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北宋的旧曲新声课外自读练习含解析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自读
一、积累运用
1.以下词语中,加点词语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黯.然(àn)不谙.(ān)栏槛.(jiàn)倾.城(qīnɡ)
B.憔.悴(qiáo) 轩.窗(xuān) 縠.纹(ɡòu) 殷.勤(yīn)
C.彩笺.(jiān) 衰.草(shuāi) 画屏.(pínɡ) 迢.迢(tiáo)
D.游冶.(yě) 窥.视(kuī) 无赖.(lài) 婉转.(zhuǎn)
解析:选B。

“縠〞应读“hú〞。

2.以下词语字形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鼎盛蹊径貂裘良晨
B.红蕖天堑萧鼓婵娟
C.杖藜黄粱篷帆暮蔼
D.谙熟黯淡料峭溽暑
解析:选D。

A项,晨—辰。

B项,萧—箫。

C项,蔼—霭。

3.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坐玉石,欹.玉枕,拂金徽欹:通“倚〞,靠
B.山围故国.绕清江国:国家
C.会.挽雕弓如满月会:必然,一定
D.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顾:回头看
解析:选B。

国:都城。

4.填空。

(1)我欲穿花寻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庭坚?水调歌头?)
(2)昨夜西风凋碧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晏殊?蝶恋花?)
(3)_____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5)______________,尘满面,鬓如霜。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6)______________,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答案:(1)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2)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3)衣带渐宽终不悔
(4)似曾相识燕归来
(5)纵使相逢应不识
(6)两情假设是久长时
二、阅读鉴赏
(一)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5~6题。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
5.“槛菊愁烟兰泣露〞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
答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句话是说: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在默默饮泣。

菊和兰含有品格幽洁的象征,用在此词中,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间接的写出了女子的哀愁。

6.“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
答:
答案:昨夜的西风使碧树繁叶凋尽,单独登上高楼,极目远眺,依旧看不见那个远走的人。

“西风凋碧树〞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西风之烈,比喻相思对词中主人公的煎熬和摧残之烈。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行为描写,通过行为细节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这三句话纯用白描,语言洗尽铅华,把主人公的那种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

尽管词中包含着望而不见的伤离别绪,但却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

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7.词的上片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简要答复。

答:
答案:写出了清泉寺优雅清新的风光和环境,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的愉悦心情。

8.词的下片以景取喻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作者以“门前流水尚能西〞表达出作者自强不息、积极乐观的精神以及希望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9~10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