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桨声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下桨声教案
祁东船山实验学校语文教案总第课时主备课人:王凤娟授课人:
本节课题: 18、月下桨声课型: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吠、裸、鲫、撩、襟”5个生字,理解“千丝万缕、一言不发、青山绿水”等词语的意思。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小女孩诚实、淳朴的美德。
3.画出描写人神态、外貌、动作的语句,并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人物性格特点上的作用。
学习目标:
1.我能准确认读“吠、裸、鲫、撩、襟”5个生字,理解“千丝万缕、一言不发、青山绿水”等词语的意思。
2.我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小女孩诚实、淳朴的美德。
3.我能画出描写人神态、外貌、动作的语句,并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人物性格特点上的作用。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诚实的好品质。
重点难点: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小女孩诚实、淳朴的美德。
2、找出文中描写小女孩神态、外貌、动作的语句,并体会它们在表达人物性格特点方面的作用。
学情分析: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
电教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有没有看到过船桨?还记得划船时船桨发出的声音吗?觉得那声音怎么
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桨声的文章,看看作者所听到的桨声是怎样的。
出示课
题,学生齐读课题《月下桨声》
看到这样的一个题目,你脑海中浮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你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对课题提出自己的疑问或猜想。
预设:是谁在月下划船?他们究竟在干什么?
课文为什么要以月下桨声为题?)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听一听那美妙的桨声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词,给自然段标号。
师:同学们对课题有那么多的疑问和猜想,那么请同学们快速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
读这篇文章,看看能不能解决你心中的疑惑,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读准文中的生字词,
可以借助字典或同桌之间互相帮助,同时记得给自然段标号。
2、组内探究,扫清字词障碍
(1)小组内齐读课文一遍,互相纠正和指正。
师巡视。
(2)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本课生字。
并派代表发言。
师明确:会意字,部首加熟字等
(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纠正并评价。
师:生字词是文章中的雷区,谁愿意做第一个扫雷者?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4)认读字词,并理解意思
全班齐读:吠裸鲫撩襟
组词:狗吠赤裸鲫鱼撩起衣襟
吆喝狗吠拨浪鼓千丝万缕青山绿水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好,那词语的意思都知道了吗?
①“吆喝”,“喝”读轻声。
引导学生结合句子理解意思。
“吆喝”是大声喊的意思。
②注意区分“拨”和“拔”。
③“一言不发”,重点理解“发”字
④“千丝万缕”,重点理解“缕”字。
你能再说出含有“千”和“万”的词语吗?(千言万语、千秋万代、千头万绪、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千真万确)
⑤青山绿水这是什么样的画面,想想怎么读?这样的描写环境的词语还能说出来吗?(湖光山色、山清水秀、烟波浩渺、波光粼粼、水天一色、重峦叠嶂)
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师:过了字词关,谁能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提示:描述事情要抓住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
指名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内容。
(本文讲述了一对小姐弟和作者交易河鱼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并解释意思。
其他同学进行纠正。
二、再读课文,了解结构
自由读课文,了解事情发生的经过和文章的写作结构和脉络。
师小结: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买鱼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体现了小女孩儿和弟弟的诚实。
那么故事是怎样展开的呢?文章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文章,思考这个问题。
读后指名回答,师明确:故事以买鱼这件事展开,先写我向姐弟俩买鱼,再写小女孩归还多收的鱼款,最后写我对小女孩的想念。
三、深入研读,品味人物
1、默读课文,交流对人物的第一印象,初步了解小女孩的品行。
文章的主人公是谁?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提示学生抓住“小心翼翼”“一言不发”“忙碌”“总……也”等词,引导学生体会小孩捕鱼时的认真态度及勤劳的品质。
(预设:诚实、善良、淳朴……)
2、深入分析重点句子,品味人物可贵品质
(1)学生自主学习,自由读文章,划出描写小女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
我们要想深入了解一个人,要抓住人物的什么?就用这个方法我们进一步了解小女孩
(2)小组合作,交流自己所划的句子,并尝试用分角色朗读和表演的形式展现这些句子内容。
①当小女孩发现多给了钱时,她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她的心情又是怎样的?用文中的话回答。
你们能读出小女孩的这种心情吗?(师生分角色朗读,体会小女孩决定退还一元钱的急切心情)
②从中你感受到这是一位怎样的孩子?(诚实、不贪小便宜)让我们再来感受小女孩的诚实。
③重点词语的理解:我看着她沾着泥点的手,撩起橘红色衣襟,取出(紧紧埋在)腰间的一个布包,(十分复杂)地打开它,又(十分复杂)地分拣布包中的大小纸票,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说说去掉和加上括号里的词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哪句话好,为什么?(引导学生抓住这句话中“紧紧埋在”“十分复杂”以及描写小女孩动作的词语,说明女孩儿非常贫穷,而且很在乎钱。
这些词这和她又回来送钱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女孩儿非常诚实,同时体会小女孩执意退钱的认真态度及淳朴的特点。
)
师:小女孩这样的品质实在难能可贵,请同学们带着赞美之情,读读这段话。
④看着作为鱼款补偿的那一把葱,作者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想想:作者当时会想什么呢?
四、升华情感,回归课题
1、小女孩的诚实、淳朴使“我”感动,令“我”无法忘记她。
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作者一直想念着小女孩呢?
2、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体会作者的心情。
3、出示课件:“我也不知道是何处的桨声悠悠飘落到我家墙根”。
思考:此处的桨声真的只是桨声而已吗?
(预设:“桨声”体现了作者对小女孩诚实善良的品质的赞美,小女孩的美好品质像悠悠的桨声萦绕在作者的心头。
)
4、联系课题,说说课题文取名月下桨声,实则写的是什么?
实则歌颂小女孩诚实善良的品质。
五、拓展·延伸
小练笔:学了本文后,你想对小女孩说些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当堂检测
一、听写
二、解释词语。
千丝万缕
小心翼翼
三、给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
sìshì
似乎()似的()相似()
四、根据课文主要内容填空。
文中讲了“我”()时发生的故事,反映了姐弟俩()的品质。
五、联系上下文回答。
我看着她沾着泥点的手,撩起橘红色衣襟,取出(紧紧埋在)腰间的一个布包,(十
分复杂)地打开它,又(十分复杂)地分拣布包中的大小纸票,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1)括号中的这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2)小女孩的家境不富裕,而且很在乎钱,如果换别人看到多给了钱也许会怎么做?
(3)小女孩是个怎样的孩子?
板书设计: 18、月下桨声
水上问购(女孩:放网,男孩:划桨,我:购鱼)
月下桨声上门送鱼:站在门外
主动退钱:(固执寻找用葱补偿)
(姐弟俩勤劳、诚实、淳朴)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