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及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领域的应用
及标准
天津友源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101108
摘要:现如今,我国社会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
中运用广泛。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融入到生
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也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如今人
工智能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在电气自动化领域的各个环节中,有效推动了电气自动
化领域的快速发展。

文章分析电气自动化控制的特点、电气自动化领域的发展现
状及存在问题以及实际应用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电气自动化;应用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国家的科技水平日益提高,在一些技术的研究
开发中,正逐渐向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

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正是大势所趋。

运用人
工智能技术,可以大幅度地减少电气技术的使用费用,提高电气技术的运行效率,保证电气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减少事故的发生。

因此,持续加大人工智
能技术对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研究和应用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

1电气自动化控制的特点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一门新兴
技术,已经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是计算机技
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产物。

其根本原因在于人工智能技术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
仿真的智能工具,它代替人类从事复杂的工作。

分析国内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过程和成果,可以发现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专家系统和机器人系
统两个方面。

人脑自身的精确性和复杂性已经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最大障碍,因为人工智能技术主要模拟人脑完成其工作,但早期的模拟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日益得到克服,这种模拟成为可能。

此外,将人工智能技术嵌入到仿真环境中,可以大大降低仿真人员的消耗,提高仿真精
度和自动化程度。

需要澄清的一个事实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熟。

换句话说,人工智能技术还
处于发展阶段,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和优化。

此外,设备的运行效率也得到了
很大的提高。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还能有效地处理和控制电气控制过程中的信息
处理和生产成本,使电气控制更加高效和科学。

2电气自动化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已经较为广泛地应用到生产制造、农业、航空
航天、军事等领域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果,也推进了各个行业的发展。

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在实际落地使用中衍生出一些问题,例如能源消耗量较大、成本投入高、技术在应用中呈现出一定局限性等。

因此,要重视电气自动化控制
领域的长足发展,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研发力度,优化电气自动化领域的传统
技术,促进该领域产业转型与智能化升级。

3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主要应用场景
3.1电气设备设计
电气设备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到
其控制能力的上限和下限。

为了间接地提高电气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电气系统的控
制效果,需要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电气系统的设计方案中,使其具备一定的智
能判断和环境感知能力,从而在不需要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实现对设备的正常工作。

比如,在电气装置上安装一个微控制器和一个执行元件,在监控到该装置的
异常情况时,控制器就可以判定该装置的行为状态,并对该执行元件发出暂时断路、充电和放容等控制命令。

3.2故障诊断的智能化
在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常常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各
种各样的故障,故障的出现引起的误差会导致电气设备的运行受限,最终影响生
产效率。

若是不能及时地对故障进行修复,甚至会引起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无
法挽回的损失。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故障修复的过程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既
可以对故障进行分析及简单的维修,还能够减少成本的投入。

人工智能技术在故
障维修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各种故障类型进行准确判断与修复,以此来降低损失。

人工智能技术包括神经网络、模糊理论、专家系统等内容,通过3个的有效配合,不仅可以对电气设备故障进行准确地判断与分析,还能够
提升故障维修的工作效率,实现资源成本的有效控制,这对于电气自动控制水平
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3.3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第一种是中间人攻击,这种攻击方式善伪装,把攻击信息伪装为普通的通信
信息,很难被检测出来。

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电气自动化能够有效解决中间人
攻击。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针对入侵链路中的错误数据检测与拓扑检测系统进行详
细检测,并对网络结构是否发生改变做出判断,能够成功减轻工作人员的任务量,降低中间人入侵出现的可能性。

第二种是拒绝服务攻击,这种攻击方式在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机械工作过程中,会导致严重的资源损耗,使得中央处理运转速度较慢,不能针对系统内部的
常态性请求做出及时的回应,最终导致系统崩盘。

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电气自
动化能够有效解决拒绝服务攻击。

人工智能系统能够针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合闸动
作进行建模,根据建模对象的方程,得到网络整体攻击频率的动态效果图,并在
此基础上进行电气自动化网络安全检测。

第三种是数据篡改攻击,这种攻击方式在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机械工作的过
程中会导致信息接收端接收错误的命令,运行紊乱。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
数据篡改攻击即便只针对数据进行细微改动,检测模块也能够立刻发现并实施保护,确保电气控制的网络安全。

4人工智能技术相关标准
全国首批正式发布的人工智能国家标准,分别是GB/T41864-2022《信息技术计算机视觉术语》、GB/T41867-2022《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术语》、GB/T41772-2022《信息技术生物特征识别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GB/T41815.2-2022《信息技术生物特征识别呈现攻击检测第2部分:数据格式》与GB/T41813.2-2022《信息技术智能语音交互测试方法第2部分:语义理解》、GB/T41864-2022《信息技术计算机视觉术语》。

GB/T41867-2022《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术语》,该标准界定了人工智能领域中的常用术语及定义,给出了基础类、关键通用技术、关键领域技术、安全/伦理四大类术语的定义,适用于人工智能领域概念的理解和信息交流,以及科研、教学和应用,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国家标准研制奠定了基础。

GB/T41772-2022《信息技术生物特征识别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该标准规定了人脸识别系统的系统架构、业务流程、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

GB/T41815.2-2022《信息技术生物特征识别呈现攻击检测第2部分:数据格式》,该标准规定了生物识别领域呈现攻击检测相关的框架、数据格式、测试相关的内容,以便于对呈现攻击检测功能设计及其能力评估。

结语
总之,人工智能技术是对电气自动化的一种扩展,在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它作为先进技术的典型。

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电气自动化的控制中,实现了对电气自动化的管理,这将大大促进电力系统的智能化,从而大大地提高了电气自动化的质量和效率,降低了企业不必要的投资,使得整个电力系统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参考文献
[1]郭呈凌.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木工机
床,2020(04):20-21+24.
[2]许晓敏.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电子测
试,2020(24):127-128.
[3]张子国,赖鹏,王驰,张超越.人工智能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和发展[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24):97-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