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铃铛舞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铃铛舞
铃铛舞
教学内容:
唱《铃铛舞》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愉快的情绪,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铃铛舞》。

2、准确掌握三拍的强弱规律及三拍舞蹈韵味。

3、聆听《苗岭的早晨》,初步了解乐曲的段落。

能力目标:
1、通过唱歌、舞蹈各种形式来表现歌曲,培养学生良好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以及合作能力。

2、能专注地聆听《苗岭的早晨》,感受体验苗族民俗风情,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和思维想象力。

情感目标:
通过歌曲地学习、乐曲地欣赏,引导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产生兴趣,教育学生热爱少数民族音乐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学会歌曲,能用欢快自然的声音演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自信地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教师播放《娃哈哈》音乐学生听音乐拍手进教室让学生伴着欢快的音乐进教室。

二做游戏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师:游戏的名字叫《超级模仿秀》。

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我做什么动作你就模仿。

看谁模仿地最像。

教师和着《娃哈哈》音乐做新疆舞动作,并不断变化。

学生学老师边听音乐边模仿动作。

欢快地维吾尔族儿歌为小朋友创造了一个快乐的气氛。

模仿教师的动作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引起他们兴趣。

三欣赏乐曲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个神奇的地方,大家闭上眼睛,咱们听着音乐出发!1欣赏口笛独奏《苗岭的早晨》
播放音乐
在不同的段落出示不同图画(有关苗族风情的画面)
师:你有什么感受?
介绍乐曲《苗岭的早晨》和苗族乐器——口笛。

2欣赏小提琴独奏《苗岭的早晨》
师:我们再来欣赏这首乐曲,不过,这是由另一种乐器演奏的,你能听出是哪种乐器演奏的吗?可以用动作表现出来。

3比较两种乐器音色
师:这首《苗岭的早晨》你喜欢哪种乐器演奏的?
闭上眼睛,听乐曲
引子部分。

睁开眼睛,边听音乐边欣赏画面。

学生说出真实地感受。

聆听乐曲,听出乐器用动作表现。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回答教师的问题。

小朋友闭着眼睛,静心聆听音乐。

小朋友在乐曲声中欣赏着画面,不仅对乐曲已有了完整地感受,而且对乐曲段落有了初步认识。

扩散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感受很多,对乐曲的,乐器的,画面的??从而使学生从各方面了解感受苗族风光,风土人情及苗族音乐、乐器的特点。

教师的提问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激起他们从音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教师从学生的感受体验入手,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不知不觉中说出了两种乐器音色的不同,这样不仅使学生区分两种乐器不同的音色并表达出来,而且由个别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其他学生也积极参与其中,不断在头脑中回忆分析两种不同乐器的音色。

四歌曲教学
师:刚才我们来到苗岭,这里风光非常优美。

下面,我们到苗族村寨去逛一逛吧。

(出示苗族芦笙节、人们边歌边舞画面)
师:苗族人民能歌善舞。

特别是节日或欢庆丰收的时候,人们聚集在山坡上、广场上吹起了芦笙,唱出了欢乐的歌,跳起了苗族舞蹈。

(出示苗族服饰图)
师:谁能告诉大家,这服装上是用什么做装饰的?她们在舞蹈的时候这些装饰品挥发出怎样的声音呢?
师:我们来学一学她们跳舞时身上铃铛发出的声音好吗?
1节奏练习:(出示卡片)
xx x x│xx x x│x.x xx│x――‖
xx x x│xx x o│xx x x│ xx x o‖
学生欣赏画面,听教师介绍苗族风土人情。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回答问题)
金属,银子,铃铛?
从苗族姑娘的服饰导入歌曲节奏
学生熟悉了三拍强弱规律,熟悉了歌曲主要节奏,也培养了学生节奏感,而且对歌曲舞蹈韵味有了了解,同时还烘托出热烈地气氛。

感受旋律:
师:姑娘们身上的铃铛声真好听。

听!那边又传来了美妙的歌声。

⑴播放歌曲《铃铛舞》范唱
⑵再次播放歌曲范唱。

⑶第三次播放范唱。

朗读歌词:(出示歌曲)
⑴请个别学生朗读,
⑵换一种方式朗读(按节奏朗读歌词)。

4学唱歌曲:
⑴播放范唱。

⑵用钢琴弹旋律。

⑶师:你还有哪些不会的或者你觉得难学的部分请提出来,让同学或老师帮助你。

⑷引导学生用欢快地情绪演唱歌曲。

2感受旋律:
⑴聆听歌曲范唱
⑵学做吹芦笙动作,用“lu”跟录音哼唱歌曲。

⑶用串铃或动作来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

3朗读歌词
4学唱歌曲:
⑴跟音乐用“lu”哼唱歌曲。

⑵跟琴声轻声唱词。

⑶提出不会唱或觉得唱不好的部分。

⑷用欢快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采用不同的方式多次听歌曲范唱,为学唱歌曲打下基础。

学生从哼唱到带词唱,然后提出不会的部分,其他学生会的由其他同学帮助解决困难;大家都觉得困难的部分由教师演示、范唱,这样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培养了他们合作精神。

五表现歌曲
(1)请男同学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请女同学用舞蹈表现歌曲。

(3)全体同学分组练习:打击乐伴奏、唱歌、跳舞。

(4)请学生相互评价。

(5)跟音乐教师与全班学生合作表现歌曲。

小结:
(1)自主表现歌曲: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

(2)相互评价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小舞台。

学生创造性的表演使大家表演经验得到丰富。

在互相评价中他们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培养。

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表演,增进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关系以及和谐亲切的学习气氛。

篇二:中班音乐活动
中班音乐活动:铃铛舞
刘云娟
设计意图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
奥尔夫力图通过人类最根本、最自然也是最古老的音乐实践形式,通
过节奏与动作、语言的紧密结合而去唤醒儿童身上都有的潜在的音乐
本能,同时他提倡国民音乐教育与民族性、国际化的结合,其几点是
“立足于民族,致力于国际”;所以我们的音乐教育体材中才会出现
像《铃铛舞》这样民族性的音乐,也有像《芭蕾舞》这样国际化的音
乐素材。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铃铛舞》是一手富有苗族特色的抒情歌曲,
歌曲生动,旋律流畅,朗朗上口,歌曲为3/4,一段体结构,四个
乐句组成,栩栩如生地展现了苗族人民载歌载舞的欢乐景象。

活动重点:能用欢快、好听的声音演唱《铃铛舞》,并用身体律动表
现《铃铛舞》。

活动难点:尝试用乐器打击节奏为《铃铛舞》伴奏,体会三拍子的强
弱规律。

活动目标
1. 感受苗族歌曲《铃铛舞》的美,体会三怕子强弱弱的规律。

2. 能用歌唱与律动的方式表现《铃铛舞》,尝试用打击乐器演奏《铃
铛舞》。

活动准备
图谱、音乐、苗寨庆祝图片,苗族小朋友(图)、cd、电视、录
音机、苗族头饰,打击乐器(串铃、三角铁、沙锤)。

活动过程
—.苗族丰收节情景创设,导入活动
1. 播放《铃铛舞》,更随教师进行《铃铛舞》音乐律动。

——小朋友认识我吗?(出示苗族小朋友手偶)今天是我们苗族的丰
收节,我要邀请小朋友到我们苗寨去做客?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唱歌
跳舞吗?
2. 引导幼儿感受苗族歌舞的美,体验三怕子强弱弱的特性。

——刚刚我们听到了苗族小朋友最喜欢的《铃铛舞》,你们喜欢吗?
你觉得听了以后你有什感觉呀?(欢快、高兴、热闹等)。

——现在让我们来一再来听听《铃铛舞》,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动起
来吧!
三帕子:

强弱弱强弱弱
怕手轻怕腿轻怕腿怕手轻怕腿轻怕腿
二.感知体验歌曲,并用歌唱和律动的方式表现歌曲。

1.感知体验歌曲,跟随音乐进行歌唱
——瞧,刚刚是不是苗寨的小朋友用非常好听的歌声欢迎我们呀!那
么请您说一说你都听到了什么?(利用图谱学唱歌曲歌词)




苗寨小朋友
比赛看看谁唱的好听?
2. 感知体验歌曲,跟随音乐进行律动。

——刚刚的歌唱比赛啊我们唱的都很好听,那么现在我们就和苗寨的小朋友一起去玩唱歌
和跳舞庆祝他们的节日,好吗?
——播放视频,请幼儿更随视频一起律动。

三.尝试用乐器:手摇铃,三角铁,(沙锤)为音乐伴奏
——今天中班的小朋友真能干,我们和苗寨小朋友一起唱歌一起跳舞,可是你们看苗族人
的庆祝的时候不止唱歌和跳舞,他们还会演奏乐器哦!你们会吗?想学吗?
1. 认识乐器及尝试探索使用方法
——分别介绍今天所用乐器,并请幼儿尝试怎么打击才能让它发出最好听的声音,最后示范乐器使用方法
2. 拿取乐器,进行尝试打击三怕子节奏。

——分别请三组小朋友拿取乐器,并进行三帕子节奏练习
3. 看图谱听音乐,利用打击乐器进行演奏《铃铛舞》。

四.收拾乐器,活动结束
——苗寨的丰收节马上开始了,请小朋友吧乐器送回家,然后我们去约上各位老师和我们一
起唱歌跳舞去庆祝好吗?
篇三:幼儿园体操音乐
环境布置+招生+家长会+体操+舞蹈+教师培训
【本套资料是集幼儿园早操律动,韵律操,实用幼儿舞蹈,幼师舞蹈,招生,管理,教学,环境布置为一体的需要的实用资料,新学期必不可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