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体会从条件开始想起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能运用这一方法,正确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主动运用有关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进行有条理和富有个性地思考,并清楚地表达问题的大致过程的能力。

重点:掌握从条件想起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难点:将本课学习的策略内化成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通过司马光砸缸,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课题,动脑,思考解决问题的有效的方法。

提问:什么叫策略?你在哪些地方见过?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讨论,交流。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71页例1情境图,学生读题,提问: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
学生分析题目。

小组讨论“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是什么意思?
结果预设:
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个,第三天比第二天多摘5个…
第一天摘的个数加5等于第二天摘的个数,第二天摘的个数加5…
提问: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你打算怎样解答?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的其他成员。

指导学生完成书上表格。

现在你知道第三天和第五天分别摘了多少个了吗?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2、小结策略。

提问: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要弄清题中每个条件的含义,看清要求的问题。

(板书:弄清题意)
可以从条件开始想起,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板书:从条件想起)
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列表找出答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3页“想想做做”第1题。

根据已知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说说怎样解答。

2、完成教材第73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读题,说说条件和问题。

提问:怎样理解“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这句话?
学生交流,从16米高处落下,弹起高度也就是16米的一半,用16÷2。

学生填表解答。

完成教材第73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读题,提问:你能找到芳芳和兵兵的位置吗?(在图中画出来)数一数他们之间有多少人?
完成教材第73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读题,小组交流。

说说从条件开始可以怎样想,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根据“白地砖有8行,每行15块”先算出有多少块白地砖,再根据“花地砖比白地砖少70块”算出花地砖有多少块。

列式计算。

全班集体订正,教师评价。

3、完成教材第73页“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题目,学生弄清题意。

估计每个正方形里,每行画4个圈,可以画4行。

先估计第几行正方形画不下。

第一次画2个圈,第二次画满第一行,第三次画满第二行,第四次画满一个正方形,第5个正方形就画不下了。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解决问题的策略》综合评价意见
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内容是小学教学中很重要的知识。

这一内容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到,在上册的时候解决问
题的策略重点是让学生利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

所以,
这节课教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对
学生来说这部分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并主动运用策略去解决有关问题,重视对策略的体验,在教学的过程中,她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去发现
问题,分析问题,根据问题,列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再让学生自
己试着去解决问题。

由此中发现,认真分析问题再解决问题的好处,理清了数量关系。

在解决问题之后进行反思、总结,提取相
关的经验和技巧。

让学生体会到策略的重要性,学生在课堂上的
反应,也在我的预想之内,学生也在认真思考去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着不足: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还不够严谨,针对学生的评价还不到位,对于班级中的后进生关注
度还不够。

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敢完全放手
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等。

学生交流,从16米高处落下,弹起高度也就是16米的一半,用16÷2。

学生填表解答。

完成教材第73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读题,提问:你能找到芳芳和兵兵的位置吗?(在图中画出来)数一数他们之间有多少人?
完成教材第73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读题,小组交流。

说说从条件开始可以怎样想,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根据“白地砖有8行,每行15块”先算出有多少块白地砖,再根据“花地砖比白地砖少70块”算出花地砖有多少块。

列式计算。

全班集体订正,教师评价。

3、完成教材第73页“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题目,学生弄清题意。

估计每个正方形里,每行画4个圈,可以画4行。

先估计第几行正方形画不下。

第一次画2个圈,第二次画满第一行,第三次画满第二行,第四次画满一个正方形,第5个正方形就画不下了。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解决问题的策略》综合评价意见
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内容是小学教学中很重要的知识。

这一内容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到,在上册的时候解决问
题的策略重点是让学生利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

所以,
这节课教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对
学生来说这部分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并主动运用策略去解决有关问题,重视对策略的体验,在教学的过程中,她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去发现
问题,分析问题,根据问题,列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再让学生自
己试着去解决问题。

由此中发现,认真分析问题再解决问题的好处,理清了数量关系。

在解决问题之后进行反思、总结,提取相
关的经验和技巧。

让学生体会到策略的重要性,学生在课堂上的
反应,也在我的预想之内,学生也在认真思考去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着不足: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还不够严谨,针对学生的评价还不到位,对于班级中的后进生关注
度还不够。

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敢完全放手
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等。

学生交流,从16米高处落下,弹起高度也就是16米的一半,用16÷2。

学生填表解答。

完成教材第73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读题,提问:你能找到芳芳和兵兵的位置吗?(在图中画出来)数一数他们之间有多少人?
完成教材第73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读题,小组交流。

说说从条件开始可以怎样想,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根据“白地砖有8行,每行15块”先算出有多少块白地砖,再根据“花地砖比白地砖少70块”算出花地砖有多少块。

列式计算。

全班集体订正,教师评价。

3、完成教材第73页“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题目,学生弄清题意。

估计每个正方形里,每行画4个圈,可以画4行。

先估计第几行正方形画不下。

第一次画2个圈,第二次画满第一行,第三次画满第二行,第四次画满一个正方形,第5个正方形就画不下了。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解决问题的策略》综合评价意见
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内容是小学教学中很重要的知识。

这一内容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到,在上册的时候解决问
题的策略重点是让学生利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

所以,
这节课教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对
学生来说这部分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并主动运用策略去解决有关问题,重视对策略的体验,在教学的过程中,她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去发现
问题,分析问题,根据问题,列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再让学生自
己试着去解决问题。

由此中发现,认真分析问题再解决问题的好处,理清了数量关系。

在解决问题之后进行反思、总结,提取相
关的经验和技巧。

让学生体会到策略的重要性,学生在课堂上的
反应,也在我的预想之内,学生也在认真思考去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着不足: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还不够严谨,针对学生的评价还不到位,对于班级中的后进生关注
度还不够。

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敢完全放手
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