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阜阳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题
一、选择题
1.生活在300万年前的人类远祖——露西的化石,髋骨较宽阔,下肢骨比上肢骨更粗壮,据此判断露西已经能够()
A.制造工具B.直立行走
C.用火烧烤D.群体生活
2.图为人体的子宫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卵细胞是由①产生的,但受精部位在⑤内
B.受精卵发育成胚泡植入⑥的过程叫做怀孕
C.胎儿经过⑦从母体内产出叫分娩
D.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完成物质交换
3.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会患什么病()
A.夜盲症B.脚气病C.坏血病D.佝偻病
4.比较花生仁、核桃仁中所含能量多少的实验示意图,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两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做出比较
B.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会使每次测量结果偏小
C.为获得较准确的测量结果,应在温度计温度不再升高时记录
D.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温度计的下端要接触到锥形瓶底部
5.如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份被消化的程度。
请据图判断:淀粉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
A.口腔B.食道C.小肠D.大肠
6.以下图表是有关某种淀粉酶的实验的实验设计和结果,根据图表判断,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甲物质能抑制该淀粉酶发挥作用B.pH=7时,该淀粉酶的作用速率最快C.该淀粉酶在40℃条件下作用较佳D.该淀粉酶在作用35分钟后失去活性7.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医生从病人消化道的某器官中取出少量液体,经化验发现含有较多的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等物质,则该器官是如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8.关于人体的呼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沙尘暴时要戴口罩是因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有限
B.我们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比氧气略多
C.边吃饭边说笑,容易导致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D.人在吸气时,膈肌收缩,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9.图甲是肺内压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图乙表示人体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
下列有关呼吸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曲线ac段表示吸气
B.图甲曲线ab段时,膈肌处于图乙所示的B位置
C.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D.呼吸系统是由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的
10.肺的下列结构特点与肺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无关
..的是()
A.肺位于胸腔内B.肺泡数目多,面积大
C.肺泡壁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D.肺泡外表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11.水是生命之源。
欧盟建议9~13岁的孩子,每天喝水1.68升;14~18岁少年,每天饮水量要达到2升。
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内的水分通过泌尿、排汗两条途径排出体外
B.天气炎热时或剧烈运动后,需要及时补充淡盐水
C.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需要溶解在水中才能排出体外
D.水参与人体的物质运输、体温调节等重要生理活动
12.图是正常人肾小管内某种物质的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该物质是()
A.水B.无机盐
C.尿酸、尿素D.葡萄糖
13.如图为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是由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B.①病变可能会导致血尿、蛋白尿
C.正常人②中的液体不含有葡萄糖D.③外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便于营养物质的重吸收
14.人体能保持正常的体温,是因为我们人体内存在提供能量的生理过程,下列选项中与提供能量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消化系统消化食物 B.循环系统运送物质
C.呼吸系统吸入氧气 D.泌尿系统排出废物
15.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金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示意图,请根据各血管中血液的流动方向判断①、②、③三种血管分别属于()
A.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
B.小静脉、小动脉、毛细血管
C.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
D.小静脉、毛细血管、小动脉
16.医院常采用输血的方式治病救人,下面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可采用成分输血
C.情况紧急时可给A型血的人少量输入O型血
D.O型血的人可以少量接受其他血型
17.如图是心脏工作某阶段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心房舒张B.心室收缩
C.房室瓣打开D.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
18.世界卫生组织号召普遍使用铁制的炊具,这是因为
A.铁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B.铁有利于蛋白质的形成
C.铁是维生素C的重要组成部分D.铁是血红蛋白的成分
19.如图是人体肺部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表示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B.当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膈肌收缩
C.图中b表示氧气进入血液
D.血液流经肺泡后,汇聚到肺动脉里,进入心脏
20.生物体的一些生命活动是按照一定方向进行的,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A.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方向:静脉→毛细血管→动脉
B.尿液排出体外的方向: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C.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中传导的方向:短突起→细胞体→长突起
D.营养物质和氧气进入胚胎的方向:母体→胎盘→脐带→胚胎
21.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脑主要的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的平衡
B.脑干专门调节人体的呼吸、心跳、血压等生命活动
C.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D.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
22.图是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做膝跳反射实验时,应用小锤敲击5所示的部位
B.膝跳反射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5→4→3→2→1
C.膝跳反射属于简单的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D.膝跳反射的完成,需要大脑皮层一定区域的参与
23.如图是某人被玫瑰针刺伤后完成缩手反射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射完成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是:2→1→3→4→5 B.这个人被玫瑰针刺伤后有疼痛的感觉,说明骨髓具有反射功能
C.[b]主要由神经元的胞体构成,里面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
D.当这个人再次遇到玫瑰时会特别小心,说明他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条件反射24.如图,语言中枢位于()
A.①B.②C.③D.④
25.如图是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
B.该神经元就可以完成最基本的反射活动
C.图中④是神经末梢,它们分布在全身各处
D.神经元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26.人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嚼一块口香糖,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A.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B.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C.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D.防止听小骨和听觉神经受损
27.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同学们借助网络,在“空中课堂”与老师相见。
同学们在线学习时的视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以及视觉和听觉的形成部位分别位于下图中的()
A.6、a、e B.3、c、e C.4、c、f D.3、d、g
28.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一表示反射弧,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B.图二表示患近视的眼球,成像特点是物像落在[③]视网膜的前方
C.图三中[②]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通过导管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输送到身体各处D.图四表示神经系统,由[①]脑、[②]脊髓及[③]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29.如图为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曲线,请根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血糖的正常值在100mg/dL左右
B.饭后1小时(BC段)血糖含量出现大幅上升的原因是糖类被消化吸收。
C.CD段的变化是由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
D.对于不能注射胰岛素的患者,通过口服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30.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轻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下列做法与此无关的是
A.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B.开发风能、太阳能
C.积极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D.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
二、实验探究综合题
31.根据消化系统模式图,分析回答:
(1)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其内表面具有_______和
__________等与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相适应的结构。
(2)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腺是[ ]______,它所分泌的消化液是________,该消化液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淀粉被消化的起始部位是[ ]______,在此部位起作用的消化腺是[ ]_______。
脂肪在消化道的______(器官名称)中开始被分解,蛋白质在消化道的______(器官名称)中开
始被分解。
32.动脉导管是胎儿时期连接肺动脉与主动脉的正常血流通道。
正常情况下,胎儿出生后动脉导管即发生闭合。
动脉导管闭合不及时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占先天性心脏病总数的12%~15%。
请回答问题:
(1)图中③和⑤属于不同类型的血管,与⑤相比,③的管壁_______,血流速度
_______。
在血液循环的过程中,血液成分的改变一般发生在_________(填血管类型)处,该种血管的管壁_________,适于进行物质交换。
(2)动脉导管位于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之间。
胎儿出生后,________作为呼吸器官迅速膨胀,承担起气体交换的功能,肺循环形成,动脉导管的作用丧失。
(3)动脉导管未闭合会造成主动脉的血液经过未闭合的动脉导管直接流向肺动脉,使肺动脉的血管壁压力________,继而导致一系列不良症状。
33.如图甲为心脏结构示意图,乙为血液循环流程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心脏主要由_____组织构成,有一道厚厚的肌肉壁将心脏分成左右不相通的两个部分。
(2)心脏分为四个腔,据图甲回答问题。
①其中与B相连的血管是[ ]_____,与C相连的血管是[ ]_____。
②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特殊结构是_____,它能保证血液只能从_____流向_____。
(3)乙为血液循环流程图,图中①②③④⑤⑥表示血管,请回答以下问题。
a.乙图中流动脉血的血管包括_____(用序号表示)。
b.血液流经①时,由_____血变为_____血。
(4)若静脉注射药物治疗肺炎,则药物通过心脏各腔的途径依次是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34.据统计,全国约有3亿的青少年儿童营养结构不均衡。
2018年5月20日是第29个“全国学生营养日”,今年的主题是:“营养+运动,平衡促健康”。
请结合所学知识,据以
下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模式图分析回答:
(1)青少年要“常喝水”:利于排出体内废物,C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________:正常情况下,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________和微量蛋白质含量都减为零。
(2)青少年要“勤运动”:运动时,肌肉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牵动骨绕着________活动:同时呼吸也加快加深,空气进入肺的途径是:鼻→________→肺(用文字和箭头表示);气
体到达肺泡后,经过②③过程完成了________的气体交换。
(3)青少年要合理营养:牛奶220ml+麦香面包150g+水果100g是小明的早餐,牛奶中的蛋白质在A系统中被消化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最终被分解为________;被吸收后的营养物质随循环系统到达脑部细胞时,经过心脏四腔的顺序分别是________(用文字表示)。
(4)青少年要“免肥胖”:人体经过程________(用序号表示)后,组织细胞获得了营养物质和氧。
如果摄取营养物质过多又疏于运动,往往会引起肥胖
35.下图表示人体内血糖浓度调节的部分过程,请分析回答:
(1)人体内有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
当人体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时(如饭后),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会产生兴奋,作为效应器的_____,在相应神经中枢的作用下会加速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_____,恢复正常水平。
另外,某些激素(如甲状腺激素)也能影响胰岛素分泌。
所以说,正常人的血糖浓度能保持相对稳定是_____协调作用的结果。
(2)如果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就可能形成糖尿病。
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
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在该探究方案中。
起对照作用小鼠是_____。
②a步骤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_____。
A.为了降低神经系统的影响 B.防止小白鼠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干扰试验
C.让两鼠重新发育胰岛,参照统一 D.破坏胰岛,让两鼠处于休眠状态,实验更准确③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④在理论上,为避免偶然性,保证实验结果更准确,应该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分析】
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制造工具→学会用火→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
【详解】
在研究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问题上,化石是重要的证据。
露西是一具40%完整的骨架化石,她生前是一个20多岁的女性,根据骨盆情况推算生过孩子。
露西的脑容量只有400毫升,从“露西”的骨骼化石看,她的上肢比较细短,下肢比较粗长。
“露西”的下肢骨具有较为粗壮的股骨,骨盆的髋骨前后扁、左右阔,这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故选B。
2.A
【分析】
图中①卵巢,②卵细胞,③受精卵,④输卵管,⑤子宫,⑥子宫内膜,⑦阴道。
【详解】
A.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所以卵细胞是由①卵巢产生的,但受精部位在④
解析:A
【分析】
图中①卵巢,②卵细胞,③受精卵,④输卵管,⑤子宫,⑥子宫内膜,⑦阴道。
【详解】
A.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所以卵细胞是由①卵巢产生的,但受精部位在④输卵管内,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是新个体发育的起点,故A错误。
B.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
受精卵一经形成,就开始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缓慢移入到子宫中。
最终胚泡植入子宫内膜,就好比一粒种子落到了土壤中,这是怀孕的开始,所以受精卵发育成胚泡植入⑥子宫内膜的过程叫做怀孕,故B正确。
C.一般怀孕到第38周胎儿发育成熟,成熟胎儿和胎盘从母体⑦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分娩,故C正确。
D.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但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胎盘,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
关键掌握排卵、受精、怀孕和胚胎的发育与胎儿的分娩等知识。
3.A
【分析】
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详解】
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图: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维生素的缺乏症。
4.D
【分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测量食物中的能量我们一般用燃烧的方法来测定。
【详解】
A.实验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作出比较,释放的热量多,水温高,A正确。
B.食物燃烧时,会向周围散失热量,给锥形瓶加罩可以减少热量的损失。
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会使每次测量结果偏小,B正确。
C.为获得较准确的测量结果,应在温度计温度不再升高时记录,表明水分已经充分吸收热
量,C正确。
D.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但不要触瓶底,否则处理数据不准确,D错误。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掌握测定某种食物中能量的实验。
5.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三种物质的消化过程,结合消化示意图进行解答。
【详解】
口腔中有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可以消化淀粉,转化成麦芽糖,胃中含有胃蛋白酶,可以消化蛋白质,转化成多肽,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如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可以消化多种食物,如脂肪等,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口腔处,只有淀粉的量减少了,说明口腔能消化淀粉。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三种大分子物质的消化。
6.C
【解析】
【分析】
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它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其催化效率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
对照试验要求遵循变量唯一的原则。
【详解】
对照试验要求变量唯一,Ⅰ号试管和Ⅱ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可以看出淀粉酶的适宜温度是40℃;试管Ⅱ和试管Ⅲ形成对照,变量是PH值,可以看出PH=8时,该消化酶的作用速率最快。
故选C。
【点睛】
掌握对照试验的步骤和设计要求。
7.C
【分析】
图中:①是肝脏,②是胃,③是小肠,④是大肠。
【详解】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①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②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
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③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因为从病人消化道的某器官中取出少量液体中有葡萄糖和氨基酸、脂肪酸,而这几种物质是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小肠中最终消化后的产物,所以可判断该器官是③小肠,故选C。
【点睛】
解题关键是识别消化系统的器官,熟练掌握食物的消化过程。
8.B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人体的呼吸,仔细分析解答即可。
【详解】
A.呼吸道能阻挡灰尘,使空气清洁,但不能清除空气中的所有的有害物质,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如流感病毒仍然可以由呼吸道进入人体使人患病,故A正确。
B.在人体呼吸过程中,吸入的气体成份及比例与空气的相同,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水蒸气其它气体及杂质占0.03%。
呼出的气体成份发生了变化,但氮气仍占78%左右,氧气下降至16%左右,二氧化碳上升至4%左右,水蒸气含量也大大增加。
但是二氧化碳还是远远没有氧气多,故B错误。
C.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共有的结构,吃饭时大声说笑,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上,容易导致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因此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故C正确。
D.吸气时,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外界环境中的气体成分含量以及变化的原因。
9.B
【分析】
(1)曲线bd段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此时,肺内气体排出,表示呼气。
(2)膈肌从A到B时,吸气;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A甲状态;吸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B状态。
【详解】
A.图甲曲线ab段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此时,外界气体进入肺,表示吸气,A 错误。
B.图甲曲线ab段时,是吸气结束的瞬间,膈肌处于图乙所示的B位置,B正确。
C.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湿润吸入的空气,C错误。
D.呼吸系统是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的,D错误。
【点睛】
正确识图并掌握吸气和呼气的过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A
【分析】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数目极多,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在肺泡和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肺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有利于物质出入。
【详解】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肺由许多肺泡构成,肺泡数目多,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气体交换的效率高;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所以,与肺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无关的是“肺位于胸腔内”,故选A。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11.A
【详解】
试题分析:A、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
解析:A
【详解】
试题分析:A、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可见人体内的水还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
B、天气炎热时或剧烈运动后人体会大量出汗,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含有少量的无机盐、尿素等物质,因此人在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淡盐水.
C、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像尿素等含氮物质,需要溶解在水中才能排出体外.
D、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人体通过出汗调节体温.考点: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12.D
【解析】
【分析】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
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
解析:D
【解析】
【分析】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
【详解】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因此肾小管中葡萄糖迅速减少变为0,而尿素、无机盐和水在尿液形成过程中,含量不会变为0。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3.C
【分析】
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图中①是肾小球,②是肾小囊,③是肾小管。
【详解】
AD、①是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球,其终端汇合成一解析:C
【分析】
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图中①是肾小球,②是肾小囊,③是肾小管。
【详解】
AD、①是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球,其终端汇合成一条出球小动脉,③是肾小管,外有包绕在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
AD正确;
B、若某人尿液中出现血细胞,可能是①肾小球发生病变,导致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使蛋白质和血细胞滤过到原尿中,而肾小管不能重吸收,因此血细胞、蛋白质随尿排出,导致血尿、蛋白尿。
B正确;
C、当血液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②肾小囊形成原尿,即②中液体的形成需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因此②肾小囊液体内含有葡萄糖,C错误;
故选C
【点睛】
尿液的形成、肾脏的结构功能等是考查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同学们应详细了解,重点掌握。