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必然”思想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个必然”思想论文
摘要:当我们站在一个更为宽广的视野来审视两种社会形态的发展现状的时候我们便能非常清晰的看到马克思关于“两个必然”的论断的科学性所在。

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能够得到如此蓬勃的发展也是建立在对其内部的生产关系不断调整的基础之上的,是由于其自身所包含的全部生产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所造成的。

一、“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理论的提出
“两个必然”这一核心理论是马克思与恩格斯这两位伟大的理论导师在深入研究和充分论证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层社会矛盾以及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等一系列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在19世纪40年代中期,资本主义的工人运动不断高涨,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弊端日益暴露再加上经济危机的不断爆发,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不断地探寻一种更为科学的理论纲领去指引人们对美好生活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

正是在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与恩格斯接受了国际共产主义同盟的委托发表了著名的《共产党宣言》。

在《共产党宣言》这部著作中,马克思与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以及其社会本身所固有的社会矛盾的深入分析得出了“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①的科学论断即后来所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关于“两个必然”的表述,这便是“两个必然”理论的由来。

通过“两个必然”这一理论的表述马克思向人们阐明了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当中,资
本主义社会只不过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特定过渡阶段,由于在其自身所固有的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这一矛盾的作用下,资本主义这一社会形态必将为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

从而坚定了广大工人阶级不断改善自身境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信心。

在《共产党宣言》发表后不久,蓬勃兴起的工人运动却转向了低谷,这一现象的出现使马克思与恩格斯进一步认识到了“两个必然”这一科学论断的实现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为此,马克思与恩格斯开始转向了对政治经济学和人类历史的进一步研究。

最后,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决不会”论断,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②这一论断是马克思充分运用唯物史观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进行充分的理论论证的基础上所得出的科学论断。

以这一科学论断为基础,马克思进一步向人们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过程,从而对“两个必然”理论做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

二、“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两个必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最初起点和最终的结点。

马克思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之中,他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构建都是以“两个必然”为其最根本的理论基础而展开的,而马克思所论述的关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方面
的理论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两个必然”这一理论服务的。

有人把“两个必然”理论看作是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大厦的理论基石,由此可见,“两个必然”理论在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无可替代的地位。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向我们揭示了每一种社会形态的产生都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其产生的社会根源,有其本身所固有的和无法克服的社会矛盾,这又决定了每一社会形态都注定要被一种更为高级的形态所代替。

“两个决不会”是“两个必然”的题中之义。

“两个决不会”这一理论是在工人运动陷入低谷,马克思进一步研究“两个必然”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这一理论向我们揭示了一种社会形态只有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后才会灭亡而新的更高的社会形态也只有在其所需要的生产关系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之后才能出现。

由于每一种社会形态都不会自行灭亡只有当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新的更高的社会形态才会出现,这让人们认识到“两个必然”的实现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两个决不会”理论是对“两个必然”理论的进一步补充从而使其变的更为成熟。

三、“两个必然”的当代价值
长期以来,出于当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发展现状的差异,许多人对马克思所论断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都抱有一种盲目悲观的态度。

随着当代交通与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而“全球化”无论是作为一个概念还是一种观念的提出和确立,多多少少是以西方的存在为前提的。

在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当中“三先”
态势即所谓的西方占先、资本占先、美国占先早已成了不可否认的历史特点。

③为此,很多人都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形态未能很好的面对与把握全球化迅猛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借势发展自己,从而对社会主义这一社会形态悲观失望进而否定马克思的“两个必然”的论断。

当我们站在一个更为宽广的视野来审视两种社会形态的发展现状的时候我们便能非常清晰的看到马克思关于“两个必然”的论断的科学性所在。

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能够得到如此蓬勃的发展也是建立在对其内部的生产关系不断调整的基础之上的,是由于其自身所包含的全部生产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所造成的。

比如在经济方面,资本主义国家一改以前的任由市场调控经济发展的做法,加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除此之外,资本主义国家还实施了建立国有企业、实行职工股份制等一系列貌似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措施。

但是这些措施根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

比如职工股份制的实施虽然看上去使生产资料的社会化程度更高了但其实质上却是大大的提高了资本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力。

由此可见,“两个必然”原理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高度概括。

因此我们应该坚信“两个必然”原理的真理性,对时代化了的共产主义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2:P263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72:P32
[3] 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P2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