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松滋市第一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松滋一中2015-2016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计40分)
1.如图所示,闭合圆导线圈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其中ac、bd分别是平行、垂直于磁场方向的两条直径.试分析线圈做如下运动时,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A.使线圈在纸面内平动
B.使线圈平面沿垂直纸面方向向纸外平动
C.使线圈以ac为轴转动
D.使线圈以bd为轴转动
2.如图,L1和L2是输电线,甲是电压互感器,乙是电流互感器.若已知变压比为1000∶1,变流比为100∶1,并且知道电压表示数为220V,电流表示数为10A,则输电线的输送功率为
A.2.2×103W B.2.2×10-2W
C.2.2×108W D.2.2×104W
3.如图所示为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原子核和两个α粒子的径迹,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4.如图所示,一个木箱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箱内粗糙的底板上放着一个小木块,木箱和小木块都具有一定的质量.现使木箱获得一个向右的初速度v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小木块和木箱最终都将静止
B.小木块最终将相对木箱静止,二者一起向右运动
C.小木块在木箱内壁将始终来回碰撞,而木箱一直向右运动
D.如果小木块与木箱的左壁碰撞后相对木箱静止,则二者将一起向左运动
5.入射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上发生光电效应,若入射光强度减弱,而频率保持不变,那么A.从光照至金属表面上到发射出光电子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明显增加
B.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减小
C.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减少
D.有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
6.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四个能级,其中E1为基态,若一群氢原子A处于激发态E2,一群氢原子B处于激发态E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A可能辐射出3种频率的光子
B.原子B可能辐射出3种频率的光子[]
C.原子A能够吸收原子B发出的光子并跃迁到能级E4
D.原子B能够吸收原子A发出的光子并跃迁到能级E4
7.关于核反应的类型,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144171
7281
N He O H
+→+是β衰变
B.2382344
92902
U Th He
→+是α衰变
C.2341
1120
H H He n
+→+是γ衰变
D.82820
34361
2
Se Kr e
-
→+是裂变
8.放射性元素衰变时放出的三种射线,按穿透能力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是
A.α射线,β射线,γ射线
B.γ射线,β射线,α射线
C.γ射线,α射线,β射线
D.β射线,α射线,γ射线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子与中子结合成氘核的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
B.Ra
226
88
(镭)衰变为Rn
222
86
(氡)要经过1次α衰变
C.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后而形成的电子流
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指大量该元素的原子核中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
E.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预言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
10.一列周期为0.4秒的简谐波在均匀介质中沿x轴传播,该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振动还只发生在O、M之间;A、B、C是介质中的三个质点,平衡位置分别位于2m、3m、6m处。

此时B的速度方向为-y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波沿 x轴正向传播,波速为20m/s
B.A质点比B质点晚振动0.05s
y/cm
o x/m
B
A
M
C
2468
2
2
-
C.B质点此时的位移为1cm
D.由图示时刻经0.1s,B质点的运动路程为2cm
E.若该波与另一列沿x轴正向传播且波长为16m的波相遇,可以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实验题(12分)
11.(6分)用螺旋测微器(千分尺)测金属导线的直径,其示数如甲图所示,该金属导线的直径为 mm。

用游标卡尺(卡尺的游标有20等分)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铅笔的长度是 mm。

12.(6分)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某实验研究小组的实验装置如图5甲所示。

木块从A点静止释放后,在一根弹簧作用下弹出,沿足够长的木板运动到B1点停下,O点为弹簧原长时所处的位置,测得OB1的距离为L1,并记录此过程中弹簧对木块做的功为W1。

用完全相同的弹簧2根、3根……并列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并记录相应的数据,作出弹簧对木块做功W与木块停下的位置距O点的距离L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W­L图线为什么不通过原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弹簧被压缩的长度L OA=________ cm。

三、计算题(40分)
13.(9 分)如图所示,某复合光经过半圆形玻璃砖后分成 a、b两束光,其中光束 a 与法线的夹角为60°,光束b与法线的夹角为
45°,已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3.0×108m/s.则:
①a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②入射光绕O点逆时针至少再旋转多大角度就无折射光?
14.(11分) 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两平行金属板A、B水平放置,两板间的距离d=40 cm.
电路电压恒为
U=24V ,电阻R=16Ω。

闭合开关S ,待电路稳定后,将一带正电的小球从B 板
小孔以初速度v 0=4 m/s 竖直向上射入板间。

若小球带电荷量为q=1×10-2 C ,质量为m=2×10-2
kg ,不考虑空气阻力。

求:(1)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多大时,小球恰能到达A 板?
(2)此时滑动变阻器消耗功率是多大?(取g=10 m/s 2)
15.(20分)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某地有一倾角为θ=37°(sin37°=5
3)的山坡C ,上面有一质量为m 的石板B ,其上下表面与斜坡平行;B 上有一碎石堆A (含有大量泥土),A 和B 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

假设某次暴雨中,A 浸透雨水后总质量也为m (可视为质量不变的滑块),在极短时间内,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减小为8
3,B 、C 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减小为0.5,A 、B 开始运动,此时刻为计时起点;在第2s 末,B 的上表面突然变为光滑,μ2保持不变。

已知A 开始运动时,A 离B 下边缘的距离
l=27m ,C 足够长,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 2。

求:
(1)在0~2s 时间内A 和B 加速度的大小;
(2)A 在B 上总的运动时间。

R
S P E A
B
v 0
参考答案
1.D
2.C
3.A
4.B
5.C
6.B
7.B
8.B
9.BDE
10.BCD
11.8.473或者8.474,;100.60;
12.(ⅰ)2Ω (2)3cm
13.①81.7310m/s ⨯ ②015θ= 14.8Ω 8W
15.(1)a 1=3m/s 2; a 2 =1m/s 2;(2)4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