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导学案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学习目标】
1.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
2.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3.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学习重点】
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学习难点】
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预习自测】
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日本对朝鲜觊觎已久,为了实现征服朝鲜、、的梦想。
2.2.起止时间:1894~1895年。
3.重大战役
(1)朝鲜战役(丰岛海战):1894年朝鲜发生起义,应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帮助镇压,日本也乘机出兵朝鲜。
1894年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
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这场战争被称为
“”。
(2)平壤战役:1894年9月,日军分多路围攻平壤。
中国守军奋起反击,清军将领中炮牺牲。
统帅弃城逃跑,平壤陷落。
(3)黄海大战:年9月,中国在黄海大东沟遭日舰袭击,致远舰管
带率官兵重创日舰,壮烈牺牲。
战后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日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
(4)辽东半岛战役:日军从辽东半岛登陆,直取大连、旅顺。
旅顺只有孤军迎战,血战四天,终因寡不敌众而战败。
侵占辽东半岛,在旅顺制造大屠杀。
(3)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日军陆海军进攻山东威海卫,自杀殉国,全军覆没。
4.结果
1895年春,清政府派和日本首相签订了中日《》。
1、内容
(1)割地:清政府割、、给日本;
(2)赔款:;
(3)设厂:;
(4)通商:。
2、影响:。
二、瓜分中国狂潮
1.《》签订后,沙俄联合、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
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了、
、的瓜分中国狂潮。
2.各国在华强租海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3.美国见各国“势力范围“划定,便于1899年向、、、、、六国提出“”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均。
这个照会得到了各国的同意。
意义:。
【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清政府忙于庆祝活动。
1894年—1895年,外敌入侵,清军在战争中惨败。
针对此事,有人在北京城门上写了一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1)“三军败绩”指的是中国在哪次战争中失败?
(2)“割地求和”指的是清政府签订什么不平等条
约?除割地条款外,该条约还有何具体内容?这
一条约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3)中国“三军败绩,割地求和”,颐和园内却“万寿无疆,普天同庆”。
联系在一起,你认为“三军败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难答疑】
甲午中日战争产生了什么影响?
【反馈拓展】
1.下面是几位几司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讨论。
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A.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B.小李:日军侵占辽东半岛,在旅顺制造大屠杀
C.小林:战争爆发于1895年
D.小王: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若建立邓世昌纪念馆而收集文物,准备打捞“致远舰”,你认为应该到哪里打捞()A.丰岛海域 B.威海卫海域 C.旅顺海域 D.大东沟海域
3.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这
首诗写于()
A.1843年
B.1894年
C.1896年
D.1902年
4.在中国近代史上,某不平等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极大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
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瑷珲条约》
5.《马关条约》与以前的不平等条约相比,其最明
显的不同之处,并体现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
进入新阶段的是()
A.割占中国领土的面积大
B.索取的赔款数额巨大
C.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更多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6.《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与《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在地理位置上的突出表现是()
A. 深入到中国内地
B. 集中到沿海一带
C. 分布在中国最富饶的地区
D. 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