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ⅱ人民版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课件(与“经济”有关的文档共15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一页,共15页。
苏联探索社会主义的三大实验
1.追随“理想”的实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
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了全国财力、物力、 人力,战胜了敌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它作 为应战解危的非常措施是成功的。
”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
A.苏联的武器种类多 B.苏联计划经济的弊端 它作为应战解危的非常措施是成功的。
解析: 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材料中“旧的社会经济结构”是相对社会主义经济结构而言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不摧毁”就 意味着保留这些东西。
C ”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苏) 联的综合国力强 D.勃列日涅夫的精明
启示
(1)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一切从实际出发 (3)注重民生问题 (4)科学决策,和谐发展 (5)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列主义
第十一页,共15页。
3.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
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 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
A.揭露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 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他们。”在
这一思想指导下,苏俄实行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第六页,共15页。
解析: 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 信息,材料中“旧的社会经济结构”是相对社
会主义经济结构而言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
“不摧毁”就意味着保留这些东西。利用市 场、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这是新 经济政策的本质。 答案: B
第七页,共15页。
2.(2011·安徽六校联考)“某日,苏联举行国庆游行,
沿着大街开来了坦克、战术导弹、战略核导弹队列,破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
A.揭露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3.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
点是( )
A.都从根本上突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B.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原有经济体制
C.都试图改革斯大林模式
D.都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十四页,共15页。
解析: 本题学生易错选B项。错选原因在 于对苏联改革的比较认识不全面。正确的理
解应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 夫都是企图改革斯大林模式,但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只是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小修 小补,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而戈 尔巴乔夫则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只不过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体化;阶级斗争尖锐化。 (2)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点 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 有制。 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第五页,共15页。
1.列宁认为:“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
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
经济和政治 危机
利用市场、 商品和货 币关系
经济恢复, 政局稳定
斯大林模 式
经济恢复; 大规模经济 建设
高度集中
经济迅速 发展
第十页,共15页。
赫鲁晓夫
改革
勃列日涅 夫改革
斯大林模 式的弊端 及苏联的
戈尔巴 危机
乔夫改革
农业是重点
工业是重点
分经济与政 治两个阶段
冲击了斯 大林模式
军事实力膨胀
对斯大林模式 的根本性变革
第八页,共15页。
解析: 两个国家计委人员的破坏力超过核武器的破 坏力,暗喻计划经济体制是苏联发展的桎梏,一针 见血地揭露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答案: B
第九页,共15页。
20世纪苏俄苏联经济政策与改革
项目
背景
特点
作用
“战时共产 主义”政策
国内战争
“战时”和 保证了战 “共产主义” 争胜利
新经济政 策
答案: C
第十五页,共15页。
工业 方面
商业 方面
除重要的工矿企业由国
把大中小企业 家经营外,中小企业可
收归国有
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
经营
取消一切自由 贸易,一切生 活必需品由国 家集中分配
废除平均主义的配给制, 商品通过市场用货币自 由交换等
(2)核心:通过市场机制来建设社会主义。
第四页,共15页。
3.探索“理想”的实验:斯大林模式 (1)斯大林探索的途径: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
C.苏联的综合国力强 D.勃列日涅夫的精明
力比核导弹还大!他们是什么人?’ C.都试图改革斯大林模式
(5)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列主义
苏联总理说:
‘他们是国家计委的……’”该笑话暗示( (1)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一项发展生产力的政策,作为向图从改坏根革本斯力上大突林一破模原式有个经济比体制一个大,队列末尾却是两个带公文包的矮子。
在看台上的勃列日涅夫惊讶地说:‘这两个人的破坏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一项发展生产力的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是失败的。
在看台上的勃列日涅夫惊讶地说:‘这两个人的破坏力比核导弹还大!
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 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第十二页,共15页。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掘墓人” 说明其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守墓人”说明其未
能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答案: C
第十三页,共15页。
4.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共同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一项发展生产力的政策, 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是失败的。
第二页,共15页。
2.面对现实的实验:新经济政策
(1)一个勇敢战的时调共整 产主 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农业 方面
把农民的余 粮全部收集 到国家手中
用固定的粮食税代 替余粮收集制,纳 税后剩下的粮食归 农民支配
第三页,共15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