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8051f120中文资料原理图

合集下载

C8051F单片机

C8051F单片机

5、系统复位
复位电路将控制器置于一个预定的缺省状态。 1)CIP-51 停止程序执行 2) 特殊功能寄存器(SFR)被初始化为所定义的复位值 3)外部端口引脚被置于一个已知状态 4)中断和定时器被禁止。 5)所有的SFR 都被初始化为预定值 6)I/O 端口锁存器的复位值为0xFF,全部为逻辑‘1’,内部 弱上拉有效,使外部I/O 引脚处于高电平状态。 7) MCU 使用内部振荡器运行在2MHz 作为默认的系统时钟。 8) 看门狗定时器被使能,使用其最长的超时时间。
13
1、概述
4、可编程数字I/O •C8051F310有29个I/O引脚(3个8位口和一个5位口) •C8051F31x端口的工作情况与标准8051相似,但有一些 改进。每个端口引脚都可以被配置为模拟输入或数字I/O 。 •被选择作为数字I/O的引脚还可以被配置为推挽或漏极 开路输出。 •在标准8051中固定的“弱上拉”可以被总体禁止,为低 功耗应用提供了进一步节电的能力。
18
3、优先权交叉开关配置
也称为“交叉开关”,按优先权顺序将端口0 – 3 的 引脚分配给器件上的数字外设(UART、SMBus、 PCA、定时器等)。 端口引脚的分配顺序是从P0.0 开始,可以一直分配 到P3.7。为数字外设分配端口引脚的优先权顺序为 UART0具有最高优先权,而CNVSTR具有最低优先 权。 优先权交叉开关的配置是通过3个特殊功能寄存器 XBR0、XBR1、XBR2来实现的,对应使能位被设置 为逻辑‘1’时,交叉开关将端口引脚分配给外设。
◆16K 字节可在系统编程的FLASH 存储器
◆1280字节的片内RAM ◆可寻址64K字节地址空间的外部数据存储器接口
◆硬件实现的SPI、SMBus/ I2C 和两个UART 串行接口

C8051F120单片机钞券箱自动开箱机控制系统

C8051F120单片机钞券箱自动开箱机控制系统

参考文献:[1] 汝元功,唐照民.机械设计手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2] 蔡自兴.机器人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3] Mega128data sheet [Z].Atmel Corporation.2004.[4] 陈冬云,杜敬仓,任柯燕.A Tmega128单片机原理与开发指导[M ].北京:北京工业出版社,2006.[5] Cletti Michael D.Advanced digital design with the ver 2ilog HDL [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作者简介:齐井刚 (1980-),男,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自主移动机器人系统设计。

C8051F120单片机钞券箱自动开箱机控制系统陈朝泽,任德均,杨齐寿(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65)Cont rol System of Automatic Bank 2note Box Opener Based on C8051F120Single 2chip Comp uterCHEN Chao 2ze ,REN De 2jun ,YANG Q i 2shou(College of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5,China ) 摘要:设计了一种专为银行系统打开钞券包装箱的自动开箱机。

阐述了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核心处理器选用嵌入式高速单片机C8051F120,包括输入/输出模块、高速输出模块、键盘输入模块以及抗干扰模块,并对软件结构和系统控制流程进行了介绍,着重讲述了步进电机加减速的控制。

该系统能够自动对箱体实施夹紧,并能打开不同规格的箱子,具有高效、自动化程度高和自适应能力强和噪音小等优点。

关键词:钞券箱;单片机;步进电机;位置控制模式;开箱中图分类号:TP2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22257(2009)0520026205收稿日期:2008211224Abstract :An automatic bank 2note box opener was designed specially for t he bank system.C8051F120was selected as t he main cont roller ,t he hardware circuit design of cont rol system was de 2scribed ,including I/O module ,high 2speed outp ut module ,keyboard inp ut module and anti 2interfer 2ence module.The software configuration and mainp rogram flow were presented.Accelerate and de 2celerate cont rol of stepping motor was detailed dis 2cussed.The system can clamp t he box body auto 2matically and open different sizes of boxes ,has t he advantages of high efficiency ,high automation level and powerf ul adaptive ability and lower noise.K ey w ords :bank 2note box ;single 2chip comp ut 2er ;stepping motor ;po sition cont rolling mode ;open 2ing box0 引言为保证钞券从银行到金库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银行系统采用一次性钞券包装箱装运钞券,到达金库后再设法打开箱子。

基于C8051F120的水泵全性能测试系统的研究

基于C8051F120的水泵全性能测试系统的研究

Q~H( 流量 ~扬程 ) Q ~ P( 和 流量 ~效率)
图3 电 路 原 理 图
曲线 可通 过 采 用 三 次 多项 式最 小 二 乘法 拟 合 ,如
第3卷 第9 3 期 21- ( [1 0 1 9下) 41
l 匐 化
果也用此方法拟合 Q ~ ( 流量~效率) 曲线 ,由
图 1 系统 组 成 图
键 盘
5 l内核 及指 令 集 完全 兼 容 的微 控 制 器 ,是 集成 的
混 合 信 号 片 上 系统 S ( ytm nc i) OC S s o hp 。具 有 标 e
2 系统组成
主 要 的 系统 的组 成如 下 : ) 矩 转速 传 感 器 ; 1转 2 流量传感器 , ) ) 3 吸、压程传感器l ) 信号预处 4
理 接 口板 ; ) 5 键盘 ; )C 0 110 6 85 F 2 处理 器I ) 打 7 印机 ; ) 8 显示 器 。
3 软件结构
系统软件 主框 图如 图 2所示 。 系统软件 设 计的主 要 目标 : 操作便 捷 、功能全 面 和处理数 据 准确 。
系统 的主 要特 点 :
【0 第3卷 4l 3
第9 期
21— ( ) 01 9下

复 位
訇 似
采 样误 差 就 高 达 百 分之 几 。 可 通 过 整 周 期 法 测 频 率 来 消 除 ±1 脉 冲误 差 ,图 3 个
是 电路原 理 图 。

初 始 化
l 堇堡 l
— — — —
T 2 6 0 5进 行分 析 测试 的数 据 ,最 终 打 3 1 —2 0
信 === 号 :口 :
印输 出 曲线和 彩色试 验 报表 。

基于C8051F120单片机自动重合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C8051F120单片机自动重合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在电力系统故障中,输电线故障约占电力故障的90%,而瞬时性故障高达90%。

所谓瞬时性故障,一般是由外部自然环境引起的线路短路,使得断路器断开,此时线路的绝缘性能恢复从而使这些短路情况通过线路重合闸解决。

因此自动重合闸系统(ARC )可以提高用电系统的分断和过流能力,保证对用户的供电连续性和供电质量。

如果线路发生永久性故障,自动重合闸装置发出重合闸的动作后故障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

出于继电保护断路器会再次断开,一般来说,重合闸时间越快效果越好,最短间隔时间为0.15~0.5秒,这时应在查明故障原因并排除故障后继续送电。

基于此,本研究设计了以C8051F120单片机为核心的自动重合闸系统,该系统利用了C8051F120硬件设计的高效性、便利性,仅由电源模块、键盘/显示模块、控制断路器模块、信息存储模块等构成。

在设计过程中,系统的实时性、安全性、稳定性和可移植性成为设计该系统首要考虑的问题。

通过反复试验,证明了本系统具有适应性强、开放性好、功耗低、传输实时和稳定等一系列优点。

1总体设计该测试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电源部分需给系统供5V 和3.3V 电源。

系统在上电之后主控制器先从外部存储器中读取参数,再检测总回路开关状态和手动操作回路状态。

如果断路器发生跳闸现象,当合闸的次数小于允许重合闸次数设定值时,单片机向断路器发出重合闸信号;当合闸的次数是否大于允许重合闸次数设定值时,可视为永久性故障。

液晶显示模块实时显示当前系统的状态。

2系统硬件设计系统硬件主要由电源电路、信息存储电路、键盘电路与液晶显示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等组成。

电源电路设计以LM2576和AMS1117为核心,为系统提供5V 和3.3V 电源;信息存储电路设计以AT24C512为核心,用来存储系统设定参数,如重合闸次数、延时时间和闭锁时间等;键盘电路主要功能是菜单的选择和参数的输入;液晶显示电路用于显示当前系统的状态。

2.1电源电路设计本系统供电电源有3.3V 和5V 两种,其中3.3V 电源是以AMS1117为核心设计的,5V 电源收稿日期:2017—11—26作者简介:张毅(1983—),男,山西长治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方向研究。

C8051单片机基础 第二章 C8051F单片机结构及原理 ppt课件

C8051单片机基础 第二章 C8051F单片机结构及原理  ppt课件
本课程以应用较多、较典型的 C8051F02x(x为0、1、2、3)系列为主要实 例,介绍C8051F单片机的结构与原理。
ppt课件
16
2.2 C805lF单片机的结构与原理
2.2.1 C8051F02x单片机的组成与结构
C8051F020单片机以8051内核为中心, 通过SFR总线、外部数据存储器总线、系 统时钟线、复位线等与64KB闪存、4KB XRAM、数字功能模块(UART、SPI、定时器 等)、模拟功能模块(比较器、A/D、D/A 等)、片上时钟系统和JTAG逻辑电路等相 连。是一个完整的单片机片上系统,可以 用作为一个闭环测量控制系统。
ppt课件
26
2.2 C805lF单片机的结构与原理
2.2.1 C8051F02x单片机的组成与结构
3)两路12位数/模转换器 把12位数字量转换为电压量,可以产
生连续变化的波形,2路信号可同步输出。 4)两个模拟比较器 (1)具有正向与负向等8种可编程回差电压值; (2)可用于产生中断或复位。
ppt课件
ppt课件
10
2.1 C8051F的CIP-51内核
2.1.3 CIP-51内核的基本部件
4.存储器接口
C8051F单片机中大部分系列都有位 于片上的外部数据存储器空间RAM(称为 XRAM),除此,还可以向片外扩展64KB RAM。存储器接口就是用于控制与管理 C8051F单片机片上和片外的数据存储器, 它们都需用MOVX指令访问。
2.1.3 CIP-51内核的基本部件
数据总线缓冲器的作用是在CPU内外 数据传送时予以缓冲;地址寄存器用于存 放存储器或输入输出端口的地址值;内核 的复位源与时钟信号由核外的片上系统提 供。
ppt课件

多功能单片机C8051F

多功能单片机C8051F

智能检测与仪器研究所
C8051F系列单片机的特点 C8051F系列单片机的特点
1、指令运行速度高 、
由于C8051Fxxx单片机采用流水线结构,废除了机器周 单片机采用流水线结构,废除了机器周 由于 单片机采用流水线结构 的概念,指令以时钟周期为运行单位 由标准的12个系统 以时钟周期为运行单位, 期的概念,指令以时钟周期为运行单位,由标准的 个系统 个系统时钟周期,处理能力大大提高。 时钟周期降为 1 个系统时钟周期,处理能力大大提高。在相 同时钟下,指令运行速度比一般的80C51系列单片机提高大 同时钟下,指令运行速度比一般的 系列单片机提高大 个系统时钟周期, 约10倍。70%指令的执行时间为 1 个或 2 个系统时钟周期, 倍 % 只有4条指令的执行时间大于 个系统时钟周期。 条指令的执行时间大于4个系统时钟周期 只有 条指令的执行时间大于 个系统时钟周期。
智能检测与仪器研究所
C8051F系统单片机的组成 C8051F系统单片机的组成
4、模数和数模转换 、
大部分的C8051Fxxx单片机内部都有A/D转换模块,不 单片机内部都有 转换模块, 大部分的 单片机内部都 转换模块 同型号中的A/D转换位数、转换速度和输入通道数不完全相 转换位数、 同型号中的 转换位数 同。 部分的C8051Fxxx单片机内部有两个12位数模转换器, 单片机内部有两个 位数模转换器 部分的 单片机内部有两个 位数模转换器, MCA可将任何一个 可将任何一个DAC置于低功耗关断方式。 置于低功耗关断方式。 可将任何一个 置于低功耗关断方式
智能检测与仪器研究所
3、CIP-51内核的基本部件 、 内核的基本部件 1)中央处理器(CPU) )中央处理器( )
C8051F系列的 系列的CPU是单片机最核心的部分,主要 是单片机最核心的部分, 系列的 是单片机最核心的部分 完成运算和控制功能,只是它的控制功能比通用处理器 完成运算和控制功能, 更强。 位中央处理单元。 更强。CPU是8位中央处理单元。 是 位中央处理单元

C8051F120的特点及其在多任务实时测试系统中的应用

C8051F120的特点及其在多任务实时测试系统中的应用

收稿日期:2007-10-30;修回日期:2008-01-21作者简介:李新宇(1980-),男,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精密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的研究。

 2008年4月宇航计测技术Ap r .,2008第28卷 第2期Journal of A str onautic Metr ol ogy and Measure mentVol .28,No .2文章编号:1000-7202(2008)02-0045-05 中图分类号:T B971 文献标识码:AC8051F120的特点及其在多任务实时测试系统中的应用李新宇 张志勇(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76) 摘 要 介绍了C8051F120这款单片机的硬件配置及功能特点,并着重分析了其在多任务、实时测量、实时传输的测试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 单片机 硬件 特性 测量The Characteristi c of the C 8051F 120and the Appli cati on i nthe Real 2Time M easurement Syste m with M ulti 2TasksL I Xin 2yu Z HANG Zhi 2yong(Beijing Aer os pace I nstitute f orM etr ol ogy and Measure ment Technol ogy,Beijing 100076) Abstract I ntr oduces the hardware configurati 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8051F120,and an 2alyses the app licati on in the real 2ti m e measure ment and trans m issi on syste m with multi 2tasks . Key words M icr o contr ol unit Hard ware Characteristics Measure ment1 引 言在某测试系统中,要求同时测量多个参数,主要包括:利用两个增量式光电编码器分别实时测量两个旋转轴的转角和转速;利用扭矩传感器实时测量某旋转轴上的动态扭矩;利用绝对式磁电编码器实时测量缓慢转过的角度和转速;利用三个加速度传感器实时测量某物在空间坐标系的角位置等。

基于C8051F120的全数字单相逆变器

基于C8051F120的全数字单相逆变器

目录第一章:绪论 (2)1.课程设计的背景 (2)2.课程设计的意义 (3)3.本设计的具体方案及 (4)第二章:系统结构及控制原理 (5)2.1.逆变电源主电路结构 (5)2.2.控制电路框图 (6)第三章:SPWM原理及实现方法 (7)3.1.S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宽调制 (7)3.2.基于C8051F120的SPWM 波形产生及软件编程 (11)3.21 C8051F系列单片机PCA简介 (11)3.22 SPWM波形生成方法 (12)3.24 程序流程 (13)第一章:绪论1.课程设计的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逆变电源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银行、证券、军事,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早期的逆变电源,只需要其输出不断电稳压稳频即可 ,今天的逆变电源除这些要求外 ,还必须环保无污染,即绿色环保逆变电源。

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对逆变电源的网络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性能的逆变电源应该满足高的输入功率因数,较低低的输出阻抗,快速的暂态响应,稳态精度高稳定性高,效率高,可靠性高,电磁干扰小,智能化完善的网络功能。

但模拟控制存在很多固有的缺点,因为采用大量的分散元件和电路板,导致硬件成本较高,系统的可靠性下降,由于人工调试器件的存在,如可调电位器,导致生产效率降低及控制系统的一致性差。

器件老化和热漂移问题的存在,导致逆变电源的输出性能下降 ,甚至导致输失常。

产品二次优化困难,对采用模拟控制的同种逆变电源,如果不改动硬件,要完成升级是不可能的 ,每一个新型模拟控制的逆变电源都要求重新设计和制造控制系统。

模拟控制的逆变电源的监控功能有限 , 一旦出现故障,要想恢复正常则必须到现场检查维修。

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主流,伴随着高性能的控制器的出现,逆变电源的全数字控制已成为现实。

能够实时地读取逆变电源的输出,并实时地计算出输出值,使得一些先进的控制算法应用于逆变电源的控制也成为可能。

第2章 C8051F单片机的结构与原理

第2章 C8051F单片机的结构与原理

17
PSW的各位定义 (1)
R/W CY 位7 R/W AC 位6 R/W F0 位5 R/W RS1 位4 R/W RS0 位3 R/W OV 位2 R/W F1 位1 R PARITY 复位值 00000000
位0 SFR地址: 0xD0 (可位寻址)
位7: CY,进位标志。
•当最后一次算术操作产生进位(加法)或借位(减法)时,该位 置1。其它算术操作将其清0。 位6: AC,辅助进位标志。 •当最后一次算术操作向高半字节有进位(加法)或借位(减法) 时,该位置1。其它算术操作将其清0。
指令中地址码给出的是某一通用寄存器的编号,寄存器的内
容为操作数。 MOV A,R0 2.直接寻址 直接寻址时,指令中地址码部分直接给出操作数的有效地址。 ;A←(R0)
MOV A,4FH ;A←(0x4F)
33
2.3.1 寻指方式(2)
3.寄存器间接寻址 指令中给出的寄存器的内容为操作数的地址,而不是操作数
或24个系统时钟周期,最大系统时钟频率为12-24MHz。
CIP-51内核,70%的指令的执行时间为1或2个系统时钟周期,
只有4条指令的执行时间大于4个系统时钟周期。
6
CIP-51 内核中指令数与系统时钟周期数的关系
执行周期 数 指令数
1
2
2/3
3
3/4
4
4/5
5
8
26
50
5
16
7
3
1
2
1
7
2.1.3 C8051F020单片机的片上资源
;若CY=1或A7~4>9,则A←(A)+0x60
DEC(减1指令): DEC A ;A←(A)-1

超声波传感器板原理图

超声波传感器板原理图

B
VCC3.3V
B
P0.5
A
Title 超声波传感器板 Size A4 Date: Document Number 04-8051F120EX Friday, December 25, 2009 Sheet 5 of 6 Rev V1
A
5
4
3
2
1
5
4
3
2
1
E
J12 VCC5V R21 UTS-TX UTS-TX R22 0 R25 VCC5V 1K 1% R26 UTS_RX+ R27 J13 UTS_RXUTS_RX+ 1 2 UTS_RX R29 1K 1% 1K 1% REF R30 1K 1% R28 1K 1% 1K 1% 1K R23 0 UTS_TX UTS_RX1 2
B
SW1 VCC3.3V
SDA SCL
R7 R8
2.2K 2.2K
R18
100 nRESET
nRESET
A
nRESET0
R17
100
Title 超声波传感器板 Size A4 Date: Document Number 02-8051F120 Friday, December 25, 2009 Sheet 3 of 6
VCC3.3V C9 0.1u C12 C11 15 11 12 10 9 0.1u 0.1u
VCC3.3V
C
TXD-GW-COM RXD-GW-COM
TXD1-120 RXD1-120
C
RS232_RXD2 RS232_TXD2
VCC3.3V
VCC3.3V
B
J6 RP1 10K C13 0.1u CON3 AD_EX 1 2 3

第二章 C8051F单片机结构及原理

第二章 C8051F单片机结构及原理

本章将以C8051F系列单片机中功能较全面、应用较广泛的C8051F02x子系列为典型例子,重点介绍以CIP-51为内核的C8051F系列单片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存储器组织、时钟系统及复位源等。

2.1 C8051F的CIP-51内核C8051F系列单片机的微控制器内核称为CIP-51,是在Intel公司标准8位8051单片机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提高形成的。

所有C8051F系列单片机的微控制器内核都完全相同。

2.1.1 CIP-51内核的组成及结构CIP-51内核是C8051F的中央处理器(CPU)部分,主要完成运算和控制功能,管理整个单片机系统的各个外设的工作。

CIP-51的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其组成与结构和8051的原理结构图比较相似,图的上半部分几乎和8051完全一样,下半部分也有近一半组成和8051—样。

2.1.1 CIP-51内核的组成及结构不同的部分主要是增加了流水线结构、存储器和特殊功能寄存器SFR接口部分、电源控制与管理寄存器等。

CIP-51微控制器中的SFR接口用于控制与管理模拟和数字外设功能部件,大大增强了处理能力。

2.1.2 CIP-51内核的特点(1)主要功能部件及组成与8051相同;(2)与MCS-51指令系统完全兼容;(3)时钟频率为0~25MHz,执行速度一般可达25兆指令/秒,有的型号最高执行速度可达100兆指令/秒;2.1.2 CIP-51内核的特点(4)增加了流水线结构,70%指令的执行时间为1个或2个系统时钟周期;(5)与模/数、数字外设有关的SFR移到核外,通过SFR接口与CPU交换信息;(6)中断系统扩展为可处理22个中断源;(7)复位与时钟电路不包括在核内;(8)具有程序和数据存储器安全管理功能。

2.1.2 CIP-51内核的特点2.1.3 CIP-51内核的基本部件1. 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单片机最核心的部分,主要完成运算和控制功能,与通用微处理器是基本相同的,只是它的控制功能更强。

单片机试验箱说明书

单片机试验箱说明书

单片机开发系统使用说明书概述:C8051F120单片机开发系统是根据我校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大学生科技活动的需要专门开发研制的产品,该开发系统主要由:主控板、AD/DA板、点阵及数码管模块、液晶显示模块、4×4按键模块、USB及RS232通讯模块等6个部分组成。

如图1所示。

主控板:主控板由Cgynal公司的c8051f120(详细信息请参阅相关文档)图2:主控板原理图及其外围电路组成,其原理及如图2所示。

主控板采用5V电源供电,所有I/O端口及模拟通道都通过排针引出,方便实验。

图3为主控板的实物示意图。

图3:主控板实物示意图AD/DA板:AD/DA开发板由采样速率为30MHz的8位AD转换器ADS931E 及其外围电路、转换速率为165MHz的8位DA转换器DAC908及其外围电路组成。

AD/DA开发板采用5V电源供电。

AD/DA转换器的数字、模拟接口及其控制引脚都通过排针引出,方便实验。

图4为AD/DA开发板的原理图,图5为其实物示意图。

图4:AD/DA开发板原理图图5:AD/DA开发板实物示意图点阵及数码管模块:点阵及数码管模块由8位共阴极7段数码管、8×8点阵、Lattice 公司的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Lc4256组成。

8位数码管采用动态扫描方式连接。

数码管、点阵的数据接口与Lc4256的I/O端口连接,同时Lc4256未用的I/O端口通过排针引出,该模块采用5V 电源供电。

图6位点阵及数码管模块的原理图,其实物示意图如图7所示。

图6:点阵及数码管模块原理图图7:点阵及数码管模块实物示例图。

达达电子C8051F020、120最小系统使用说明及原理图

达达电子C8051F020、120最小系统使用说明及原理图

C8051F020、120最小系统使用说明C8051f020/C8051f120最小系统是我们达达电子工作室自主制作的,为了方便大家开发使用,排针都是单排引出,可以作为核心板插在你的板子上使用!特点:1、引出所有的IO口,ADC,DAC,CP端口!即所有的端口基本引出2、板上留有3V和5V的电源!方便使用!5V是用TL431基准设计的,相对稳定!3、端口是单排设计,间距标准方便你做实验整排引出IO 或者作为核心板层叠在你的板子上!方便设计,减少干扰!4、芯片所有的电源端口都加有滤波105和104电容增强其抗干扰的能力!5、电压基准上加有104电容!内部基准输出也加有104和4.7uF的滤波电容!使ADC和DAC更加稳定!此板子图片为:1、板子电源电路020和120芯片工作电压为3.3V,输入电压经过1117-3.3V稳压,输入电压支持5~9V,我们选择的是优质1117芯片。

输入电源测试可以高至12V,但是不建议大家长期使用,以免烧坏芯片!最后电源电压经过2R电阻和105、104电容滤波分别送入MCU得到A VCC和DVCC!以增强MCU工作电压的稳定性这个5V用TL431做的电流经过8050放大,最大可以支持200MA的电流,要使用此5V电压,系统的输入电压要高于6V。

注意:这边过大电流会击穿三极管导致电压高于5V使用的时候需要经常测试是不是5V,经过板子售后情况,建议大家还是少用5V的系统和c8051f的IO连接!最好加有限流电阻,以免经常烧坏MCU!2、板子上电源基准介绍按板子上的介绍,左边是TL431做的2.5V基准!使用的时候需要根据板子上的实际电压来恒定。

一般我们的2.5V误差不会很大,中间一列3个分辨是DAC基准VERFD,ADC0基准VREF0,ADC1的基准VREF1,右边的一列都是内部基准输出VREF,使用跳冒选择。

如需要VREFD使用外部基准2.5V就把跳冒跳在左面。

如果想使用芯片的内部基准就把跳冒跳在右边!3、板子MONEN跳冒的使用如图J8左边为GND中间为MONEN右边是VCC。

C8051F120在调制解调终端中的应用

C8051F120在调制解调终端中的应用

科 技 论 文
C 0 0 85 1 单片机 由于功能 多而体积小 ,不可能 把每一 个功能都设计成 单独 的一 个 1 F2 端 口,而是采用 交叉开关 的设计方法 ,通过优先级解码 ,将 各个功 能 引脚按 优先级顺序 配置 到p  ̄P 端 口上 。在 这方面与传统 的MS ・l 0 -3 C5 有很大 的不 同 ,所 以在硬件 设计前一 定 要考 虑好设计需 要 。在实 际应用 中为 了增加硬件 的灵 活性 ,建议采 用单片机 ̄C L IP D
存储器。所以可以省掉掉电保护块。 状态显示单元包 括荧光显示 和指示灯显示 两部 分 。 基于 C 0 l 10单片机 的监控单 85F 2 元原理 图设计如 图 2所示 。
图2 85F 2 监控单元部分原理图 C 0 1 10
24
维普资讯
的方式, 将C 0 1 10 OD都与C L 85F 2 的I P D的I OD相连。C 0 1 1 包含一个内部可编程振 85 F 2 0 荡器和一个外 部振荡器 驱动 电路 。 里外接上一 个 l. 9MHz 这 1 52 0 的晶体也 是为 了增加硬件 的灵活性 。此9 c o 1 10  ̄ 85F 2单片机 的外部复位 电平为低 电平 ,与传统 的单片机不 同 ,需
◆ 片内看门狗定时器、V D D 监视器和温度传感器 具有片 内VD D监视器 、看 门狗定时器和 时钟 振荡器 的C 0 1x 85 是真. 独立工作 1 2 F 正能
23
维普资讯
电信技 术研 究
20 0 8年第 4 期
的片上系统。 所有模拟和数字外设均可 由用户固件使胄/ 琶 禁止和配置。 L S 存储器还具 FA H 有在系统重新编程能力, 可用于非易失性数据存储 , 并允许现场更新85 固件 。 0 1 片内JA TG 调试 电路允许使用安装在最终应用系统上的产品MC 进行非侵入式 ( U 不占用片内资源) 、 全速、在系统调试。该调试系统支持观察和修改存储器和寄存器,支持断点、观察点、 单步及运行和停机命令。在使用JA 调试时,所有的模拟和数字外设都可全功能运行。 TG

基于C8051F120的全数字移相全桥电路

基于C8051F120的全数字移相全桥电路

目录一.绪论 (6)二.硬件部分2.1 系统功能及技术指标 (7)2.2 系统方框图 (7)2.3 移相全桥电路设计 (7)2.4电路功能说明 (8)2.5 控制电路 (9)2.6 D/A数模转换模块 (10)2.7放大模块 (11)2.8保护模块 (12)三.软件部分3.1 C8051F120简介 (13)3.2 定时/计数器模块简介 (14)3.3程序框图简介 (16)3.4 PWM波形生成方法 (17)3.5 控制原理及调试方式 (17)四.系统输出结果及总结4.1 输出波形仿真 (18)4.2 结论 (19)4.3 总结 (19)四参考文献 (20)绪论移相全桥PWM控制方式是谐振变换技术与常规的PWM技术的结合。

基本工作原理为:每个桥臂的两个开关管180互补导通,两个桥臂的导通之间相差一个相位,即为移相角。

通过调节此移相角的大小,来调节输出电压的脉冲,在变压器的副边得到占空比D可以调节的正负半周对称的交流方波电压,从而达到调节相应的输出电压的目的。

移相PWM控制方式利用开关管的结电容和高频变压器的漏电感作为谐振元件,利用高频变压器漏感储能对功率开关管两端输出电容的充放电来使开关管两端电压下降为零,使全桥变换器的四个开关管一次在零电压下导通,在缓冲电容的作用下零电压关断,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电路的开关损耗和关断噪声。

本系统由c8051f120单片机控制,通过PCA计数器控制输出,产生移相全桥电压波形,加在IGBT上,从而控制其通断,使其能达到开关频率25KHz,效率不低于93%的目的。

开题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系统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电子设备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任何电子设备都离不开可靠的电源,对电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线性稳压电源具有稳定性能好、输出电压纹波小、使用可靠等优点,但其通常都需要体积大且笨重的工频变压器与体积和重量都很大的滤波器。

由于调整管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为了保证输出电压稳定,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必须承受较大的电压差,导致调整管的功耗较大,电源效率很低,一般只有45%左右。

c8051f120的开关磁阻电机调速系统

c8051f120的开关磁阻电机调速系统

变为低,便会触发外部中断,在中断处理程序中进行保护动作。软件的思路是:采集速度给定信号、位置信
号 、三 相 电 流 信 号 ,根 据 相 应 的 控 制 策 略 ,输 出 功 率 开 关 管 的 控
制 信 号 ,从 而 实 现 开 关 磁 阻 电 机 的 调 速 。
3.1 系统总体程序结构
monics and interharmonics measurements using wavelet packet transform[C]. Canadian, 2007: 748-752
[收 稿 日 期 :2015.1.14]
!!!!!!!!!!!!!!!!!!!!!!!!!!!!!!!!!!!!!!!!!!!!!!!
据当前转速计算出电机转过 0.5°所需要的时间,将其转化为定
时 器 的 计 数 值 ,赋 给 定 时 器 初 值 寄 存 器 TH0、TL0,于 是 电 机 每
转过 0.5°便会产生一个溢出中断,对溢出中断进行计数,记为
Ovf_Cnt,便 可 以 得 到 转 子 的 位 置 角 :
θ(k)=θ(k-1)+Ovf_Cnt×0.5°
(上接第 99 页)
[14]Zhang K,Zhang L, Yang M H, et al. Fast Tracking via Spa-
[9]Wu J X,Geyer C,Rehg J M. Real time human detection using
tio-Temporal Context Learning [J].arXiv preprint arXiv:
图 6 系统程序结构框图
分 、转 速 环 控 制 、故 障 的 检 测 与 保 护 等 。
3.2 转速计算程序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