内,难以产生伟大的思想作品。
”这段话主要指出了
A.某某有利于正确决策 B.某某有利于修正错误
C.某某有利于监督政府为公民服务 D.某某有利于促进文化广泛深入发展
23.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
两者的“高明”之处是
A.利用某某反对封建思想 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外衣
24.“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作出这一论述的思想家应该是( )
A.孟德斯鸠B.伏尔泰C.卢梭 D.康德
25.有学者说:“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
”材料中所说英国、法国开先河的事件分别是
A.工业革命、文艺复兴 B.确立君主立宪制、启蒙运动
C.工业革命、启蒙运动 D.确立君主立宪制、文艺复兴
26.“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提出这一主X的思想家是A.伏尔泰 B.孟德斯鸠C.卢梭 D.康德
27.下列关于浪漫主义思潮中人文精神的表述,错误的是
A.宣扬人的感情至上 B.讴歌人的情感和业绩
C.X扬人的个性 D.追求理性的境界
28.文艺复兴、某某改革和启蒙运动促进了近代欧洲的思想解放。
因为它们都A.抨击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B.体现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诉求
C.倡导理性至上和科学思维D.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实
29.文艺复兴运动与启蒙运动的主要区别在于
①是否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②是否反封建
③有无对未来社会的政治设想④是否主X以某某、法治取代封建专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④
30.“促使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动力是所谓的3G(God, Gold and Glory),即上帝、黄金和荣誉,也就是打着上帝的旗号,到美洲国家抢夺黄金,攫取政绩功名。
”该观点
A.肯定了哥伦布对美洲社会转型的贡献
B.指出了哥伦布航海的真实意图
C.对哥伦布的评价带有情绪化的宣泄
D.对哥伦布的指责是无中生有
31.观察下图,开辟图中①②两条新航线的航海家分别是
A.迪亚士、哥伦布
B.哥伦布、达·伽马
C.达·伽马、麦哲伦
D.哥伦布、麦哲伦
32.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曾出现如下国际分工: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品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
促成这一分工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掠夺
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第二次工业革命
33.1524年,西班牙人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西班牙成为殖民大帝国,掠得巨额财富 B.西班牙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C.西班牙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西班牙打败荷兰,掌握世界殖民霸权
34.新航路开辟后引起“价格革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利最多
B.收取货币地租的封建主实际收入减少
C.劳动者实际收入减少而日益贫困
D.价格革命的受益者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35.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英国“抢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36.“19世纪40年代,□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关税,并与法国等签署了□□关税的双边协议。
”材料中,□的部分应该填上的词是
A.英,降低,减免 B.美,提高,商定
C.英,降低,增加D.美,提高,减免
37.某历史著作中包含有“蒸汽机引发的技术革命……‘工场退位,工厂上位’……‘东方诸国的衰落’……‘无产阶级的出路’……‘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等小标题。
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B.东方国家的徘徊与挣扎
C.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D.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38.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
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 .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
上述现象说明
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
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39.资本主义经济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异化”……这种异化在19世纪晚期表现为
A.资本主义经济完全实现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B.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垄断现象
C.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D.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推行福利政策
40.1830年,在英国只有少数的成年男性拥有选举权,而拥有被选举权的人则更少。
后来,英国进行了多次议会改革,逐渐完善了议会制度。
直到1969年,英国才规定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论男女,都可以参加下院选举。
下列对这一历史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有
①享有某某权利的人数逐渐增多②经济发展推动了政治某某化进程
③有利于政党政治的发展④议会制度逐步走向完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1.魏源在《海国图志·大西洋英吉利国》中介绍“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
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
”材料中的“巴厘满”是该国某一机构的音译词。
这一机构是
A.内阁 B.议会 C.首相 D.最高法院
42.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一款规定,各州“不得缔结任何条约、结盟或者组织邦联”,“不得铸造货币;不得发行纸币”。
材料充分体现了
A.某某某某的原则 B.联邦制的原则
C.自由平等的原则 D.分权制衡的原则
43.1787年宪法为美国的长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主要依据是它
A.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B.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原则
C.确立了两党制衡体制 D.调和了南方和北方之间的矛盾
44.2011年3月奥巴马提名华裔美国人骆家辉“作为美国的最高外交官返回中国”。
骆家辉“作为美国的最高外交官返回中国”必须经过
A.最高法院批准 B.参议院批准
C.中国政府的任命 D.选民直接选举通过
45.国歌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追求。
以下歌词中,出自德意志国歌的应该是A.“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自由的国家,勇士的家乡”
B.“统一、权力和自由,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
C.“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D.“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
46.以下内容摘自某论著的目录:“议会之母”、“驴象之争”、“一票某某”、“国家干预”、“迥异于东方的法律制度”。
据此判断该论著的名称可能是
A.《东西方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B.《近代西方政治制度透视》
C.《西方国家政治制度论析》 D.《现代西方经济制度考量》
47.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根本的历史条件是
A.工人运动的兴起B.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社会主义思想高涨 D.吸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48.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次伟大尝试。
巴黎公社
A.是在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基础上直接建立的
B.推动了第一国际的建立
C.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历史舞台
D.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49.十月革命奏响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现实的第一首凯歌。
十月革命的最大成果是A.颁布了《四月提纲》 B.成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C.颁布了《土地法令》 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50.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上先后发生了巴黎公社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
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打碎了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了新的无产阶级国家机器
B.都剥夺了资本家的资本,体现出无产阶级专政的特点
C.都是在革命时机成熟的情况下发生的
D.都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51.某博客在总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的文章中,涉及下列相关信息。
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共产党宣言》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十月革命推翻了俄国沙皇的专制统治
D.“斯大林模式”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
52.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带有欺骗性。
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
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
平行线可以交叉。
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
”这位科学家是
A.伽利略B.达尔文
C.牛顿 D.爱因斯坦
53.《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
”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
A.17世纪初期 B.18世纪中期
C.19世纪中期 D.20世纪初期
54.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
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55.1982年,美国《时代》杂志把“个人电脑”选为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并预言“家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视和洗碗机一样普及,在20年后,将会有60%的美国人上网。
”2006年《时代》杂志又把“YOU(你,指所有网民)”选为“年度风云人物”,其封面注释说:“是的,就是你。
你控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迎来到你的世界。
”这反映了
A.《时代》杂志的预言非常准确B.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
C.计算机技术由个人电脑时代进入网络时代D.网络技术已十分普及
56.“美国史学家魏斐德作品《大门口的陌生人》利用‘冲突——反应’理论,论述了太平天国起义是由西方的冲击引发的,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西方的侵略。
”这段叙
A.材料充分、结论合理B.材料充分、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结论合理D.材料不充分、结论不合理
57.20世纪初,孙某某先生当时公开号召同盟会员、革命志士宣传太平天国,宣传洪秀全,他首先以“洪秀全第二”自居,他又褒称太平天国诸领袖为“民族英雄”、“老革命党”。
这是因为
A.二者革命任务上的一致性B.二者革命前途上的共同性
C.二者革命纲领上的共同性D.二者革命主体上的一致性
58.《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
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59.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足荒唐可笑。
……这种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
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出现问题的原因是A.中国模仿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失败 B.中国革命成果落到袁世凯手中
C.资产阶级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道路D.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60.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某某意识 B.使某某某某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某某自由权利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61题25分,62题15分,共计40分)
6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二条某某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
第八条参议院及众议院共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但关于财政法案应先在众议院提出并通过。
第九条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某某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法兰西第三某某国宪法》(1875年)
材料二第二帝国18年间,法国工业总产值翻了一番。
和工业生产的发展紧密相连的,是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迅速膨胀。
他们凭借日趋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不断扩大的社会影响,以前所未有的凌厉攻势重新提出了对政权的要求。
……在70年代,农民已经习惯了某某国,他们反对君主派搞政变,工人群众对于某某制的态度更为鲜明。
对于这种情况,君主派中比较清醒的人也是能认识到的。
德·莫子爵就无可奈何地说过:“我们是君主派,但法国不是”。
此外,君主派内部的矛盾和分裂(一个王位,三个王位觊觎者)、某某派内部的相对一致、以及某某派采取的正确的斗争策略(分化瓦解君主派、积极争取军队和农民等),都对某某制的最终确立起了重要作用。
——让·马蒂耶《法国史》
材料三第五条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
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
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材料四在普鲁士王国的发展过程中,容克始终是中坚力量,是这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容克,泛指普鲁士贵族和大地主。
在德国历史上真正起过较大的作用的是乡村容克,即普鲁士贵族庄园主,乡村容克具有粗犷、暴戾、眼光狭隘的特点,政治上属于极端保守派,主X 君主专制,崇尚武力。
……农业资本主义改造的结果,使德意志的阶级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最为突出的是容克的分化。
他们把在“解放农民”过程中,获得的大量的土地和赎金经营资本主义商业性的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这些容克从“佩剑的骑士”一变而为“财富的骑士”,商业市场、国家关税、民族统一等,才是他们休戚相关的头等大事。
正是这样的新变化,使普鲁士逐渐成为“一个非资产阶级分子日益资产阶级化的国家”,成为最终完成德意志统一的“中心”“战场”。
——奥茨门特《德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